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硬化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肠外营养时氨基酸溶液的选择及评估。方法6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熏24只肝硬化大鼠随机分为肝硬化术前组、肝硬化肝部分切除术后1天组、肝部分切除术后行复方18种氨基酸溶液的肠外营养5天组、肝部分切除术后行富含支链氨基酸穴BCAA雪的氨基酸溶液的肠外营养5天组,每组6只。检测大鼠肝功能、血糖及血清生长激素穴GH雪、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穴IGF-1雪、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穴IGFBP-3雪,肝组织行Ki67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判断计数采用Ki67指数。结果与复方18种氨基酸溶液的肠外营养比较,富含BCAA的氨基酸溶液的肠外营养5天后血清谷丙转氨酶穴ALT雪、碱性磷酸酶穴ALP雪水平降低熏GH水平也降低熏而IGF-1、IGFBP-3水平升高穴P<0.05雪熏但肝Ki67指数无显著性差异穴P>0.05雪。血清GH水平与谷草转氨酶穴AST雪、ALT、ALP呈正相关熏与白蛋白穴ALB雪呈负相关穴P<0.05雪熏而血清IGF-1、IGFBP-3水平与AST、ALT、ALP呈负相关熏与ALB呈正相关穴P<0.05雪。结论肝硬化肝部分切除术后肠外营养应选择富含BCAA的氨基酸溶液,检测血清GH、IGF-1、IGFBP-3有助于对营养素选择的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术后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联合肠外营养(PN)对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轴的影响。方法:24例行根治性切除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PN组(n=12)和rhGH+PN组(n=12)。术前、术后1d和6d测血清GH、IGF-1、IGFBP-3,用RT-PCR法检测肝组织(包括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术后6d肝穿刺组织)IGF-1 mR-NA、IGFBP-3 mRNA的表达,肝组织行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同时选12例因胆石症或肝血管瘤行手术的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血清GH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而血清IGF-1、IGFBP-3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术后6d,血清GH、IGF-1、IGFBP-3水平、肝组织IGF-1 mRNA、IGFBP-3m RNA表达水平、肝Ki67指数,rhGH+PN组均高于PN组。PN组中位无瘤生存期是11.2个月,rhGH+PN组中位无瘤生存期是11.4个月;PN组6个月、12个月无瘤生存率分别是71.1%、46.2%,rhGH+PN组6个月、12个月无瘤生存率分别是72.2%、59、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GH+PN有利于改善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术后GH/IGF-1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癌组织、癌旁肝组织ALB mRNA、IGF-1mRNA、IGFBP-3mRNA的表达。方法对24例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行手术的患者和12例因胆石症或肝血管瘤行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用RT-PCR法检测肝组织(包括癌组织、癌旁组织)ALBmRNA、IGF-1mRNA、IGFBP-3mRNA的表达,肝组织行Ki67免疫组织化染色。结果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癌组织、癌旁肝组织ALB mRNA、IGF-1mRNA、IGFBP-3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肝组织,且癌组织ALB mRNA、IGFBP-3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肝组织,而IGF-1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肝组织Ki67指数,癌组织、癌旁肝组织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且癌组织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结论IGF-1和IGFBP-3的不平衡可能与肝硬化患者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癌组织、癌旁肝组织ALBmRNA、IGF-1mRNA、IGFBP-3mRNA的表达。方法对24例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行手术的患者和12例因胆石症或肝血管瘤行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用RT—PCR法检测肝组织(包括癌组织、癌旁组织)ALBmRNA、IGF-1mRNA、IGFBP-3mRNA的表达,肝组织行Ki67免疫组织化染色。结果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癌组织、癌旁肝组织ALBmRNA、IGF-1mRNA、IGFBP-3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肝组织,且癌组织ALBmRNA、IGFBP-3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肝组织,而IGF-1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肝组织Ki67指数,癌组织、癌旁肝组织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且癌组织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结论IGF—1和IGFBP-3的不平衡可能与肝硬化患者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盲肠结扎穿孔小鼠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GH-IGF-1)轴的变化及亮氨酸的干预作用. 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只.即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假手术组(Sham组)、盲肠结扎穿孔等渗盐水组(CLP-N组)和盲肠结扎穿孔亮氨酸组(CLP-L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作腹腔感染模型后,CLP-N组给予等渗盐水灌胃,CLP-L组给予亮氨酸灌胃,连续7d.第8天腹腔麻醉后取门静脉血,检测小鼠血清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同时测定小鼠肝组织生长激素受体(GHR)、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mRNA表达量. 