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神经管畸形(NTDs)高发的北方和低发的南方城乡地区,分别进行了婚检妇女的叶酸营养状况监测,结果发现妇女血清叶酸总缺乏率为23.6‰,红细胞叶酸总缺乏率为298.1‰。红细胞叶酸缺乏率高于血清叶酸缺乏率。南方妇女叶酸缺乏率低于北方妇女,城市妇女叶酸缺乏率低于农村。夏、秋、冬、春季妇女的叶酸缺乏率不同。叶酸营养状况与神经管畸形发病率存在着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神经管畸形高发区与低发区农村孕早期妇女血液叶酸状况。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对2003年神经管畸形高发与低发两个地区共688名农村孕早期妇女的血浆叶酸与红细胞叶酸水平进行研究。结果 高发区农村孕早期妇女血浆叶酸浓度(10.53nmol/L)与红细胞叶酸浓度(389.2nmol/L)中位数明显低于低发区妇女(血浆叶酸30.39nmol/L,红细胞叶酸926.0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发区妇女血浆叶酸缺乏率约为50%,红细胞叶酸缺乏率约为43%,远高于低发区妇女(血浆叶酸6%,红细胞叶酸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低发区服用叶酸组妇女血浆叶酸水平约为不服用组的2倍,红细胞叶酸水平是不服用组的1.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低发区服用叶酸组孕早期妇女的血浆缺乏率均低于不服用组,相对危险度(RR)值分别为0.60(95%CI:0.36~1.01)与0.16(95%CI:0.06~0.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低发区服用叶酸组与不服用组红细胞叶酸缺乏率之间的RR值分别为0.64(95%CI:0.36~1.13)与0.39(95%CI:0.13~1.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服用叶酸的孕早期妇女中,低发区血浆叶酸水平约为高发区的1.7~1.9倍,红细胞叶酸水平约为高发区的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服用叶酸的孕早期妇女中,高发区血浆叶酸与红细胞叶酸缺乏率约为低发区的10~1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神经管畸形高发区农村孕早期妇女血液叶酸水平很低,增补叶酸可有效提高妇女血液叶酸水平、降低妇女叶酸缺乏率,高发区育龄妇女怀孕前后每日服用0.4mg叶酸的剂量可能不足,建议增加服用剂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育龄妇女血液叶酸水平,为制定叶酸预防出生缺陷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取163名育龄妇女空腹静脉血4 m l,用电化学发光方法测定血清叶酸和红细胞叶酸水平。结果:血清叶酸和红细胞叶酸的平均水平分别为(9.71±4.16)ng/L和(529.18±194.25)ng/L,缺乏率分别为11.04%和1.23%。分别有53.99%和58.28%的妇女血清叶酸、红细胞叶酸水平小于预防神经管畸形最佳浓度,农村育龄妇女高达74.51%。结论:云南省育龄妇女叶酸缺乏率不高,但有1/2妇女血液叶酸水平小于预防神经管畸形最佳浓度,孕前应结合改变膳食结构健康教育加强叶酸的补充,并重点关注农村育龄妇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孕早期缺乏叶酸对孕妇及胎儿可能产生的影响,有效降低因缺乏叶酸产生不良后果的机率。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1年9月在我院进行孕期检查的孕早期妇女患者150例,并口服补充叶酸预防治疗,观察比较服用叶酸前后发生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例数和经检测后胎儿出现神经管畸形的例数。结果服用叶酸前,孕妇发生巨幼红细胞贫血23例,发生率为15.33%,服用后,发生巨幼红细胞贫血10例,发生率为6.67%,服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叶酸前,胎儿出现神经管畸形44例,发生率为29.33%,服用后,胎儿出现神经管畸形17例,发生率为11.33%,服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孕早期妊娠妇女,补充叶酸有重要意义,进行提早预防、诊断和治疗,降低对孕妇和胎儿产生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5.
