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吴晓平 《中国药师》2013,16(7):1046-1047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影响.方法: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予以降颅内压、抗感染、营养神经和预防并发症等对症治疗,有手术指征者及时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鼠神经生长因子18 μg,im,qd,疗程2周.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浆NSE和MBP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P<0.05或0.01),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且观察组患者GCS评分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后6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GCS评分改善幅度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能明显提高患者的GCS评分,促进患者意识的恢复,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浆NSE和MB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控制性减压术对中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0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100例中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2例接受控制性减压术治疗(观察组),48例接受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6个月评价比较两组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评分( GCS)、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表评分( NC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 Barthel指数)、颅内压(术中、手术结束及术后6个月)及预后,同时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评价指标及预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控制性减压术治疗中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良好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奥拉西坦辅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重型颅脑伤合并创伤性休克70例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注射液.分别于治疗前后测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同时行CT灌注成像(CTPI)检查,检测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治疗14 d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治疗1个月后测评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GCS评分、CBF、MTT、GOS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拉西坦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休克具有良好疗效,能改善脑微循环,促进脑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热毒宁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对患儿脑脊液和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脑型肌酸激酶(CK-BB)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热毒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脑脊液和血清NSE、CK-BB含量,,及其在治疗前脑脊液和血清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脑脊液和血清NSE、CK-BB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脑脊液和血清NSE(4.89 ±2.69)μg· L-1、CK-BB含量(4.44 ± 1.36)U· L-1显著低于对照组(9.08 ±2.04)μg· L-1、(5.64 ±1.44)U· L-1(P<0.01);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治疗前脑脊液和血清NSE、CK-BB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785,0.685,均P<0.01).结论 热毒宁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能有效地降低患儿脑脊液和血清NSE、CK-BB含量,对减轻和修复脑损伤,控制病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于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5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14 d后颅内压水平、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治疗3个月后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颅内压水平和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颅内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联合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14 d后,两组GC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且联合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明显降低颅内压,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和观察组(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格拉斯哥(GCS)评分、痊愈率、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3d、15d,观察组GC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痊愈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鼻饲治痰醒脑汤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b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38分]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治痰醒脑汤组)和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血清中NSE和S-100b的水平;评估两组治疗后GCS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清中NSE和S-100b的水平低于对照组,GCS评分总体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治痰醒脑汤可以通过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血清中NSE和S-100b的影响,起到脑保护作用,改善该类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控制性减压术用于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对于防治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在2014年1月~2017年8月来江门市江海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选出8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控制性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死亡率、脑梗死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死亡率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剔除死亡的患者,在两组患者中,术后即刻以及术后3个月的颅内压上,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5.13%、2.56%,对照组分别为20.59%、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的ADL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性减压术有助于平稳降低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预防继发性脑梗死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重症患者联用醒脑静与脑苷肌肽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所选的观察对象均为颅脑损伤重症患者,共计120例,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给予脑苷肌肽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给予醒脑静联合脑苷肌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清醒时间、治疗3个月后预后评分(GOS),比较治疗前后GCS评分;评价两组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6.67%,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清醒时间低于对照组,治疗后GCS及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重症患者联合应用醒脑静与脑苷肌肽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良好,安全性较高,临床进行大力推广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辅助亚低温在重型颅脑创伤伴脑疝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随机原则,将重型颅脑创伤伴脑疝患者88例分成研究组48例,对照组40例,两组病例手术方法均采用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术后研究组辅以亚低温治疗.