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大连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以及国家免疫规划(NIP)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方法通过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系统,收集全市2009—2013年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市2009—2013年报告AEFI病例218例,男女性别比为1.51∶1,≤1岁儿童占77.53。AEFI报告病例前3位的疫苗为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接种第1~2剂次发生的占70.18%,接种≤1 d发生的占75.69%。NIP疫苗估算报告发生率0.32/100万剂。AEFI分类诊断中,一般反应占79.82%,异常反应占15.6%,其他〈5%。99%以上的病例治愈或好转。结论总体上,大连市AEFI监测系统运转良好,但需进一步完善,加强可操作性。AEFI主要发生的疫苗为NIP疫苗;AEFI集中在小年龄组、首剂接种以及接种早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13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AEFIIMS)数据,评价中国AEFIIMS运转质量。方法通过中国AEFIIMS,收集截至2014年9月15日报告的2013年发生的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中国2013年AEFIIMS共收到137 560例AEFI个案,比2012年增加了30.37%。中国共有2933个县(区、市、旗,下同)有AEFI报告,占总县数的94.58%;48小时内报告率为98.82%;在12 141例需要调查的AEFI中,48小时内调查率为99.46%。AEFI报告数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之比为3.56∶2.58∶1;男、女性别比为1.39∶1;≤1岁占72.68%。2013年AEFI估算报告发生率为25.60/10万剂,其中严重AEFI 0.21/10万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1.66/10万剂,严重预防接种异常反应0.10/10万剂。在不良反应中,一般反应以发热、红肿、硬结为主,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以过敏性皮疹、卡介苗淋巴结炎为主。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接种后≤1天。在所有AEFI中,治愈和好转占99.08%。结论中国AEFIIMS敏感性有较大提高,但西部地区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仍是薄弱地区;AEFI以小年龄儿童为主,多数不良反应发生在接种后≤1天;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估算报告发生率均在预期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009—2013年辽宁省鞍山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为改善AEFI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中报告的鞍山市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鞍山市2009—2013年共报告AEFI 250例,其中一般反应232例(占92.80%),异常反应12例(占4.80%),偶合症6例(占2.40%);AEFI报告发生率为8.78/10万剂,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0.42/10万剂;AEFI报告数男女性别比为1.36:1,0~1岁儿童占80.0%;报告例数位居前3位的疫苗分别为百白破、麻风、白破疫苗,报告发生率居前3位的疫苗分别为麻风、白破、百白破疫苗;84.4%的AEFI发生在接种疫苗后0~1 d;97.2%的AEFI治愈或好转,6%的AEFI住院治疗。结论 AEFI主要发生于小年龄儿童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后0~1d内,以一般反应为主,鞍山市AEFI监测系统敏感性较高,疫苗安全性和预防接种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安阳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状况。方法通过AEFI监测系统,收集全市2011~2013年报告的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2013年AEFI监测系统共收到个案363例,其中≤1岁占55.56%,男女性别比为1.66∶1,报告疫苗以全国计划免疫(NIP)疫苗为主;一般反应占88.43%,其中78.24%发生在接种后≤1d;异常反应占9.92%,以过敏性皮疹和卡介苗淋巴结炎为主。估算全市NIP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4.54/10万。结论全市AEFI系统的监测质量逐年提高。AEFI常发生在小年龄组儿童接种NIP疫苗时,应为监测重点;NIP疫苗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均在预期发生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中国2012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信息管理系统运转情况及预防接种安全性。方法通过中国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截至2013年8月21日报告的2012年发生的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中国2012年AEFI信息管理系统共收到105 519例个案,比2011年增加了38.80%。中国共有2824个县(区、市、旗,下同)有数据报告,占总县数的91.21%;48h内报告率为98.48%;在10 291例需要调查的AEFI中,48h内调查率为99.14%。AEFI报告数男、女性别比为1.39∶1;≤1岁占74.10%。根据中国2012年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中疫苗接种剂次估算,AEFI总发生率为21.71/10万剂,严重AEFI估算发生率为0.18/10万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估算发生率为1.62/10万剂,严重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估算发生率为0.11/10万剂。不良反应中,一般反应以发热、红肿、硬结为主,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以过敏性皮疹、卡介苗淋巴结炎为主。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接种后≤1d。在所有AEFI中,治愈和好转的占99.03%,死亡96例,其中预防接种异常反应20例。结论中国AEFI监测的敏感性有较大提高,但西部地区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仍是薄弱地区;AEFI常发生在小年龄儿童和接种后≤1d;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均在预期发生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疫苗安全性和免疫服务规范化程度。