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影响唇腭裂患者牙槽裂植骨成功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影响唇腭裂患者牙槽裂植骨成功的因素。方法:对同一术者所行牙槽裂植骨术的唇腭裂患者52例进行临床研究,探讨植骨成功与手术年龄、手术类型、裂隙类型、裂侧类型等的关系。结果:18岁以上年龄组、完全性唇腭裂组、双侧唇腭裂组患者的植骨成功率与对应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明显低于对应组。结论:①牙槽裂植骨成功与手术年龄、手术类型、裂隙类型、裂侧类型等有关;②良好植骨床的形成和植骨区无张力的严密缝合是保证牙槽裂植骨成功的关键;植骨时机是植骨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牙槽裂植骨同期鼻中隔骨支架植入鼻整形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在牙槽裂植骨修复的同时 ,利用自体髂骨皮质板块 ,修复单侧唇腭裂鼻畸形。方法  10岁以后的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 ,采用自体髂骨松质骨移植修复牙槽裂 ,同时采取髂骨内侧骨皮质修整后植入两侧鼻翼软骨内侧脚之间 ,形成鼻中隔前下部的骨性基础支架 ,将分离复位的鼻翼软骨内侧脚提升 ,使软骨穹窿顶超过骨性支架的上缘约 3mm ,将软骨缝合固定于骨性支架。结果 本组 2 4例患者均一期痊愈出院 ,患侧鼻翼基部凹陷、鼻小柱偏斜、鼻尖低平等畸形得到良好的矫正。结论 牙槽裂植骨与鼻畸形整复同期进行互不干扰。鼻中隔前骨性支架对鼻的外形结构有良好的支持作用 ,可以有效地矫正唇腭裂鼻畸形 ;与牙槽裂植骨同期进行 ,取材方便 ,减少了手术及麻醉的次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高位Le Fort Ⅰ型截骨同期牙槽嵴裂植骨矫治唇腭裂术后面中部畸形的可行性。方法2002年1月~2005年1月,共收治10例唇腭裂术后面中部畸形患者,男4例,女6例。年龄16~32岁。单侧唇腭裂8例,双侧2例。影像学检查均有继发面中部畸形的主要表现。均采用高位Le Fort Ⅰ型截骨和牙槽嵴裂自体髂骨游离移植一期手术矫正。高位Le Fort Ⅰ型截骨的截骨线在上颌骨前壁比常规Le Fort Ⅰ型截骨线高,最高可达眶下孔下5mm左右,水平截开至颧牙槽嵴处再弧形转向下后方。结果术后伤口均I期愈合。复查头部X线片,所有患者上颌骨位置均得到明显改善。随访6~24个月,牙弓外形良好,X线片示无明显骨质吸收,植骨区密度与周围接近。10例均获得满意面容,其中9例获得良好的牙骀关系。结论高位Le Fort Ⅰ型截骨术不仅可前移上颌骨,还可前移部分眶下区及整个鼻旁区和鼻底,更明显地改善畸形。同期行牙槽嵴裂自体髂骨游离移植,可减少手术次数、降低费用、获得理想效果,是矫治唇腭裂术后面中部继发畸形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牙槽嵴裂植骨同期髂嵴软骨移植修复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牙槽嵴裂植骨手术同时,利用自体髂嵴软骨修复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的矫治方法。方法 11~14岁的单侧完全性唇裂伴牙槽嵴裂患者,髂骨松质行牙槽嵴裂处植骨,并将髂嵴软骨移植于鼻背和鼻小柱处,修复唇裂术后鼻畸形。结果 32例患者均Ⅰ期痊愈,患侧口鼻瘘、牙槽嵴裂、鼻翼基部凹陷、鼻小柱偏斜、鼻尖低平等畸形等均得到良好的矫正。结论自体髂嵴软骨移植修复对鼻翼塌陷有良好的支持作用,可以与牙槽嵴裂手术同期施行,可有效矫正唇裂术后鼻畸形。  相似文献   

5.
