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的常见病之一,多见于20-50岁青壮年,男多于女,大多好发于腰4—5之间和腰5骶1之间,腰3-4之间略少见。它是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之后,在外力的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血管或脊髓等组织所引起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病症。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常常在外力的作用下,髓核突破纤维环或部分纤维环或软骨终板形成局部突出物,压迫临近组织结构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改变。椎间在临床上以4、5腰椎和腰5骶1椎之间椎间盘最容易发生病变。好发于青壮年,以男性为多。本人在多年的实践中,对腰椎间盘突出病人治疗采用推拿治疗方法,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常常在外力的作用下,髓核突破纤维环或部分纤维环或软骨终板形成局部突出物,压迫临近组织结构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改变.椎间在临床上以4、5腰椎和腰5骶l椎之间椎间盘最容易发生病变.好发于青壮年,以男性为多.本人在多年的实践中,对腰椎间盘突出病人治疗采用推拿治疗方法,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名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本病的发生是由于腰椎间盘发生退变与外力损伤等因素,使纤维环部分破裂,髓核从纤维环的缺损处向侧后方突出,压迫脊神经根,引起腰伴下肢放射性疼痛,发病部位多在下腰部腰椎4-5椎之间或腰椎5至骶椎1之间的椎间盘。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突出又名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易发年龄为20-50岁之间,少年儿童极少发病,典型的椎间盘突出症如发病于老年人(60岁以上)则难治愈。临床上易发部位一般是腰4-5或腰5-骶1之间。1病机 腰椎间盘纤维环在生理上纤维后外侧较薄弱,后纵韧带为脊柱全长,但从第一腰椎平面以下后纵韧带开始由宽变窄,到第5腰椎和前1骶椎之间。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破裂症",是临床常见病.本病是由于椎间盘组织在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血管或脊髓等组织,产生下腰部疼痛和坐骨神经痛等症状的一种病变.本病多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男性,临床上以腰4/5和腰5/骶1之间的椎间盘最易发生病变.笔者自2002年6月至2004年1月,共收治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由纤维环、透明软骨板和髓核组织组成,20多岁以后逐渐变性,如受外伤,纤维环可能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而产生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为腰腿痛常见原因之一,突出部位以腰4-5和腰5-骶1为主,大部分患者经保守治疗可获痊愈,只有不超过10%的患者需手术治疗[1].本院2005-2008年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7例,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或腰椎间盘髓核突出症.它是指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刺激和压迫神经根造成腰腿疼痛、麻木的一种常见病.本病多见20~50岁的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其发病部位以腰4~5为最多,腰5骸1次之,腰3~4较少见.  相似文献   

9.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部遭受较重的外力作用,使腰椎间盘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向外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引起的腰痛和一系列神经症状,又名"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简称"腰突症"。本病多见于男性体力劳动者,且以20~40岁居多,由于腰部负重大,活动多,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于第4~5腰椎与腰5~第1骶椎之间的椎间盘。近年来,笔者采用推拿、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获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miation,简称LDH)主要是指下腰椎,尤其是腰3~4、腰4-5、腰5~骶1的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压迫和刺激相应水平的一侧或双侧坐骨神经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严重影响工作、生活能力的常见病、多发病。针灸对本病的治疗有良好效果,临床报道较多,其中以针刺腰夹脊穴法治疗者亦颇多。  相似文献   

11.
陈玉辰 《天津中医药》2012,29(4):402-403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指在长期劳损或各种原因下造成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刺激神经根或硬膜囊产生的以下肢放射痛为主要症状的病症。最常发生于腰5骶1椎间隙(以下简称L5-S1)[1],这种突出受纤维环周围完整性限  相似文献   

12.
腰间盘突出症又称腰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由于腰间盘的退形性变与损伤,导致脊柱内外力学平衡失调,使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致髓核破裂口突出,压迫腰底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引起腰腿痛的一种病症。本症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高,占门诊腰腿病的15%,发病年龄在20~5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临床的腰椎4.5椎间盘或1、5骶1椎间盘突出为多见。  相似文献   

13.
附子汤并阳和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指下腰椎,尤其腰4~5、腰5骶1和腰3~4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及髓核组织突出,压迫和刺激相应水平的一侧或两侧坐骨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从2002年7月至2003年9月共收治病人56例,经用附子汤和阳和汤合方加减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一、椎间盘脱出症的病理 椎间盘随着年龄的增大,退行性变加剧。纤维环的环状纤维自内逐渐向外破裂,中年人在弯腰时突然猛力提起重物或举重而外伤,特别是在腰部肌肉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腰椎间盘可急性突出。由于髓核处于中央略偏后,后纵韧带的两侧又是薄弱环节,髓核乃向后挤压,突向后外侧,恰好挤压或刺激腰神经根,造成坐骨神经痛。在临床中,最多突出部位是在腰_(4、5)和腰_5骶_1之间。  相似文献   

15.
秦曦军  顾一煌 《光明中医》2008,23(4):543-54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的变性、损伤,髓核从破裂的纤维环处膨出、突出,其突出的部分和变性的纤维环引起脊髓、马尾、脊神经根的压迫刺激症状。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腰痛及下肢的坐骨神经痛。本病好发于青壮年,以20-45岁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并腰4-5,腰5-骶1之间突出为多见。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方法可分为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两大类。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的变性、破坏,髓核从损伤的纤维环处膨出、突出,其突出的部分和变性的纤维环引起髓核、马尾神经、腰神经根的压迫刺激症状,或者是因髓核的变性,软骨板也相继变性,以至髓核突向椎体内。临床主症为腰痛及下肢放射痛。本症在推拿临床中十分常见,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20-40岁之间,儿童极少发病,典型的髓核突出症也不发生于老年人。临床以腰4、5,腰5骶1椎间盘突出多见,偶见于腰3、4椎间盘突出。  相似文献   

17.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指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使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连同残存的纤维环和覆盖其上的后纵韧带向椎管内突出,刺激和压迫邻近的脊神经所产生的一组症状。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麻木等。90%以上涉及腰4/5或腰5/骶1椎间盘。本病属于中医“腰痛”范畴。  相似文献   

18.
腰椎间盘突出简称"腰突症"亦称"髓核突出"或"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常见的腰部疾病之一.本病是因为腰椎间盘有不同程度退变后,或者外因作用下,致纤维环破裂、突出的髓核,压迫刺激了邻近组织,从而使腰部产生疼痛,下肢单侧,或双侧麻木、疼痛等一系列症状.笔者2006年2月~2010年3月采用牵引、理疗、推拿等综合治疗腰突80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腰椎间盘突出简称“腰突症”亦称“髓核突出”或“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常见的腰部疾病之一。本病是因为腰椎间盘有不同程度退变后,或者外因作用下,致纤维环破裂、突出的髓核,压迫刺激了邻近组织,从而使腰部产生疼痛,下肢单侧,或双侧麻木、疼痛等一系列症状。笔者2006年2月。2010年3月采用牵引、理疗、推拿等综合治疗腰突80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后,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进而引起纤维环或连同髓核、软骨终板向外突出,压迫或刺激突椎神经、神经根而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是引起腰腿痛的最常见疾病,腰椎间盘突出部位以腰4/5和腰5/骶1最为常见,其发病率占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95%[1]。我科采用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我科门诊患者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