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支红梅 《天津护理》2012,20(3):180-182
分级护理是根据对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及其自理能力评估,按照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所制定的不同护理措施及遵嘱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我国的分级护理始于1956年,一直沿用至今[1]。目前,是我国医院护理工作的组织模式,是护理工作制度和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着临床护理人员有效地实施针对不同病情  相似文献   

2.
分级护理是指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及患者的自理能力的评估,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通常是病人人院后由医生下达,护士依据医嘱执行,是目前护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分级护理在规范医疗护理工作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护理工作范围的扩大,患者及家属维权意识的提高,分级护理渐显示出须改进的一面.  相似文献   

3.
分级护理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级护理制度是一项基本的护理工作制度,也是护士实施临床护理及护理收费的重要依据.目前,国内医院的护理级别分为特级和Ⅰ、Ⅱ、III级护理,根据病情轻重缓急,确定不同护理等级和护理措施.但这种分级护理制度在多年的临床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将分级护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分级护理制度是一项基本的护理工作制度,也是护士实施临床护理及护理收费的重要依据。目前,国内医院的护理级别分为特级和Ⅰ、Ⅱ、Ⅲ级护理,根据病情轻重缓急,确定不同护理等级和护理措施。但这种分级护理制度在多年的临床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将分级护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分级护理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的,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护理学基础>中指出:分级护理是根据患者病情,按照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制订不同的护理措施[1].卫生部规划教材<护理学基础>中指出:分级护理是根据对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及患者自理能力的评估,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2].  相似文献   

6.
分级护理的现况及其展望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护理工作制度及规范是维护医院护理工作秩序,保障护理质量和病人合法权益的基本措施。分级护理是护理工作制度和规范的主要组成部分,早在1982年卫生部颁布的《医院工作制度》中就对“护理工作制度”作了明确规定:“病员入院后,应根据病情决定护理分级,并作出标记”。分级护理是根据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按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制定的不同的护理措施。随着整体护理模式的开展,护理工作越来越细致,更强调“以病人为中心”,  相似文献   

7.
分级护理是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及对患者自理能力的评估,按照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所制定的不同护理措施及遵医嘱给予的不同级别护理。我国的分级护理始于1956年,由张开秀、黎秀芳两位护理前辈所倡导,一直沿用至今。目前,国内将护理级别分为4个等级,即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患者入院后,由医生根据其病情确定护理等级,下达医嘱,并分别在住院患者一览表和床头卡上设不同标记,提示护士根据医嘱和标记具体落实,由护士长进行督促检查。  相似文献   

8.
晋京两地临床护士决策分级护理意愿调查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韩世范  甄鹰  王旭梅 《护理研究》2008,22(19):1720-1722
[目的]了解护士对"护士有能力决策分级护理"和"愿意决策分级护理"观点的认同情况.[方法]选取山西省太原市和北京市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302名,应用"护士参与分级护理决策的认同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69.9%的护士认为护士有能力决策分级护理,其中北京市73.2%,山西省67.1%,不同年龄,不同工作时间及有无职务的护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1.5%的护士愿意决策分级护理,其中北京市84.1%,山西省79.3%,不同年龄、不同工作时间护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职务护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多数护士认为护士有能力决策分级护理,也愿意决策分级护理,但是需要培训.  相似文献   

9.
分级护理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医院管理制度,也是护士实施临床护理的重要依据。我国内地将护理级别分为特级和Ⅰ、Ⅱ、Ⅲ级,特级护理要求最高,Ⅲ级护理要求最低。根据病情轻重缓急,确定不同护理等级和护理措施,以明确工作重点,分清主次缓急。这项制度实施以来,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规范护士行为,促进患者康复中发挥了极大作用。但笔者通过对100余家医院和数百名护理人员的走访调查及自身实践,认为在分级护理制度实施过程中,由于确定护理级别的主体为医生,分级依据为病情,实施者为护士,内容和要求倾向于对护士行为的约束和规范,同时还作为护理收费的一项重要依据,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出现了不少问题。随着护理工作范围的扩大,患者及家属维权意识的提高,分级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将不同程度地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制约护理学科的发展,不利于护患双方合法权益的保障。分级护理制度需要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1]。它能反映护理工作量的多少、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及护理的要求,对临床护理以及管理工作起着规范性与指导性的作用。随着护理工作范围的扩大,现  相似文献   

