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对新疆伊犁地区锡伯族、汉族健康成年人群静脉血血细胞四项参数参考范围调查分析.方法 使用深圳迈瑞BC5500型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健康成人474名(其中锡伯族200名,男性108名,女性112名,年龄19~57岁;汉族254名,男性122名,女性132名,年龄21~60岁)静脉血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并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红细胞计数参考范围锡伯族男性4.01~5.65×1012/L,女性3.48~5.48×1012L;汉族男性4.00~5.80×1012/L,女性3.45~5.33×1012/L.血红蛋白含量参考范围锡伯族男性116.3~163.7g/L,女性110~152g/L;汉族男性117.7~168.3g/L,女性107~153g/L.白细胞计数参考范围锡伯族男性3.96~10.06×109/L,女性4.27~10.15×109L;汉族男性4.06~10.18×109/L,女性3.89~9.48×109/L.血小板计数锡伯族男性109~379×109/L,女性111~389×109/L;汉族男性107~405×109/L,女性110~412×109/L.两民族男性之间、女性之问四项血细胞参数参考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锡伯族与汉族血细胞四项参数参考范围基本一致,但血小板计数结果略高于正常成人.  相似文献   

2.
孟艺 《浙江实用医学》2012,17(5):369-370,383
目的建立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大关上塘地段社区0~18周岁儿童主要血细胞分析参数的参考范围。方法收集并分析2010年1~12月参加体检的健康儿童人群(男2127例,女1936例)静脉血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资料。结果与全国临床检验操作常用参考值范围(成人)相比较:WBC男女均高于(4.0~10.0)×109/L的参考值范围;RBC女性各年龄段均高于(3.5~5.0)×1012/L的参考值范围,男性0~6岁低于(4.0~5.5)×1012/L的参考值范围,7~18岁高于(4.0~5.5)×1012/L的参考值范围;Hb男性除了16~18岁之外,均低于120~160g/L的参考值范围,女性0~6岁均低于110~150g/L的参考值范围,7~18岁的最低值高于110g/L的参考值,最高值低于150g/L的参考值;PLT男女均高于(100~300)×109/L的参考值范围。结论在参考全国通用参考值范围的基础上,建立本地区0~18周岁儿童血细胞的参考值范围。  相似文献   

3.
杜江涛  康琰 《中外医疗》2011,30(21):170+172-170,172
目的建立甘肃省渭源县健康成人静脉血红细胞(RBC)分析参数的参考范围。方法所有对象均来自本县体检的正常人群,男921名,女893名,以G.TECCA800自动血液分析仪作RBC参数检测后行统计学分析并与对照资料作对比。结果各项RBC参数的参考范围如下:RBC计数男性为4.66~6.45×10^12/L,女性为3.91~5.64×10^12/L;红细胞压积(HCT)男性为0.394~0.553,女性为0.336~0.474;血红蛋白(HGB)浓度男性为140.7~194.4g/L,女性为113.2~167.7g/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男性为26.82~33.52Pg,女性为25.06~33.80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男性为317.6~390.9g/L,女性为304.0~389.7g/L;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男性为76.5~93.9,女性为72.0~98.0。结论 RBC、HCT、HGB、MCH、MCHC和MCV的结果与对照资料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4.
