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国产、进口乌拉地尔对全麻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无高血压病史的择期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国产乌拉地尔组、进口乌拉地尔组和对照组.三组病人麻醉诱导均相同.术毕当病人符合拔管指征时,静注乌拉地尔0.4mg/kg,或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记录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1分钟、5分钟的SP、DP、HR,并计算SP与HR的乘积RPP.结果:对照组拔管后SP、DP、HR、RPP均较拔管前显著升高(P<0.05),尤以拔管时至拔管后1分钟为著(P<0.01).围拔管期两组乌拉地尔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非常相似,SP、DP较拔管前均无明显变化,而HR则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SP、DP和RPP的变化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国产乌拉地尔与进口制剂具有同等的降压效能,可削弱拔管期高血压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尼卡地平抑制老年肿瘤病人拔管期间的心血管应激反应.方法选择老年肿瘤病人,拟行肿瘤切除者40例,随机分为Ⅰ组(对照组)、Ⅱ组(实验组).Ⅱ组全麻拔管前静注尼卡地平0.04mg@kg-1,Ⅰ组静注等量生理盐水,5分钟后拔管.记录入室、术毕前的SBP、DBP、HR及RPP,ECG等.结果实验组拔管后1分、5分的SBP、DBP及RPP与拔管前比较下降(P<0.01),HR减慢(P<0.05).实验组拔管后1分、5分的SBP、DBP、HR、RPP均低于对照组的相同时点(P<0.01).对照组出现1例心肌缺血,2例频发室性早搏改变,实验组ECG无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改变.结论尼卡地平能有效地抑制老年肿瘤病人拔管期间的心血管应激反应,改善心肌供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胸部硬膜外阻滞对伴有高血压及冠心病的开胸手术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 4 0例高血压开胸手术病人分为全身麻醉组 (对照组 ,2 0例 )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 (复合组 ,2 0例 ) ,对比两组在插管前 ,插管后 2分钟、2 0分钟及拔管后的SBP、DBP、HR。结果 插管后 2分钟及拔管后对照组SBP、DBP、HR显著上升 ,与插管前复合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伴有高血压及冠心病的病人的开胸手术 ,对于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全麻后气管拔管时发生与气管插管类似心血管反应,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使冠心病患者及伴有冠心病高危因素患者心肌氧供氧需失衡,发生心脑血管意外,我们观察了乌拉地尔对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全麻对小儿喉乳头状瘤切除术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喉乳头状瘤切除术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前予以右美托咪定1 μg/kg稀释成10 ml在10分钟内泵注完;对照组予以10 ml生理盐水10分钟内泵注完。入室后两组均予以面罩8%七氟烷+高流量氧气(6 L/min)麻醉诱导,保持自主呼吸气管插管,患儿仰卧行喉乳头状瘤切除术,术中3%~4%七氟烷维持麻醉。记录诱导前镇静评分和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T2)、手术开始(T3)、手术结束(T4)、清醒拔管(T5)各时间点的MAP、HR、BIS;记录两组苏醒时间、清醒拔管后5 min(T6)及拔管后10 min(T7)的躁动评分。结果:观察组诱导前镇静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的MAP、HR、BIS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清醒拔管后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全麻应用于小儿喉乳头状瘤切除术可提高麻醉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防止患儿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常规全麻与联合麻醉对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术前接受常规全麻,治疗组患者术前接受硬膜外麻醉联合常规全麻,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平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术中麻醉剂用量、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肺部啰音、术中体动和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BP、DBP及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SBP、DBP及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麻醉诱导后、手术探查时、拔管时、拔管5 min的SBP、DBP及HR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术中麻醉剂的应用剂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术中体动、苏醒期躁动及肺部啰音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胃癌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联合麻醉相对于常规全麻可降低患者麻醉诱导后及术中的SBP、DBP及HR,降低麻醉剂的应用剂量,缩短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降低患者术中体动、苏醒期躁动及肺部啰音的发生率,对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咪唑安定用于老年肿瘤病人在全麻诱导对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普胸手术 40例 ,按年龄分为老年组 ( 1组 ) 2 0例 ,中青年组 ( 2组 ) 2 0例。麻醉诱导时静注咪唑安定 0 2mg/kg ,观察诱导期间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 (HR)的变化。结果 诱导后两组病人的SBP、DBP、MAP降低 ,1组更明显 (P <0 0 5 ) ,插管后两组SBP均回升 (P <0 0 5 ) ,2组的DBP、MAP有更明显的升高 (P <0 0 1)。整个诱导期间两组病例的HR变化不大。结论 咪唑安定麻醉效果强 ,起效快 ,适宜于全麻诱导 ,在老年病人诱导插管中能有效地抑制心血管反应 ,对老年病人可以安全地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实施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对肿瘤患者全麻苏醒期呼吸循环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腹部肿瘤择期手术实施全麻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患者手术结束转入术后恢复室时即行PCIA,对照组患者待清醒且拔除气管导管后行PCIA。