结果:与Control组比,CLP-N组小鼠血清GH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血清IGF-1水平急剧下降(P<0.01),并且伴随着肝组织GHR和IGFBP-3 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以及IGFBP-1 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CLP-L组小鼠血清GH水平明显升高(P<0.01)、血清IGF-1水平轻微下降(P<0.05)以及肝组织GHR、IGFBP-1和IGFBP-3 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1). 结论:盲肠结扎穿孔小鼠存在获得性GH抵抗,亮氨酸可改善此现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支链氨基酸(BCAA)强化的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对肝硬化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功能及血浆氨基酸谱的影响,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4只雄性SD肝硬化大鼠按编号法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肠内营养+BCAA组和肠外营养+BCAA组3组,3组大鼠行肝部分切除术后1d分别进行等热量等氮量营养支持,共5d。术后6d测定大鼠体重、肝功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肝组织白蛋白mRNA的表达、Ki67蛋白表达指数及进行血浆氨基酸谱分析。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肠内营养、肠内营养+BCAA、肠外营养+BCAA组大鼠体重均减轻(P〈0.05)。术后肠外营养+BCAA组较肠内营养组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P〈0.05);肠外营养+BCAA组较肠内营养+BCAA组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P〈0.05)。术后肠外营养+BCAA组较肠内营养、肠内营养+BCAA组血清前白蛋白水平降低(P〈0.05),转铁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外营养+BCAA、肠内营养+BCAA组较肠内营养组血浆中亮氨酸、异亮氨酸明显升高,酪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色氨酸明显降低(P〈0.05);肠外营养+BCAA组与肠内营养+BCAA组比较,各氨基酸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外营养+BCAA、肠内营养+BCAA组较肠内营养组总氨基酸及芳香族氨基酸均降低,BCAA及BCAA/芳香族氨基酸比值升高(P〈0.05)。肠外营养+BCAA组较肠内营养、肠内营养+BCAA组肝组织白蛋白mRNA表达水平及Ki67蛋白表达指数均降低(P〈0.05)。结论BCAA强化的肠内肠外营养支持能改善肝硬化大鼠血浆氨基酸失衡,恢复血浆中BCAA/芳香族氨基酸比值;肠内营养在改善肝功能、促进肝脏蛋白质合成和肝硬化大鼠肝切除术后残肝肝再生方面优于肠外营养,但仍不能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CH)新生儿及经替代治疗的CH患儿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变化。【方法】收集22例CH新生儿、21例替代治疗后的CH患儿静脉血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ICF-1水平,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测定IGFBP-3水平,并与20例正常新生儿做对照。【结果】与正常新生儿组比较,CH新生儿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显著降低;替代治疗1~6月后,CH患儿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较CH新生儿明显升高。各组内IGF-1与IGFBP-3呈正相关,CH新生儿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与T4、TSH无明显相关性。【结论】CH患儿治疗前血清中IGF-1和IGFBP-3水平明显降低,替代治疗后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脓毒症大鼠血浆应激激素、肝和骨骼肌胰岛素受体(InsRα、β)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腹腔感染及颈静脉置管肠外营养(PN)模型后,随机分为脓毒症组(n=10)、PN组(n=10)及IGF-1组(n=10),另设正常组(n=10)。正常组和脓毒症组给予等渗盐水,PN组给予营养支持,IGF-1组为PN IGF-1静脉注射,连续5 d。第6 d行颈动脉置管,剖腹取门静脉血测定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IGF-1;免疫组化法和Real-Tim e PCR法测定肝、骨骼肌组织InsRα、β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脓毒症大鼠血浆葡萄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明显升高,IGF-1明显下降(P<0.01)。IGF-1组前三者较脓毒症组和PN组明显降低,IGF-1则明显升高(P<0.05)。脓毒症组大鼠肝及骨骼肌InsRα、β蛋白及mRNA均下降,IGF-1组较脓毒症组和PN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IGF-1可改善应激激素之间的平衡,明显增加脓毒症大鼠InsRα、β蛋白水平和mRNA的表达,降低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途径对肝硬化大鼠肝切除术后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6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30只肝硬化大鼠随机分为术前组6只,肝切除+颈内静脉插管术后1d组6只,肝切除+颈内静脉插管术后行肠外营养(PN)5d组6只,肝切除+胃造瘘术后1d组6只,肝切除+胃造瘘术后行肠内营养(EN)5d组6只。测定大鼠肝功能、肝组织白蛋白(ALB)mRNA的表达和肝组织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的蛋白表达。结果与PN5d组比较,EN5d组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显著下降(P〈0.05),血清ALB、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ALB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STAT-3、Ki67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EN可以加快肝硬化大鼠肝切除术后肝功能的恢复,避免胆汁淤积,促进肝脏蛋白合成和残肝再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GH-IGF-Ⅰ轴及性激素的变化与子宫肌瘤生长的关系。方法:选择年龄在30~55岁子宫肌瘤患者41例,其中增殖期21例,分泌期20例;年龄在33~53岁健康妇女4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增殖期21例,分泌期19例。采用免疫放射法(IRMA)测定血清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血清雌二醇(E_2)、孕酮(P)、睾酮(T)水平。