海口地区成人静脉血十九项血细胞参考值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以金  李以贵  颜保松  陈秀成 《海南医学》2006,17(8):138-138,168
目的确立本地区成人静脉血19项血细胞参考值范围.方法用国产BC-3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400例健康成人血细胞进行检测.结果男性成人白细胞总数及粒细胞数均值为6.57×109/L,4.15×109/L;较女性6.09×109/L,3.76×109/L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女性成人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的均值为4.50×1012/L,125.9g/L,37.75,84.0fl,28pg及333.7g/L,较男性4.91×1012/L,140.4g/L,41.75%,85.1fl,28.6pg及336.0g/L,相比除红细胞平均体积相差显著(P<0.05)其余5项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血小板系列4项指标男女性比较无差异.结论本地区成人性别间红细胞系列主要指标有不同参考值范围;白细胞参考值范围的下限低于全国多数地区水平,女性白细胞总数粒、细胞数绝对值低于男性,与国内多数报道相似.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重庆地区学龄前和学龄后健康儿童常用肝肾功能检验项目的参考区间,更好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服务。方法:通过随机分层抽样筛选出545名健康学龄前(1~6周岁)和学龄后(7~12周岁)儿童(男320名,女225名)取静脉血,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13项常用肝肾功能检验项目。正态分布资料按x±1.96 s计算参考区间;偏态分布资料按P2.5~P97.5计算参考区间。结果:(1)学龄前健康儿童与学龄后健康儿童除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总体均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外,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总蛋白(total protein,TP)、清蛋白(albumin,ALB)、丙氨酸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e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r-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GG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酐(creatinine,CREA)、尿酸(uric acid,UA)和血糖(blood glucose,GLU)的总体均数均存在统计学差异。(2)不同性别学龄前儿童血清TB、DB、TP、ALB、ALT、AST、ALP、GGT、LDH、BUN、CREA、UA的总体均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95%的参考区间分别为5.4~18.9 μmol/L、0~6.7 μmol/L、58~71 g/L、42~50 g/L、8.7~26 U/L、21~41 U/L、112~312 U/L、7.1~15.8 U/L、190~312 U/L、2.3~6.4 μmol/L、14~42 μmol/L、156~366 μmol/L;血清GLU有统计学差异:男童为3.7~6.0 mmol/L,女童为3.4~5.8 mmol/L。(3)不同性别学龄后健康儿童血清GLU、TB、DB、TP、ALB、AST、ALP、LDH、CREA、UA的总体均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95%的参考区间分别为4.2~6.0 mmol/L,6.6~23.6 μmol/L,0~6.8 μmol/L,60~76 g/L,43~52 g/L,18~36 U/L,116~366 U/L,162~293 U/L,22~51 μmol/L,174~401 μmol/L;血清ALT、GGT和BUN有统计学差异:血清ALT95%的参考区间男童为8.9~28 U/L,女童为7.2~29.5 U/L,血清GGT95%的参考区间男童为8.8~21 U/L,女童为6.1~22.5 U/L,血清BUN95%的参考区间男童为2.8~7.0 μmol/L,女童为2.2~6.2 μmol/L。结论:建立了本地区学龄前和学龄后健康儿童13个常用肝肾功能检验项目的参考区间,为本地区儿童相关疾病的诊疗提供更准确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健康儿童300名脂蛋白α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健康儿童脂蛋白α正常水平.方法 用Roche-7600生化分析仪测定体检正常的300名健康儿童脂蛋白α,其中男、女各150名,年龄1~14岁.结果 男女性别间、各年龄组间的脂蛋白α无显著性差异;按百分位数的方法和5%~95%范围计算,健康儿童脂蛋白α参考值为18.6~300.5 mg/L.结论 健康儿童脂蛋白α的参考值与国内成人正常参考范围基本一致,可作为健康儿童脂蛋白α正常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7.
梁有勇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5):1744-1745
目的建立≤8岁儿童末梢血血红蛋白的参考范围。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1年10月在我院健康体检的≤8岁儿童1 514例,按年龄分组:3~12个月组429例,1~3岁组462例,4~8岁组623例。均经体检证明生长、发育正常,无慢性病史,无血红蛋白疾病史和贫血史,无血吸虫、钩虫、疟疾等寄生虫感染的贫血,无蚕豆病。检查前未接受过铁剂和输血治疗。结果 1 514个血红蛋白测定值,偏度系数为0.401,峰度系数为-0.117,呈近似正态分布。3~12个月组、1~3岁组、4~8岁组男童、女童及男女合计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12个月儿童血红蛋白参考范围为96~125 g/L,1~3岁儿童血红蛋白参考范围为100~129 g/L,4~8岁男童血红蛋白参考范围为101~137 g/L,4~8岁女童血红蛋白参考范围为103~131 g/L。结论不同年龄段应采用不同的血红蛋白参考范围,不同实验室应建立适合自己的血红蛋白的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群成人静脉血细胞分析参考范围调查   总被引:76,自引:0,他引:76  
目的 建立中国正常成人静脉血细胞分析参数的参考范围。方法 在全国 14个城市(哈尔滨、长春、北京、天津、兰州、西安、南京、苏州、成都、武汉、重庆、福州、昆明、广州 )的 14家医院 ,使用不同型号的血液分析仪 ,检测正常人群 (男性 92 7人 ,女性 82 2人 ,共 174 9人 )静脉血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MCH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和红细胞压积 (HCT)。 14家医院均在同一个月内完成调查。研究期间 ,各实验室均进行严格的室内质量控制 ,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结果 各项参数的参考范围 (均值 )如下 :白细胞计数男性为 (3 97~ 9 15 )× 10 9/L(6 0 3× 10 9/L) ,女性为 (3 6 9~ 9 16 )× 10 9/L (5 89× 10 9/L) ;红细胞计数男性为 (4 0 9~ 5 74 )× 10 12 /L(4 91× 10 12 /L) ,女性为 (3 6 8~ 5 13)×10 12 /L(4 2 6× 10 12 /L) ;血红蛋白浓度男性为 131~ 172 (15 1) g/L ,女性为 113~ 15 1(12 9) g/L ;MCH男性为 2 7 8~ 33 8(30 8)pg ,女性为 2 6 9~ 33 3(30 2 ) pg ;MCHC男性为 32 0~ 35 5 (335 ) g/L ,女性为 32 2~ 36 2 (32 5 ) g/L ;MCV男性为 83 9~ 99 1(91 2 )fl,女性为 82 6~ 99 1(91 3)  相似文献   

9.
