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外伤性闭合性脾破裂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78例外伤性闭合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愈3例,手术治愈73例,死亡2例,术后脾蒂再出血2例。结论:B超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可使本病确诊。在基层治疗首选脾切除,各方面条件具备的儿童患者,可考虑保守或脾修补治疗。  相似文献   

2.
脾结核超声显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结核超声显像诊断广州市胸科医院(510095)B超室邓晓燕黄洁冰胡小玲余孟玲我院19例脾结核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提出脾结核的超声表现分三类。19例脾结核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或经临床综合检查后抗痨治疗治愈。19例脾结核均有肺结核病史,其中5例合并...  相似文献   

3.
肾移植术后并发结核感染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结核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肾移植术后并发结核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肾移植术后并发结核感染率为1.3%(18/1402),临床上以肺结核多见,本组中肺结核15例,颈椎结核1例,颈淋巴结结核1例,移植肾结核1例,诊断主要依靠X线照片和B超检查。全组治愈14例(78%),死亡4例(22%)。治愈病例中5例曾合并肺部细菌、真菌和巨细胞病毒混合感染,4例发生移植肾排斥反应。不良反应主要是肝功能异常,经减少环孢素剂量,相应增加霉酚酸酯剂量,同时予护肝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结论:肾移植术后结核感染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且常合并真菌和巨细胞病毒混合感染及移植肾排斥反应,治疗过程易发生肝功能损害,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脾结核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甄宇洋  汤地  梁力建 《实用医学杂志》2000,16(12):1013-1014
目的:探讨脾结核的诊断、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取我院30年来脾结核共18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8例,非手术治疗10例,除1例合并败血症外,治疗效果良好。结论:脾结核可手术或非手术治疗,但各有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提高胸壁结核1次手术治疗成功率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手术治疗胸壁结核的临床资料。结果:1次手术治愈34例,2例复发。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外科手术治疗成功胸壁结核的关键是手术前后强化抗结核治疗,手术时彻底清除结核病灶,消除残腔。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延迟性脾破裂发病特点,探讨诊断、治疗方式。方法:对延迟性脾破裂1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延迟性脾破裂病例中,保守治疗2例,手术治疗15例,其中全脾切除12例,脾修补3例。治愈16例,死亡1例。结论:延迟性脾破裂多因合并伤掩盖症状和受伤轻微而未得到重视,应通过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反复腹穿和B超检查,必要时CT检查方能正确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脾创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27例脾脏外伤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愈104例,非手术治愈20例,死亡3例。结论:简要询问病史、全面而有重点的体格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及腹部B超检查是诊断脾创伤最主要的手段;合理选择治疗方法,可提高脾创伤后脾功能保留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脾结核的CT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或经抗结核治疗治愈而确诊的15例脾结核的CT表现。结果 15例中14例脾脏增大,11例平扫表现为多发大小不等的结节状或斑点状低密度灶,边界清或欠清,增强后病灶内部不强化,边缘变清楚;1例除脾内多发状低密度灶外,还可见多发小结节状钙化影;2例为散在小点状钙化灶。10例伴有其他脏器结核,9例伴有后腹膜、肝脾门区等淋巴结肿大或钙化。7例淋巴结呈环状强化。结论 脾脏多发大小不等的结节状、斑点状、低密度、无强化病灶是脾结核的主要征象,CT为发现脾结核较好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外伤性脾损伤诊断与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05年1月158例外伤性脾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82例行脾切除术,71例行保脾手术,5例行非手术治疗。治愈149例,死亡9例。结论:脾损伤诊断应以临床为主,注意多发伤和复合伤;是否手术以及手术方式,根据脾损伤情况、患者的全身状况等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及研究老年脊柱结核病人误诊原因及手术治疗体会。方法:通过对65例误诊老年病人的手术治疗,采用病清、植骨、内固定、椎管减压等术式治疗。结果:经1—10年随访,60例病人治愈,有效率96%,全部达到天津骨科治愈标准、植骨均成活。结论:老年脊柱结核病人手术疗效可靠,年龄非禁忌;重要的是早期发现、避免误诊、减少病残,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