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外科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7月间应用腹腔镜诊治的78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8例急腹症中腹腔镜手术成功74例(94.8%),4例中转手术(6.2%),本组无死亡病例,无手术并发症。结论:腹腔镜在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具有损伤少、痛苦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能明确诊断又可同时进行治疗,可在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外科急腹症的症状和体征,为急腹症的外科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498例外科急腹症患者进行外科处理,并分析不同年龄患者间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差异。结果:老年组急腹症患者腹痛比例低于中青年组患者,但是便血,WBC升高比例,胃癌,结肠癌比例高于中青年组患者。结论:外科处理应根据年龄的差异对急腹症患者诊断和治疗有所偏重。  相似文献   

3.
急腹症是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现需要紧急处理的腹部疾病,外科急腹症是指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急腹症。急腹症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病情复杂的特点,因此急腹症的快速诊断及时的外科处理对于急腹症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施汉章教授是东直门医院外科名老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2009年北京中医药管理局建立"薪火传承3+3工程"名医工作室。施教授行医70年,一生活人无数,外科造诣博大精深。施教授治疗外科疾病遣方用药有独到经验,临床用药审定正邪,扶正祛邪,注重调理气血,攻补有术;审辨阴阳,指导用药:用药精练,调兵遣将,不失法度;以内治外,重视外治,不废刀圭之术,临床上研创了各种外治剂,积极改良中医外治法,疗效甚好。本文初步总结施汉章教授外科临证经验,借此缅怀施教授,努力传承和发扬施教授外科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5.
68例老年人急腹症外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外科急腹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对外科急腹症老年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治愈65例,死亡3例,均为术后合并心肺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对于老年急腹症的治疗,要掌握老年急腹症的外科特点,注意伴发症,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对外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可直接影响此病的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外科急腹症患者的65例的病情观察和护理经验。结果:对于外科急腹症患者精心的观察和护理是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广义的说,凡以急性腹痛作为就诊主诉或主要临床表现均可称作急腹症,并通常将其看作是腹部外科急诊的常见病[1].对于各类外科急腹症,及时采取包括手术在内的有效治疗是最大限度保证疗效,减少合并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的主要环节[2].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145例外科急腹症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145例外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发现,145例外科急腹症患者中,治愈例数共有109例,占总人数的75.17%,好转例数共34例,占总人数的23.45%,死亡例数2例,占总人数的1.38%。结论:正确诊断外科急腹症并及时给予患者进行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手段,基层医院的临床医师应不断丰富对于急腹症的认识,以提高自身对外科急腹症的诊断能力,及时给予患者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腹症患者的诊断思路与诊断方法以及外科治疗的手段。方法:结合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的200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思路与外科治疗的手段。结果:经过外科治疗后158例患者痊愈,32例患者好转但留有后遗症,10例死亡。临床有效率95%。结论:急腹症应快速正确的进行诊断,明确后,需要手术的应及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防止病情的恶化,从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急腹症腹腔镜探查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6年12月入住该院的急腹症患者126例,分为两组,各63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围手术期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排气时间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用于急腹症腹腔镜探查术中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外科急腹症已成为急诊科的常见疾病之一,急性腹痛是外科急腹症的临床特征,主要原因是因为腹腔内脏器的器质性病变或者功能异常,以及腹外相近脏器及全身性疾病所引起。它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病情重,且往往病因也较复杂。而大部分急腹症患者会合并有心理问题,所以在治疗患者时,不仅需要熟练的医疗护理技术,还应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相应的护理,使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科急腹症术前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本院收治的急腹症患者共7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在加用护理干预,其治疗前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尊评分.结果:实验组的SAS、SDS、自尊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外科急腹症患者术前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双柏散在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泽棠 《新中医》1992,24(4):29-30
本文主要介绍运用双柏散在急腹症、疮疡、毒蛇咬伤,以及其他等外科疾病的临床治验  相似文献   

14.
《外科证治全生集》作为中医外科"全生派"的代表著作,对医理药性分析简明扼要,精辟入里,见解独到。从王氏对外科病的辨证、治法、用药等角度,对《外科证治全生集》蕴含的学术特点剖析挖掘,提炼出其善别阴阳、贵消畏托、分部而治等外科病证的辨治思想,对研究"全生派"的理论观点以及指导外科病的临床诊治均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岭南黄氏中医外科流派为岭南医学流派的分支之一。以黄耀燊教授为代表的岭南黄氏中医外科提出六腑以通为用,久病必瘀,内外并治,中西医结合等中医外科诊治原则。外科急腹症可归属祖国医学的“腹痛”“肠结”“肠痈”等范畴,病位在六腑,岭南黄氏中医外科主张基于“以通为用”分期论治急腹症。外科急腹症发病初期多为实证,治疗以通腑为法;发病中期则病久必瘀,在通泄的基础上需加以通络;后期则病久必致体虚,在通泄通络的基础上必须顾护正气。岭南黄氏中医外科基于“以通为用”分期论治急腹症的学术思想可为急腹症的现代中医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科急腹症患者的病因构成及临床特点。方法通过询问病史,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结合辅助检查对570例外科急腹症患者病因进行诊断。结果急性炎症占38.25%,急性梗阻占31.93%,急性穿孔占18.07%,急性出血占11.74%。结论外科急腹症病因构成多样,询问疼痛始发部位、进展情况、最后定位,结合实验室资料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对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必要时开腹探查。  相似文献   

17.
颜淑安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0):284-284,289
外科急性腹痛(也称急腹症)是外科常见临床症状之一,总结外科急性腹痛的观察与护理,对急性腹痛患者严密观察腹痛及伴随症状、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的变化,鉴别是否为外科急腹症,可提供诊断依据,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对诊断未明确者慎用镇痛剂,重视身心整体护理及周密的术前术后护理,特别是术后给予有效的半卧位及早期下床活动,预防并发症,使病人早日康复。现结合临床护理实践浅谈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18.
从《外科证治全生集》管窥外科全生派的临床证治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学习研究《外科证治全生》(又称《外科全生集》)一书,参阅其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研究。总结《外科证治全生》一书的内容,阐述外科"全生派"的学术思想成就及其对中医外科的贡献。此研究不仅对传承中医药的学术思想具有一定的意义,而且对于学习和研究中医外科的临床医生也颇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科急腹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提高临床诊治成功率。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2年10月我院收诊的急腹症患者10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3例进行手术治疗,占68.87%;33例进行非手术治疗,占31.13%。治愈94例,好转10例,死亡2例,治愈率88.68%。其中在术后并发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4例,多功能脏器衰竭的患者1例,急性肾衰2例,休克2例。结论:外科急腹症早期诊断与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由于西医外科在中医学专业所占的课时较少,加上西医外科本身开设的临床课程并不齐全,以至于学生对西医外科的了解仅限于腰腹部外科和急腹症,胸部外科的教学时间相对较少,关于心胸外科常见病方面基本上没有提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改变,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