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ELISA法检测常用中药黄曲霉毒素B1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汶 《中国药事》2000,14(2):101-102
本文采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分别用自配试剂及试剂盒 ,对《中国药典》收载的 30种本地区常用药材及 7个品种 2 0批次分别含六神曲、淡豆豉及已霉变的中成药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进行了测定 ,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中药污染黄曲霉毒素B1检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中药污染黄曲霉毒素B1(AFB1)的情况。方法:采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37种中药材和22批中成药污染AFB1进行检测。结果:有34种中药材污染AFB1,占92%;有19批中成药污染AFB1,占86%。结论:中药材和中成药都不同程度地污染AFB1。  相似文献   

3.
黄曲霉毒素是农产品及中药中普遍存在的一类有毒致癌物,给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本文对目前用于中药材及中成药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在对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评述了各方法的优劣和适用条件,可供从事中药和食品卫生检测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药中黄曲霉毒素分析方法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曲霉毒素是农产品及中药中普遍存在的一类有毒致癌物,给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本文对目前用于中药材及中成药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在对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评述了各方法的优劣和适用条件,可供从事中药和食品卫生检测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中药污染黄曲霉毒素B1(AFB1)情况。方法:采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3 7种中药材和22批中成药污染AFB1进行检测。结果:有34种中药材污染AFB1,占92 % ;有19批中成药污染AFB1,占86%。结论:中药材和中成药都不同程度地污染AFB1。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酶联免疫吸附法对骨肽的检测。方法:考察抗原浓度、竞争时间、二抗浓度、工作时间、显色时间等对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结果的影响。结果:检测抗原浓度为0.25μg/ml,竞争时间30min,酶标二抗的最佳工作浓度为1∶400,二抗反应时间40min,显色时间15min。结论:本实验通过优化间接酶联免疫检测条件,建立了骨肽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试验结果稳定,且精确度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3种不同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IgM结果。方法:从某院收集1832例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末梢血及血清,采用胶体金法、间接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3种方法进行MP-IgM检测。结果:1832例中采用胶体金法检测阳性率42.07%,间接荧光法阳性率20.52%,酶联免疫吸附法阳性率21.0%,胶体金法在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检测中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间接荧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接荧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方法各有优缺点,胶体金法在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检测中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间接荧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且操作简便,结果报告快速,可作为临床肺炎支原体筛查指标;间接荧光法与酶联免疫吸一致性好,但操作相对繁琐,适合临床肺炎支原体抗体感染首选指标。  相似文献   

8.
中成药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测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考察中成药中污染黄曲霉毒素B1(AFB1)的情况.为制定标准和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薄层色谱法(TLC)对27个品种共44批霉菌检验不合格的中成药进行AFB1测定。结果:ELISA法检出率为100%,TLC法检出率为36%。结论:证明两种方法检出率有较大差异。结论:(ELISA)法灵敏,准确,适合中成药中污染AFB1的定量分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胖大海中的黄曲霉毒素进行检测,比较 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以及方法学差异性。方法UPLC-MS/MS法测定:样品采用70%甲醇提取经过免疫亲和柱净化,色谱柱为C18(100 mm×2.1 mm,1.7μm),柱温为40℃,流动相为水含0.1%甲酸(A)-甲醇含0.1%甲酸(B),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 L·min-1,多反应检测扫描采集模式,正负离子同时扫描进行数据采集。同时采用ELISA法测定,样品采用甲醇提取,酶联免疫试剂盒反应。结果 UPLC-MS/MS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1、B2、G1、G2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分别为0.013 5,0.002 9,0.008 6,0.003 6μg·kg-1,定量限分别为0.045 0,0.009 8,0.028 6,0.011 9μg·kg-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8%,10...  相似文献   

10.
张雪辉  陈建民 《药学学报》2004,39(12):997-1000
目的比较研究了免疫亲合柱(IAC)净化-HPLC柱后溴化衍生荧光法检测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的含量与溴化荧光光度法(SFB法)检测黄曲霉毒素总量的方法。方法在IAC-HPLC柱后溴衍生荧光法中,药材经甲醇-水(70∶30)溶剂系统提取后,采用免疫亲合柱净化、富集黄曲霉毒素,净化后的样品溶液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后,进入柱后衍生管中与过溴化溴化吡啶溶液发生反应,最后进入荧光检测器分别检测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含量。在SFB法中,样品经甲醇-水(70∶30)提取后,再经免疫亲合柱净化、富集,在处理后的样品溶液中添加一定量一定浓度的溴水溶液后,迅速置于荧光光度计中读数。结果IAC-HPLC柱后溴衍生荧光法中,考察了3种不同药材中添加2个浓度水平的混合对照品的回收率实验,回收率平均值在93%-97%之间。黄曲霉毒素B2和G2的最低检出限为0.06 μg·kg-1,黄曲霉毒素B1和G1的最低检出限为0.20 μg·kg-1。精密度实验的RSD值在0.8%-1.4%之间。运用此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了39种中药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同时运用SFB法检测了上述39种中药中黄曲霉毒素的总量。结论SFB法不适合用来检测中药中黄曲霉毒素的总量。  相似文献   