凡单位容积血液内血红蛋白( Hb )低于正常参考值下限即为贫血,成年男性〈120g/L,女性(非妊娠期)〈110g/L,孕妇〈100g/L,出生10天内新生儿〈145g/L,3个月至6岁以下婴幼儿〈110g/L,6~14岁儿童〈120 g/L即为贫血。也可按红细胞比容为标准,成年男性〈0.4,女性〈0.35可诊为贫血。贫血只是症状,不是独立疾病。  相似文献   

10.
<正> 贫血是一种临床症状,在常规检验中主要表现为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减少。但由于贫血性质十分复杂,仅靠临床常规检验很难找出贫血原因。为此,我们就268名病因不同、件质各异的贫血病人,按其红细胞形态,测量红细胞直径。并根据病人血红蛋白含量及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计算出各个指数,确定大细胞、正细胞、小细胞性贫血,以确定贫血的病因。 1材料和方法 贫血病人来自本院住院患者,男性97名,女性98名;儿童73名。经常规检验成年男性Hb低于120g/L、RBC低于4.00×10~(12)/L,女性及儿童Hb低于115g/L,RBC低于3.50×10~(12)/L为最初步提示贫血的指标。进一步测定每一例病人的红细胞压积容量(HCt)、红细胞直径及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的临床和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特点。方法选择201例行急诊冠脉造影检查的AMI病人,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 60岁,n=70)和老年组(≥60岁,n=131),比较2组病人的临床资料和冠脉病变资料。结果AMI老年病人较中青年病人更容易发生院内死亡和心力衰竭(P < 0.05);中青年组病人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网织红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碱酯酶、总蛋白、白蛋白、尿酸、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B水平均高于老年组(P < 0.05~P < 0.01),脂蛋白a低于老年组(P < 0.05)。中青年组病人冠脉以单支血管病变、低Gensini积分为主,术中发生无/慢复流的概率低;老年组病人冠脉以多支血管、钙化病变、高Gensini积分为主,术中容易出现无/慢复流,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结论中青年AMI病人的血压、血糖、血脂水平更高,冠脉病变以单支、低Gesini积分病变为主。老年AMI病人冠脉病变以弥漫性长病变、钙化病变为主,术中容易发生无/慢复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单纯后路复位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不同年龄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择腰椎滑脱病例40例,按年龄分为2组,26~55岁为A组,>55~77岁为B组;均行单纯后路复位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结果40例均获随访,时间6~30个月。A组病人滑脱复位率高于B组(P < 0.05),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VAS评分、术后JOP评分、假关节形成率、硬膜囊损伤率、椎间隙感染率和切口血肿率在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2组VAS评分与JOP评分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年龄≤ 55岁的病人应争取将滑脱椎体完全复位,>55岁的病人可不予完全复位,但必须保证神经根松弛,无压迫。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组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临床和CT影像特征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经临床证实COVID-19病人的临床和CT资料,依据不同年龄段分为3组(< 30岁组,30~60岁组,>60岁组),对每组病人CT特点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7例COVID-19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热(98.1%,105/107)和咳嗽(77.6%,83/107),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升高(63.6%,68/107),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减低(42.1%,45/107;43.9%,47/107);典型CT表现为两肺多叶散在的胸膜下磨玻璃影(94.4%,101/107),最常伴有血管扩张(89.7%,96/107)和晕征(78.5,84/107)。呼吸困难和临床分型在 < 30岁组、>60岁组和30~60岁组、>60岁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间的肺叶分布差异最为明显(P < 0.05)。