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耀泉 《现代保健》2010,(25):150-151
目的讨论超声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超声常规检查方法对胆总管结石进行定性诊断,探讨诊断结果。结果5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中有50例治疗前被超声正确诊断,超声检出率为96.2%。结论超声对胆总管结石诊断准确率比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内镜(EUS)、核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及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诊断中度可疑胆总管结石的价值。方法186例临床中度可疑胆总管结石患者均先后接受MRCP、EUS、ERCP检查,以内镜取出结石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EUS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敏感度为97.5%(155/159),准确度为97.3%(181/186),均显著高于MRCP的92.5%(147/159)和91.9%(171/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1、5.30,P=0.04、0.02);EUS诊断胆总管结石的特异度为96.3%(26/27),与MRCP[88.9%(24/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5.40,P〉0.05)。ERCP诊断胆总管结石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8.9%(184/186)、98.7%(157/159)、100.0%(27/27),与EU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US诊断胆总管结石的价值与ERCP相似,中度可疑胆总管结石ERCP术前行EUS或MRCP检查可以避免不必要的ERCP。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腹部超声对胆总管下段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了我院2013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胆总管下段结石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74例患者均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比较腹部超声检查在胆总管下段结石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经腹部超声检查,74例研究患者诊断为胆总管下段结石,经手术诊断,有71例患者诊断为胆总管下段结石,3例患者与手术诊断不一致,确诊率为95.95%.结论:腹部超声检查具有安全、使用准确率高的特征,熟练掌握腹部超声检查的技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D-MRCP、3D-MRCP结合冠状位B-TFE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为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术前MRI检查资料,比较分析2D-MRCP、3D-MRCP结合冠状位B-TFE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结果:96例患者中经手术证实2D-MRCP、3D-MRCP分别结合冠状位B-TFE序列、B-TFE序列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9%、92.7%和82.3%,且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75,P<0.05)。结论:2D-MRCP、3D-MRCP分别结合冠状位B-TFE序列对胆总管结石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临床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超声诊断结果的准确率进行探讨。方法:收集经手术确诊的4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前40例患者中有35例经超声诊断结果显示正确(占87.5%)。有5例误诊(占12.5%)中4例结石患者在胆总管下段,B超只显示胆总管扩张没有显示结石。1例结石患者在胆总管中段,超声只发现管壁回声增厚、毛糙、增强。结论:胆总管结石采用经腹超声进行诊断便捷无创,检查手法易于熟练掌握,确有需要时可与其它检查手段相结合使诊断率明显提高,误诊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
殷保江 《现代保健》2012,(21):70-71
目的:观察彩色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声像图表现特征。探讨彩超对输尿管结石的临床诊断价值,以逐渐提高输尿管结石的检出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总结87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二维超声检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结果:本组左侧输尿管结石52例、右侧结石33例、双侧2例;结石大小为0.2om×0.3cm~2.3cm×1.2cm,输尿管上段及壁内段共72例(75个结石),输尿管中段结石15例(16个结石);二维超声检出率为87.9%(80/91),加用彩色多普勒技术检查,检出率提高为95.6%(87/91),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Y。=3.56008,P=0.059185)。结论:彩色超声检查输尿管结石可准确显示输尿管结石的位置、大小、数目、肾积水等情况,具有使用简便、操作简单、无创、可重复、价格低廉、检出率高等优点,是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临床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超声诊断结果的准确率进行探讨。方法:收集经手术确诊的4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前40例患者中有35例经超声诊断结果显示正确(占87.5%)。有5例误诊(占12.5%)中4例结石患者在胆总管下段,B超只显示胆总管扩张没有显示结石。1例结石患者在胆总管中段,超声只发现管壁回声增厚、毛糙、增强。结论:胆总管结石采用经腹超声进行诊断便捷无创,检查手法易于熟练掌握,确有需要时可与其它检查手段相结合使诊断率明显提高,误诊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
李家德 《现代保健》2009,(27):129-130
目的分析32例胆总管结石的CT表现,探讨CT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32例胆总管结石病例。结果27例胆总管结石CT诊断正确,准确率约为84%,5例软组织密度结石因未做增强而诊断不明确。结论CT对胆总管结石的正确诊断率较高,与其他检查相比优势明显,并讨论了增强检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二维超声检查结果,评估实时三维超声成像技术诊断输尿管下段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输尿管下段结石病例150例共152个病变,均作二维超声及实时三维超声诊断,并以手术取石、碎石、药物排石后结果作为验证标准。结果:输尿管下段结石在合并肾盂积液情况下,两种方法之间无显著差别(P〉0.05);当无肾盂积液情况下,两种方法有显著差异(P〈0.05),实时三维超声比二维超声确诊率高;总体上两种方法有显著差异(P〈0.05),实时三维超声比二维超声准确率要高,漏诊少。结论:经实时三维超声诊断输尿管下段结石比经二维超声准确率高,具有直观、立体感强的特点,应用容积存储效应,结合多切面选择,可协助疑难病例的诊断,对减少漏诊输尿管下段结石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刘艳丽 《现代保健》2013,(16):72-73