结果:①肌瘤组分泌期GH、IGF-Ⅰ、IGFBP-3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而在增殖期肌瘤组的IGFBP-3比对照组也明显降低(P<0.05),但GH、IGF-Ⅰ则降低不明显;②增殖期肌瘤组的T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③子宫肌瘤组在增殖期IGF-Ⅰ与年龄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在分泌期IGF-Ⅰ与IGFBP-3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E_2与P无论在增殖期(P<0.01)还是分泌期均有显著的正相关(P<0.05)。与对照组明显不同的是T与E_2、与P的相关关系,及E_2与年龄的相关关系不存在了。而GH在增殖期与IGFBP-3呈正相关(P<0.05),与P也呈正相关(P<0.05),在分泌期GH与E_2则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①GH轴的变化是由年龄决定的,随着年龄的增长,GH、IGF-Ⅰ、IGFBP-3相应的降低,在此过程中性激素,尤其E_2起主要调节作用。子宫肌瘤患者在增?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生长激素(GH)对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门脉性肝硬化病人肝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方法:对10例门静脉高压症病人,在TIPS术后第2天开始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8 U×7天.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3、7天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纤维连接蛋白(FN)水平,同时测定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 结果:血清IGF-1水平TIPS术前与术后比较无显著差异,GH治疗后3天明显升高(P<0.01);Alb水平TIPS术前与GH治疗后3天比较无显著差异,7天后明显升高(P<0.05);PA和FN水平在GH治疗后第3天开始升高,第7天明显升高 (P<0.01). 结论:GH可以促进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肝蛋白质合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脓毒症大鼠血浆应激激素及骨骼肌葡萄糖载体-4(GLUT-4)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腹腔感染及颈静脉置管肠外营养(PN)模型后,随机分为脓毒症组(n=10)、PN组(n=10)和IGF-1组(n=10),另设正常组(n=10)仅行颈静脉置管输液.正常组和脓毒症组给予等渗盐水,自由进食和饮水,PN组给予营养支持,IGF-1组为PN IGF-1静脉注射,连续5d.第6 d测定血糖、胰岛素、高血糖素和IGF-1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骨骼肌GLUT-4及Real-Time PCR法测定GLUT-4 mRNA表达.结果:脓毒症大鼠血浆葡萄糖、胰岛素、高血糖素明显升高,IGF-1明显下降(P<0.01).IGF-1组前三者较脓毒症组和PN组明显降低,IGF-1则明显升高(P<0.05).脓毒症组骨骼肌GLUT-4及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IGF-1组GLUT-4及mRNA表达较脓毒症组和PN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IGF-1可改善应激激素之间的平衡,明显增加脓毒血症大鼠骨骼肌GLUT-4蛋白和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性生长迟缓与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维生素D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东莞市人民医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中心门诊及二门诊诊断为营养不良性生长迟缓的学龄前儿童100例(生长迟缓组)和没有发生生长迟缓的正常儿童10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血清GH、IGF-1、IGFBP-3及维生素D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生长迟缓组父母文化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儿童户外运动时间均更低或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乡镇儿童的生长迟缓率高于城市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迟缓组的GH、IGF-1、IGFBP-3、25-(OH)D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H、IGF-1、IGFBP-3、25-(OH)D检测对于营养不良性生长迟缓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肝硬化大鼠IGF-1、清蛋白mRNA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肝硬化后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方法:正常大鼠(A组)、肝硬化(B组)、肝硬化大鼠使用rhGH(C组),每组各30只,rhGH按1 U/(kg*d)皮下注射.于实验第14天取门静脉血测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浓度,取肝组织做清蛋白mRNA定量测定. 结果:A、C组IGF-1、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C组清蛋白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B组. 结论:rhGH具有刺激产生IGF-1和增加清蛋白mRNA表达量的作用,从而能明显改善肝硬化引起的低蛋白质血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矮小症儿童血清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l(IGF-l)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浓度变化情况,寻找一种简便确诊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方法。方法对82例矮小症患儿选用精氨酸和左旋多巴激发试验检测血清中生长激素(GH)水平,设定两项药物激发试验GH峰值均l0ug/L即诊断为生长激素缺乏(GHD组,50例),有一项激发试验GH峰值l0ug/L诊断为特发性矮小症(ISS组,32例),选取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IGF-l和IGFBP-3水平。结果 IGF-1、IGFBP-3检测结果 GHD组与ISS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ISS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GHD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血清IGF-1和IGFBP-3的浓度与GH峰值有很好的正相关性,单次检测血清中IGF-1和IGFBP-3的浓度可以诊断矮小症儿童的生长激素缺乏,不失为一种简便方法,可以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生长激素缺乏症(GHD)儿童用生长激素治疗前后的身高、骨龄、骨代谢指标的改变。