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应用于急诊剖宫产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需急诊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组施行CSEA和硬膜外麻醉(EA),每组30例,CSEA组用药为0.75%盐酸布比卡因1ml、10%葡萄糖1ml、3%麻黄碱1ml,共3ml;EA组用药为碳酸利多卡因12~15ml(含1/20万u盐酸肾上腺素),两组皆控制麻醉平面达T_8水平,监测并记录BP、SpO_2、ECG、FIR,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效果,脊神经阻滞上界平面时间,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I-D),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和脊神经阻滞上界平面时间比EA组少(P<0.01),CSEA组I-D短于EA组(P<0.01),CSEA组麻醉阻滞效果优于EA组,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SEA综合腰麻和硬膜外麻的优点,具有诱导快、阻滞完善、对循环呼吸干扰少、母婴安全的优点,用于急诊剖宫产麻醉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硬膜外一腰麻(CSEA)应用于剖宫产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20例需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组施行硬膜外一腰麻(CSEA)和硬膜外麻醉组(EA),每组60例。CSEA组用药为0,5%盐酸布比卡因812 mg+10%GS 1 ml。EA组用药为2%盐酸利多卡因1015 ml。两组皆控制麻醉平面达T6水平监测并记录BP、SPO2、ECG、HR、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效果、脊神经阻滞上界平面时间、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ID)、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CSEA麻醉起效时间和脊神经阻滞上界平面时间比EA组短(P<0.01),新生儿评分及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CSEA组麻醉阻滞效果优点在于起效快,阻滞完美,对循环呼吸干扰小,母婴安全。用于剖宫产术麻醉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王大强  张永香 《中外医疗》2011,30(25):43-43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应用于剖宫产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40例需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施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组和硬膜外麻(EA)组,每组20例,CSEA组用药为0.75%盐酸布比卡因8~12mg+10%葡萄糖1mL,EA组用药为0.75%盐酸布比卡因5~10mL,2组皆控制麻醉平面达T7水平,监测并记录BP、SPO2、EKG、HR,麻醉最高阻滞平面,到达最高阻滞平面时间,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I-D),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CSEA麻醉最高阻滞平面比EA组少(P〈0.05),到达最高阻滞平面时间比EA组少(P〈0.01),CSEA组I-D短于EA组(P〈0.05),CSEA组麻醉阻滞效果优于EA组,2组新生儿评分及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性。结论 CSEA综合腰麻和硬膜外麻的优点,具有诱导快、阻滞完善、对循环呼吸干扰少、母婴安全的优点,用于剖宫产麻醉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邹晓辉  李才 《中国热带医学》2009,9(6):1110-1110,1153
目的比较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与单纯硬膜外麻醉(EA)应用于剖宫产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急诊行剖宫产的单胎足月妊娠产妇60例,随机分成CSEA组和EA组,每组30例。两组皆控制麻醉平面达T6-T8水平,监测并记录BP、HR、ECG、SPO2,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效果,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IDI),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IDI、均明显短于EA组(P〈0.05)。CSEA组麻醉阻滞效果优于EA组,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性。两组术后均未发生头痛。结论CSEA综合腰麻和硬膜外麻的优点,具有诱导快、阻滞完善、对循环呼吸干扰少、母婴安全的优点,更适用于急诊剖宫产麻醉。  相似文献   

5.
