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少雄 《新医学》2009,40(11):740-741
冠状动脉穿孔是PCI中少见的严重并发症。该文报道1例PCI出现冠状动脉穿孔后转运至上级医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抢救成功的病例。该例因心肌梗死行左回旋支支架置入术时出现冠状动脉穿孔、急性心包填塞,患者意识丧失,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经充盈球囊封闭穿孔、心包穿刺引流、输血、应用升压药等稳定病情,于出现穿孔后3h开始转运,并于穿孔9h后开始CABG,手术成功。该例提示,在不具备CABG条件的医院,行PCI出现不能闭合的冠状动脉穿孔后应及时行心包穿刺,稳定生命体征后尽早转运至最近的具备CABG条件的医院手术治疗,可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2.
经皮球囊二尖瓣扩张术并发心脏压塞中文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二尖瓣扩张术(PBMV)并发心脏压塞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有关PBMV并发症的中文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选择72篇文献,报道发生心脏穿孔及心脏压塞173例,死亡9例。50例原因明确者,44例(88.0%)发生于房间隔穿刺过程中。68例经单纯心包穿刺引流痊愈;70例心包穿刺引流后行紧急开胸修补术。结论:心脏穿孔及心脏压塞为PBMV的常见严重并发症,完善及规范房间隔穿刺方法是预防的关键,及早识别并根据心脏压塞进展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为治疗的要点。  相似文献   

3.
邢军  刘锋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2):2266-2269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出血和心脏压塞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湘雅二医院因心脏直视术后出血和心脏压塞再次开胸手术87例病例,采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活动性出血21例,急性心脏压塞63例,延迟性心脏压塞3例,死亡11例(活动性出血组3例,急性心脏压塞8例)。活动性出血组术后动脉收缩压、舒张压、中心静脉压、尿量进行性下降,心率增快,引流量显著增多(P〈0.05)。急性心脏压塞组术后pH值、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突然快速降低及尿量显著减少,中心静脉压及心率很快增高,引流量突然减少(P〈0.05)。术后活动性出血以心脏切口、胸腺、骨膜及骨髓腔、剑突血管、心包切缘、钢丝穿孔点等多见。【结论】术前心功能不全及继发多脏器功能失调,体外循环凝血机制紊乱,术中止血不彻底,术后处理不及时是心内直视术后出血或心脏压塞的主要原因。调整术前脏器功能,加强血液保护,止血彻底,术后严密监护,必要时及时开胸止血是防治术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后并发延迟心脏压塞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 分析1999年8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2例老年PCI术后出现延迟心脏压塞患者相关资料.结果 2例PCI术后出现延迟性心脏压塞的患者均为老年女性,提示老年女性多支血管复杂病变患者是PCI术后迟发心脏压塞的重点监测对象,术后6h内出现无法解释的低血压者应及时做床旁心脏超声检查,以排查和鉴定是否存在迟发心脏压塞.2例患者经心包穿刺引流和采取相应措施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 老年女性多支血管复杂病变患者是PCI术后迟发心脏压塞的易患者,应注意其术后的早期临床特征,并进行相应的评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并发冠状动脉穿孔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PCI并发冠状动脉穿孔患者的临床诊治和护理过程。结果冠状动脉穿孔原因:球囊扩张压力过大致血管撕裂3例,指引导丝穿出血管2例,球囊过大导致血管破裂1例。有3例并发心包填塞,其中2例为术后迟发性心包填塞。穿孔处理:2例行球囊长时间低压扩张压迫,2例用支架覆盖,2例行心包穿刺引流。结论冠状动脉穿孔是PCI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加强术后护理对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并发症、减少不良心脏事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心脏介入性治疗中发生急性心脏压塞抢救成功和失败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86年1月至2004年5月1818例心脏介入手术导致急性心脏压塞的资料。结果 5例患者在介入治疗术中或术后即刻出现急性心脏压症状,发0.28%,4例经心包穿刺引流和积极抢救成功,1例因射频导管消融导致左心房穿孔.心包穿刺失败,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急性心脏压塞是心脏病介入性治疗操作中可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及早发现病情变化,积极抢救与护理能使病人转危为安。  相似文献   