牙槽突植骨术是唇腭裂序列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恢复上颌牙弓的完整性,保证上颌牙齿的正常萌出,促进上颌骨的垂直向生长及颌骨的稳定性,矫正患侧鼻底塌陷畸形及修复唇侧口鼻腔瘘均有重大意义。总结了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并认为植骨术前后应接受正畸治疗。8~11岁X线片示尖牙根形成2/3为最佳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6.
牙槽突植骨术是唇腭裂序列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恢复上颌牙弓的完整性,保证上颌牙齿的正常萌出,促进上颌骨的垂直向生长及颌骨的稳定性,矫正患侧鼻底塌陷畸形及修复唇侧口鼻腔瘘均有重大意义。总结了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并认为植骨术前后应接受正畸治疗。8~11岁 X 线片示尖牙根形成2/3为最佳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7.
唇腭裂的牙槽突裂植骨修复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牙槽突植骨术是唇腭裂序列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恢复上颌牙弓的完整性,保证上颌牙齿的正常萌出,促进上颌骨的垂直向生长及颌骨的稳定性,矫正患侧鼻底塌隐畸形及修复唇侧口鼻腔瘘均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鼻畸形与牙槽突裂同期整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鼻畸形与牙槽突裂同期整复的方法及时机,并进行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对42例牙槽突裂患者采用自体髂骨松质骨填充牙槽裂隙,恢复鼻翼基底和鼻侧区高度,同时利用鼻前庭黏膜软骨复合组织瓣“V-Y”推进法整复鼻畸形。结果9~12岁患者牙槽突高度恢复平均为81.5%,厚度恢复平均为85.6%,牙槽突外形和功能为Ⅰ、Ⅱ级,尖牙在骨移植区萌出,犁状孔外缘鼻侧区低陷处高度恢复,鼻翼塌陷畸形恢复,鼻孔形态对称;13岁以上患者牙槽突高度恢复平均为65.1%,厚度恢复平均为68.7%,牙槽突外形和功能为Ⅲ级,尖牙在骨移植前已错位葫出,犁状孔外缘鼻侧区低陷处高度恢复不足,鼻翼塌陷畸形恢复,鼻孔形态对称,但鼻背长轴、鼻端偏斜未能改善。结论鼻畸形与牙槽突裂同时进行整复,既能保证牙槽突高度,牙弓连续性的恢复,鼻畸形的改善,又能防止鼻背、鼻端长期畸形发展而造成难以矫正的偏斜。同时也能尽早消除因畸形给患者带来的心理障碍,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整复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畸-正颌联合防治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索唇腭裂患术后牙颌面畸形正畸-正颌外科的防治方法。方法:56例唇腭裂伴牙颌面畸形患者,男性30例,女性26例,年龄8~38岁。其中25例患者为替牙列期或恒牙列初期,31例为恒牙列期。所有患者均进行正畸治疗,替牙列或恒牙列初期采用唇挡或颅颌面架干预性诱导上颌骨前后位的发育,上牙弓扩弓器扩大上颌骨左右位的发育并行牙槽裂植骨术;恒牙列期患者在完成排挤牙列、矫正错位牙、去代偿、关闭间隙等正畸治疗,手术方法如下:①伴牙槽裂的患者前期行髂骨取骨植骨术;②上颌Le Fort I型截骨前徙术;③上颌多片段Le Fort I型截骨术;④上颌Le Fort I型截骨术+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BSSRO);⑤BSSRO+颏成形术。所有病例骨间均用钛板钛钉坚强内固定,并辅以2~3周颌间牵引固定。术后应配合正畸治疗并定期随访12~49月。结果:青少年患者经唇挡、腭弓扩大矫正器和上颌前牵引面架干预性诱导上颌骨发育,伴牙槽裂患者行牙槽裂植骨术,其颜面形态及牙牙A关系明显改善;成人患者经正畸-正颌-正畸治疗模式后,面部比例协调,咬合关系及面型均较满意。结论:正畸-正颌外科联合防治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疗效确切;应以患者牙袷关系的具体情况、要求等因素,采用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宜于推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分析高位Le Fort Ⅰ型截骨术与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联合应用,配合牙槽嵴裂植骨术矫治唇腭裂术后严重双颌畸形的手术设计与效果.