任文烈  黄强  陈中林 《西部医学》2010,22(3):479-480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应用于剖宫产术,子宫切除术、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及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评价在基层医院的应用前景。方法对300例需行剖宫产、子宫切除、前列腺汽化电切及下肢手术的病员随机分组施行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硬膜外麻醉(EA)两组,每组150例,CSEA组用药为0.75%盐酸布比卡因1.5ml+10%葡萄糖注射液1.5ml,EA组用药2%盐酸利多卡因10~15ml(含/20万肾上腺素),两组皆控制麻醉平面达Th8水平,监测并记录BP、MAP、Sp02、ECG、HR,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效果,脊神经阻滞上界平面时间。结果CSEA组MAP.HR的下降程度比EA组小(P〈0.05),麻醉起效时间和脊神经阻滞上界面时间比EA组少(P〈0.01),麻醉效果优良率比EA组高(P〈0.05)。结论CSEA综合腰麻和硬膜外麻的优点,具有诱导快、用药少、阻滞完善,对循环呼吸干扰少,术后并发症少,是剖宫产术、子宫切除术、前列腺电切术等较理想安全的麻醉方法,在基层医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用于急诊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I~Ⅱ级急诊行剖宫产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CSEA组和单纯硬膜外麻(EA)组各30例。比较两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效果、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新生儿评分及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EA组(P<0.05),麻醉效果明显优于EA组(P<0.05)。结论CSEA比EA麻醉起效快,效果确切,是急诊剖宫产更为可取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在急诊剖宫产患者中的应用.方法:ASA Ⅰ-Ⅱ级急诊剖宫产患者200例,随机分为CSEA组和硬膜外麻醉(EA)两组,每组100例,CSEA组采用布比卡因联合麻醉,EA组采用1.6%利多卡因+0.2%丁卡因混合液麻醉.记录手术时间、麻醉起效时间,Bromage评分,新生儿娩出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和产妇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CSEA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和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明显短于EA组(P<0.05,P<0.01),CSEA组产妇的Bromage评分明显高于EA组(P<0.01).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显示,无明显差别(P>0.05).CSEA组产妇心率减慢的例数明显高于EA组(P<0.05),其余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别.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在急诊剖宫产患者中的应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ASAI~Ⅱ级60例剖宫产,年龄22~34岁,随机选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组),单纯硬膜外麻醉(EA组),观察麻醉效果。结果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显著短于EA组(P<0.05),两组阻滞平面上界无明显区别(P>0.05),CSEA组辅助药使用例数极显著低于EA组(P<0.01)。结论CSEA起效快,用药量少,大大缩短了娩出胎儿的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应用于急诊剖宫产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用于急诊剖宫产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急诊行剖宫产的产妇100例,随机分成腰-硬联合麻组和单纯硬膜外(EA)组各50例,对两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IDI)、手术时间、麻醉效果、局麻药用量、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新生儿评分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IDI、手术时间均短于EA组(P<0.05),麻醉效果明显优于EA组(P<0.05),局麻药用量显著减少(P<0.01),但低血压发生率较EA组大(P<0.05),其他不良反应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CESA比EA麻醉起效更快、效果更确切,是急诊剖宫产更为可取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腰麻-硬膜外麻醉(CSEA)用于剖宫产的效果.方法将90例SASⅠ-Ⅱ级行择期剖宫产的健康产妇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EA组)和CSEA组,评定麻醉效果,记录痛觉阻滞平面达T10水平的时间,注局麻药至新生儿娩出的时间.结果同EA组相比,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缩短,新生儿娩出时间也明显缩短(P<0.05).结论CSEA用于剖宫产效果确切,也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行腰硬联合麻醉的不同年龄患者硬膜外给药的效果.方法 ASA Ⅰ~Ⅱ级下肢手术患者18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A组),腰穿后硬膜外麻醉组(B组)及腰硬联合麻醉组(C组),每组均包括青年组(20~45岁)和老年组(60~85岁)各30例.