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缓解新生儿静脉穿刺所致疼痛的效果。方法将入选的1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在进行头皮静脉穿刺前即给予安慰奶嘴行非营养性吸吮,至穿刺结束。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应用新生儿疼痛量表(NIPS)对两组新生儿在实施头皮静脉穿刺即刻进行疼痛评分,并记录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头皮静脉穿刺时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则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可有效缓解新生儿静脉穿刺所致的疼痛,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吸吮减轻新生儿静脉穿刺时疼痛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吸吮减轻新生儿静脉穿刺时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150例住院足月新生儿按入住床号分为3组:未干预组、非营养性吸吮组和配方奶吸吮组,每组50例,选用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eonatal Infant Pain Scale,NIPS),头皮静脉穿刺前1 min至穿刺结束非营养性吸吮组新生儿给予安慰奶头吸吮,配方奶吸吮组新生儿给予配方奶吸吮,未干预组新生儿不给予干预,分别于头皮静脉穿刺前2 min、穿刺时进行疼痛程度评分.结果 疼痛刺激时未干预组疼痛评分与其余两组的疼痛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营养性吸吮组和配方奶吸吮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非营养性吸吮和给予配方奶吸吮均能缓解新生儿疼痛,效果近似.  相似文献   

3.
王红歌  孙雪义  屈清荣 《全科护理》2020,18(22):2842-2844
[目的]探讨母乳吸吮、非营养性吸吮对婴儿接受静脉留置针穿刺时疼痛的干预效果。[方法]将在小儿内科病区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50例肺炎婴儿随机分为母乳吸吮组、非营养性吸吮组及对照组各50例,分别给予不同的干预措施后观察比较3组患儿在接受静脉留置针穿刺时疼痛面容出现的时间点及持续时间、啼哭例数及持续时间、心率和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母乳吸吮组及非营养性吸吮组婴儿穿刺后疼痛面容出现的时间点均晚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吸吮组啼哭例数及啼哭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穿刺时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母乳吸吮及非营养性吸吮能够有效减轻婴儿接受静脉留置针穿刺时引起的疼痛程度,提高婴儿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行头皮静脉穿刺过程中可能引起的疼痛因素进行分析,寻找减轻婴儿疼痛,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穿刺体位。 方法 采用292例在门诊连续输液行头皮静脉穿刺的婴儿,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自实验日起,单号输液者为实验组,采用分腿式平卧位行头皮静脉穿刺;双号输液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平卧位,每例操作完毕及时记录当次来输液的陪护、穿刺体位、疼痛评分、所用的药物,分析两组引起婴儿穿刺时疼痛的因素。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婴儿疼痛评分比较t=-9.25,P<0.05,有统计学意义;影响婴儿头皮静脉穿刺疼痛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所用药物、分组、陪护对婴儿头皮静脉穿刺过程的疼痛程度有统计学意义,R2=0.25,F=33.39,P<0.05。 结论 采用分腿式平卧位行婴儿头皮静脉输液,家属参与操作过程,婴儿有安全感,哭闹少,即降低婴儿头皮静脉穿刺疼痛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音乐干预配合非营养性吸吮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200例0~1岁的需静脉输液的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静脉穿刺,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音乐干预配合非营养性吸吮.比较两组穿刺时患儿的疼痛的程度及一次穿刺的成功率.结果 试验组穿刺时疼痛程度比对照组轻(P<0.01),试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音乐干预配合非营养性吸吮能有效减轻患儿静脉穿刺时的疼痛,提高了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腿式平卧位减轻婴儿头皮静脉穿刺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92例在门诊行头皮静脉穿刺输液的婴儿,单日输液者为观察组,采用分腿式平卧位行头皮静脉穿刺;双日输液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平卧位,分别于每次操作完毕后由专人进行疼痛评分。结果行头皮静脉穿刺时,观察组疼痛评分较低,1次穿刺成功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分腿式平卧位能缓解婴儿头皮静脉穿刺时疼痛,提高1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两种干预方式缓解新生儿静脉穿刺疼痛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非营养性吸吮与非营养性吸吮+口服葡萄糖水对新生儿静脉穿刺疼痛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科住院的足月新生儿90例,随机分为非营养性吸吮组、非营养性吸吮+口服葡萄糖水组及对照组,观察3组静脉穿刺时及穿刺后5 min新生儿疼痛行为评分(NIPS).