《家庭健康》2003,(11):31-31
北京大学生育健康教育研究所科研人员于2001年冬春季节和夏秋季节,对来自我国南方和北方的2471位年龄在35~64岁的男性和女性进行了血浆叶酸和红细胞叶酸水平的横断面调查。研究发现,北方受试者血浆叶酸和红细胞叶酸水平显著低于南方人群,而且男女性别差异明显.男性显著低于女性。南北方人群血浆叶酸水平随季节变化规律不同.南方冬春季节血浆叶酸水平高于夏秋季节.北方则夏秋季节高于冬春季节。进~步分析结果显示.南北方人群血浆叶酸缺乏率分别为6%和40%。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无锡地区早期妊娠妇女血液叶酸浓度,观察血液叶酸浓度随季节变动趋势,分析血液叶酸浓度的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孕12周内妇女。采用面对面调查方法收集资料,每名妇女采集非空腹静脉血4ml测定血浆叶酸和红细胞叶酸浓度。采用逐步回归方法筛选血液叶酸浓度的影响因素。采用协方差分析,计算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不同季节以及服用和不服用叶酸增补剂者的血液叶酸浓度。结果2002年12月至2003年11月共募集早期妊娠妇女596名。血浆叶酸和红细胞叶酸浓度的几何均数分别为34.1 nmol/L和902.8 nmol/L,缺乏率分别为3.0%和2.4%。但50%早期妊娠妇女的红细胞叶酸浓度低于预防神经管畸形的最佳水平(906 nmol/L)。血浆叶酸浓度4~6月最低;红细胞叶酸浓度1-3月最低。围受孕期服用叶酸增补剂可以显著提高血浆叶酸浓度和红细胞叶酸浓度;血浆叶酸浓度和红细胞叶酸浓度随妇女年龄增加而升高;农村早期妊娠妇女的血浆叶酸浓度低于城市早期妊娠妇女;每日食用1次及以上水果者的红细胞叶酸浓度高于水果食用频率不足每日1次者。对年龄和居住地调整后,围受孕期服用叶酸增补剂妇女的血浆叶酸浓度比未服用者高1倍以上(P<0.001);对年龄和食用水果频率调整后,服用叶酸增补剂妇女的红细胞叶酸浓度比未服用者高42%(P<0.001)。结论无锡地区早期妊娠妇女叶酸缺乏率不高,但有50%早期妊娠妇女的红细胞叶酸浓度低于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的最佳水平。红细胞叶酸浓度1—3月处于低谷,此时受孕,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危险性将增加。围受孕期服用叶酸增补剂可显著提高血液叶酸浓度。在制订育龄妇女增补叶酸计划时,应结合改变膳食教育,并应重点关注农村妇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中国南北方部分地区老年人的红细胞叶酸水平,评价红细胞叶酸与血浆叶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在江苏省张家港市(南方)和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北方)募集810名65 ~ 74岁老年人,采集空腹静脉血标本,应用96孔板微生物法检测红细胞叶酸水平,经自然对数转换后,用t检验进行红细胞叶酸平均水平的比较;用x2检验进行红细胞叶酸缺乏率的比较.结果 南方老年人群红细胞叶酸平均水平为1083.3 nmol/L(95%CI:1034.1 ~ 1134.8),北方为489.1 nmol/L(95%CI:466.7~ 512.6),南方是北方的2.2倍(t=23.684,P<0.001).南方老年人群红细胞叶酸缺乏率为1.0%,北方为28.9%,南北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06,P<0.001).红细胞叶酸水平与血浆叶酸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9(P<0.001);在控制了地区、性别、年龄组、BMI分组、文化程度、吸烟及饮酒暴露情况后,调整相关系数为0.38(P<0.001).结论 中国65~ 74岁老年人群的红细胞叶酸营养状况有显著地区差异,南方老年人红细胞叶酸水平高于北方,但缺乏率却低于北方,红细胞叶酸水平与血浆叶酸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叶酸营养缺乏与心血管疾病、神经管畸形和某些癌症有关,但目前对于中国成年人叶酸营养状况的报道很少。郝玲、马晶、Meir J.Stampfer等在一项横断面研究中,对2422名中国北方和南方35~64岁成年男性和女性的血浆和红细胞叶酸进行了检测。血样采集时间分别为2001年3月和9月。研究发现,在控制年龄、性别、季节(春季和秋季)、地区  相似文献   

9.
城乡孕妇同型半胱氨酸代谢与神经管畸形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比较城乡早孕妇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探讨Hcy代谢与神经管畸形城乡差异的关系。随机抽取北京地区早孕妇女血清库中411份血清(城市195份,乡村216份),用高效液相色谱结合电化学方法检测血清中Hcy浓度,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叶酸和维生素B12浓度。结果:乡村孕妇Hcy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城市,分别为9.31μmol/L和5.73μmol/L;B12水平则低于城市,分别为210.09pmol/L和233.35pmol/L,叶酸水平虽高于城市,但叶酸缺乏率的差异不显著。乡村孕妇的叶酸/Hcy和B12/Hcy值均显著低于城市孕妇。提示Hcy代谢异常与乡村神经管畸形高发有关。  相似文献   

10.