方法收集温州市瓯海区2008—2013年AEFI个案数据和接种记录,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相关指标。结果瓯海区共报告AEFI 236例,报告发生率为7.62/10万剂,其中联合免疫AEFI报告发生率为8.76/10万剂;一般反应报告发生率为3.36/10万剂,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3.91/10万剂。236例AEFI中,有221例(占93.64%)的反应时间见于接种后≤1 d。在221例异常反应中,过敏性皮疹占47.03%;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居前三位的是7价肺炎疫苗(115.85/10万剂)、麻风疫苗(30.08/10万剂)和甲型流感疫苗(13.07/10万剂)。结论瓯海区AEFI监测敏感性逐步提高,被监测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滦南县2011-2012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方法通过AEFI监测系统,收集2011-2012年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AEFI监测系统运转进行评价,对AEFI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2012年全县18个接种单位均有AEFI个案报告,共报告135例,其中国家免疫规划(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NIP)疫苗117例,占86.67%。首剂接种疫苗占42.22%,2、3剂接种疫苗各占18.52%,4剂接种疫苗占19.26%。发生在接种后≤1 d 125例,占92.6%,48 h内报告率为100%,48 h内调查率为100%,一般反应114例,异常反应20例,偶合症1例,异常反应中过敏反应18例,占90.0%。估算全县NIP疫苗常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16.61/100万-172.5/100万;134例(99.3%)治愈,1例(0.7%)好转。结论滦南县AEFI监测质量尚需提高,AEFI多发生在首剂接种、接种后≤1 d,此为监测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中国2009~2012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监测(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中,接种疫苗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ADEM)的发生特征,评价接种疫苗后ADEM的发生风险。方法通过中国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截至2013年8月21日报告的2009~2012年发生的诊断为ADEM的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中国2009~2012年AEFI信息管理系统共收到ADEM 57例,分布在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男女性别比为1.03∶1,45.61%的病例≤4岁。ADEM病例涉及14种疫苗,估算报告发生率在0.005/100万剂~0.07/100万剂,其中报告例数最多的是人用狂犬病疫苗。57例ADEM中,54.39%发生在接种后〈1周。41例被判定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其中38例发生在接种后≤4周。结论中国预防接种后ADEM报告发生率低,未发现接种疫苗后ADEM发生风险增高。需继续加强预防接种后ADEM的监测、调查诊断和处置,开展预防接种后ADEM的诊断标准制定研究,为正确认识接种疫苗后ADEM发生风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山东省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方法通过AEFI监测系统,收集2011年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AEFI监测系统运转进行评价,对AEFI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年全省142个县(区、市)均有AEFI数据报告,48h内报告率为97.09%,48h内调查率为98.80%。全省AEFI监测系统共收到个案8045例,其中≤1岁占76.97%,男女性别比为1.42:1。报告的AEFI中,国家免疫规划(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NIP)疫苗占75.71%,首剂接种疫苗占62.92%,其中82.87%发生在接种后≤1d;一般反应占97.05%,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占2.56%,其中过敏反应和卡介苗淋巴结炎占1.72%。估算全省NIP疫苗常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0.09/100万~49.52/100万。8000例(99.44%)治愈或好转;5例(0.06%)死亡,其中预防接种异常反应2例(0.02%);5例(0.06%)有后遗症。结论山东省AEFI监测敏感性和监测质量尚需提高。AEFI常发生在小年龄儿童、NIP疫苗、首剂接种、接种后≤1d,此为监测重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状况、国家免疫规划(NIP)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全国截至2007年6月8日报告的2005~2006年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2006年报告AEFI 4 879例,其中≤1岁儿童占2/3,男性多于女性,每年5~7月发生较多;以NIP疫苗和第1剂接种为主,接种后2d内发生占70%;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占79%,偶合症次之,其它原因极少;10个试点省NIP疫苗的AEFI发生率在预期发生率范围之内;临床损害以过敏性反应、发热和无菌性脓肿最为多见;绝大多数AEFI预后良好,<1%的AEFI出现后遗症或死亡,多系偶合症所致;全国50%的省、<20%的县报告了AEFI;试点省NIP疫苗AEFI报告发生数远低于预期发生数;AEFI报告发生率为4/100万剂~44/100万剂。AEFI≤1d报告率为76%,≤1d调查率为81%。结论总体上,全国AEFI监测的完整性和敏感性很低,监测及时性需进一步提高;AEFI常发生在小年龄儿童、NIP疫苗、首剂接种和接种早期,为AEFI监测的重点;试点监测显示,NIP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5,16(6):490-492
