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3 毫秒
1.
骶髂关节错位是指骶骨与髂骨的耳状关节面由于外力等因素而造成的关节微小移动 ,移动后不能自行复位 ,且引起局部或下肢疼痛和骶髂关节功能障碍 ,亦称骶髂关节半脱位。笔者自1999年 6月来采用针刺治疗纠正骶髂关节错位 68例 ,效果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8例患者中 ,男 3 8例 ,女 3 0例 ;年龄最小者 18岁 ,最大者5 9例 ,平均 42岁 ;病程最短者 3d ,最长者 15浕 ;有外伤史者 5 5例 ,有妊娠生育史者 13例 ;新错位者 11例 ,陈旧性错位者 5 7例 ;68例均有腰骶部疼痛及患侧髂后上棘、骶髂关节后侧压痛及骶髂关节处叩击痛明显。其中 ,伴有…  相似文献   

2.
嵌顿痔属肛肠科急症之一 ,治疗非常棘手。笔者根据嵌顿痔的病理改变和痔的解剖特点 ,采用外剥内扎术 ,内痔注射术 ,内括约肌切断松解术 ,皮桥切断吻合术 ,术后辅以中药坐浴等对 82例嵌顿痔施行早期手术综合治疗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82例中男 5 3例 ,女 2 9例 ;年龄 2 1~ 63岁 ;病程 1 0年以下者 1 2例 ,1 0~ 2 0年者 5 4例 ,2 0年以上者 1 6例 ;嵌顿发生 1~ 3天者 5 2例 ,4~ 6天者 1 9例 ,6天以上者 1 1例 ;内痔脱出嵌顿者 2 4例 ,混合痔嵌顿者 47例 ,环状混合痔嵌顿者 1 1例。治疗方法在骶麻或局麻下 ,患者取右侧卧位常…  相似文献   

3.
骶髂关节错缝 (又称骶髂关节紊乱综合征 )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1 989年至 1 999年笔者通过手法整复治疗本病 ,收到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98例 ,男 59例 ,女 39例 ;年龄 4 0~ 65岁 ;病程 2天~ 2年 ;病因为慢性劳损者 37例 ,不明者 61例 ;向前错缝者 64例 ,向后错缝者 35例 ,左侧 51例 ,右侧 4 7例。均有腰骶部疼痛 ,行走、跑步、卧位翻身或坐位起立时疼痛加重 ,重者表现为患侧下肢麻痛、无力、跛行。触诊见骶髂关节部位明显压痛 ,叩击痛 ,4字试验阳性 ,床边试验阳性。诊断依据 :(1 )腰痛固定在一侧的骶髂关节及下腰…  相似文献   

4.
针刺配合扳机点刺血拔罐治疗三叉神经痛6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近几年来应用针刺配合扳机点刺血拔罐治疗三叉神经痛 65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65例中男性 30例 ,女性 35例 ;年龄 1 8~ 68岁 ;病程 5天~ 2 0年。其中以第 1支痛为主者 1 3例 ,第 2支为主者 2 8例 ,第 3支为主者 1 9例 ,第 2、3支均痛者 3例 ,3支均痛者 2例。患者均曾服用多种止痛药物 ,并进行针灸、穴位注射及中药治疗等 ,疗效不佳 ,或好转后又有反复发作。治疗方法针刺取穴 :以牵正穴为主穴 ,第 1支痛配太阳、阳白、攒竹 ;第 2支痛配下关、颧髎、迎香 ;第 3支痛配颊车、地仓、承浆。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取 30号1 .5寸毫…  相似文献   

5.
刺络拔罐法治疗强直性脊椎炎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少贞 《河南中医》2000,20(3):60-61
笔者运用刺络拔罐法治疗强直性脊椎炎 ,疗效较好 ,现简介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2 0例 ,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 17例 ,女 3例 ;年龄最小者 2 0岁 ,最大者 32岁 ;病程最短 2年 ,最长 8年。均经X光片确诊。病变侵犯骶髂关节者 14例 ,骶髂关节、腰椎均有病变者 6例 ;早期病人 12例 ,中期病人 8例。2 治疗方法取穴 :取督脉之大椎至腰俞诸穴 ,足太阳膀胱经之大杼至白环俞诸穴。重点在大椎、命门、腰阳关、肾俞、大肠俞、关元俞、膀胱俞、中膂俞及病变部位附近的胞肓、秩边。操作 :患者俯卧位 ,常规消毒皮肤后用单头梅花针先在上述经脉部位从上至…  相似文献   