记录各组的麻醉效果、感觉、运动阻滞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各组麻醉效果均满意.B组青年组的阻滞效果接近于A组,而B组老年组的阻滞效果接近C组.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中硬脊膜穿孔后硬膜外给药会显著加强老年患者的感觉、运动阻滞效果,应适当减少硬膜外给药剂量并加强麻醉监测与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全麻(general anesthesia,GA)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thoracic epidural anesthesia,TEA)对术中输注氨基酸患者氧耗量(oxygen consumption,VO2)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中上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GA组,n=15)和全麻复合TEA组(GAE组,n=15)。入室后行胸段硬膜外穿刺置管、颈内静脉及桡动脉穿刺置管,诱导气管插管后采用Drger Zeus麻醉工作站行Auto control模式机械通气并监测实时VO2,术中七氟醚最低流量紧闭麻醉复合异丙酚、瑞芬太尼输注,根据手术需要间断追加罗库溴铵和芬太尼。两组诱导同时输注18氨基酸注射液4 kJ·kg-1·h-1,持续2 h或手术结束时(手术未满2 h)。GAE组在切皮前分3次给予0.375%布比卡因共10 mL作为负荷量,此后追加4 mL/h,直至手术结束。GA组在相同时间点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记录气管插管前5(-5) min和插管后0、5、15、30、45、60、75 min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值和插管后5、15、30、45、60、75 min的VO2和鼻咽温度(Tcore)值。记录术中麻醉药和升压药用量情况。结果  随着输注时间延长,两组VO2均稍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GAE组稍高于GA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后30 min后,两组Tcore显著下降并趋于稳定(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GA组相比,GAE组的芬太尼用量(P<0.01)和瑞芬太尼用量(P<0.01)更少,但去氧肾上腺素用量(P<0.01)和麻黄碱用量(P<0.05)更多。结论  与单纯GA相比,GA复合TEA尽管能显著减少患者术中输注氨基酸患者的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的用量,但并不能降低其VO2。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异丙酚、芬太尼静脉全麻与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麻醉效果,以及在围术期中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副作用的发生率,验证其麻醉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LC患50例,随机分为异丙酚芬太尼静脉全麻组(Ⅰ组)25例和硬膜外麻醉组(Ⅱ组)25例。Ⅰ组静注芬太尼2μg/kg、异丙酚(2~3)mg/kg、阿曲库铵(O.5~1)mg/kg诱导插管,然后用微泵持续注射异丙酚(6~lO)mg/kg.h,(30~45)min间断静注阿曲库铵(O.25~O.5)mg/kg维持麻醉,根据患的麻醉深度作调整。Ⅱ组作硬膜外阻滞麻醉。结果Ⅰ组麻醉诱导快,肌松好,无内脏牵拉反应及疼痛反应,麻醉效果满意。停药后9min完全清醒,患对整个手术过程毫不知晓。Ⅱ组有阻滞不全、肌松欠佳及内脏牵拉反应现象。结论 芬太尼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LC手术麻醉诱度起效快,肌松好,恢复迅速而平稳,不良反应少。与硬膜外麻醉相比,麻醉效果确切,可控性强。  相似文献   

14.
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双盲观察小剂量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效果,研究其可行性、安全性。方法:400例行下肢或下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0.75%布比卡因行腰硬联合麻醉(CSEA),试验组使用0.75%左旋布比卡因行腰硬联合麻醉(CSEA),每组200例。药物有效性的观察指标包括: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最高感觉平面维持时间、运动阻滞评分。安全性的观察指标包括血压(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并发症、术后麻醉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最高感觉阻滞平面试验组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最高感觉平面维持时间试验组略短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运动阻滞评分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各时间段BP、HR、sPO2及麻醉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麻醉恢复时间试验组略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小剂量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intraoperative autotransfusion,IAT)技术在不同年龄儿童脊柱侧弯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行脊柱侧弯后路矫形内固定术的患儿96例,按年龄分为C组(≤6岁)31例,T组(>6~12岁)41例,A组(>12~< 18岁)24例.术中均采用回收式自体输血方法行血液保护.记录患儿苏醒时间,术前、术后T1(1~2 d)、T2(3~5 d)及T3(6~7 d)的Hb、红细胞比容(HCT),术中、术后是否使用异体输血,住院时间及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T组及A组的手术时间长于C组,同时两组的出血量、自体血回收量、晶体液及胶体液用量也多于C组;A组患儿术中使用悬浮红细胞及新鲜冰冻血浆的比例高于另两组;A组患儿苏醒时间长于C组;C组与T组T1、T2的Hb及HCT均有所下降,术后1周恢复至术前水平;A组患儿术后3个时间点的Hb及HCT均低于术前水平;3组患儿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均未发生麻醉相关并发症.