[结果]非营养性吸吮组、非营养性吸吮+口服葡萄糖水组新生儿NIP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非营养性吸吮+口服葡萄糖水组NIPS评分显著低于非营养性吸吮组.[结论]非营养性吸吮或非营养性吸吮+口服葡萄糖水均能减轻新生儿静脉穿刺时疼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对静脉穿刺新生儿疼痛的影响,为新生儿疼痛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4例静脉穿刺新生儿(其中102例为早产儿,102例为足月儿)随机分为A、B、C、D四组,A、B两组为早产儿.C、D两组为足月儿。A组早产儿给予非营养性吸吮;B组早产儿不给予任何干预;C组足月儿给予非营养性吸吮;D组足月儿不给予任何干预。采用新生儿疼痛评分(NIPS),观察各组新生儿对疼痛的反应。结果静脉穿刺时A、C两组新生儿疼痛评分明显低于B、D两组,P〈0.01。结论静脉穿刺时进行非营养性吸吮可明显减轻新生儿疼痛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母乳吸吮干预对婴儿静脉穿刺疼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母乳吸吮时机对婴儿静脉穿刺疼痛的影响。方法随机把符合条件的入院患儿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在操作前暂禁母乳喂养2~3h,在静脉穿刺时给予母乳吸吮干预。对照组按常规给予静脉穿刺。通过检测患儿啼哭时间、心率、血氧饱和度来评估患儿的疼痛程度。结果干预组静脉穿刺患儿啼哭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405,P〈0.05),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母乳吸吮干预可有效减轻婴儿静脉穿刺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使用非营养性吸吮在缓解早产儿静脉穿刺痛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月我院住院早产儿16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非营养性吸吮(NNS)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静脉穿刺,NNS组每次静脉穿刺时使用安慰奶嘴,比较两组早产儿进行3次静脉穿刺时的疼痛评分情况。疼痛评分采用加拿大Toronto和Mc Gill大学研制的早产儿疼痛评分量表(PIPP)。结果:NNS组静脉穿刺时的PIPP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静脉穿刺时多次使用非营养性吸吮干预方法有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有效的婴儿头皮静脉穿刺方法。[方法]选取160例头皮静脉穿刺婴儿,并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穿刺护理法进行头皮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头皮静脉穿刺,比较两组婴儿依从性、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婴儿依从性、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和家属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改良穿刺护理法进行头皮静脉穿刺,能更有效地提高婴儿头皮静脉穿刺依从性、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4.5号头皮针在婴儿头皮静脉穿刺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00例1周岁以内的患儿实施头皮静脉穿刺技术,观察组在单日使用4.5号头皮针,对照组在双日使用5.5号头皮针,比较2组穿刺成功率、输液时渗液情况。结果观察组头皮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渗液情况均好于对照组。结论使用4.5号头皮针头进行婴儿头皮静脉穿刺,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易于保留和固定,渗液发生率低,有利于保护婴儿头皮静脉,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头皮静脉穿刺在婴儿休克早期患儿建立静脉通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入住本院PICU的休克患儿65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2例,实验组33例。对照组选择非头皮静脉穿刺,实验组选择头皮静脉穿刺。结果实验组穿刺成功率为93.9%,远高于对照组的25.0%(P0.05)。结论选择头皮静脉进行穿刺,能提高休克早期患儿静脉穿刺成功率,不仅为抢救危重患儿赢得了时间,而且减少了患儿的痛苦以及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对静脉抽血所致新生儿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新生儿随机编入非营养性吸吮(NNS)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在穿刺过程中非营养性吸吮组新生儿吸吮安慰奶嘴,对照组只进行静脉抽血穿刺操作。记录2组新生儿在穿刺前2min、穿刺过程中及穿刺后1min、5min心率、血氧饱和度及疼痛评分,同时记录新生儿哭泣时间及白细胞数、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活性,并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静脉采血时、采血后1 min,NNS组患儿的心率增幅显著小于对照组,经皮血氧饱和度降低显著小于对照组,疼痛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NS组哭泣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NS组白细胞数、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活性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NNS)可以降低新生儿在静脉抽血时的疼痛,并能降低抽血过程中其白细胞数、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活性的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早产儿静脉穿刺疼痛分值,分析其静脉穿刺疼痛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法对145例NICU住院早产儿进行疼痛分值跟踪测定,并应用早产儿静脉穿刺疼痛相关因素综合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45例早产儿静脉穿刺疼痛发生率为100%,静脉穿刺疼痛分值为(6.00±2.24)分,49.7%的早产儿疼痛分值≥6分;经Logistic回归分析,胎龄、1 