术后对两组病例的GCS评分、脑池显示率、瞳孔回缩率和治疗结果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 术后GCS评分、脑池显示率、瞳孔回缩率和治疗结果等指标,研究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能有效缓冲重型颅脑创伤伴脑疝患者颅内压,同时辅助亚低温治疗,有利于降低脑氧消耗、减轻脑水肿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在重型颅脑创伤伴脑疝患者中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剂对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及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内皮素-1(ET-1)、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剂30 mg+0.9%氯化钠注射剂100 mL,iv gtt,q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剂20 mL+0.9%氯化钠注射剂250 mL,iv gtt,bid。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精神状态(MMSE)评分、凝血功能、NSE、ET-1、CRP和PCT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t=9.845、5.961,P<0.05)。观察组治疗后D-二聚体和Fib水平低于对照组(t=12.153、11.412,P<0.05),脑脊液NSE、ET-1、CRP和PCT水平低于对照组(t=14.849、15.476、20.122、15.915,P<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预后结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剂对颅脑损伤患者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降低脑脊液NSE、ET-1、CRP和PCT水平,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 CSF )和血清内皮素-1( ET-1)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和对照组以GCS评分分组( GCS≤12分为中/重型颅脑损伤组、GCS>12分为轻型颅脑损伤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患者CSF和血清ET-1浓度进行检测。结果颅脑损伤中,中/重型颅脑损伤组CSF中ET-1浓度[(38.89&#177;9.50)μg/L]显著高于轻型颅脑损伤组[(22.25&#177;8.55)μg/L](t=5.453,P=0.000)和对照组[(15.67&#177;7.72)μg/L](t =8.347,P=0.000);轻型颅脑损伤组 CSF 中ET-1浓度也高于对照组(t=2.390,P=0.023)。中/重型颅脑损伤组血清ET-1浓度[(107.02&#177;17.25)μg/L]显著高于轻型颅脑损伤组[(46.21&#177;11.19)μg/L](t=12.176,P=0.000)和对照组[(32.34&#177;10.64)μg/L](t=16.163,P=0.000);轻型颅脑损伤组血清ET-1浓度也高于对照组(t=3.751,P=0.001)。在所有研究对象中,血清ET-1浓度高于脑脊液(t=9.974,P=0.000)。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ET-1水平与颅脑损伤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艾司洛尔联合右美托咪定对重型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患者脑脊液(CSF)中乳酸、S100B表达,颅内压(ICP)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行单侧去骨瓣减压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艾司洛尔联合右美托咪定治疗组(联合治疗组,30例)与单用右美托咪定治疗组(对照组,30例)。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1、3、7 d颅内压变化及CSF中乳酸和S100B蛋白水平,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14 d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出院后共随访6个月,采用Glasgow预后分级(GOS)评价2组患者的预后。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3、7 d其CSF乳酸含量、S100B水平和ICP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14 d GCS评分及NI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出院后6个月随访时2组患者GO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洛尔联合右美托咪定联合治疗可降低重型颅脑创伤去骨瓣术患者CSF乳酸水平和S100B蛋白表达,改善患者的短期预后,但并未改善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14.
侯剑萍  孙玉才 《中国药业》2010,19(24):29-30
目的观察早期使用盐酸纳洛酮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3~8分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使用脱水剂、糖皮质激素、营养脑细胞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8例加用盐酸纳洛酮持续静脉滴注,连用10 d后停药,对两组患者进行GCS评分。结果与治疗前GCS评分相比,两组治疗后GCS评分均明显升高(治疗组,t=8.3014,P〈0.01;对照组,t=2.9956,P〈0.01),且治疗后GCS评分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2.755 3,P〈0.0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使用盐酸纳洛酮可明显提高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不同时机应用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颅脑外伤患者,根据治疗时机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患者在伤后12~15 d给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则在伤后16~30 d给予高压氧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GCS评分以及疗效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58/60),高于对照组的81.7%(49/60)(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能有效改善患者的GCS评分,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的相关性及其治疗结果。方法对70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采取药物常规治疗,必要时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脊液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GC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脑脊液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GCS评分明显提高,伤后6个月GOS评分明显增高。结论高压氧治疗可显著降低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脑脊液LDH、CK水平,并有满意的近期及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7.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髓鞘碱蛋白改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CSF)中髓鞘碱蛋白(MB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以同期非神经系统患者为对照,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62例急性颅脑损伤组患者CSF中MBP。结果:急性颅脑损伤组CSF中MBP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性弥漫性颅脑损伤(ADCI)组高于急性局性颅脑损伤(ALCI)组,ADCI组入院时GCS低于ALCI组,而GOS低于ALCI组。MBP与GCS、GOS均呈明显负相关。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CSF MBP升高,测定CSF中BMP有助于判定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轻重及预后,有助于ADCI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控制性减压术防治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1例,选用控制性减压术治疗,对照组39例,选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脑梗死发生率、6个月后的恢复情况以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效果与脑梗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个月后的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控制性减压术防治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的手术效果好,能有效降低脑梗死发生率,术后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