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正>重视甲状腺结节的规范化诊治(田文,姚京)甲状腺结节外科治疗中值得关注的若干问题(吴毅)甲状腺结节手术范围的合理选择——美国及我国相关指南解读(代文杰,徐德全)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学检查对甲状腺癌亚型的诊断价值(平波)实验室检查在甲状腺结节诊治中的合理选择与评价(李晓曦)腔镜技术在甲状腺癌治疗中的合理应用(王平,王勇)  相似文献   

2.
高分辨率B超在甲状腺癌诊断方面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使其成为甲状腺可疑结节定性、定量、定位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专业、准确的超声诊断水平是实现甲状腺癌诊疗的规范化、个体化、精准化的前提。外科医师不仅在超声诊断的学习中拥有绝对的优势,而且能紧密结合临床,扩展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外科医师可通过进行超声检查完善甲状腺癌术前分期和风险分层,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提升自我的专业水平,保证术后随访工作及时、方便、有效,进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随着超声科技、分子诊断水平、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超声仪的便携与手机化进步必将推动传统甲状腺外科向精准化甲状腺外科转型。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外科最常见的疾病,其外科治疗一直存在争议。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持续增长趋势。标准的甲状腺手术方式联合规范化的颈淋巴结清扫,对于改善病人的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2015年,美国甲状腺协会(ATA)将发布新版《ATA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该指南内容主要涉及良性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初始超声、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及分子标记物的评估以及甲状腺癌的危险分层、外科治疗、131I治疗和TSH抑制治疗。新版ATA指南将甲状腺结节和DTC外科治疗的基本原则、概念更为科学化、精准化,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结节特别是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上升趋势。以往国内由于没有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方面的诊治指南,导致甲状腺结节特别是甲状腺癌的诊治处于混乱状态,术前检查不确定和手术方式多样性都会导致肿瘤残留率和复发率的增加,再次手术率明显升高,发生并发症风险增加。针对国内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诊治的现状,2012年我国发布了《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其中明确建议甲状腺结节均应行超声等检查,对于怀疑恶性的结节应行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术检查。甲状腺癌的手术方式为甲状腺全(近全)切除术和甲状腺腺叶切除+峡部切除术,同时在有效保护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前提下应行病灶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这些都对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甲状腺结节规范化诊治可以避免诊治失误,提高效果,对于临床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桥本甲状腺炎的诊断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5月至2007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98例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B超检查发现95例中有甲状腺结节,其中32例结节内伴钙化.术前穿刺细胞学检查发现,15例示甲状腺癌,26例示细胞增生活跃,11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为甲状腺腺瘤,1例为淋巴瘤,40例为桥本甲状腺炎,3例为毒性甲状腺肿.而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示,42例为单纯性桥本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伴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及淋巴瘤者分别为49、4、2及1例.结论:桥本甲状腺炎术前,应行颈部B超、穿刺细胞学及甲状腺免疫功能检查;诊断不明者需行术中冷冻病理检查,为选择合适的术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Zuckerkandl结节是甲状腺腺体自身突起而形成的结节,近年来逐渐引起解剖学者与外科医师的重视.临床上行甲状腺手术时为了避免伤及喉返神经及其分支与上甲状旁腺,外科医师常需要借助于特定解剖学标志,如甲状软骨下角、甲状腺下动脉、甲状腺下极、气管食管沟和甲状腺悬韧带等,这些特定解剖学标志有以下共同的特点:(1)标志本身位...  相似文献   

7.
美国《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2006)》解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引言甲状腺结节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19%~67%,甲状腺癌占5%~10%。文献[1-2]报告,近10年来甲状腺癌发病人数急剧增加,其中以分化型甲状腺癌最为突出。长久以来,人们一直关注有关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问题。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多次就此问题制定并颁布了相关指南[3-4],如1996年美国甲状腺学会(ATA)首次制定的《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2001年美国内分泌临床医师学会、内分泌学会和内分泌医师学会制定的《甲状腺癌的药物和外科处理指南》[5]和2002年英国甲状腺学会制定的《成人甲状腺癌的诊治指南》[6]。但各…  相似文献   

