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魏琦 《中国乡村医生》2003,19(11):34-35
现将我院1997年以来经异搏定、心律平、三磷酸腺苷ATP)、硫酸镁、西地兰治疗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PSVT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1临床资料异搏定组:共38例51例次,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18~72岁,PSVT发作史6个月至20年,风心病1例、冠心病2例、预激综合征12例,余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给药方法:异搏定5~10mg0.15~0.2mg/kg加50%葡萄糖10~20ml10分钟内缓慢静注,无效者10分钟后可再注射1次。三磷酸腺苷ATP组:共15例18例次,其中男7例,女8例,年龄20~51岁,PSVT发作史3个月至25年,诊断预激综…  相似文献   

2.
<正> 我科于1993—1994年以心律平静脉注射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4例,均转复为窦性心律,报告如下: 4例PSVT,男3例,女1例,年龄在16—35岁间。临床诊断:心肌炎2例,原因不明2例,本次PSVT发作历时1~20h。心电图显示PSVT,QRS波不增宽,HR160—  相似文献   

3.
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罗帕酮 (心律平 )被认为是广谱、高效和不良反应少而轻的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为了探讨其在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的疗效及其毒副作用 ,我们收集了 1998年10月— 2 0 0 2年 5月我院采用静推普罗帕酮治疗PSVT患者10 0例的临床资料 ,现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PSVT(符合心电图诊断标准 )患者 10 0例 ,其中男 70例 ,女 30例 ,年龄 18~ 6 7岁 ,平均 36岁 ;PSVT发作至就诊时间为 0 .5~ 4h 70例 ,>4h 30例 ,其中初发 4 3例 ,2次以上发作 5 7例。1.2. 治疗方法 普罗帕酮 70mg加 10 %GS 2 0ml,在心电监…  相似文献   

4.
张本超  翟登武 《中原医刊》2003,30(21):37-38
目的 :观察普罗帕酮 (心律平 )及维拉帕米 (异搏定 )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发作情况 ,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将 5 6例PSVT患者随机分为心律平组及异搏定组 ,分别计算其有效率。结果 :心律平组有效率为 80 % ,异搏定组有效率为 76% ,两组有效率之间无差异 (P >0 0 5 ) ;两组平均复律时间分别为 (1 1± 0 2 )小时和 (3 5± 0 8)小时 ,复律时间有差异 (P <0 0 1)。结论 :心律平可作为终止PSVT发作时的首选推荐药物  相似文献   

5.
心律平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临床的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静脉注射能有效地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发作,现简要报告临床应用于25例PSVT的疗效,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心律平与ATP在治疗PSVT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分别用心律平治疗PSVT54例、ATP治疗PAVT24例,心律平组推注心律平70mg,溶于20ml葡萄糖液,如无效间隔10-20分钟后重复注入35mg-70mg,最大剂量用至140mg。静脉推注ATP20-40mg,溶于20ml葡萄糖液中,如无效间隔10分钟重复。结果:心律平组42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ATP组均1次显效。结论:心律平与ATP治疗PSVT均有确切疗效,但ATP副作用较多,心律平宜首选,均应在心电监护下进行。  相似文献   

7.
心律平是近年来用于临床的一种新的I_c类抗心律失常药。静脉注射能有效地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发作。现简要报告我院用心律平治疗的38例PSVT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38例病人中男性16例,女性20例,年龄18~63岁,平均51岁,原发病为冠心病14例,高心病4例,原发性心肌病2例,预激综合征10例,原发性PSVT8例,病史最短者0.5岁,最长者6岁,既往发作曾使用异搏定治疗12例,西地兰治疗10例,利多卡因和乙胺碘呋酮治疗6例,首次发作未用任何药物10例。  相似文献   

8.
<正> 自1984年以来,我们应用三磷酸腺苷(ATP)静脉注射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18例,结果转复迅速,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现报告如下: 一、病例选择和临床资料选自门诊和住院PSVT患者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为18~62岁,平均为37岁。本组患者均有反复发作史,发作时经心电图证实PSVT。其中诊断冠心病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1例、预激综合征1例,余皆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二、治疗方法在心电图监护下,ATP20mg+阿托品0.5mg用葡萄糖液稀释成5ml混合静脉注射,注射速度均为5秒钟。本组18例全部于静注10~30秒内转为窦性心律。在转为窦性心律前均可见短暂窦性停搏,交界区或室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心律平、稳心颗粒防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05例PSVT患者均为静脉注射给药,心律平70mg加入10%葡萄糖溶液20ml中缓慢静脉注射,可连续给药,总量不超过350mg;室上速被终止的95例分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口服稳心颗粒.结果:PSVT有效率90.5%;出现窦性停搏1例,经抢救后很快恢复窦性心律.进一步观察可见治疗组仅3例在治疗期间再次出现室上速,对照组复发1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心律平治疗PSVT疗效显著,相对安全的;稳心颗粒能够有效预防PSVT复发.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 ,73岁。有冠心病史十余年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史两年余 ,超声心动图正常 ,经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电生理检查为自律性增高性房性心动过速。曾先后服用心律平、乙吗噻嗪、异搏定等药物预防发作 ,均效果不佳。多因情绪波动诱发。此次因发作 PSVT频繁 ,平均每周 1次两月余 ,于 1996年 5月 2 4日入院。住院 2 7天共发作 8次 ,心率 140~ 16 0次 /分 ,血压正常 ,心电图证实为 PSVT,分别予心律平 70 m g,西地兰 0 .4mg静注转复。考虑患者发作PSVT频繁 ,每次静注用药有诸多不便 ,且患者曾长期 (3个月以上 )口服异搏定 …  相似文献   