为了解武汉市江汉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ation,AEFI)发生的相关特征,评价监测质量、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将中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中武汉市江汉区监测报告的2012-2013年发生的AEFI个案数据导出,使用EXCEL 2003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2-2013年,武汉市江汉区报告AEFI监测病例85例,其中2012年报告27例,2013年报告58例;48h内报告率、48h内调查率、3d内调查表报告率2013年达到100.00%;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发生年龄集中于≤1岁儿童;5~8月份报告例数占55.29%(47例);56.47%(48例)的AEFI病例发生于疫苗接种第一剂次后;82.35%(70例)的AEFI病例发生在接种后≤1d;97.65%(83例)的AEFI病例归类于不良反应,无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AEFI总报告发生率为34.66/10万剂,异常反应发生率为2.57/10万剂。江汉区AEFI监测系统运行良好,监测质量逐年提高;AEFI常发生于≤1岁儿童、5~8月份、疫苗接种第一剂次后和接种后≤1d;疫苗的安全性在预期范围内,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云南省2010~2013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和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通过中国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0~2013年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监测指标及发生特征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云南省2010~2013年报告AEFI 917例。一般反应634例(占69%),异常反应181例(占26%)。男性多于女性,≤1岁儿童占1/3,每年9~12月份发生较多,以国家免疫规划(NIP)疫苗和接种第1剂为主。接种后≤1d发生占76.69%,发现后≤1d的报告率为78.65%,报告后≤1d的调查率92.99%。报告AEFI病例前三位的疫苗分别为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减毒活疫苗和卡介苗。NIP疫苗AEFI报告发生率1.04/100万剂次-32.54/100万剂次。临床诊断前3位的是发热/红肿/硬结、过敏性皮疹和过敏性紫癜。92.15%AEFI个案预后为治愈或好转,0.55%有后遗症,4.03%死亡,绝大多数死亡个案系偶合症所致。结论云南省AEFI监测的完整性和敏感性逐年提高。AEFI报告病例数主要集中在NIP疫苗、小年龄组和首剂接种,为AEFI监测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11~2013年灭活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疫苗(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IPV)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初步评价上市后IPV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方法通过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网站收集2011~2013年IPV批签发数据,通过中国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1~2013年接种IPV后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计算构成比和AEFI估算报告发生率。结果中国2011~2013年共报告接种IPV(其中42.49%同时接种了其他疫苗)后AEFI 1923例,估算报告发生率为156.25/100万,其中不良反应1866例,估算报告发生率为151.62/100万。不良反应中,一般反应1642例,估算报告发生率为133.42/100万;异常反应224例,估算报告发生率为18.20/100万。报告最多的异常反应为过敏性皮疹,共191例,估算报告发生率为15.52/100万;其次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3例,估算报告发生率为1.06/100万;其他异常反应估算报告发生率均1/100万。结论IPV不良反应未出现明显的异常信号,严重异常反应无批号聚集性,预防接种安全性在可接受范围内。应加强培训和督导,提高AEFI监测敏感性,增强AEFI调查和因果关联评估能力,提高AEFI分类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连云港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连云港市2009-2013年AFEI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连云港共报告AEFI病例4 893例,报告发生率为3.87/万,其中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的报告发生率分别为3.49/万和0.37/万,未出现接种差错和疫苗质量事故;临床诊断以发热/红肿/硬结和过敏性反应为主;AEFI病例中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引起的AEFI构成比最高,占39.87%,男女性别比为1.63∶1,病例主要发生在≤1岁组人群,占67.32%;夏季(6-8月份)报告病例最多,占35.25%,冬季最少,占14.69%;82.77%的AEFI在接种后1d发生。结论 连云港市AEFI监测系统运转正常,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良好,但在加强AEFI被动监测的同时,可探索性开展主动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江苏省乙型肝炎疫苗(HepB)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的流行病学特征,评价HepB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和AEFI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方法通过AEFI信息管理系统和江苏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收集江苏省2007-2013年报告的HepB接种数据和AEFI个案,采用描述流行病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江苏省2007-2013年共报告HepB AEFI 3 576例,报告发生率164.09/100万剂;年龄分布以1岁组为主,占80.96%;男女比为1.29∶1;主要报告月份为5-8月。一般反应报告发生率为144.68/100万剂,异常反应为17.39/100万剂,严重异常反应为0.60/100万剂。临床诊断以发热/红肿/硬结和过敏性皮疹为多见,发生率分别为137.85/100万剂、15.10/100万剂。结论 HepB具有较好的预防接种安全性,不良反应以发热/红肿/硬结和过敏性皮疹为主,严重异常反应发生率较低;江苏省AEFI监测系统运转正常,可为疫苗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江门市2009—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及预防接种安全性。方法通过全国AEFI监测系统,收集江门市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报告的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全市共报告320例AEFI,2009年报告率2.6/10万剂次,2010年报告率2.7/10万剂次,2011年报告率2.8/10万剂次。男女性别比为1.4∶1(189/131),≤1岁占53.1%(170例),9月份(52例,占16.3%)和11月份(37例,占11.6%)病例数最多。AEFI总报告发生率为6.7/10万剂次,甲流疫苗(38例,报告率35.3/10万剂次)报告发生率最高。