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于晓艳 《中外医疗》2009,28(26):138-138
总结我们2年来对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抢救方法,护理对策和方法的体会,并对26例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显示:有机磷中毒患者治愈的基础是抢救及时,治疗得当,更重要的是护理措施及方法正确,只有这样才能降低有机磷中毒患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陈吉运 《中原医刊》2005,32(19):51-52
有机磷中毒仍是基层医院常见的危急重症,特别是重度有机磷中毒,目前死亡率仍较高,且多死于呼吸肌麻痹。我院自2000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45例,在常规洗胃,应用阿托品,解磷定等治疗基础上,积极采用机械通气及血液净化疗法,大剂量应用纳洛酮疗法,较以前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法,回顾2010年6月-2012年6月就诊我院急诊科治疗37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采用的护理措施。结果:37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治愈34例,死亡3例,抢救成功率达到91.9%。结论: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和护理,可以有效保证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前,有机磷农药在我们这里应用仍十分广泛,其毒性大,市场购买方便,如使用不当,保管不妥,均易发生中毒。笔者就41例有机磷农药中毒,谈谈其急救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5.
对运用呼吸机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呼吸肌麻痹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护理工作较困难,我科自2003年至2004年采用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致呼吸肌麻痹24例,取得满意疗效,抢救成功率86·2%,临床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24例有机磷中毒患者呼吸肌麻痹均符合有机磷中毒  相似文献   

6.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易诊断,治疗方案明确,因此,在抢救过程中,护理工作非常重要。我们在临床护理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抢救护理措施,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病例进行抽样,对60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列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治疗与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手段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在常规性护理与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后,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采用常规性治疗与护理措施辅之以心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性治疗与护理临床护理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治疗效果,促进了患者肌体功能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进行临床护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重度有机磷中毒伴呼吸衰竭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钦  罗仕兰  夏瑾 《重庆医学》2008,37(22):2531-2532
目的 总结重度有机磷中毒伴呼吸衰竭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成功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心ICU 2003年1月至2007年5月救治的25例有机磷中毒伴呼吸衰竭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中好转、成功撤机或治愈24例;经全力救治无效死亡1例.结论 采用恰当的心理护理方法,精心的人工气道和呼吸机护理是机械通气成功救治重度有机磷中毒伴呼吸衰竭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精神压力不断增加,烦燥、矛盾易发。因此,服毒者时有发生,我们自2007年-2009年共收治有机磷中毒患者40例,通过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抢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临床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在基层医院更为多见,救治难度大,护理要求高.近年来,一些新的救治经验、观点、方法的出现,对降低死亡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临床护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科2006年1~10月共抢救2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疗效显著,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急性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56例护理体会罗葆华来颖目前,有机磷农药中毒在农村仍居各种急性中毒的首位,尤其重度有机磷中毒,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在抢救此类患者中,良好的护理无疑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保证。我院自1994年2月~1997年3月间共收治急性重度有机磷...  相似文献   

12.
急性有机磷中毒中农村基层内科常见急危重症病死亡率较高,其中部分重症患者多死于有机磷农药导致肺、脑水肿和中枢性呼吸衰竭,另一部分则死于有机磷中毒的部分兼症。但目前仍有有少医务工作者对兼症与兼症的鉴别认识不足而造成治疗不当导致抢救失败。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急性有机磷中毒几个兼症的鉴别作以介绍。以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3.
有机磷农药目前仍是农业上最广泛的杀虫剂。在农村地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常见病。有机磷农药中毒多因出现并发症而致死,及时观察并发症先兆并采取抢救、护理措施可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现将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3年5月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06例抢救、观察、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有机磷农药目前仍是农业上最广泛的杀虫剂。在农村地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常见病。有机磷农药中毒多因出现并发症而致死,及时观察并发症先兆并采取抢救、护理措施可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现将我院自1999年1月至2 0 0 3年5月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0 6例抢救、观察、护理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0 6例,其中男2 8例,女78例,年龄14~76岁。发生并发症37例,其中阿托品中毒11例,死亡2例;中间综合症9例,死亡1例;反跳现象4例;呼吸衰竭5例,死亡1例;肺部感染8例。1.2 急救方法1.2 .1 迅…  相似文献   

15.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抢救有机磷中毒的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锦荣  赵媛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6):131-132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的疗效。方法对2003。2008年在我科HP联合HD治疗的21例重度有机磷中毒病例进行分析、护理、观察并有效预防“反跳”。结果经HP联合HD治疗的21例患者19例存活,痊愈出院,2例死亡。结论HP联合HD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展现了其独特的优势,有效降低了临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自1998年至2003年,我们急诊科平均每年收治口服有机磷中毒病人68例,在临床实践中,针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救治的难点,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有效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降低了有机磷中毒的死亡率。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有机磷是目前我国应用最广泛的农药,它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进入人体引起中毒,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是急诊科常见的急症之一。有机磷杀虫药的中毒机制主要是抑制体内胆碱酯酶的活性,其发病急,易反跳,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因此应正确地抢救及护理有机磷中毒患者,提高救治率。现将我科2006年1月—2008年10月救治的108例有机磷中毒患者抢救护理体会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及护理观察。方法 采用血液灌流,严密监测血液灌流过程,积极预防并发症,配合内科常规治疗26~70岁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4例。结果 14例患者全部治愈,阿托品总用量减少,昏迷时间缩短1~2天,住院天数减少4天。结论 血液灌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显著,而合理有效的护理在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院从1990年6月2日~1995年7月8日,5年间共收治用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750例.其中出现阿托品依赖128例,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1男性30例.女性98例。年龄16~75岁、按1987年《职业性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断标准处理》阿托品用药时间最年28天.最短7天,阿托品用量最多18505mg,最少580mg,治疗上除阿托品使用外,均给洗胃,清除毒物,氮磷定等胆碱更能剂处理。1.2我们注意大剂量阿托品应用并维持用药时间较入这一因素,观察到依赖多发生在中毒后第7天,与中毒反跳在中毒后7天内恰恰相反。且依赖与胆碱酯酶无关,临床上无使用过胆…  相似文献   

20.
长托宁(化学名盐酸戊乙奎醚penehyclidimehy droch lovide,PHC)是抗胆碱能新药。该药对抗胆碱作用强,持续时间长,毒副作用小。我院自2002年7月~2005年7月应用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40例,获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用我院2002年7月~2005年7月收治的I:I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毒程度根据《职业性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进行分级,将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男7例,女13例,年龄31~47岁,平均34岁。轻度中毒2例,中度中毒10例,重度中毒8例,中毒至抢救时间10min~3h,服毒量30~200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