11.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多为散发性,家族性发病少有报道[1,2],兹将临床所见一家族性PSVT 5例报道如下。先证者(Ⅲ7),女性,42岁。因阵发性心悸、胸闷4年,再发3 h于2004年10月30日入院。查体:Bp心律齐,心音低钝,无杂音。心电监护示“PSVT”。予以静推心律平70 mg转为窦律。询  相似文献   

12.
拜君芳  李海燕 《吉林医学》2010,31(28):4930-4930
目的:探讨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发作的临床用药观察。方法:收集72例PSVT发作患者,采用刺激迷走神经方法进行复律(刺激咽喉部、压迫眼球和压迫颈动脉窦)无效,使用异博定、心律平、西地兰三种药物进行复律比较。结果:心律平与异搏定转复率、复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地兰与心律平、异搏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地兰复律疗效低、复律时间长,心律平、异博定可作为终止AVRT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13.
ATP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常需紧急处理。我科在1999-2005年用ATP快速静脉注射治疗PSVT,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16~51岁;病程4个月至12年。其中1例合并高血压,其余患者均无器质性疾病。发作时主要表现为突发心悸、胸闷、乏力,心电图符合PSVT的诊断标准。本组在心电监护下,予ATP20mg加入生理盐水5ml中于5s内快速静脉推注。用药后38例转为窦性心律,另2例无效。2讨论PSVT常见的原因是房室内折返,而双通道与单向阻滞是引起折返性环路运动的必要条件,故凡能延长环路不应…  相似文献   

14.
心律平异搏定对阵发性室上速疗效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光发 《河北医学》2006,12(6):573-575
目的:对比心律平和异搏定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治疗效果及各自的副反应。方法:对我院急诊接诊的48例阵发性室上速随机分成心律平和异搏定治疗组,心律平组给予心律平70mg~140mg静注,异搏定组给予异搏定5mg~10mg静注。结果:心律平和异搏定对阵发性室上性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副作用异搏定较心律平高。结论:PSVT应首选心律平,异搏定可作为一线药物,须注意其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elia,PSVT)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严重的PSVT可导致心律衰竭、休克,立即终止其发作是治疗的主要目的之一。作者2000年6月~2005年1月应用心律平治疗PSVT47例,效果较好,现报导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7例患者,男30例,女17例,年龄18~71岁。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21例,风湿性心脏病7例,预激缩综合征8例,不明原因11例。心电图示:QRS波群规则,频律150~250次/min。反复发作者14例,最多反复发作次数8次,发病至就诊时间4min~3h不等。临床表现为突然心慌、胸闷、心悸、气短;心电图…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维拉帕米和心律平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治疗效果及各自的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急诊的6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例随机分成维拉帕米和心律平治疗组,心律平组给予心律平35mg~140mg静注,维拉帕米组给予异搏定5mg~10mg静注。结果心律平和维拉帕米对阵发性室上性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作用维拉帕米较心律平高。结论 PSVT应首选心律平,维拉帕米可作为一线药物,须注意其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心律平与食道心房调搏(TEAP)两种方法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方法 68例PSVT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注射心律平组与TEAP组,比较两组终止PSVT的成功率,并观察其副作用.结果 转复成功率TEAP组29例(85.3%),心律平组20例(58.8%), P<0.05,心律平组出现显著窦缓、房室阻滞、低血压等副作用.结论 TEAP终止PSVT效果较静脉注射心律平好,且安全易行,副作用轻微.  相似文献   

18.
唐玉梅 《广西医学》2002,24(5):619-620
目的:观察普罗帕酮(心律平)急诊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诊39例次PSVT,首剂普罗帕酮70mg,5-10 分钟推守,观察15-20分钟,无效重复以上剂量,观察30分钟;如尚未转复再用70mg静推,总量不超过210mg。有药前及终止发作时记录12导联心电图。结果:显效74.4%(27/39),有效17.9%(7/39),总有效率达92.3%。3例出现头晕,恶心,呕吐,2例出现I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未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结论:普罗帕酮急诊转复PSVT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对单一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采用心律平与胺碘酮联合口服终止PSVT,致双结(窦房结与房室结)抑制1例,现报告如下。男性患者,42岁。因PSVT反复发作5年,异搏定、心律平治疗效果差人院。查体:心肺、胸片,化验等均正常。ECG示:PR<0.12秒,各导联均可见Delta波。电生理示:窦房结恢复、传导时间均正常。诊断:B型预激综合征并PSVT。  相似文献   

20.
心律平、异搏定均为抗心律失常药物,尤其应用于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治疗。本文总结我院急救科收治的30例临床资料,并对两个药物进行比较,为临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提供参考资料。1.资料与方法1.1异搏定治疗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17至62岁,平均31岁;有PSVT发作史13例,时间8年至15年;诊断预激症候群8例,高血压病1例,病因未明6例;发作至就诊时间0.5-9小时,平均3.4/J‘时。1.2心律平治疗组:15例,男13例,女2例,年龄17至55岁,平均33岁;有PSVT发作史13例,时间2年至15年;诊断预激症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