铺路石征和实性成分在>60岁组和 < 30岁组、30~60岁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COVID-19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但不同年龄组间又各具特点,掌握这些临床和CT影像特征、特点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人群中血细胞参数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关系,以期为预测老年高血压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18年4—7月,以村/居委为单位,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浦东新区某社区年龄≥60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建立社区健康体检档案并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收集身高、体重、血压、血细胞参数等相关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血细胞参数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   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NAFLD检出率为63.29%(2 041/3 225)。非酒精性脂肪肝组淋巴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比率、单核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均P < 0.05),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中性粒细胞比率、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红细胞体积水平均低于正常组(均P < 0.05)。调整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和空腹血糖后,红细胞分布宽度过低,单核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过高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均P < 0.05)。   结论  老年高血压人群中,红细胞分布宽度、淋巴细胞绝对值、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单核细胞绝对值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这可能为预测老年高血压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儿童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特点。方法将142例小儿消化性溃疡患儿按照年龄段分为婴幼儿组(<3岁)、学龄前组(3岁~6岁)、学龄期组(7岁~11岁)以及青春期组(12岁~14岁),对4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学龄前(52例,36.6%)和学龄期儿童(66例,46.5%)构成比较高,婴幼儿(9例,6.3%)和青春期儿童均较低(15例,10.6%)。4组儿童消化性溃疡发病部位、溃疡合并症、溃疡分布及Hp感染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发病与年龄有明显的关系,学龄期及学龄前儿童是高发人群,十二指肠是好发部位,一般呈多发性分布,患儿随着年龄增加Hp感染率增加,且容易合并浅表性胃炎等疾病。  相似文献   

16.
徐静  解宝君  李政 《中国热带医学》2022,22(10):974-979
目的 分析山东省50家医院儿童及成人血培养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药敏特征,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依托于山东省儿童细菌&真菌耐药监测研究协作网,对2017—2020年山东省50家医院由血培养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分析,同时对儿童组(<14岁)和成人组(≥14岁)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特征进行比对分析。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21年M100文件标准判断结果,采用Whonet 5.6和SPSS 22.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山东省50家医疗机构非重复血培养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 3 661株,其中2017年675株、2018年870株、2019年1 080株、2020年1 036株。血培养来源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组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组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组与儿童组比较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A总体检出率为27.5%,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结论 MRSA菌株检出率持续下降,2020年有所升高;成人组MRSA检出率低于儿童组MRSA检出率,提示我们应该重视儿童组细菌耐药监测,重视多重耐药菌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7~14岁正常儿童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的前庭功能发育状况.