min Apgar评分、既往穿刺次数、体位干预、非营养性吸吮是早产儿静脉穿刺疼痛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NICU住院早产儿经历静脉穿刺时疼痛发生率高、疼痛程度严重,医护人员应针对静脉穿刺疼痛的相关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减轻穿刺疼痛给早产儿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药物疼痛干预对新生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320例拟行静脉穿刺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静脉穿刺时给予母乳喂养,干预组给予非药物疼痛干预,即患儿禁食1.5~2.0 h后再行静脉穿刺,穿刺前1 min开始给予非营养性吸吮,穿刺成功后立即给予母乳喂养及持续安抚。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啼哭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家长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非药物疼痛干预能缩短新生儿静脉穿刺啼哭时间,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家长满意度,有利于新生儿心理发育。  相似文献   

17.
严秀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21):158-159,165
目的探讨口服24%蔗糖溶液加非营养性吸吮缓解新生儿疼痛的效果。方法将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足月新生儿100例按入院时间、性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干预组在接受静脉穿刺前2 min口服24%蔗糖溶液2 mL,同时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在穿刺过程中不给予任何缓解疼痛的干预措施。观察2组新生儿静脉穿刺时的疼痛程度,并记录啼哭持续时间以及心率、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异率。结果干预组的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NFCS)和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IPS)评分和啼哭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的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变异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服蔗糖加非营养性吸吮可显著缓解新生儿疼痛。  相似文献   

18.
非营养性吸吮减轻早产儿静脉穿刺疼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NNS)能减轻早产儿静脉穿刺疼痛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孕34~36周,出生后3d,体重1700~2400g早产儿100例,将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静脉穿刺时30s、穿刺后30s采用早产儿PIPP评分量表来评估患儿疼痛状况。结果:实验组患儿静脉穿刺时及穿刺后疼痛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验组操作简单,成本低,在临床工作中能减轻早产儿静脉穿刺时的疼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足月新生儿在不同状态下对疼痛刺激的反应程度.探讨在新生儿接受必要刺激时如何减少伤害.[方法]将120例患肺炎的住院足月新生儿按随机原则分为4组,每组30例,4组新生儿分别在以下状态时进行头皮静脉穿刺:A组为吃饱、睡眠时;B组为吃饱、清醒时;C组为饥饿、睡眠时;D组为饥饿、清醒时.选用新生儿疼痛评分量表(NIPS)分别于头皮静脉穿刺前1 min、穿刺时进行疼痛程度评分.[结果]疼痛刺激时,A组疼痛反应明显轻于其余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足月新生儿在吃饱、睡眠时基本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下接受疼痛刺激,其疼痛反应最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药物治疗措施缓解新生儿疼痛的效果。方法:将80例住院新生儿随机分为非营养性吸吮组(对照组)和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拥抱抚触组(观察组)各40例,在采足跟血疼痛刺激前,刺激后20 s、1 min、3 min分别记录心率、呼吸、经皮氧饱和度和哭声持续时间,并在穿刺1 min后根据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进行疼痛评分。结果:穿刺后20 s两组新生儿心率加快(P<0.05),1 min时心率恢复到穿刺前水平;穿刺后20 s、1 min两组新生儿呼吸频率均加快(P<0.05),3 min时恢复到穿刺前水平;两组新生儿穿刺前后经皮血氧饱和度均无明显变化(P>0.05),穿刺后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拥抱抚触组新生儿哭声持续时间少于非营养性吸吮组(P<0.05);且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和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评分均低于非营养性吸吮组(P<0.05)。结论:新生儿对急性疼痛很敏感,非药物治疗干预措施有较好的止痛作用,综合两种非药物治疗措施缓解新生儿疼痛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