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5 毫秒
1.
王晓娟 《基层医学论坛》2023,(17):118-120+150
目的 分析中西药合用治疗慢性血吸虫病合并慢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70例慢性血吸虫病合并慢性结肠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吡喹酮进行血吸虫病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慢性结肠炎,观察组采取中医药结合治疗慢性结肠炎。对比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1%)相比对照组(82.9%)更高(P<0.05)。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腹泻及黏液脓血便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 慢性血吸虫病合并慢性结肠炎采取中西药联合治疗,有助于显著控制血吸虫病病原,改善慢性结肠炎症状,促使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4,(8):1064-1065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合并贫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炎症性肠病发生贫血71例,分析炎症性肠病的不同性质、合并贫血的不同程度和类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静脉滴注右旋糖酐铁注射液25mg治疗。结果:71例中,克罗恩病34例,溃疡性结肠炎37例;合并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37例,正常色素性贫血29例,大细胞性贫血5例;轻度贫血33例,中度贫血30例,重度贫血8例;克罗恩病34例,L1型7例,L2型12例,L3型15例;临床表现为腹痛24例,腹泻19例,便血14例;溃疡性结肠炎37例,初发型9例,慢性持续型11例,慢性复发型15例,暴发型2例;累计部位分为溃疡性直肠炎14例,左半结肠炎15例,全结肠炎8例;临床表现为腹痛27例,血便14例。治疗8周对贫血及铁缺乏改善明显,对肝肾功能及电解质的影响小,不良反应小,未影响治疗。结论:炎症性肠病合并贫血以细胞低色素性和正常色素性贫血为主,多为轻中度贫血;静脉注射右旋糖酐铁注射液治疗可受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为慢性反复发作性大便次数增多,常伴有腹胀、里急后重、消瘦、乏力、贫血等,给患者生活、工作带来很大痛苦。近2a来我们应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48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组门诊采用骨碎补、黑老虎、藕节、鸡血藤为主治疗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比较满意。现介绍如下: 例一:男,45岁,职工。有沥青接触史。于1967年1月开始有头晕、心跳、脸色苍黄、全身乏力症状。同年5月7日在广州某医院住院,骨髓穿刺诊断为慢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住院61天,主要以输血(每周1次,每次150毫升)及丙酸睾丸素、维生素B_6、叶酸等治疗。出院后仍靠输血维持。1967年10月开始改服  相似文献   

5.
胡婷 《当代医学》2016,(29):37-38
目的:通过分析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心衰和贫血之间的联系。方法选取萍乡市人民医院住院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2例,依据患者有无贫血分为贫血组和无贫血组。收集2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贫血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生率,约为32.9%。2组患者比较发现,心衰合并贫血的患者,年龄偏大、BNP水平更高、肾功能趋向于恶化,且住院天数显著延长。对贫血原因进行的分析表明,缺铁性贫血仅占37.03%,慢性病性贫血可能是另一重要原因。对年龄、BNP、射血分数、肾功能、贫血等进行多因素分析表明,贫血是慢性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42,95%CI 1.213~5.322,P=0.016)。结论贫血是慢性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心衰合并贫血的患者年龄偏大、BNP水平更高、肾功能趋向于恶化。  相似文献   

