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7年12月发生的44例胎盘早剥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0.47%,以腹痛、阴道流血为主要临床表现,以妊高征为主要发病诱因占36.4%。结论重视胎盘早剥的诱因、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及早诊治,才能减少母婴并发症,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杜青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4,(29):3937-3938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诊断和治疗。方法对95例胎盘早剥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7680例住院分娩产妇中,胎盘早剥95例,发生率为1.2%,围生儿病死率为16.8%。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仍为胎盘早剥的主要诱因,早期诊断及处理与母儿预后关系密切。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减少胎盘早剥发病的高危因素,及早对胎盘早剥进行诊断和产科处理,可有效减少孕产妇并发症及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症状不典型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症状不典型胎盘早剥的早期识别能力,及时处理,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方法:对2003~2007年我院接诊的54例合并胎盘早剥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1.07%,产前诊断率为20.4%,围生儿死亡率为25.9%,孕产妇死亡率为0。结论:重视诱因和不典型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测早期诊断胎盘早剥,及时处理,可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和B超检查对胎盘早剥的诊断意义。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2006年10月48例胎盘早剥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胎盘早剥患者早产率31.25%,围生儿病死率10.42%,新生儿窒息率16.3%,产后出血率14.6%,子宫胎盘卒中4.17%,剖宫产率52.1%,B超诊断符合率为28.6%。结论应结合诱因、临床表现和B超等辅助检查尽早对胎盘早剥做出正确诊断,以降低母儿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陈小利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4):1075-1076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早期识别、并发症及与围生儿病死率的关系。方法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4年间胎盘早剥36例进行分析。结果36例胎盘早剥中,有并发症的24例,不明原因的12例;入院时未明确早期诊断的16例,14例观察后得到及时处理,2例引起医疗纠纷;新生儿窒息9例,死产3例,死胎6例,围生儿病死率25%;子宫切除1例,无孕产妇死亡。结论重视胎盘早剥的诱因,结合B超、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早期识别、诊断、及时处理,可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分娩的胎盘早期剥离病例70例,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0.39%,产前确诊率为20.0%,胎儿窘迫发生率32.86%,围产儿病死率21.14%,产后出血率20.0%。胎膜早破31.43%,妊高征24.29%,为重要的发病诱因。结论:重视诱因及临床表现,有助于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从而降低围产儿及产妇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胎盘早剥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分娩的胎盘早期剥离病例70例,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0.39%,产前确诊率为20.0%,胎儿窘迫发生率32.86%,围产儿病死率21.14%,产后出血率20.0%。胎膜早破31.43%,妊高征24.29%,为重要的发病诱因。结论:重视诱因及临床表现,有助于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从而降低围产儿及产妇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赵华 《西部医学》2007,19(4):622-623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早期诊断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8年1月~2005年12月的胎盘早剥32例。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68%;病因依次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脐带绕身绕颈、外伤、羊水过多、脐带过短、双胎等。孕产妇腰痛及阴道流血为典型临床表现。结论重视诱因及临床表现,结合B超等辅助检查,有助于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完全可以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胎盘早剥16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婷  张蕾 《海南医学》2009,20(2):60-61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早期诊断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的胎盘早剥16例。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68%;病因依次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脐带绕身绕颈、外伤、羊水过多、脐带过短、双胎等;孕产妇腰痛及阴道流血为典型临床表现。结论重视诱因及临床表现,结合B超等辅助检查,有助于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完全可以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诊断和处理方法,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病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36例胎盘早剥进行分析。结果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0.37%,腹痛、血性羊水、胎死宫内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妊娠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为其主要合并症,围生儿死亡率达25%。结论重视诱因和不典型临床表现,及早确诊胎盘早剥,以期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对38例胎盘早剥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盘早剥占同期住院分娩总数0.82%(38/3450)。