6.
针灸配合TDP治疗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英 《针灸临床杂志》2003,19(11):16-16
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是由骶髂关节髂骨部下 1/ 3~ 2 / 3骨密度增高所引起的慢性腰腿痛。本病好发于2 0~ 35岁青年女性 ,尤以经产妇为多。笔者以针灸配合TDP治疗 16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16例患者均为已婚经产妇女。年龄最小 2 4岁 ,最大 38岁 ,平均 2 8岁 ;病程最短 12天 ,最长 9年 ;症状表现为下腰部疼痛者 12例 ,耻骨联合处疼痛者 4例 ,其中疼痛并向臀部膝部放射者 6例。全部病例均经X线拍片检查 ,主要病理改变是骶髂关节靠近关节面中下 2 / 3的骼骨侧有三角形、半月形或梨形的均匀一致的骨质异常致密带 ,内…  相似文献   

7.
骶髂关节扭伤也称骶髂关节错位、骶髂关节囊嵌顿、骶髂关节炎症或骶髂关节半脱位,是指骶骨和髂骨的耳状关节面,因外力作用而造成关节及韧带损伤,以致局部出现充血、水肿、粘连等无菌性炎症,且引起局部疼痛和功能障碍者[1]。作者自2012年7月-2013年3月应用美式整脊床下的操作手法[2]对30例骶髂关节损伤的患者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骶髂关节半脱位是临床常见的腰腿疾病之一 ,系由骶髂耳状关节面异常旋转移位所致。我院自1 999年 6月~ 2 0 0 0年 8月共诊治骶髂关节半脱位1 8例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 8例中男性 5例 ,女性 1 3例 ;年龄 5岁~ 75岁 ;病程 1天~ 1年 ;右侧脱位者 1 2例 ,左侧脱位者 6例 ;髂前旋者 5例 ,髂后旋者 1 3例。临床均表现为臀部及下腰部胀痛麻木 ,疼痛向大腿和小腿侧后方放射 ,出现“歪臀跛行”,静止时疼痛减轻或消失 ,翻身、转体、走路时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出现盆腔脏器功能障碍 ,尤其急性期患者可表现为下腹部闷胀不适 ,大小便习惯改变。检查…  相似文献   

9.
骶髂关节滑膜嵌顿是以姿势不正时由于骶髂关节面的开合将滑膜吸入并嵌顿在关节内造成局部滑膜水肿、充血及炎性渗出而产生的腰骶部疼痛,塌腰不起,下肢无力承重、屈伸等症状。我院自2000年至今采用平乐推按法治疗骶骼关节滑膜嵌顿50例,临床疗效明显,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近3年来,我们采用以手法复位为主的方法治疗骶髂关节错位107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小结如下。病例分析107例中,男57例,女50例;年龄最小者21岁,最大者49岁。病程最短者1天,最长者20年。有损伤史者66例,原因不明者41例。骶髂关节前错位者9例,占8.4%;后错位者98例,占91.6%;左侧骶髂关节错位者  相似文献   

11.
骶髂关节错位是指骶骨与髂骨的耳状关节面,因外力而造成关节微小移动,不能自行复位,且引起疼痛和功能障碍,亦称骶髂关节半脱位。笔者自1990年6月来采用针灸治疗骶髂关节错位30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0例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5岁,平均为43.8岁:病程最短的2d,最长20余年。有外伤史20例,妊娠生育史15例;新错位4例,陈旧性26例;30例均有腰骶部疼痛及患侧髂后上棘、骶髂关节后侧压痛,叩痛明显。其中,  相似文献   

12.
以痛为输报刺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强直性脊柱炎 ,病属中医之脊痹 ,病位深及筋骨 ,病机以凝结、瘀滞、粘着为特点 ,笔者根据《灵枢官针》[1 ] 篇中“报刺”法刺而再刺以及《五刺》中的“输刺”法等理论。采用以痛为输 ;用毫针针刺脊柱及骶髂关节部的痛著部位 ,并配合针刺督脉 ,背俞穴兼补肾精 ,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1 临床资料本组 41例患者 ,男性 35例 ,女性 6例 ,年龄1 7~ 32岁 ,平均 2 4岁 ,病程最短二年 ,最长 1 1年。诊断按美国纽约标准[2 ] :其中骶髂关节X片分级 ,Ⅱ级 2 1人、Ⅲ级 1 6人、Ⅳ级 4人 ,患者均有腰背或髋部疼痛史、晨僵。骶髂X片Ⅲ级或以上者 ,患有不…  相似文献   