目的:观察B超检查在诊断输尿管结石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2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采用X线拍片检查,观察组60例采用ASU-880型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3.5MHz,对两组患者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均经临床症状、x线及‘排石治疗证实,对照组诊断符合率为70.0%,观察组诊断符合率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技术先进,方法简便,价格低廉,能有效地诊断输尿管结石,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及时准确地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是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经手术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异位妊娠118例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异位妊娠中的诊断准确率及影像学表现检出率。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异位妊娠诊断准确率(98.3%)、原始心血管搏动检出率(16.1%)、胚芽检出率(24.6%)、盆腔积液检出率(97.5%)、附件区域包块检出率(99.2%)、子宫内假孕囊检出率(19.5%)均明显高于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78.8%、6.8%、8.5%、79.7%、82.2%、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经阴道颗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是异位妊娠的有效诊断方法,其中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超声在胆石症检查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胆石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超声在胆石症诊断中的价值。结果经超声诊断胆囊结石19例,肝内胆管结石6例,胆总管结石5例。结论超声作为临床疾病诊断手段之一,已经为广大患者所熟知,在胆石症检查与鉴别诊断中准确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肝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肝肿瘤患者的术中超声、术前超声、CT检查和病理证实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术中超声可精确定位小病灶,提高诊断率;确定肿瘤与血管关系,指导肝切除手术;辅助穿刺活检,局部治疗等,均优于其它影像学诊断。(2)本组术前超声定位准确率87%(40/46),术中超声定位准确率100%(46/46),明显高于术前超声(P〈0.01);术中超声对结节的检出率,尤其对于小于2.0cm的结节检出率更为显著,明显高于其它影像学诊断。(3)本组病例术后病理诊断为肝细胞癌36例,肝腺瘤2例,肝转移性腺癌4例。炎性假瘤2例,其他2例,其中定位后发现肿瘤与大血管关系密切3例,发现子瘤3例。结论术中超声方便快捷,在肝肿瘤的临床应用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经肝胆道镜(PTCS)是治疗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非常有用的方法。我院应用PTCS下液电碎石术(EHI)治疗胆管结石27例。其中胆总管结石11例,肝内胆管结石16例(单纯肝内胆总管结石11例,合并胆总管结5例)。胆总管结石11例中11例(100%)、肝内胆管结石16例中15N(93.8%)结石全部取出。PTCS取石次数胆总管结石平均2.6次、肝内胆总管结石取石次数平均6.3次。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不仅适用于经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失败及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例,对于高龄及高危人群也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在微小肾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医院收治的60例微小肾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结石直径1~3 mm 33例,3~5 mm 27例,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和X线检查,并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计算诊断准确率及不同直径肾结石诊断率。结果 X线联合超声诊断准确率为100.00%,高于单纯超声诊断的9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结石直径3~5 mm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0%,高于结石直径1~3 mm的诊断准确率8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结石直径1~3 mm微小肾结石患者行超声诊断率较3~5 mm肾结石患者低,为确保诊断准确率,应给予超声联合X线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物理检查结合超声诊断结果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湖北省恩施市中心医院体检乳腺异常病例8000例,结合其乳腺超声检查结果与乳腺物理检查中的异常表现进行诊断分析。结果望诊异常患者中确诊乳腺癌患者9例,与望诊无异常患者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367,P<0.05)。触诊异常组乳腺癌患者9例(27.3%),显著高于触诊正常组(χ2=11.200,P<0.05)。乳腺超声检查的病灶漏报率为19.3%。乳腺查体联合超声对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单独望诊、触诊、望诊与触诊结合(χ2值分别为18.546、9.872、8.633,均P<0.05)。结论常规望诊和触诊结合超声诊断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胆总管下段梗阻性病变的超声和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09年10月—2011年12月收治的76例胆总管下段梗阻性病变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或其他影像学和临床资料证实,分析患者的超声和CT图像表现特征,并比较两者的诊断结果。结果超声的定位诊断的准确率为82.3%,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为68.5%;CT的定位准确率为90.8%,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为74.0%;同时,我们也发现,超声和CT结合的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3.2%,胰头癌26例,壶腹部癌19例,胆道结石16例,硬化性胆管癌8例,胆总管下段癌5例。结论超声和CT都能够对胆总管下段梗阻性病变进行定位,并具有相似的定位诊断能力,但两者在诊断由不同病因导致胆总管下段梗阻性病变的过程中各有特点,定性能力有所侧重,同时,超声和CT相结合,取长补短,胆总管下段梗阻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准确率也将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B超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B超常规及相关检查方法对胆总管结石进行定性诊断,并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80例经手术证实的胆总管结石,75例手术前被B超正确诊断,检出率为93.75%。结论B超对胆总管结石诊断准确率很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7例梗阻性黄疸进行MRCP检查,并与临床诊断或手术和病理结果对照分析。MRCP采用不屏气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重度T2W扫描,结合呼吸触发及脂肪抑制技术,原始图像以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法进行三维重建。结果:全部67例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MRCP对梗阻性黄疸的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3.6%,其中MRCP诊断肝外胆管结石和恶性胆管梗阻的准确率分别为95%和65.4%,结论:MRCP检查成功率高,对梗阻性黄疸的定位诊断准确,结合原始图像和常规MRI扫描,对肝外胆管结石和恶性胆管梗阻的定性诊断也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超声在未触及肿块的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及影响超声诊断准确率的因素。方法对因乳头糜烂、乳头轻度回缩、乳晕水肿、乳房局部皮肤轻度凹陷、乳头溢液以及绝经后乳房痛等,在我院行乳房超声检查的152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52例患者中,超声共检测出乳房肿块101例,检出率66.4%,其中94例经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超声对肿块大小的估测与肿块实际大小明显相关,相关系数0.664(P〈0.01)。94例患者中,超声定性诊断符合率84%(79/94)。对40例乳腺癌患者,超声定性诊断符合率77.5%(31/40)。对54例病理证实的乳腺良性疾病,超声定性诊断符合率88.9%(48/54)。对直径大于1cm的乳腺癌肿块,超声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直径小于1cm的乳腺癌肿块(P〈0.05)。结论超声对乳腺疾病尤其是早期乳腺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肿块大小是影响超声诊断准确率的主要因素,对较小的乳腺肿块,应该结合临床或其他检查做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