11.
中药材中污染黄曲霉毒素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曲霉毒素广泛存在于粮食、食品和饲料中,其中以黄曲霉毒素B1(以下简称AFB,)含量最高,毒性最大.故常以AFBt为毒素的代表‘’‘。黄曲霉毒素药理实验表明其有强烈毒性。由于某些易发霉的中药材常因保管不善而污染黄曲霉毒素的可能,为了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我们对50种常见中药材污染黄曲霉毒素情况进行检测。1.实验材料样品50种中药材由福州中药厂,福建省药品检验所中药室及福建卫校中药标本室提供.AFBt标准品由商业部谷物油脂化学研究所提供。2.方法与结果2.l薄层层析:2.1.1层析条件薄层板:取硅胶G适量,加0.5%的C…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中药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黄曲霉毒素残留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对中药中有害残留物的监控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13.
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检测的常用方法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几种肺炎支原体IgM(MP-IgM)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供不同条件的实验室根据实际组合应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金标斑点法、冷凝集试验、间接血凝试验、明胶颗粒凝集法五种方法同时检测确诊阳性标本和对照标本各100份。结果冷凝集试验与其他四种方法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敏感性最好,金标斑点法特异性最好,间接血凝法和明胶颗粒凝集法较实用,冷凝集试验诊断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先用胎球蛋白包被微量滴定板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百日咳毒素抗体的方法,以提高ELISA技术检测百日咳毒素抗体的敏感度。作者选用不同浓度的胎球蛋白(15~100μg/ml)和不同浓度(0.5~8.0μg/ml)的纯化百日咳毒素(PT),用加胎球蛋白和不加胎球蛋白包被的微量滴定板ELISA系统,对人双份血清  相似文献   

15.
酶联免疫吸附(ELISA)是利用抗原抗体之间专一性键结的特性,对检体进行检测的一种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易操作、方便、有效、特异性强的特点,具有十分宽广的应用前景,可对食品中病原微生物、毒素、农药残留、兽药残留、转基因食品成分等进行检测。本文对酶联免疫吸附(ELISA)技术在食品检验的发展应用进行一定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间接ELISA测定血清中RI含量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宇  刘基巍  燕秋  崔秀云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2):1774-1776
目的:建立检测血清中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bonuclease Inhibitor,RI)含量的问:陵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并分析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用血清样品包被酶标板,兔抗人RI抗体为一抗,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兔抗体为二抗,建立血清RI定量检测的间接EUSA法。结果:所建立的用于血清中RI含量检测的间接ELISA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结论:间接ELISA法可以用于测定血清中的RI抗原含量,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稳定性,能够有效的反映出人血清中的RI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17.
《今日药学》2012,(11):695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最新消息,该院油料作物所研究员李培武带领农业部生物毒素检测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成功破解了黄曲霉毒素高灵敏快速准确定量检测的技术难题,研制出黄曲霉毒素系列检测仪器和配套产品。如牛奶等单个样品从取样到结果打印最快9分钟即可完成,用时相当于国外同类产品的一半。黄曲霉毒素是迄今发现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强的真菌毒素。其中,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是砒霜的68倍,致癌力是标准致癌物二甲基硝胺的75倍。此前,国际通行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不仅需大型仪器,而且相关设备价格昂贵(每台几十万元甚至几百万元)。研究团队成功选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述了中药保健品中非法添加磷酸二酯酶-5(PDE-5)抑制剂的检测方法。目前,快速检测一般采用红外光谱法、近红外光谱法、薄层色谱与拉曼光谱联用法等;确证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在结构鉴别和确证上采用核磁共振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补充检测;还有一些X射线衍射、酶联免疫吸附等高效检测方法,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该类中药保健品掺杂的检测提供相关的技术方法,保障人民食品药品合理、安全的使用。  相似文献   

19.
天然药物及产品真菌毒素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斌  马双成  林瑞超 《中国药事》2009,23(11):1126-1132
目的为开展中药中真菌毒素污染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天然药物原料及产品的真菌毒素污染状况、检测方法进行概述。结果与结论真菌毒素作为天然药物的一种主要外源性污染物其危害性已受到普遍关注,不同国家地区的研究结果显示,天然药物真菌毒素污染普遍存在,如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伏马毒素等多种毒素均有污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患者200例,随机进行分组,手工组100例患者,进行手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自动组患者100例,进行全自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对两组患者在检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全自动组患者准确诊断比例、操作时间、重复性、污染比例对比手工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监测方法常见的问题均为凝血、较差污染、检测结果误差、环境问题,对其实施针对性的应对策略。结论对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应用全自动生化仪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手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准确诊断率和重复性、较差污染的比例无明显的差异性,其中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主要存在的常见的问题均为凝血、较差污染、检测结果误差、环境问题,无明显的差异,针对上述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可有效的增加临床准确诊断率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