7.
胸腔负压吸引广泛应用于气胸的治疗及纵隔、心脏术后的引流。心脏术后由于术中体外循环的抗凝及术后止血不彻底,心包、纵隔及胸腔引流量增多,采用持续胸腔负压吸引,及时有效引流胸腔积液,防止引流管堵塞,从而预防心脏压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总结引起体外循环下停跳冠状动脉搭桥(CABG)围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0年4月-2004年4月施行的单纯CABG病人229例,对比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意外、肺部疾病史、肾功能、术前心梗、心衰、心功能分级以及造影情况、CPB时间、阻断时间、搭桥数、低心排、心律失常、心衰、LABP辅助、低血压、少尿、大量引流、开胸止血、肺部感染、呼衰、肾衰、纵隔感染、下肢感染、清创、消化道出血等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法寻找危险因素。结果 回归法显示术后使用IABP、脑梗死、长时间转流、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术前NYHA分级是围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各项危险因素需进一步细化分析,以更好地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搭桥术110例围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围术期处理经验 ,提高技术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 110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病人围手术期治疗经验 ,其中男 75例 ,女 3 5例 ,平均年龄 (5 6 6± 7 5 )岁。采用常规体外循环心脏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 (CCABG) 2 9例 ,非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 (OPCAB ) 81例 ,室壁瘤切除 1例 ,室间隔穿孔修补 1例 ,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 2例。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 2例 ,1例死于顽固性心力衰竭 ,另 1例死于广泛脑梗死 ,其余病人均痊愈。结论 :针对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人群的特殊性 ,及早和正确的预防、处理并发症是提高手术疗效 ,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3例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中发生心脏压塞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3例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中发生急性心脏压塞的护理。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心脏压塞;一旦发生心脏压塞,立即配合医生行心包穿刺引流,血液回输;在保守治疗不成功后,协助医生做好向外科转运及导管室内开胸的准备。通过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3例急性心脏压塞均抢救成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分4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临床经验。方法:2001年5月~2004年6月,我院对42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左主干病变4例,单支病变3例,双支病变10例,三支以上病变25例。全部胸骨正中切口,23例在体外循环下进行,19例在非体外循环下进行,乳内动脉搭桥40根,大隐静脉搭桥81根,人均搭桥2.9支。结果:全组均痊愈出院,术后心绞痛完全消失或明显减轻。随访2~48个月效果良好。结论: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合理选择病人,妥善围手术期处理,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及不断提高外科操作技术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89岁,因冠心病行介入治疗。置入冠状动脉支架3个。分别位于左前降支、钝缘支及右冠状动脉主干。术后2h发现心包填塞,经心包穿刺引流、止血,效果不佳,怀疑心脏外伤,急诊开胸探查。经左前外侧胸部切口人胸。术中见左侧胸腔内约600mL积血,心包左缘有-2mm大小破口,有鲜血涌出,怀疑为心包穿刺所致。切开心包,见左心室表面钝缘支中段出血,  相似文献   

13.
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俗称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常规在体外循环下行CABG是发展比较成熟的手术方式,但手术创伤大,体外循环和低温对机体的损害是明显的,如组织灌注不足、无菌性炎症、血液稀释、脑卒中、肝肾功能损害等。随着微创冠状动脉外科的兴起,特别是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OPCABG),术后可降低病死率和围术期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减少病人围术期用药,缩短住院时间,从而降低治疗费用的,  相似文献   

14.
高龄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发生多种并发症一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高龄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收治1例高龄冠心病行CABG后发生多种并发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多年,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3支病变。行心脏跳动下CABG,手术顺利。术后20 min纵隔引流量突然增加,血压下降,行开胸探查术发现心包腔大量积血,静脉桥分支出血。结果术中予缝合静脉破口,主动脉球囊反搏辅助循环,留置起搏导线。术后予扩张冠状动脉降压等治疗,后出现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心肌缺血。拟行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结论高龄患者行CABG存在较多并发症风险,术前需做好评估,术中需审慎操作,术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出现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救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5例患者在心脏介入治疗术中,发生急性心脏压塞,经保守治疗不成功,即在导管室行心包开窗手术修补,术中护理配合要点:在心包穿刺引流不能缓解心脏压塞后,立即做好消毒隔离,协助气管插管及开胸手术;做好生命维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心率、血压,防止导管弯折影响有创血压的正确测量;熟悉开胸的主要过程和必用器械,密切观察术者操作,有条不紊地进行配合,准确及时提供有用数据,缩短手术时间;尽力创造相对无菌的环境,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组3例抢救成功,2例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心脏介入性治疗手术过程中急性心脏压塞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9月间在本院行心脏介入性治疗手术过程中6例发生急性心脏压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在心脏介入性诊治操作过程中发生急性心脏压塞的患者中,2例患者与心脏射频消融术有关、2例患者与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有关、1例患者与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术有关、1例患者与临时起搏器安装术有关。经积极治疗,5例患者治愈出院,1例患者死亡。[结论]急性心脏压塞是心脏介入性治疗过程中严重的并发症,多与操作不当有关。及时诊断与处理是抢救中的关键所在,心包穿刺引流是治疗的首要方法,必要时行开胸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胸腔负压吸引广泛应用于气胸的治疗及纵隔、心脏术后的引流.心脏术后由于术中体外循环的抗凝及术后止血不彻底,心包、纵隔及胸腔引流量增多,采用持续胸腔负压吸引,及时有效引流胸腔积液,防止引流管堵塞,从而预防心脏压塞的发生.我科自2007年至今采用一新型三腔胸腔引流装置,其在观察引流液的量及性状、预防倒流所致逆行感染及负压控制方面均较以往的单腔瓶有显著改进,同时降低了心脏压塞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二次开胸止血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出血是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后的一个重要并发症,国外报道CABG术后二次开胸止血的发生率是2%~5%,术后出血与诸多因素有关,而是否需要二次开胸止血,何时止血,则需要护理人员为医生提供准确数据。二次上台开胸止血的指征为:术后2h引流〉500ml/h,或第1小时引流〉10ml/kg;连续引流超过200ml/h不减少;出现心包填塞指征等。  相似文献   

19.
高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陈园园  周敏  韩云 《齐鲁护理杂志》2004,10(11):808-810
目的 :总结高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 :本组 2 1例高龄患者 ,应用低温体外循环行CABG术 8例 ,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行CABG术 13例 ,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无死亡病例发生 ,术后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 1例 ,伤口感染 4例 ,平均住院 2 2 4天。结论 :针对高龄冠心病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 ,加强围手术期护理 ,可有效地帮助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20.
邓少娟  郑惠平 《家庭护士》2009,7(8):746-747
报道1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合并急性心脏压塞的护理.病人因急性下壁、后壁心肌梗死入院,稳定后行冠状动脉造影、腔内成形术加支架植入术,术中放置临时起搏导线致右心室穿孔出现急性心脏压塞,因及时发现,借助心脏彩超确诊,紧急抢救,心包穿刺解压,外科手术修补等处理,病人痊愈出院,随访1年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