6.
王凯 《中原医刊》2005,32(4):38-39
慢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同时并发症很多。常见的有:急性结肠扩张;溃疡穿孔;大量出血;肛周疾病(肛裂、肛周脓肿、肛瘘、痔疮等);结肠癌变;结肠假息肉形成;结肠狭窄与肠梗阻。另外,还有全身及肠外并发症,常见的有:贫血:多系缺铁性贫血、因失血及肝脏病变所致,中重度病人多见。①自身免疫性溶血引起的彷血也可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性贫血患者在消化内镜检查的病因分布及与贫血程度、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4年来采用电子胃镜、肠镜对年龄≥ 60岁 ,血红蛋白 (Hb)男 <12 0 g/L ,女 <110g/L ,临床考虑胃肠道慢性隐性失血患者的检查结果 ,结合其贫血程度、临床类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老年贫血患者在胃镜检查中常见的疾病依次为糜烂性胃炎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胃癌 ;肠镜检查则以直、结肠癌及慢性结肠炎多见。临床表现以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多见。恶性肿瘤总检出率为 2 9.14 % ;双向检查均检出致贫血病变的占 8.2 9% ;恶性肿瘤以重度贫血为主 ,其它疾病则以轻、中度贫血多见 ;总HP感染率为 67.19%。结论 消化道慢性隐性失血所致的老年性贫血 ,消化道症状常不典型 ,结合所具有的消化道症状应及早行相应内镜检查 ,无特异性症状的贫血者最好行双向内镜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贫血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心功能为Ⅲ~Ⅳ级(NYHA分级)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血红蛋白水平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随访6月,观察三组间血红蛋白水平、6分钟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再住院率及病死率等情况.结果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合并贫血发生率随心衰程度加重而升高,6分钟步行距离及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再住院率及病死率明显增高,纠正贫血后则明显降低.结论 老年慢性心衰合并贫血的患者预后差,纠正贫血可以改善心衰预后.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60岁,自93年10月开始解稀便,间断性血便,偶伴脐周隐痛,无发热,无里急后重感。曾先后在门诊以急性菌痢,慢性结肠炎治疗,效果不佳,94年元月收入院。查体:消瘦,轻度贫血外观,全身未们及肿大淋巴结,心肺(-),肝脾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贫血的患病情况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患者106例按贫血情况分为正常组、轻度贫血组、中度贫血组、重度贫血及极重度贫血组,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在接受常规治疗心力衰竭情况下,追踪观察1年,分析贫血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再住院率、病死率及脑钠肽(BNP)等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着心功能分级增高,贫血患病率呈逐渐增高趋势(P〈0.01),中重度贫血的CHF患者的再住院率、病死率高,BNP均高于正常及轻度贫血组(P〈0.05)。结论 CHF合并贫血的患者其再住院率及病死率较高,贫血的程度越重,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1.
<正> 临床及病理资料患者,女,14岁,住院号17460,因反复鼻衄、面色苍白、乏力10月,于1982年3月16日下午4时入院。病史中无明显发热、畏寒症状。既往无风湿热、先天性心脏病等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7℃,脉搏120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90/50毫米汞柱。慢性重病容,重度贫血貌,平卧位。全身皮肤粘膜未见出血点及淤斑。眼睑结膜苍白。颈静脉充盈。双肺背部下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非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慢性非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4例,分成A、B两组,A组32例,给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B组52例,在A组基础上加中医白头翁汤灌肠治疗。结果:经治疗,B组患者腹痛、便秘、贫血及消化不良等病症恢复优于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非溃疡性结肠炎,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慢性心力衰竭时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淑梅  徐洪郁 《中外医疗》2010,30(17):60-60,62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血红蛋白、尿素氮(Bun)、肌酐(Cr)、贫血发生率,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对比贫血组和非贫血组患者死亡、再住院次数、再住院总时间。结果 1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为(108.78±10.23)g/L、Bun(5.97±1.34)mmol/L、Cr(113.57±14.68)mmol/L、贫血79例(43.89%);而且随着心功能恶化血红蛋白则逐渐降低,贫血发生率升高,BUN、Cr逐渐升高。贫血组79例中死亡7例、平均住院(2.78±1.56)次、住院时间(64.45±24.67)d,均高于101例非贫血组的3例、(1.56±0.87)次、(23.56±8.78)d(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贫血患病率较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与心功能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Hb水平降低或是预后不良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岑英文  丁谊 《甘肃医药》2012,(12):881-882
目的:分析贫血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的作用。方法:纳入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门诊、呼吸内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贫血的患者共70例。所有患者按贫血标准分为两组,即正常血红蛋白组和贫血组。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是否吸烟、身高、体重指数、住院时间等。记录入组当天的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动脉血气结果,测定入组当天肺通气功能。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比较两组肺功能、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动脉血气情况,入组当天两组肺功能(FEV1%)、PaO2无显著性差异(P>0.05),贫血组的入组当天CRP、PCT含量及PaCO2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伴有贫血可能与机体炎症反应有关,纠正该类患者贫血状态对于改善病情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方向和依据。方法: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拟情绪影响相关因素调查表及患者一般资料表,在患者知情同意原则下,对80例住院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抑郁发生率为42.5%,高于国内常模;患者的住院天数、性格、经济状况、自我形象紊乱、担心医生的医术是影响抑郁症状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抑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心理干预应及早进行。  相似文献   