一般反应160例,占50.0%;异常反应126例,占39.4%。58.4%发生在接种疫苗1 d内,53.4%发生在接种该种疫苗的第1剂次。40.3%出现发热,30.0%出现局部红肿,13.4%出现局部硬结。结论 2009—2011年江门市AEFI常发生在≤1岁儿童以及接种第1剂次、接种后1 d内。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简阳市2016—2020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发生特征,评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运转情况,为AEFI监测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全国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简阳市2016—2020年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6—2020年简阳市共报告AEFI 622例,报告发生率为46.65/10万剂,简阳市21个乡镇均有AEFI报告,48 h内报告报告率为99.84%,48 h内调查率为98.51%。AEFI报告发生例数≤1岁组占74.60%,接种后0~1 d发生占91.00%,集中发生在5~8月。AEFI分类中一般反应555例,发生率41.63/10万剂;异常反应54例,发生率4.05/10万剂;偶合症13例,发生率0.96/10万剂。AEFI报告发生率居前5位的疫苗分别为DTap-Hib四联疫苗(25.68‰)、23价肺炎球菌疫苗(13.67‰)、百白破(无细胞)疫苗(12.93‰)、含麻疫苗(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5.46‰)和乙脑减毒活疫苗(3.67‰)。结论2016—2020年简阳市AEFI监测系统运转良好、监测敏感性逐年提高、各类疫苗安全可靠、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较好,但是AEFI监测报告发生率与实际存在一定偏差,监测数据的敏感性、准确性及监测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吴殚  王凤双  肖雷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2):5969-5971
目的分析北京市顺义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方法通过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8~2010年报告的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北京市顺义区2008~2010年共报告AEFI337例,不良反应(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占85.46%,偶合次之,心因反应最少,未出现接种差错和疫苗质量事故。总报告发生率为225/100万剂,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的报告发生率分别为162/100和30/100万剂。接种单位的报告覆盖率为96.15%,夏季(6~8月)的发生率较高,发生率为0.035%(χ2=42.66,P﹤0.01)。AEFI≤1岁的占1/2以上,发生的疫苗与剂次中接种百白破疫苗最多,占42.14%,接种第1剂发生最多,占53.71%,接种≤1d发生的占92.58%。临床诊断中以发热、红肿和硬结的一般反应,异常反应中以过敏性皮疹多见。AEFI报告的完整率、及时率均在95%以上。结论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良好,但尚需要进一步完善AEFI的监测方案和补偿办法,可以在加强AEFI被动监测的同时,在部分地区开展主动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10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信息管理系统运转情况及预防接种安全性。方法通过全国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截至2012年3月13日报告的2010年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国2010年AEFI信息管理系统共收到56001例个案,严重AEFI1368例,非严重AEFI54633例。全国除西藏自治区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均有AEFI数据报告,共2561个县有数据报告,报告县比例为82.88%。48h内报告率为95.35%,48h内调查率为98.72%。AEFI报告数≤1岁占63.43%;男、女性别比为1.41∶1;集中在第三季度。AEFI分类率为99.72%。主要疫苗的严重AEFI估算报告发生率在0.54/100万剂~31.08/100万剂;非严重AEFI报告发生率在11.45/100万剂~1494.38/100万剂。一般反应以发热、红肿、硬结为主,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以过敏性皮疹、无菌性脓肿、卡介苗淋巴结炎、过敏性紫癜和血管性水肿为主。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接种后≤1d。不同疫苗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估算报告发生率为: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0.24/100万剂;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0.21/100万剂;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无菌性脓肿6.55/100万剂;麻疹减毒活疫苗过敏性紫癜0.25/100万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0.03/100万剂;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过敏性紫癜0.84/100万剂;乙型肝炎疫苗过敏性休克0.07/100万。在所有AEFI中,治愈和好转占98.07%,死亡129例,其中预防接种异常反应17例。结论全国AEFI监测的敏感性有较大提高,但各省差异较大;AEFI常发生在小年龄儿童和接种后≤1d;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均在预期发生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江苏省预防接种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发生特征,评价预防接种后ITP的发生风险。方法通过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截至2017年3月10日报告的2009—2016年预防接种后ITP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江苏省2009—2016年共报告预防接种后ITP个案65例,报告发生率为0.32/100万剂;年龄以<1岁组为主(占72.31%);男女比为1.95∶1;以4—6月报告例数最多。预防接种后ITP个案涉及19种疫苗,各疫苗报告发生率在0.11/100万剂~9.33/100万剂。65例个案中,最终调查诊断为异常反应30例(占46.15%)、偶合症35例(占53.85%)。结论江苏省疫苗预防接种后ITP报告发生率低于世界卫生组织估算的预期发生率。预防接种后ITP属于严重AEFI,调查诊断需加强因果关联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