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导致胎盘早剥的主要诱因(62.90%),临床表现以腹痛、阴道流血多见。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剖宫产38例中4例为胎死宫内,行剖宫取胎术;6例发生新生儿重度窒息,4例轻度窒息。围生儿死亡4例。结论:对病因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降低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胎盘早剥的发病诱因、 分娩方式和胎儿结局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两院收治的60例胎盘早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围生儿结局. 结果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阴道出血及血性羊水等,其中腹痛及阴道出血占比显著高于其他表现;胎盘早剥所有发病诱因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比显著高于其他诱因;随着胎盘早剥程度越严重,胎儿重度窒息发生率、死胎发生率及新生儿病死率逐渐升高.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胎盘早剥的最常见诱因, 胎盘早剥对母婴有严重威胁,在临床中应予以尽早诊断并及时处理,最大限度保证母婴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以提高早期诊断和处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1月~2006年12月的胎盘早剥58例。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62%,病因依次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胎膜早破、脐带绕身绕颈、外伤、脐带过短、双胎等。孕产妇腰痛及阴道流血为典型临床表现。结论重视诱因及临床表现,结合B超等辅助检查,有助于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完全可以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胎盘早剥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发生率、早期诊断和处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07年3月我院产科分娩的32例胎盘早剥病例,分析其诊断和母婴结局。结果:4年分娩总数4602例,胎盘早剥32离,发生率为0.695%,Ⅰ度6例,Ⅱ度16例,Ⅲ度10例。腹痛、阴道出血、血压高为常见的临床表现,胎盘早剥围生儿的死亡率为31.25%,无孕产妇死亡。结论:要重视临床表现,并结合B超有助于早期诊断,以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处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00~2005年我院分娩的胎盘早期剥离患者20例。结果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0.38%,产前确诊率为20%,胎儿窘迫发生率300‰,围产儿死亡率200‰,产后出血率60%。胎膜早破30%及妊高征20%,为重要的发病诱因。腰腹痛40%,胎心异常50%,产前出血50%为常见的临床表现。B超对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结论重视诱因及临床表现,并结合B超检测等可有助于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一旦确诊,应迅速终止妊娠,重型及早手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6.
胎盘早剥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立军 《当代医学》2009,15(19):58-59
目的探讨尽早诊断胎盘早剥的方法,改善母婴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健宫医院住院分娩的2007年1月-2008年12月胎盘早剥患者100例。结果胎盘早剥的发生率0.46%,产前确诊率40.00%,围生儿死亡率11.89%,产后出血率21.45%。产程进展过快23.57%,妊娠期高血压15.00%,胎心监护异常49.29%,腹痛48.57%,为常见的临床表现,其中细密宫缩19.14%。结论重视诱因及临床表现,特别注意胎心监护异常,有助于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对24例胎盘早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0.41%,妊高征占首位,其次为原因不明,占20.8%。临床表现以阴道流血、腹痛多见,分别占58.3%,41.7%。体征主要为胎心改变,占58.3%。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占54.2%,围生儿病死率为12.5%。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宣教,减少发病的高危因素,对胎盘早剥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有望降低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和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处理。方法:回顾分析2008~2012年我院分娩的胎盘早剥离患者48例。结果: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0.388%,诱因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首位,其次是外伤。产前确诊率为62.00%,胎儿窘迫发生率为33.00%,围产儿死亡率为14.58%,产后出血率为16.67%。B超对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结论:重视诱因及临床表现,并结合B超检查等可有助于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一旦确诊,应迅速终止妊娠,对重型者应及早手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影响胎盘早剥的相关因素和术前或产前的症状及体征与结局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40例胎盘早剥病例的有关孕产期保健、监测以及围生儿结局的临床资料.结果 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3%,不明原因诱因占55%,妊娠期高血压10例,占25%,围生儿死亡率为75‰(3/40).结论 胎盘早剥的诊断应注重病史,诱因及发展变化,医护人员观察仔细,及早发现及早终止妊娠,可提高母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20.
回顾分析 1993年至 2 0 0 3年我院分娩的胎盘早剥患者 5 6例 ,探讨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处理要点及对母婴预后的关系。结果 :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 0 .4 % ,产前确诊率为 2 8.6 % ,围产儿死亡率 8.9% ,产后出血 30 .4 % ,胎儿窘迫发生率 2 1.4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膜早破和胆汁淤积症为重要诱发因素。腰腹痛和阴道流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结论 :重视诱因和临床表现 ,并结合实验室检测等可有助于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以期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