我国部分地区成年人血浆叶酸的地区和季节差异比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描述我国部分地区成年人群血浆叶酸在不同地区、季节的分布特征。方法:以来自南北方有代表性的城乡地区2 545人(35-64岁)为研究样本,对其血浆叶酸分布特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南方人群血浆叶酸平均水平(16.9nmol/L)显著高于北方人群(8.3nmol/L),北方人群叶酸缺乏率(37.0%)显著高于南方人群(5.8%);南北方人群血浆叶酸水平随季节变化规律不同,南方人群夏秋季血浆叶酸水平(15.0nmol/L)低于冬春季节(18.8nmol/L),叶酸缺乏率变化不明显;北方人群夏秋季节血浆叶酸水平(9.7nmol/L)明显高于冬春季节(7.1nmol/L),叶酸缺乏率夏秋季节为26.2%,显著低于冬春季节的48.0%。结论:我国南北地区成年人群血浆叶酸水平差异显著;南北方人群血浆叶酸随季节变化规律不同。  相似文献   

11.
孕育14问     
1 为什么妇女要从孕前开始增补叶酸? 答:胎儿的神经管在受孕后第28天左右就已形成。如果孕妇体内叶酸缺乏,胎儿发生神经管畸形的危险性就会大大增加。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妇女是在不知不觉中怀孕的,等知道自己怀孕了再增补叶酸,已错过了预防神经管畸形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2.
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管畸形成果推广的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论证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推广工作策略的可行性,本文从预防医学科学价值、经济学特征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以10万妇女服用小剂量叶酸增补剂(斯利安)成本652万元计算,每预防1个DALY的费用,北方神经管畸形高发区为567元,要好于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的875元。以100万元防治经费成本计算,可防治神经管畸形65.6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4.3例,苯丙酮尿症1.6例,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发生与妇女妊娠早期体内叶酸缺乏有关。一般认为,膳食叶酸摄入不足是叶酸缺乏的主要原因。近年有研究发现,一种常见的粮食霉菌毒素-伏马菌素(fumonisins)在动物实验中能够诱发神经管畸形,并影响组织对叶酸的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育龄妇女血清叶酸及红细胞叶酸水平,为昆明地区育龄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NTDs)等出生缺陷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于本研究所门诊就诊的261例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采集其年龄、孕次等相关临床资料(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云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者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采集受试者空腹静脉血4mL,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血清叶酸及红细胞叶酸水平。以预防NTDs的叶酸推荐值为标准,进行叶酸水平分析。结果 261例育龄妇女的血清叶酸、红细胞叶酸的平均水平分别为(9.74±3.23)ng/L和(529.79±205.44)ng/L,以试剂盒正常参考值为标准判断标准。本组受试者血清叶酸和红细胞叶酸缺乏率分别为8.43%(22/261)和5.36%(14/261)。若以预防NTDs推荐值为标准进行判断,则本组妇女血清叶酸、红细胞叶酸水平偏低率分别为67.82%(177/261)和73.95%(193/261)。结论昆明地区育龄妇女叶酸缺乏率不高,但仍有超过1/2以上育龄妇女的血液叶酸水平低于预防NTDs的推荐值,故对育龄妇女须加强叶酸增补方面的知识普及。  相似文献   

15.
贵池区的出生缺陷率一直维持在10‰~11‰左右。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已成为影响人口素质的主要问题。已有研究证明,围孕期妇女增补叶酸可降低胎儿发生神经管畸形发病危险性。叶酸缺乏还与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等多种出生缺陷发生有关。自2009年开始,我国对农村地区的育龄妇女免费增补叶酸,为及时了解育龄妇女的叶酸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6.
神经管畸形出生患病率在我国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北方高于南方、农村高于城市。一般认为,饮食因素是造成这种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但迄今为止,尚无不同地域孕早期妇女血液叶酸水平比较的研究报道。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支持下,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研究人员于2002年12月~2004年4月间,对神经管畸形高发的山西省和神经管畸形低发的江苏省部分地区孕早期妇女(孕(16周内)的血液叶酸水平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并对叶酸的服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对象包括神经管畸形高发区农村孕早期妇女358名,城市孕早期妇女204名;神经管畸形低发区农村孕早…  相似文献   

17.