结论 年长患儿行脊柱侧弯后路矫形内固定术的手术时间长、出血多、术后Hb及HCT恢复慢,在应用自体血回收技术的同时使用异体输血更为必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清醒镇静(conscious sedation, CS)与转接全身麻醉(conversion to general anesthesia, CG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血管内治疗中的作用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行血管内治疗的117例AI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麻醉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CS组(97例)和CGA组(20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大血管闭塞位置、关键时间节点、手术后脑灌注、并发症以及预后情况。为控制混杂因素对基线影响,对患者的基线数据采用倾向性评分进行1∶3配对。结果 应用倾向性评分进行1∶3配比后CS组60人,CGA组20人,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GA组相比,CS组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较短(P=0.007),两组患者血管闭塞位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监测下麻醉尿道内切开术的体会.方法 研究组采用监测下麻醉对22例尿道狭窄患者进行32例次内切开术.取膀胱截石位后,咪达畔仑4mg肌内注射、2%利多卡因20mL自尿道外口注入尿道,10 min后开始手术.结束放置三腔尿管.对患者手术耐受性用疼痛数字法评估,专人计时计费.术中监测脉搏、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麻醉效能的评估采用Ramsay分级法,根据镇静深度和对运动的反应分级.对照组选取22例进行30例次,应用腰麻.结果 研究组所有病例均在MAC下完成.疼痛评价5分1例、4分1例,其余为3分以下.手术时间(22.23±4.56)min.手术费用(756.45±89.80)元.脉搏、呼吸及动脉血氧饱和度波动于正常范围.麻醉效能的评估采用Ramsay分级,2级21例次,3级9例次,4级2例次.对照组疼痛评价4分以上8例次和3分以下22例次.手术时间及费用分别为(35.85±11.60)min、(966.65±185.95)元.麻醉效能的评估2级30例次.统计分析手术时间、费用和麻醉效能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术中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监测下麻醉进行内切开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节时、节力及经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胃肠手术、泌尿外科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法随机分成全麻组及腰硬联合组各40例,于手术前后分别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的POCD发生情况,分析导致POC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麻醉前、术后1 d及3 d的MMSE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硬联合组在术后6 h及术后12 h的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全麻组,POCD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全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POCD的患者受教育年限明显少于未发生POCD者,接受胃肠手术的比例明显多于未发生POCD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法分析表明教育年限短及胃肠外科手术均为POC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手术患者选择腰硬联合麻醉能够降低POCD发生率,临床上应关注老年患者发生POCD的危险因素,积极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9.
徐萍 《中国厂矿医学》2007,20(6):581-582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吸入异氟醚对全麻病人恢复和麻醉用药的影响。方法在全麻下择期行腹部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BIS组,每组20例。BIS组:在BIS监测下指导术中异氟醚的吸入浓度,维持BIS在50~60。对照组:在平均动脉压比诱导前升高25%、心率>100次/min时增加异氟醚的吸入浓度。关好腹膜后,BIS组根据BIS维持在60~70减少异氟醚的吸入浓度,对照组麻醉医生根据经验减少异氟醚的吸入浓度。记录异氟醚的用量和芬太尼用量;诱导后至拔管记录每5分钟BIS、挥发罐设定浓度和呼气末稳态(ETiso);麻醉诱导前、手术结束、拔管后的BIS值;手术结束时的ETiso值;手术时间,拔管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异氟醚用量减少了30%,芬太尼的用量无明显差别;BIS组麻醉期间的BIS高于对照组,在麻醉期间和手术结束时ETiso低于对照组,比对照组拔管时间缩短。结论BIS指导异氟醚吸入麻醉能加快全麻手术病人麻醉早期恢复,并减少异氟醚的用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观察528例老年人硬膜外麻醉手术中BP变化,结果BP下降率在各年龄组中,80岁 ̄组比60岁 ̄组及70岁 ̄低(P分别〈0.01,0.05);在不同穿刺部位中,T8 ̄T12组比其他组均高(P〈0.01),麻醉60min时S组比T4 ̄T7组及T8 ̄T12组低(P分别〈0.05,0.01);在不同时间里,T8 ̄T12组麻醉60min比30min高(P〈0.01)。其余差别比较无显著意义(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