监测两组患者转入术后恢复室时(T0)、拔管时(T1)、拔管后5 min(T2)、拔管后10 min(T3)及拔管后60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监测患者拔管前和拔管后60 min的动脉血氧分压(Pa 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水平;记录患者拔管时间、拔管时躁动评分,观察有无苏醒延迟、拔管后嗜睡和呼吸抑制现象。结果 观察组患者MAP和HR波动较为平稳;T1时点MAP和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T0、T2、T3、T4时点的MAP和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拔管时躁动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拔管时间、拔管前5 min和拔管后60 min的Pa O2和Pa 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肿瘤患者手术结束开始实施PCIA可有效抑制气管拔管引起的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减少拔管时躁动发生,且呼吸功能恢复及拔管时间均未受影响,提高了患者的复苏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对血流动力学及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4月间上海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收治的行胃癌根治术的治疗的94例患者,根据使用麻醉药物不同进行分组。其中,行瑞芬太尼麻醉的4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行舒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的48例患者纳入复合组。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插管前、插管后1min、拔管后1min及拔管后5min的血流动力学及应激水平的变化和拔管10min后清醒镇静评分、躁动评分及术后6h、12h和24h的疼痛评分,并评估舒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在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价值。结果与麻醉前比较,两组患者插管前的HR(心率)和MAP(平均动脉压)水平下降,两组患者插管后1min、拔管后1min及拔管后5min的HR和对照组拔管后1min的MAP均升高且高于麻醉前水平,复合组拔管后1min的MAP升高仍低于麻醉前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复合组患者的HR和MAP水平在插管后1min、拔管后1min及拔管后5min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复合组患者各时间点的清醒镇静评分、躁动评分及疼痛评分均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的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插管后1min、拔管后1min及术后12h和术后24h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且复合组插管后1min、拔管后1min及术后12h和术后24h的E和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能有效维持插管全麻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应激水平,缓解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0.
全麻后气管拔管时发生与气管插管类似心血管反应,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使冠心病患者及伴有冠心病高危因素患者心肌氧供氧需失衡,发生心脑血管意外,我们观察了乌拉地尔对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1.1病例选择及一般资料患者40例,男20,女20。年龄35~72岁,中位年龄56岁。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制定的患者全身情况分级为Ⅰ~Ⅱ级,除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肺癌手术30例,胃癌根治术10例。麻醉方法:芬太尼、异丙酚、琥珀胆碱常规诱导后气管插管,以芬太尼、万可松、异氟烷维持麻醉。术毕气管拔管指征:出现自主呼吸、PetCO2<…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非气管插管麻醉对肺癌行胸腔镜手术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0例接受胸腔镜手术的肺癌患者分为插管组与喉罩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采取胸腔镜下肺部手术,其中插管组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喉罩组采取喉罩通气静脉麻醉。比较两组诱导前、插管时、开始手术时、苏醒拔管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以及麻醉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花费、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插管组患者插管时与苏醒拔管时的SBP、DBP、HR水平均高于诱导前(P﹤0.05),而喉罩组无明显变化(P﹥0.05)。喉罩组患者插管时与苏醒拔管时的SBP、DBP、HR水平均明显低于插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喉罩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插管组,住院花费少于插管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插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通气麻醉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小,且操作简单,肺部损伤轻,有利于患者恢复,住院花费少,并发症少,效果优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可作为胸腔镜手术首选麻醉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Narcotrend监测对卵巢癌切除术中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和麻醉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行卵巢癌切除术的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麻醉师依据患者的体征表现及自身临床经验判断麻醉深度从而调整用药剂量)和观察组(采用Narcotrend监测数据确定麻醉深度并指导用药剂量的调整),每组42例。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切皮前3 min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的使用剂量,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后睁眼时间和术后定向力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麻醉诱导前和切皮前3 min时,两组患者的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切皮前3 min时的MAP、HR均较本组麻醉诱导前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的使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的使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后睁眼时间和术后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头晕和躁动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Narcotrend监测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应用于卵巢癌切除术可更好地控制麻醉药物的输注剂量,缩短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对前列腺癌行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血液动力学影响。