16.
陈史清  符玮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3):3226-3227
目的: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老年人慢性结肠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照组口服甲硝唑片、奥美拉唑、复方维生素B片治疗中老年人慢性结肠炎128例,治疗组口服甲硝唑片、奥美拉唑、复方维生素B片及采用结肠治疗仪导入中药灌肠治疗中老年人慢性结肠炎129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复发率略有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甲硝唑片、奥美拉唑、复方维生素B片及采用结肠治疗仪导入中药灌肠治疗中老年人慢性结肠炎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25例误诊的直肠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早期直肠癌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误诊的直肠癌患者25例。结果:便血10例,误诊直肠息肉2例,痔8例。腹痛、脓血便、里急后重11例,误诊慢性结肠炎4例,痢疾7例。贫血2例,诊断缺铁性贫血。直肠癌侵及膀胱引起血尿1例,误诊膀胱癌。其他原因住院1例。行根治手术17例,姑息手术6例,2例未做手术。结论:直肠癌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临床工作中对不明原因贫血、大便习惯改变、便血等提高警惕,对高危人群应行全结肠镜筛查。  相似文献   

18.
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的主要诊断依据是慢性腹泻的反复发作,排粘液、脓血样大便,但多次培养无病原体可发现,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及X线检查显示结肠炎性病变、伴有溃疡形成,且多发于20~40岁。祖国医学无慢性结肠炎之称,而有“肠癖”、“泄泻”、“肠风”、“脏毒”、“下利”、“滞下”等病症的描述,其症候颇似本病,其病因病理,  相似文献   

19.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 ,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二十四种难治性疾病之一。从临床证候表现看此病属中医“肠癖”、“泄泻”、“便秘”等范畴。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李瑞吉教授是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 ,长期从事肛肠疾病的临床治疗工作 ,对慢性结肠炎的治疗有独到之处 ,笔者有幸跟师学习侍诊左右 ,治疗观察 6 0多例慢性结肠炎 ,获益匪浅。现将老师治疗慢性结肠炎之经验总结如下。1 病因病机的认识  现代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因为本病并发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者较多 ,在部分患者的血清中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住院贫血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探讨有效的防治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40例首都医科大学电力教学医院住院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缺铁性贫血的首要病因为慢性失血(占56.19%),巨幼细胞贫血及营养性混合性贫血的首要病因为摄入不足(占84.38%及95.59%),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首要病因为有毒化学物暴露史(占60.00%),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占66.67%)为最常见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营养性混合性贫血组经治疗,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所需平均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率依次为83.81%、90.00%、86.15%,溶血性贫血组痊愈率83.33%,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组痊愈率40.0%,与前4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病贫血组死亡率依次为11.43%、26.67%、33.33%,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贫血的病因及预后相关因素复杂多样,尽早明确病因诊断,去除诱因、治疗相关疾病,规范及个体化治疗,有益于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加强营养知识教育、纠正不良饮食及烹饪习惯,有益于减少相关贫血的发生;加强健康宣教、职业防护,有益于减少职业相关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