13.
1994年 7月~ 2 0 0 0年 7月 ,笔者采用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足跟痛 1 50例 ,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 50例中男 67例 ,女 83例 ;年龄 7岁~ 78岁 ;病程 2 1天~ 2 1年 ;痛足在左者 57例 ,在右者 79例 ,双侧痛者 1 4例 ;痛点在足跟内侧者 2 9例 ,足跟外侧者 1 3例 ,足跟正中痛者 1 0 8例 ;西医诊断为小儿跟骨结节骨骺炎者 1 1例 ,跟骨骨刺者 56例 ,跖筋膜炎者 34例 ,足跟下滑囊炎者 2 2例 ,跟骨内高压症者 2 7例。治疗方法针刺法 :取穴 :足跟内侧痛者取神门 ;外侧痛者取养老 ;正中疼痛者取手针足跟痛点 (大陵穴下 0 .8寸 )。…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拔伸复位手法治疗骶髂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35例患者,其中男12例,女23例;年龄18岁~71岁,平均41.5岁;病程最长2.5年,最短1d;单侧30例,双侧5例;有明确腰部扭伤者29例,因感受寒湿后加重者5例,无明显诱因者1例。均采用拔伸复位手法治疗,每周2次,疗程1~6次,平均3次。按照中医药行业标准中骶髂关节损伤的疗效评价标准评定疗效。结果:3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6个月,平均3个月。按疗效评价标准,痊愈27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治愈率为73%,未见手法治疗不良反应。结论:拔伸复位手法治疗骶髂关节损伤有显著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症状,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短杠杆微调结合针刺推拿治疗骶髂关节紊乱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骶髂关节紊乱是临床常见的疾病,我科运用短杠杆微调手法结合针刺推拿治疗4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46例骶髂关节紊乱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29例;年龄23 ̄64岁,平均38.4岁;病程1~13天。纳入标准:①腰骶部疼痛;②椎棘突偏歪,棘突和椎旁关节突压痛;③腰骶活动障碍;④X光片显示腰骶椎小关节紊乱;⑤CT或MRI显示椎间盘无突出或膨出。同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腰痛。2治疗方法采取针刺、推拿后用短杠杆微调手法调整骶髂关节。每日1次。2.1针刺和推拿治疗L4,5夹脊穴、八髎、环跳、委中、阳陵泉。用30号毫针,针刺得气后,留针20min,出…  相似文献   

16.
推拿治疗骶髂关节半脱位6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骶髂关节半脱位是下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我院外科1981年1月~1982年4月采用推拿手法治疗65例,收到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65例中男34例,女31例。年龄21~60岁,以25~50岁者为多;病程最短4小时,最长7个月,其中1周以内者34例,占52.3%。属骶髂关节前半脱位25例(左侧16例,右侧9例),骶髂关节后半脱位40例(左侧11例,右侧29例)。本组病例60%有急性腰痛反复发作史及外伤史。腰痛固定在单侧骶髂关节及下腰大腿后外侧,并偶有膝部牵扯痛,脊背、  相似文献   

17.
陈建新 《国医论坛》2003,18(4):27-27
笔者自 1 997年~ 2 0 0 2年运用推拿手法治疗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症 60例 ,疗效满意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0例中 ,男 41例 ,女 1 9例 ;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 65岁 ;病程最短 3小时 ,最长2周 ;素有腰痛病史者 43例 ,无腰痛病史者 1 7例 ;工人 45例 ,农民 1 0例 ,干部 5例。1 .2 症状与体征 所有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外伤或肌肉劳损史 ,表现为腰痛剧烈者 5 5例 ,腰部慢性酸痛者 5例 ,疼痛部位多在 4~ 5椎间隙或腰骶后关节 ,棘突旁开 1 .5 cm压痛明显。腰椎棘突向左或向右偏歪 ,腰部功能活动受限 ,腰部后伸试验…  相似文献   

18.
急性腰扭伤俗称"闪腰岔气",是常见的腰部伤筋疾患.临床表现为突然腰痛,屈身及侧身活动受限,多由闪仆或姿势不当,导致腰骶部肌肉、肌腱、韧带、筋膜等软组织损伤,甚则使骶髂关节、椎间小关节错位或滑膜嵌顿,多发于青壮年及体力劳动者.笔者于1996年10月~2004年10月期间,运用大肠俞针刺疗法治疗本病32例,收到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位(坐骨神经型)39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俊民 《广西中医药》1991,14(4):149-151
<正> 我们自1984年1月至1987年6月,以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位坐骨神经型398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398例中,男220例,占55%,女178例,占45%。右骶髂关节前错位者192例,左骶髂关节后错位者174例,右骶髂关节后错位者16例,左骶髂关节前错位者16例。年龄分组:61岁以上5例,51~60岁55例,41~50岁105例,31~40岁151例,21~30岁73例,16~20岁4例,另有5例在16岁以下。有外伤史者101例,占总例数的25%。  相似文献   

20.
1995年 1月~ 1 999年 6月我院收治 2 5例强直性脊柱炎 ,采用推拿按摩配合针灸治疗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中男性 2 3例 ,女性 2例 ;年龄 2 4~ 4 0岁 ;病程 3~8年。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腰背部酸胀 ,疼痛 ,胸椎屈伸时有明显的僵硬感 ,3例病人有轻度驼背畸形 ,1例颈椎屈伸受限 ,头部转动不便。X片表现为双侧或一侧颈椎或骶髂关节边缘模糊不清 ,唇样增生 ,关节间隙狭窄 ,腰骶角增大。血沉 1 7~ 60 mm/h。治疗方法及效果患者经 X光片确诊 ,采用推拿按摩为主 ,配合针刺、艾灸治疗 ,1 5天病情开始好转 ,出院时腰背酸痛、僵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