方法选择60例前列腺癌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麻醉用药的差异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实验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15 min泵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0.5μg/kg,并持续泵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0.2μg/kg/h至手术结束前40 min,对照组按照实验组剂量泵注生理盐水,术中对两组患者开展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并根据该指标调节患者麻醉药物用量,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T0)、给药15 min(T1)、插管时(T2)、气腹完成时(T3)、拔管时(T4)、拔管后30 min(T5)几个时间点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药物用量,对比两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与同组T0比较,实验组T1~T4时HR、SBP和DBP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T2~T5时HR、SBP和DBP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实验组T1~T5时HR、SBP和DBP明显更低(P<0.05);②实验组丙泊酚和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③术后实验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④术后实验组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⑤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前列腺癌行腹腔镜手术患者联用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可有效稳定患者术中血液动力学,有助于减少术中患者应激反应,维持患者循环稳定,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同时还能够加快患者术后复苏,降低围手术期麻醉躁动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曾文斌  靳娟  赵文晖  秦玲 《陕西肿瘤医学》2009,17(11):2208-2210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手术全麻气管导管拔除时应用盐酸瑞芬太尼的效果。方法:40例限期恶性肿瘤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组20例(A组),对照组20例(B组)。麻醉诱导及维持均采用相同方法。手术结束前15—20分钟让患者呼吸恢复,停止吸入异氟烷,A组继续泵注盐酸瑞芬太尼0.05μg/kg·min,B组泵注生理盐水。两组均给予薪斯的明1mg,阿托品0.5mg对抗残余肌松。待有拔除气管导管指征后吸痰拔除气管导管。监测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等指标。结果:A组患者在拔管期血压、心率等指标较拔管基础值前有一定上升,但是统计学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B组患者在拔管期血压、心率等指标较拔管前有明显上升,(P〈0.05)。两组患者在拔管期血压、心率等指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拔管后五分钟心率、血压等指标降至接近基础值水平。拔管前后氧饱和度均无明显变化,拔管期两组患者呼吸平稳,无明显呼吸抑制发生。手术结束至拔管时两组患者有无躁动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拔管期采用盐酸瑞芬太尼0.05μg/kg·min持续静脉泵注,患者血压、心率比较稳定,无明显的呼吸抑制,无躁动,术后镇痛良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经皮射频消融术(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PRFA)治疗小细胞肝癌(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效果得到认可并在日间手术室得到广泛开展。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概念的兴起,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变得日益重要。比较多功能喉罩(multi-function intubating laryngeal mask,multi-function ILM)与气管插管在日间手术PRFA中的麻醉安全性。方法:择期全麻下经皮肝脏射频消融术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多功能喉罩组(A组)和气管插管组(B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0)、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前(T1)、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即刻(T2)、插入后5 min(T3)、10 min(T4)、15 min(T5)、拔出喉罩及气管导管即刻(T6)的收缩压(systoLn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nc blood pressure,DBP)及心率(heart rate,HR),同时记录平均气道压(Pmean)、气道峰压(Ppeak)和PETCO2,并观察呛咳、反流误吸、躁动、气道分泌物、拔管后低氧血症及咽喉疼痛等并发症,记录苏醒时间及患者术后满意度。结果:A组插入喉罩及气管导管即刻(T2)的SBP、DBP及HR显著低于B组,波动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苏醒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苏醒更快;A组患者气道分泌物增多、喉咙疼痛等并发症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点通气效果、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经济效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功能喉罩在行PRFA日间手术麻醉中通气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血压波动较小。苏醒期时间更短,有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患者治疗时间的可能,在日间手术中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Narcotrend监测在腹腔镜下胃肠道恶性肿瘤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择期行胃肠道恶性肿瘤切除患者60名,随机分入N组(Narcotrend监测组)和C组(常规组),每组30例。