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基层医院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夏云媛 《护理学报》2002,9(6):10-12
目的 提高患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每卷20项内容,每项内容评价分很满意、较满意、不满意。对470例住院病人进行护理工作综合满意度调查分析。结果 470例患对护理工作很满意率>90%的项目有入院时护士热情接待,介绍病区环境制度,主动巡视病房与患交谈,帮助病员解决问题,了解患睡眠状况,及时更换床单、病员服,患知道责任护士,对护士技术、病区环境均满意。满意率<805有护士做到服药到口,向患介绍药物作用及疾病知识、饮食知识、康复指导,80%-90%有患向护士询问疾病知识回答满意,护士治疗中介绍注意问题,护士长常深入病房征求意见。结论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多项激励措施,有效实施健康教育,评价患的满意度等措施。提高了患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儿科病房呼叫器频繁呼叫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儿科病房不同时间段的护理工作量及人力资源需求,努力为病人创造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方法采用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方法对本院6个儿科病房不同时间段呼叫器呼叫的原因与频次及病人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在现有人力资源条件下,采取弹性排班、提高主动服务意识等措施,可使呼叫频次相对减少,病人满意度提高。结论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配备,后勤保障系统大力支持,医院领导对护理工作重视,可有效保证护理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3.
彭云辉 《全科护理》2016,(29):3028-3030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鼻咽癌调强放疗出院病人健康知识知晓率、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6例鼻咽癌调强放疗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护理,出院后常规随访,观察组病人实施延续性护理,对两组病人健康知识知晓率、生活质量情况及护理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家庭护理及口腔护理、功能训练等健康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出院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鼻咽癌调强放疗出院病人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健康知识知晓率,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4.
收集了三甲医院整体护理模式病房1999年1~12月的病人出院征求意见表618份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疾病、饮食、药物和锻炼、休息几方面知识的宣教覆盖率、病人对服务态度满意率达到三甲标准95%以上,而检查化验知识和出院指导宣教覆盖率、病人对基础护理和护理技术操作满意率均低于三甲标准95%.因此在实施整体护理过程中,应注重基础护理工作的落实,深入扎实地开展健康教育,同时加强护理技术操作训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护士进行营养知识的培训效果及对护理工作质量的作用。方法抽调全院护理业务骨干进行营养学知识水平的岗前培训、理论学习,对护士的认知态度、专业技术能力、病人健康教育满意度测评、服务态度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护士认为通过专业培训能改变自己不良的饮食习惯,增强对病人饮食指导的能力,对护理工作很有帮助。随着营养学知识的提升,主动获得有关营养学知识、主动参与病人饮食指导的意识也随之增强,通过营养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结合,病人的饮食健康教育率、服务态度满意度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结论医院对护理业务骨干的培训,能够更新护理人员知识结构,更好地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院实施院级全时段护理质量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全天24h分为晨间、上午、下午、晚间、上半夜及下半夜6个时段,另加节假日,对以上7个时段进行院级护理质量全面检查,统计分析检查分值。结呆第二季度,不同时间段护理质量检查分值在护理文书、护理操作、基础提问等3项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其余几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上午、下午分值较高,而晨间、晚间、上半夜、下半夜及节假日分值较低。不同时间段护理质量检查分值存在统计学差异的仅有病区管理和基础护理(P〈0.05),在这两个项目中主要是晨间和晚间分值较低。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护理质量在上午、下午、上半夜、下半夜及节假日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晨间和晚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院级全时段护理质量检查可以显著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应加强对薄弱时段的监控力度,提高护理人员的慎独意识,加大对晨、晚间等时段的护理人力安排。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血液科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方法]选择血液科住院病人120例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调查袁采用医院护理部统一设计的病人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服务态度、巡视病房、指导服药、护理技术、入院宣教、健康教育、病房环境、病人饮食、治疗效果及治疗费用.[结果]病人饮食、治疗效果、治疗费用满意度在90%以下;其他项目满意度均在90.0%以上;患可以治愈的疾病、男性、18岁以下和60岁以上、文化程度低的病人对满意度的评价比较高.[结论]病人对护理工作的各项要求在不断提高.应加强护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并要针对不同病人的需求而制订不同的护理方案,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笔者介绍从护士长观念转变入手,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护士长管理工作模式;实行最大限度满足病人需要的排班机制和完善的护士长检查制度;建立按病人需要实施健康教育的行为模式和建立护士长评价体系的方法。从而增强了主动服务意识;确保了危重病人护理质量;强化了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和提高了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促进了科室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9.
循证饮食护理即将“循证“的观念应用于饮食护理,与病人需要相结合,获取实证,作为临床饮食护理决策的依据过程.常规饮食护理工作,难以满足病人营养的需求,难以满足个性化的需要,常常导致病人消瘦、腹泻、腹胀、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笔者提出用循证医学护理知识,提出如下循证护理问题:不同病人的最佳鼻饲饮食时间;鼻饲饮食的速度、时间及供给方式;鼻饲饮食合理性的判断标准;鼻饲管插入的长度及更换时间.提出应该运用循证知识,结合不同病人病情及营养实际需求,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满足不同患者对营养的需要,纠正患者在患病期间的代谢紊乱,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祁燕 《中国疗养医学》2012,(11):1053-1054
目的探讨疗养院节假日护士长值班对护理质量的控制效果。方法节假日实施护士长值班,负责疗养院各个护理单元节假日的护理质量管理,督导护理工作落实情况,协助科室解决各类疑难问题,确保护理安全和护理工作的有序进行。结果实施节假日护士长值班制度后,各项护理质量明显提升;实施3年来,共协助科室协调解决疑难问题85项,提高了疗养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论节假日护士长值班能够有效提高特殊时段的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提高疗养院整体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利用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建立实施科室节假日护理安全主管值班制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建立节假日护理主管值班制,比较实施前后节假日期间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及护理缺陷及投诉的发生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施后护理质量较实施前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7.50%上升至96.67%,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4.00%上升至9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6.92,4.40;P〈0.05);护理缺陷及投诉明显降低,由实施前的8例降至实施后的1例。结论科室节假日护理安全主管值班制的实施,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确保了节假日护理工作安全,并使一批护理人员得到了培养和锻炼,有利于护理管理人才的成长和储备。  相似文献   