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在相关人群中的知晓率及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妇幼卫生人员、婚检妇女和孕妇对孕前和孕早期服用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的知识掌握程度及相关行为。方法:根据不同的对象自行设计知识和行为调查问卷,由妇幼卫生人员、婚检妇女和孕妇自己填写,将结果进行χ^2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76.7%(155/202)的妇幼卫生人员知道服用叶酸可以减少神经管畸形的发生,26.7%(54/202)的知道叶酸应当从孕前开始服用,仅有5.9%(12/202)的人知道叶酸每天摄入的适当量是0.4mg-1mg,34.7%(70/202)的妇幼卫生人员推荐的剂量大于1mg;194名婚检妇女仅4人(2.1%)知道叶酸可以预防胎儿畸形,4人在服用叶酸增补剂,2人知道要从孕前服用;31.9%(67/210)的孕妇知道叶酸与神经管畸形的关系,16.2%(34/210)知道应从孕前服用,14.3%(30/210)孕妇在服用叶酸增补剂,仅4人(1.9%)真正从孕前开始服用。结论: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的知识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叶酸的服用率低。建议培训妇幼人员(特别是县乡级人员)正确指导妇女应用叶酸的知识和能力,加大婚前教育宣传力度,增加服用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知识的知晓率。  相似文献   

18.
郝玲  田熠华  谭明  唐仪  李竹 《营养学报》2002,24(4):352-356
目的 : 了解我国部分地区 3 5~ 6 4岁人群血浆叶酸性别、年龄分布特征。方法 : 以来自南北方有代表性的城乡地区、3 5~ 6 4岁男女两性 2 5 4 5人为研究样本 ,测定血浆叶酸 ,并进行不同性别、年龄血浆叶酸水平差异比较。结果 :  (1 )男性血浆叶酸水平显著低于女性 (9.70nmol/L vs1 4.2 nmol/L,P=0 .0 0 1 ) ,血浆叶酸缺乏率显著高于女性 (3 1 .0 % vs1 2 .5 % ,P=0 .0 0 1 )。(2 )男性血浆叶酸南方高于北方 ,城乡之间差异除北方冬春季节城市显著低于农村外 ,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城乡叶酸缺乏率亦不存在显著差异 ;女性血浆叶酸亦呈南方高于北方 ,并有城市高于农村 ,北方农村叶酸缺乏率显著高于城市的分布特征。 (3 )南方男性血浆叶酸随年龄升高而增加 ,南方女性及北方男女性血浆叶酸有随年龄升高而增加的趋势 ,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 我国 3 5~ 6 4岁人群男性血浆叶酸显著低于女性 ,缺乏率高于女性 ;男女两性血浆叶酸在城乡之间的分布特征不同 ,女性血浆叶酸城乡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舟山海岛地区育龄期妇女叶酸水平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在育龄期妇女中进行叶酸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舟山地区504名育龄期妇女进行血清叶酸测定及问卷调查。结果:舟山地区育龄期妇女血清叶酸平均水平为11.44±5.48 nmol/L,叶酸缺乏率为19.44%。504名舟山地区育龄期妇女中知晓叶酸的比率为40.08%,年纪较轻、居住在市区、文化程度较高、职业为教科文卫公务员的育龄期妇女叶酸知晓率较高(P<0.05)。结论:舟山海岛地区育龄期妇女血清叶酸水平和叶酸相关知识知晓率均较低,需对其加强健康教育,减少叶酸缺乏相关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出生缺陷高发区与低发区孕早期妇女叶酸知信行现况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出生缺陷高发区与低发区孕早期妇女叶酸知信行状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与对比研究,对出生缺陷高发与低发4个地区共1554名孕早期妇女的叶酸知识的了解情况、服用叶酸增补剂的态度及叶酸增补剂服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出生缺陷高发区孕早期妇女听说过叶酸的比例(农村22.7%、城市60.7%)、知道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作用的比例(农村18.1%、城市51.5%),低于出生缺陷低发区妇女(农村85.1%、城市85.6%;农村、城市76.1%);对于叶酸增补剂最佳服用时期,高发区农村孕早期妇女知晓率为16.3%、城市为35.9%,低于出生缺陷低发区(农村68.2%、城市68.8%);出生缺陷高发区妇女认为有必要服用叶酸增补剂的比例(农村20.4%、城市50.7%)远低于出生缺陷低发区(农村76.1%、城市79.7%);出生缺陷高发区城市与农村妇女叶酸增补剂服用率仅为8.5%和31.1%,低于出生缺陷低发区(农村63.4%、城市67.5%)。结论出生缺陷高发区孕早期妇女叶酸知识缺乏,叶酸增补剂服用率低。应通过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出生缺陷高发区育龄妇女对叶酸的认识和增补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