术中根据NI值及临床体征和临床经验调整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分别记录两组诱导前(T0)、诱导后(T1)、气腹后5min(T2)、气腹后30min(T3)、肿瘤切完时(T4)、停止输注丙泊酚时(T5)、清醒拔管后(T6)、听从指令(T7)不同时间点的SBP、DBP、HR、RPP与丙泊酚效应室浓度(Ceo Prop),记录N组相应时间点的Narcotrend指数(NI);记录两组患者术毕后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清醒拔管时间,不良反应、随访及术后术中知晓情况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与T0时比较,T2、T3时N组与C组SBP、DBP、HR、RPP均显著增高(P<0.05);N组NI值随着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呈负相关(r=-0.784,P<0.05)。N组患者丙泊酚及瑞芬太尼使用量均少于C组患者(P<0.05),术后N组患者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清醒拔管时间较C组均明显缩短,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N组术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远低于C组,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一天VAS评分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均未出现术中知晓。结论:Narcotrend监测用于胃肠道恶性肿瘤切除术能精确调节手术麻醉深度,有效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和麻醉深度,减少麻醉用药,缩短苏醒时间,有利于提高麻醉质量和安全系数,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张凯舰 《现代肿瘤医学》2020,(21):3797-3801
目的:研究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8例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4例。两组均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采取全麻,观察组采取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T0)、气管插管后即刻(T1)、气腹后0.5 h(T2)、拔管后5 min(T3)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应激反应血清因子[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4(IL-4)、IL-8]水平、术后苏醒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T0-T3时期SBP、DBP、HR波动幅度较对照组小(P<0.05);两组T0-T2时期Cor、IL-4、IL-8水平呈上升趋势,T2-T3时期呈下降趋势,观察组波动幅度较对照组小(P<0.05);观察组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舒芬太尼用量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躁动、室性早搏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5.88%较对照组23.53%低(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术中,可有效维持术中血压、心率稳定,减少全麻药物使用剂量,减轻术中应激反应,提高苏醒质量,还可降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气管插管全麻术后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将317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肺部感染组(32例)与非肺部感染组(285例)。收集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先采用单因素χ2检验筛选有统计意义的指标,然后再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①单因素χ2检验显示,2组患者性别、体质指数(BMI)、手术时限性、合并贫血、合并低白蛋白血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插管方式、插管途径、插管深度、插管指征、拔管延迟、气管导管留置时间、全麻时间、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吸烟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插管方式、插管深度、插管指征、拔管延迟、气管导管留置时间、全麻时间、合并COPD、吸烟史是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严格掌握气管插管全麻指征,规范管理气管插管与麻醉复苏拔管过程,充分做好患者术前准备,可降低恶性肿瘤患者气管插管全麻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对冠心病患者行肠癌手术血流动力学和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7年3月于我院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肠癌手术合并冠心病患者5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L-SGB)组、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R-SGB)组,每组18例。比较3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T0)、全麻诱导后(T1)、气管插管即时(T2)、气管插管后5 min(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每搏量变异度(SVV)及心率与收缩压乘积(RP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及在进入手术室(T0)、麻醉后6 h(T4)及24 h(T5)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氧化应激指标及心肌酶的变化。结果 与T0比较,T1时3组患者的MAP、HR、CO、CI、SV及RPP均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T2时3组患者的MAP、HR、CO、CI、SV及RPP均明显上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T3时3组患者的MAP、HR、CO、CI、SV及RPP均有所下降,但R-SGB组比L-SGB组变化更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SGB、R-SGB组比较,T2时对照组MAP、HR、CO、CI、SV、SVV及RPP升高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T4时3组患者的MDA、NO、cTnI、CK-MB显著上升,SOD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T4时R-SGB组和L-SGB组各指标变化幅度较小,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4比较,T5时3组患者MDA、NO、cTnI、CK-MB有所下降,SOD有所上升,但对照组各指标与T0比较时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SGB比L-SGB变化更为显著,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有冠心病的患者在全麻下行肠癌手术时,通过星状神经节阻滞可以增加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改善心脏功能,降低心肌的耗氧量,从而减轻手术应激对心肌细胞的损伤,且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效果比左侧阻滞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