方法:2002年1月~2006年4月,共收治18例唇腭裂术后严重双颌畸形患者,男8例,女10例.年龄16~33岁,平均24.5岁.单侧唇腭裂15例,双侧3例.影像学检查均有继发严重双颌畸形的主要表现.均联合应用高位Le Fort Ⅰ型截骨术和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同期行牙槽嵴裂自体髂骨游离移植Ⅰ期手术矫正.结果: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复查头部X线片,所有患者上、下颌骨位置均得到明显改善.随访6个月~3年,牙弓外形良好,X线片示无明显骨质吸收,植骨区密度与周围接近.18例均获得满意面容及良好的<牙合>关系. 结论:高位Le Fort Ⅰ型截骨术与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联合应用,配合牙槽嵴裂植骨术可以Ⅰ期矫治唇腭裂术后严重双颌畸形,并可以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不但可以减少手术次数,而且还降低了手术费用,是矫治唇腭裂术后严重双颌畸形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色素痣426例组织病理及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色素痣组织病理结果及观察色素痣美容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就诊于西京医院皮肤科接受美容手术治疗的色素痣患者进行组织病理分析,门诊及电话随访疗效。结果:色素痣患者共426例,男性175例,占41.08%,女性251例,占58.92%。组织病理结果:皮内痣87.79%,交界痣0.93%;混合痣6.82%;蓝痣4.46%;术后3月、6月、1年、3年门诊及电话随访,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率分别为91.8%、94.3%、97.3%、97.7%,无1例复发。结论:色素痣手术治疗效果最佳,建议常规送组织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2.
脂肪颗粒移植修复面部凹陷性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探讨面部凹陷性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用10ml的常用注射器吸取腹部脂肪颗粒移植充填面部凹陷性组织缺损畸形。结果:本组治疗12例,一次性充填组织缺损,全部成功,术后无感染,伤口I期愈合。结论:注射器吸取脂肪颗粒移植修复组织凹陷畸形,方法简便,不需做手术切口,术后不遗留瘢痕,痛苦少,脂肪颗粒吸收少,治疗后外形理想,是一种较简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探讨并改进重度双侧唇裂的修复方法。方法:根据Black设计的叉形瓣并作适当的改进。深达骨膜的绕鼻翼切口使鼻翼基部及口轮匝肌充分游离,重建鼻底及正常的口轮匝肌环;前唇粘膜瓣用于加深唇沟;侧唇唇红瓣修复前唇唇红和唇珠。应用本方法修复重度双侧唇裂57例。结果:53例创口I期愈合,鼻底宽度及丰满度较满意,上唇在静态和动态时的外形均较好,但有不同程度的上唇过紧,鼻翼、鼻尖有不同程度的塌陷。2例感染、1例抓伤、1例摔伤导致伤口部分裂开。结论:叉形瓣法功能性修复重度双侧唇裂能获得较好的鼻唇外形和唇部功能,并为Ⅱ期修复创造了条件,可作为修复重度双侧唇裂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CBCT3D测量在牙槽突裂术后鼻外形测量的精确性。方法:选择单侧牙槽突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术前及术后6个月行CBCT检查。利用CBCT自带的Ez3D2009软件测量患者鼻外形有关数据,并同人体学直接测量结果对比分析。结果:CBCT3D测量结果与人体学直接测量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BCT3D测量使用简单、灵活,用于牙槽突裂手术前后鼻外形测量结果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髂骨移植在齿槽裂修复中的价值。方法自2005年7月至2006年11月对17例齿槽裂患者于全身麻醉下应用髂骨松质骨移植修复齿槽裂裂隙。结果本组17例患者术后随访3~6个月,齿槽裂均关闭,上唇及鼻外形改善明显,无口鼻漏复发等并发症。