方法测定48例生长激素缺乏症(GHD)儿童的身高、骨龄、身高增长速率、血清骨代谢指标[骨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Osteocalcin)、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3,IGFBP-3)、1,25-(OH)_2D_3],比较各组差异。结果 r-h GH治疗后6、12个月时GHD儿童身高增长速度较治疗前明显加快,血清BAP、Osteocalcin、IGF-1、IGFBP-3、1,25-(OH)_2D_3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高。结论 GHD儿童体内骨代谢水平明显降低,GH替代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IGF-1、IGFBP-3、身高、骨代谢指标、骨代谢调节激素1,25-(OH)_2D_3明显增高,GH替代治疗可促进GHD儿童身高增长及骨代谢。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的水平与病情程度及新生儿出生体重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并比较3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与38例正常血压妊娠妇女的血清IGF-1、IGFBP-1的水平。结果:子痫前期组IGF-1显著低于妊娠期高血压组和正常组,而IGFBP-1水平显著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和正常组;妊娠期高血压组与正常组间IGF-1、IGFBP-1的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GF-1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呈显著负相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显著正相关,而IGFBP-1与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呈显著正相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发病及严重程度与IGF-1、IGFBP-1有明显的关系,IGF-1、IGFBP-1与胎儿的发育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脓毒症大鼠血浆应激激素及骨骼肌IGF-1受体(IGF-1R)蛋白质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71只SD大鼠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腹腔感染及颈静脉置管肠外营养(PN)模型后,将存活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脓毒症组(n=10)、PN组(n=10)及IGF-1组(n=10),另设正常组(n=10)。正常组和脓毒症组给予生理盐水,PN组给予营养支持,IGF-1组为PN+IGF-1静脉注射,连续5天。第6天行颈动脉置管,开腹取门静脉血测定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皮质醇和IGF-1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实时定量PCR法测定肝脏和骨骼肌IGF-1R蛋白质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组大鼠血浆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显著升高,IGF-1显著下降(P〈0.01);IGF-1组前5项指标较脓毒症组和PN组显著降低,IGF-1则显著升高(P〈0.05,P〈0.01)。脓毒症组肝脏和骨骼肌IGF-1R蛋白质及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强(P〈0.05,P〈0.01);IGF-1组的IGF-1R蛋白质及mRNA表达较脓毒症组和PN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IGF-1可改善应激激素之间的平衡,降低脓毒血症大鼠IGF-1R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的表达,从而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家庭早期干预对0~6月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 weight infants,LBWI)血清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3,IGFBP-3)浓度和体格发育的影响. [方法] 将87例LBWIs随机分为干预组(46例)和非干预组(41例).两组在住院期间均行综合治疗.出院时对家长进行常规育儿及常见病预防指导;指导干预组家长在家中进行抚触、视、听、按摩、婴儿操干预训练.在生后3 d、3、6个月时抽血,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GH、IGF-1、IGFBP-3浓度;同时测量体重、身长、头围、胸围及采集相关材料. [结果] 生后3 d两组在性别、胎龄、血清GH、IGF-1、IGFBP-3浓度和各体格发育值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3、6个月时,两组喂养方式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干预组各体格发育值和血清GH、IGF-1、IGFBP-3浓度均显著高于非干预组(P<0.01). [结论] 家庭早期干预对LBWI血清GH、IGF-1、IGFBP-3的分泌和体格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内毒素、TNF-α及IL-6在诱导生长激素不敏感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在受体和受体后水平探讨内毒素(LPS)、TNF-α及IL-6在诱导生长激素不敏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分别静注LPS、TNF-α及IL-6,不同时相处死大鼠。应用RT-PCR法测定肝组织IGF-1、GHR和SOCS-3mRNA的表达;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GH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TNF-α和IL-6水平。结果:静注LPS后,各时间点血清GH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血清TNF-α和IL-6迅速升高,但TNF-α很快即恢复至正常水平。肝组织IGF-1和GHR mRNA的表达分别在注射LPS后12h和8h下调最多。正常大鼠肝组织SOCS-3mRNA微弱表达,但在注射LPS后立即上调,在1h时即上升了7.84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IL-6水平与SOCS-3mRNA的表达呈高度正相关。静注TNF-α后,肝组织SOCS-3 mRNA的表达无明显变化,但可明显下调GHR mRNA的表达。静注IL-6后,肝组织GHR mRNA的表达无明显变化,但SOCS-3 mRNA的表达却明显上调。结论:静注LPS可以诱导生长激素的不敏感,在受体水平与GHR mRNA的表达下调有关,在受体后水平与SOCS-3mRNA的表达上调有关。体内LPS的生物活性主要是由TNF-α和IL-6介导的,TNF-α和IL-6分别在受体和受体后水平发挥作用,但TNF-α的作用具有滞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