11.
分级护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级护理是护理工作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是确定临床护理人员编制、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的重要依据,也是确定护理服务收费的标准,分级护理制度明确各级护理级别的病情依据与临床护理要求。它能反映护理工作量的多少、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及护理要求,对临床护理以及管理工作起着规范性与指导性作用。我国的分级护理始于1956年,由张开秀、黎秀芳所倡导,一直沿用至今。目前,  相似文献   

12.
分级护理是指根据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及病人的自理能力的评估,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我国的分级护理制由张开秀、黎秀芳于1954年提出,并一直沿用至今。共分4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以下就分级护理的概念,临床分级护理现存的各种问题及各专家提出的相应对策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养老机构中护工对护理分级的认知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护理分级质量.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22名护工进行有关护理分级及其内容方面的调查.结果 护工对护理分级、护理分级的依据和全照顾护理(介护)项目认知程度相对较高,其余项目认知较低;不同工作年限、文化程度的护工,对护理分级的认知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工对护理分级认知不足,应加强其专业训练与教育,从而提高其对护理分级内容判断的准确性,提高护理服务的效果及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护士对“护士有能力决策分级护理”和“愿意决策分级护理”观点的认同情况。[方法]选取山西省太原市和北京市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302名.应用“护士参与分级护理决策的认同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69.9%的护士认为护士有能力决策分级护理,其中北京市73.2%.山西省67.1%,不同年龄、不同工作时间及有无职务的护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1.5%的护士愿意决策分级护理,其中北京市84.1%.山西省79.3%,不同年龄、不同工作时间护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职务护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多数护士认为护士有能力决策分级护理,也愿意决策分级护理,但是需要培训。  相似文献   

15.
护理分级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为不同患者实施不同护理的重要依据,医护人员必须通过对住院患者的病情和(或)生活自理能力的客观评估而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分别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4个等级。并根据患者病情及自理能力的变化而随时调整护理级别,使临床护理更具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赖秀香  庞溯摈 《护理研究》2011,25(5):407-408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在临床中的实施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63名临床护士进行《原则》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目前医院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的情况不容乐观,人力资源不足及目前的护理工作模式是影响实施的主要因素;不同科室的落实情况存在差异,内科、外科护士普遍认为在实施中存在困难,妇产科、儿科则持相反意见。[结论]《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在临床实施的情况与规定尚有距离,各级综合医院应组织医护人员共同学习,统一认识;护理管理部门应从多方面着手改善条件,以保证《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不同护理级别分类方法在住院患者中直接护理时间的差异,探索综合护理分级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实时观察某三级甲等医院461例住院患者24h直接护理时间,比较直接护理时间在医嘱护理分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护理分级以及综合护理分级之间的差异.结果 不同医嘱护理级别、ADL护理分级及综合护理分级患者的直接护理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以医嘱护理分级作为病情观察需要、ADL护理分级作为患者生活护理需求为依据的综合护理分级,更能满足患者病情和生活护理需求.  相似文献   

18.
吴桂杰  赵惠敏  殷艳玲 《护理研究》2007,21(11):1018-1019
分级护理是根据病人的病情及通过对病人自理能力的评估,给予的临床护理级别。其对临床护理管理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是医疗卫生行政部门检查质控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医疗市场受到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医院失去政府、社会的财政支持,成为特殊的事业单位。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减员增效,致使护理队伍严重缺编,导致分级护理制度不能真正落到实处。与此同时,随着护理立法的不断完善,分级护理的质量标准成为衡量护理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据。这就要求护理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分级护理标准,深入探索分级护理实…  相似文献   

19.
护理人员分级使用的管理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依琼 《上海护理》2010,10(2):90-91
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服务对象素质及需求的改变,护理工作的范畴及内涵发生质和量的变化,而我围现阶段的护理工作存在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与使用不合理、护士责任不到位,很难满足现代医学需求。为了有效、合弹使用护理人力资源,将不同学历、不同专业能力与不同年资的护士依照临床能力、工作职责分级使用,  相似文献   

20.
丁萍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5):4390-4392
护理工作制度是维护医院护理工作秩序,保障护理质量和患者合法权益的基本措施。分级护理制度是护理工作制度和规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是确定临床护理人员编制、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控制护理质量、制定护理服务收费标准的重要依据。现将分级护理制度临床实施的现状做一综述,以期分级护理制度能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