8.
腔镜甲状腺癌手术临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Gagner率先将腔镜技术应用于甲状旁腺手术,自此开创了腔镜手术的新天地。此后许多外科医师尝试从不同径路完成腔镜甲状腺手术,如腋窝入路、乳晕入路、前胸壁入路等。2001年,Yamamoto等将乳晕径路甲状腺手术用于治疗Graves病;2002年Ikeda等报道应用前胸部径路和腋窝径路治疗甲状腺结节、良性或低级的滤泡性病损和Graves病。目前,腔镜技术适用于良性甲状腺疾病已获得广泛认可,但是许多外科医师仍不满足于此,尝试在腔镜下完成甲状腺的完整切除,进而可将其推广应用于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中。2002年,Miccoli等首次报道对一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人成功施行了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正>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据美国癌症中心(ACS)统计,2010年以来甲状腺癌发病率快速增长,目前发病率为女性恶性肿瘤的第5位[1],其中15~24岁的年轻患者占7.5%~10%[2]。发病率的增加必然要求甲状腺外科医师更加规范地进行甲状腺手术,同时年青化的特性又要求甲状腺外科朝着微创与美容的方向发展。因此腔镜在甲状腺外科的应用受到外科医师与患者的欢迎。本文现结合我们开展腔镜甲状腺手术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钙化与甲状腺癌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状腺结节内钙化对甲状腺癌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术前通过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根据甲状腺结节内钙化点的形态、大小、回声特征判断甲状腺疾病的性质,对诊断疾病和指导手术有重要的临床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甲状腺癌约占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的90%,人体恶性肿瘤的3.1%~([1])。近年来,甲状腺癌已成为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实体肿瘤。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的主要方式,传统开放手术会在病人颈部留下6~10 cm的永久性手术瘢痕。随着微创外科理念的发展和机器人技术的显著进步,应用手术机器人系统行甲状腺手术已得到越来越多外科医师认可。不仅可提供高清稳定的手术视野、灵活旋转的操作手臂,而且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甲状腺结节钙化与甲状腺癌的关系。方法:对976例经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B超和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了解结节钙化与甲状腺癌发生的相关性。结果:976例中男女比例1∶3.2,平均年龄46.4岁,钙化率28.48%,微钙化率18.44%,恶性率21.52%,钙化与无钙化结节恶性率、良恶性结节钙化率、微钙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钙化常发生在甲状腺癌,诊断甲状腺癌的特异度92.56%;粗钙化多见于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年龄、结节数目、钙化类型与甲状腺癌相关,结节大小、性别与甲状腺癌无关。结论:甲状腺结节钙化大多为恶性,尤其是微钙化高度提示甲状腺癌,年轻患者的单发结节恶性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探测到的甲状腺结节内钙化与甲状腺癌的关系.方法 收集本院5年间行甲状腺手术患者4186例,对比甲状腺结节术前彩色超声检查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 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结节内钙化,微小钙化和非微小钙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良性疾病中的发生率(P<0.05).微小钙化对于预测甲状腺癌更有意义(P<0.01),它在≥45岁和<45岁组问比例分别为2.4%和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在不同性别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钙化的恶性结节在单发与多发组间比例为70.7%和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探测到微小钙化病灶对诊断甲状腺癌的特异性高,特别是对乳头状甲状腺癌.微小钙化对诊断微小乳头状癌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16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并存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并存时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6 1~ 2 0 0 0年手术治疗的 4 6 2 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病例中 16 9例并存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 (42 .71±12 .96 )岁 ,病程平均 19.15年 ;4 3例出现短期内颈部肿块快速长大 ,32例有气管受压症状 ,2 7例出现声音嘶哑 ;行超声检查 10 5例 ,提示甲状腺癌者 5 2例 ;行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 38例 ,2 4例显示甲状腺内凉结节或冷结节 ;行术前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18例 ,找到癌细胞 11例。术前确诊率为 12 .4 3%。术中行快速病理检查 5 7例 ,5 5例诊断为甲状腺癌。结论 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表现的基础上出现颈部肿块增长迅速、气管受压、声音嘶哑等症状时应高度怀疑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并存 ;甲状腺彩色超声多普勒、甲状腺核素扫描、细针穿刺细胞学等检查对诊断本病有重要意义 ;术前检查怀疑甲状腺癌者术中应行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 ,可有效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鉴别诊断滤泡型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价值。方法收集19例滤泡型甲状腺癌(22个结节)、62例甲状腺良性病变(81个结节)包括腺瘤32例(35个结节),结节性甲状腺肿30例(46个结节),均经超声检查,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比较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表现。结果滤泡型甲状腺癌与甲状腺良性结节形态、边界、回声水平、钙化、纵横比及弹性评分相似,结节周边晕征、结节内部囊变、结节晕环和结节内部血流分布特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超声弹性成像中,滤泡型癌结节硬度自中央区向周边区增大,表现为结节周边区宽而不均匀的蓝色区带。结论尽管滤泡型甲状腺癌与良性结节的超声表现有一定重叠,但超声仍有助于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状腺结节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其中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目前对甲状腺结节术前良恶性的确诊仍有一定的困难。本文就影像学、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和外周血特异抗原及基因检测等手段在甲状腺结节术前良恶性鉴别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结节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其中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目前对甲状腺结节术前良恶性的确诊仍有一定的困难。本文就影像学、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和外周血特异抗原及基因检测等手段在甲状腺结节术前良恶性鉴别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日本《成人低危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主动监测与管理共识声明(2021版)》由日本内分泌外科学会组织甲状腺癌领域多学科专家(内分泌外科、甲状腺外科、头颈外科医师、内分泌科、病理科),基于最新临床研究证据,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主动监测和手术指征进行详细论证和阐述,尤其是对肿瘤与气管、喉返神经的关系,年龄、多灶性、家族史、怀孕意愿、结节钙化情况、结节血供、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或甲状腺良性结节等因素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主动监测和预后的影响,以及对主动监测的具体随访问题作出解答,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结节发病率高,是甲状腺外科临床中最常见的疾病。正确评估和随访甲状腺结节十分重要,有利于改善病人预后、节约医疗成本和优化资源分配。甲状腺结节的评估和随访主要包括临床评估、实验室、影像学和细胞学检查。临床评估中应该重点了解有无甲状腺癌家族史、颈部放射史和结节压迫所致的症状;促甲状腺激素(TSH)是初步评估甲状腺结节的首要的实验室检查;甲状腺超声检查是评估和随访甲状腺结节的单个最有价值的影像学检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金标准,在判断结节良恶性和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规范甲状腺结节的评估和随访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甲状腺结节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结节的处理,此乃临床外科常见问题,而且近来变化和争论较多,应该引起临床外科足够重视. 甲状腺结节中90%~95%为良性结节,5%~10%为甲状腺癌.甲状腺结节关注所在是恶性结节.美国临床内分泌协会分别于2003年和2006年制订临床实用规范,提出有恶性结节高危倾向的因素有:髓样甲状腺癌家族史,多发内分泌肿瘤Ⅱ型(MENⅡ),头颈部放疗史,年龄<20岁或>70岁,男性,结节直径>4 cm,质地硬而结实,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节固定和声音嘶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