方法: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148名7~14岁ADHD患儿和同年龄段的正常对照(以两岁作为一个年龄段)使用VTS 2000 /VNG-V600型前庭功能测试系统,进行前庭系统检查,比较ADHD患儿和正常对照之间前庭系统的发育特点.结果:正常儿童视眼动反射,特别是扫视、反扫视从7~8岁开始有进一步的发育;从7~8岁到9~10岁,正常儿童扫视、反扫视的延迟时间明显缩短[7~8岁左向扫视延迟时间为(149±66)ms,9~10岁为(108±64)ms,P<0.05;7~8岁反扫视左向延迟时间为(178±127)ms,9~10岁为(101±88)ms,P<0.05],并且扫视的速度明显增快[7~8岁右向扫视速度为(138±12)°/s,9~10岁为(147±15)°/s,P<0.05];从9~10岁到11~12岁这个阶段,反扫视的速度明显增快[9~10岁反扫数左向速度为(155±26)°/s,11~12岁为(172±34)°/s, P<0.05],同时扫视的准确度提高(9~10岁扫视准确度为0.88,11~12岁为0.90,P<0.05).至13~14岁,正常儿童的扫视延迟时间进一步缩短[11~12岁左向扫视延迟时间为(101±62)ms,13~14岁为(76±63)ms, P<0.05].ADHD患儿仅在从7~8岁到9~10岁间出现扫视延时的缩短[7~8岁左向扫视延时为(179±67)ms,9~10岁为(138±76)ms,P<0.05],7~14岁ADHD患儿视动性眼震(optokinetic nystagmus ,OKN)的速度慢于正常对照组(7~8岁ADHD患儿OKN的慢相速度为138.07 °/s,9~10岁为40.24 °/s,11~12岁OKN的快相速度为226.88 °/s,13~14岁OKN的慢相速度为41.30 °/s;7~8岁正常对照OKN的慢相速度为179.03 °/s,9~10岁为43.86 °/s,11~12岁OKN的快相速度为262.92 °/s,13~14岁OKN的慢相速度为47.32 °/s),而ADHD患儿视前庭相互作用眼震/(视动性眼震+前庭眼震)慢相速度的比值在7~8岁和11~12岁组大于正常对照组(7~8岁ADHD患儿左向比值为0.73,正常对照左向比值为0.66;11~12岁患儿左向比值为0.80,正常对照左向比值为0.71;P均<0.05).在其它的年龄段,视眼动、视前庭眼动和前庭眼动功能各指标未见明显的变化.结论:7~14岁正常男孩的视眼动系统中的扫视、反扫视和视-前庭相互作用系统处于发育期,视动性眼震发育稳定,前庭眼动系统处于稳定期;7~14岁ADHD男孩的视眼动系统和视前庭相互作用系统的发育过程落后于正常对照,以11~12岁年龄阶段最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青岛与呼和浩特两地区儿童少年瞳距发育情况 ,研究儿童少年瞳距生长发育规律。方法 :对青岛和呼和浩特地区 4 971例 5~ 17岁儿童少年进行横断面调查 ,用游标卡尺测瞳距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青岛地区 5~ 17岁儿童少年瞳距从 5 2 .0 7mm增至 6 0 .19mm ,呼和浩特市的儿童少年瞳距从 5 0 .4 7mm增至 5 9.39mm ,两地区男性瞳孔距离均大于女性 (P <0 .0 1) ,青岛地区瞳距均数为 5 7.0 3mm ,大于呼和浩特地区 5 6 .2 8mm(P <0 .0 1)。结论 :两地区儿童和青少年瞳距的生长发育经历了 6~ 9岁及 10~ 15岁 2个高峰 ,男性 16岁 ,女性 14岁的瞳孔距离已达成人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中老年人年龄递增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中老年人年龄递增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受体黏附法,选择了红细胞免疫功能6项指标,对中老年健康人群按年龄分组进行了检测.以青年组为对照组.结果 由青年到中、老年阶段, 红细胞免疫功能6项指标中: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bR)、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RFER)、协同肿瘤红细胞花环(ATER)随年龄递增而降低(r值分别为-0.9946,-0.9173,-0.9533);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红细胞免疫抑制因子(RFIR)随年龄递增而增高(r值分别为:0.9983、0.9303);自然肿瘤红细胞花环无明显变化(r值:-0.3720).结论 中老年人红细胞免疫功能随年龄递增而逐渐降低,由青年到中、老年阶段红细胞免疫功能与年龄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蒙古族7~18岁儿童青少年不同年龄段体质量参考值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合理适用的蒙古族7~18岁儿童青少年体质量参考值。方法对象来自"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蒙古族通辽校点2000年和2005年的调查数据。2000年获得有效人数5 563人,以年龄别体质量为指标采用有序样品聚类分析方法对样本划分最优年龄段,结合离差法建立各年龄段体质量的参考值范围;2005年获得有效人数2 990人,用以验证参考值范围正常率。结果城男分为7~8岁、9~11岁、12~13岁、14~15岁、16~18岁等5个最佳年龄段;乡男分为7~9岁、10~12岁、13~14岁、15~16岁、17~18岁等5个最佳年龄段;城女及乡女划分为7~8岁,9~10岁,11岁,12~13岁,14~15岁,16~18岁等6个最佳年龄段,建立了蒙古族儿童青少年的体质量参考值标准,共计32个参考值。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针对蒙古族儿童青少年体质量参考值标准,突出了简单实用的特点,同时填补了蒙古族儿童青少年年龄别体质量标准的缺乏,对预防蒙古族儿童青少年的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