12.
滕小云 《护理学报》2005,12(9):63-64
对3例肾移植术后并发卡氏肺孢子虫病的重症患者给予护理:注重消毒隔离,纠正患者的缺氧,给予营养支持,密切观察病情及药物疗效、不良反应,做好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3例患者均康复,获得满意疗效.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细致、周到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护士长夜查房及节假日督查反馈追踪记录本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完善护士长夜查房及护理部节假日督查反馈追踪机制,降低护理质量问题重复发生率,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方法用自行设计的护士长夜查房及节假日督查反馈追踪记录本,对夜查房与督查中查出的质量问题进行反馈追踪管理。使用该记录本3个月后,进行护理质量检查评价,并统计全院各护理单元夜查房与督查中质量问题发生数、重复发生数,并与使用前的相应指标作对照分析。结果使用后护理质量问题发生数及重复发生数明显降低,护理质量控制综合得分高于使用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士长夜查房及节假日督查反馈追踪记录本的使用,有利于查房/督查信息及时、准确传递与交流,提高了管理效率,能有效减少护理质量问题的发生,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与提高。  相似文献   

14.
隋树杰  奚凤 《护理学报》2007,14(1):18-20
目的 了解护士长对护理管理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提高其护理管理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运用方便取样方法,对哈尔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50名在职一线护士长进行护理管理知识及其应用情况调查,问卷采用当场发放当场收回的方式.结果 护士长虽具备一定的管理理论知识,但基础不牢,深度与广度均显不足.在应用方面存在管理理论与临床实际工作出入较大、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运用管理理论的能力欠佳等问题,因而护士长对继续学习护理管理知识有很高的积极性.结论 护士长的管理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应鼓励护士长参加在职学习,提高护士长的管理知识水平,强化管理能力的培养,提高护理管理绩效.  相似文献   

15.
外科出院病人护理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琳  申萍 《护理学报》2006,13(2):3-5
目的探讨外科出院病人护理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其在临床的应用。方法根据外科病人的护理特点,自行设计外科病人出院调查问卷,对1320例外科出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含6个分项)及健康教育知晓率(8个分项)两个方面的内容。结果本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及效度,总的克朗巴哈α系数为0.83;测得的总体满意度与各服务项目满意度的相关系数为0.47~0.79,P<0.001。问卷结果提示病人对护士的输液管理和术后的疼痛护理的满意度较低,特殊检查治疗教育及用药指导还不够详细。结论本调查表适用于外科病人的出院调查,调查内容和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我院住院患者护理服务质量现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为掌握护理服务质量现况,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采取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对某医院172名内、外科住院患者进行护理服务质量问卷调查。结果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病房管理、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健康宣教,护理质量总体水平较好,内、外科护理服务质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必须重视护士的礼仪知识培训,规范护士的职业形象,增加护士的知识储备和人力配备,营造温馨的人文服务环境,将护理程序融会贯通,并应用于各项护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17.
双路径管理模式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院级三级质量控制和科室三级质量控制的两条路径管理模式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并应用院级三级质量控制和科室三级质量控制两条路径,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和质量标准,充分发挥科室三级质控组织的作用,把握环节质量,注重质量反馈,对护理质量实施逐级、全程、动态监控.结果 通过近2年时间的实施,全院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从2004年94.5%提高到2007年第1季度的99.2%;各项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基础护理合格率由2004年的90%提高到2006年的95%;病房管理合格率由2004年的91%提高到2006年的96%;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由2004年的90%提高到2006年的97%;护理人员理论及操作考核合格率由2004年的89%提高到2006年的95%.结论 通过院级及科室两条路径管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增加病人满意度,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8.
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李敬虹 《护理学报》2005,12(7):57-58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农村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社区综合护理干预:为糖尿病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定期通知患者免费体检;对不能按时体检的患者进行家庭随访;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心理辅导。发放问卷调查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干预前后患者在服药遵从、定期复查、合理饮食、合理运动、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血糖方面,分别经字2、U检验,P均<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社区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患者掌握测量和控制血糖的方法,维持血糖的稳定;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建立合理的饮食、运动及健康行为习惯;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相似文献   

19.
供应室护理缺陷的防范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医院供应室2002年12月~2004年9月42起护理缺陷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从而制订措施,通过改变观念,积极学习新技术、新理论,提高人员素质,建立护理缺陷管理制度及交接班、查对制度,加强节假日值班管理及实习护生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