结论髂骨松质骨移植能有效关闭齿槽裂;髂骨松质骨骨量丰富,切取方便;该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齿槽裂修复治疗的目的、方法以及治疗时机的选择。方法查阅1950年至2006年有关齿槽裂修复的文献,归纳文献中报道的不同方法,并评价其各自的优缺点。结果齿槽裂修复的主要目的:关闭口鼻瘘;建立稳定、连续的上颌骨牙弓;为牙齿萌出提供基础;为上唇和鼻底提供稳定支架。主要治疗方法:植骨术;牵引成骨技术;组织工程骨和生长因子应用;引导骨再生技术。患者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机是9~11岁时混合牙列期。结论在9~11岁混合牙列期手术,以髂骨松质骨为移植材料被认为是修复齿槽裂的主要手段。牵引成骨技术、组织工程技术和引导骨再生技术,将是齿槽裂修复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扩弓后单侧完全性牙槽突裂的骨移植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单侧完全性牙槽突裂畸形患者扩弓后骨移植修复的效果,为唇腭裂序列治疗后期正畸和正颌外科治疗提供临床基础。方法:对23例恒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伴发牙弓狭窄的牙槽突裂畸形患者进行快速扩弓并保持半年后,采用自体髂骨松质骨颗粒移植修复进行研究,对术后随访的X线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临床应用该方法治疗23例牙槽突裂患者,术后随诊3个月以上,临床观察牙槽突裂已修复,X线片显示骨密度接近正常骨质,移植骨块清晰可见,有较好的术后愈合效果。结论:正畸扩弓技术牙槽突裂骨移植修复术是唇腭裂序列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矫治伴有牙槽突裂的上牙弓缩窄畸形的唇腭裂患者,应在植骨手术前行扩弓治疗。  相似文献   

18.
组织工程骨修复牙槽嵴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髓来源的种子细胞复合胶原蛋白海绵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牙槽嵴裂的可行性。方法12条实验犬被分成4组。于双侧上颌第3切牙处去除长15mm牙槽骨形成牙槽嵴裂动物模型;经股骨骨髓穿刺,分离骨髓基质干细胞,培养、传代扩增诱导后,与蛋白胶原海绵混合培养48h,植入骨缺损处。饲养12周后处死动物,通过三维CT及组织学检查评价骨缺损修复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牙槽骨断端间形成完整的骨连接,切片可见髓腔通畅,新形成的牙槽嵴宽度与松质骨组相似(P>0.05),但高度不足(P<0.05)。结论组织工程骨可以较好地修复牙槽嵴裂,有望成为修复牙槽嵴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不同术式的双侧牙槽嵴裂植骨术对唇、颊龈沟深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不同术式的双侧牙槽突裂植骨术对唇、颊龈沟深度的影响。方法 对我科 1992年 4月至 2 0 0 2年 3月间采用 :①提袋手柄式瓣牙槽突裂修复术 ;②双颊瓣牙槽突裂修复术 ;③双颊瓣加鼻中隔犁骨凿断牙槽突裂修复的 4 2例牙槽突裂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将术后唇颊龈沟变浅分为Ⅳ级 ,结果 4 2例中 ,0级 2 0例 ,占 4 7 6 % ;Ⅰ级 10例 ,占 2 3 8% ;Ⅱ级 10例 ,占 2 3 8% ;Ⅲ级2例 ,占 4 7%。采用提袋手柄式瓣和双颊瓣加犁骨凿断牙槽突裂修复术的 6例中 ,唇颊龈沟变浅 2 3者有 4例 ,唇颊龈沟消失者 2例 ,可见这两种术式均可使唇颊龈沟变浅。结论 三种术式均有使唇颊龈沟变浅之可能 ,术中应注意预防之  相似文献   

20.
齿槽裂植骨整复畸形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齿槽裂及鼻底进行天然多孔骨(Bio-OssCollagen材料)移植整复畸形鼻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齿槽裂及鼻底行Bio-OssCollagen材料植入整复手术。结果:随访9 ̄12月外形恢复良好,唇部和鼻底丰满,鼻翼提升,X线片示齿槽裂及鼻底植入Bio-OssCollagen材料基本被自体骨取代。结论:用Bio-OssCollagen材料代替自体骨植入齿槽裂及鼻底整复畸形鼻,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