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原癌基因HER2/neu表达产物p185蛋白免疫原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表达p185蛋白HER2/neu转基因3T3-HER2/neu细胞裂解物免疫Balb/c小鼠,经3次免疫后,免疫小鼠脾细胞对表达p185蛋白的3T3-HER2/neu细胞呈现较强的增殖反应(平均刺激指数分别为SI=3.15±1.88),而对未转染HER2/neu基因的3T3细胞的应答较弱(SI=1.14±0.97)。并检测到1号免疫鼠脾细胞对3T3-HER2/neu细胞有特异杀伤作用。免疫鼠血清中出现高水平的抗p185抗体(OD均值=1.02±0.16),较正常对照组(OD均值=0.36±0.10)有显著差异(P<0.001),表明HER2/neu表达产物p185蛋白具有免疫原性,用于免疫小鼠可诱导出对p185蛋白的特异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2.
脆性X综合征(FX)患者的脆性位点(FRAXA)与FMR-1位点一致,脆性断点位于(CGG)n上,而FMR-1突变有两类:(CGG)n重复数突变和点突变(或丢失)。同时表明FMR-15'侧CpG岛甲基化。并介绍TFMR-1(CGG)n突变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患病构成比CRD、灵敏度Se及特异度Sp与准确度SAc和标化准确度SAc的数学关系,导出公式如下:Ac=Se×CRD+Sp(1-CRD);Ac与SAc的关系如下:当CRD=50%时,Ac=SAc。分析了Ac随Se、Sp)和CRD的变化规律,即:①当Se=Sp,无论CRD大小,均有Ac=Se=Sp;当Se<sP,则Ac随CRD增大而变小;当Se>Sp,则Ac随CRD增大而增大。Ac随CRD变动的心减幅度△Ac.CRD用公式表示为:△Ac.CRD=△CRD(Se-Sp),△CRD为CRD的增减量。②当CRD不变,则Ac随Se和Sp增大而增大,Ac随Se和Sp改变的增减幅度△Ac.sesp为:△Ac.sesp=CRD(△Se-△Sp)+△Sp.式中△Se和△Sp分别为Se和Sp的增减量。  相似文献   

4.
用Fura-2荧光测定法和RIA,对2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维持血透患者(男16例,女8例,年龄26~71岁,平均50.9岁)血小板的胞浆游离钙浓度和血栓素B2(TXB2)含量进行了测定。CRF组透析前、后血小板胞浆游离钙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01),透析后低于透析前(P<0.002);透前、后血小板TXB2均低于正常(P分别小于0.001和0.05),透析后高于透析前(P<0.001)。血小板胞浆钙浓度变化与TXB2生成不相关。P<0.001:与透析前比,ΔP<0.05,ΔΔP<0.002在相关分析上,Pt[Ca2+]i与血小板TXB2在正常对照组不相关(r=-0.27,p<0.1),透析前、后也均不相关(r=0.34和-0.22,p分别<0.2和0.5)。讨论Ca2+是重要的细胞内信使,多种形式的细胞损伤或细胞处于病理生理状态下,常伴有胞浆钙水平的增高。血小板胞浆Ca2+在刺激信号的转导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促使血小板的变形、聚集、释放,调节血小板的花生四烯酸代谢[3]。有关研究已证实,血小板[Ca2+]i的变化能诱发内源性花生四烯酸代谢物的释放,参与TXA2生成的调节;而TXA2对[Ca  相似文献   

5.
一种快速简便的缺失突变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构建能表达稳定的、不易降解的TM-TNF突变体(TM-TNFm)的基因,本文用改良的S-PCR和OE-PCR两种定位突变技术,成功地构建了缺失36个碱基的pBSK-TM-TNF突变重组体。与OE-PCR技术(用两对引物进行两次PCR反应)相比较,S-PCR技术(用一对引物做一次PCR反应)具有快速、经济、简便等优点,但其突变率较OE-PCR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p53、EGFR和Ki-67抗原的表达及与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21例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的存档资料作染色观察。结果:p53、EGFR和Ki-67抗原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9%、61.9%和71.4%。临床分期Ⅱ~Ⅳ期肿瘤(10/12)的p5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期肿瘤(3/9)(P<0.05)、肿瘤癌性成分Ⅱ级的p53阳性表达高于Ⅰ期(P<0.05)。6例在1年内死亡的病例,其中5例p53阳性染色,而5例生存2年以上的肿瘤p53免疫染色全部阴性,两组比较(P<0.05)。肉瘤成分Ⅲ级的EGFR阳性率高于Ⅱ级(P<0.05),除此而外,EGFR和Ki-67的表达和肿瘤分期、预后均无相关性。结论:肿瘤的p53表达具有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获得大量完整的重组乙肝病毒( H B V)pre S1 多肽纯品,以利于pre S1 功能与免疫学性质的研究。方法 比较不同表达载体及不同的培养、诱导和纯化条件,最大限度地使表达产物免受大肠杆菌蛋白酶的降解。结果 分析不同长度pre S1 基因在两种不同载体,两种表型宿主菌中表达产物的状况,可看出在pre S1 第56 和64 位氨基酸之间存在两个 E.coli 蛋白酶切割点。用p Qe9载体和 M15(p R E P4) 宿主菌, I P T G 诱导12 小时以 Ni N T A 琼脂糖柱在变性条件下纯化,能获得10 mg/ L 以上具有良好免疫学活性的电泳纯pre S1 蛋白。结论 缩短诱导时间、用一步法在变性条件下纯化表达产物可获得无明显降解的pre S1 完整蛋白。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中国人群C1R的遗传多态性,并评估和展望其在法医学和群体遗传学中的应用价值,运用作者建立的测定C1R表型的等电聚焦免疫印迹技术,调查了中国蒙古族群体和北方汉族群体补体C1r亚单位(C1R)的遗传多态性,这两个群体中C1R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为:蒙古族:C1R*1=0.5317、C1R*2=0.2817、C1R*5=0.1725、C1R*V=0.0141;北方汉族:C1R*1=0.5381、C1R*2=0.2619、C1R*5=0.1714、C1R*6=0.0048、C1R*7=0.0048、C1R*V=0.0190。与其他群体C1R的资料相比,中国这两个群体C1R的基因频率分布与白种人、黑人有很大差异,提示C1R是群体遗传学研究较理想的遗传标记之一。  相似文献   

9.
免疫组化和PCR—SSCP检测p53基因异常的一致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检测p53蛋白表达和PCR-SSCP检测p53基因突变的一致性。方法:单克隆抗体DO-7检测85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p53蛋白表达,PCR-SSCP检测其中31例腺癌的p53基因突变。结果:85例NSCLC中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8%(58/85),31例腺癌中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1%(19/31),14例(46%)出现p53基因5~8外显子突变,p53蛋白免疫组化和PCR-SSCP检测p53基因突变无显著相关(χ2=0.1,P=0.76),其一致率为52%。结论:p53蛋白表达并不能很好地反映p53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10.
p53和nm23联合表达对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p53 和nm23 表达作为食管鳞癌转移标志物的实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5 例原发性食管鳞癌中p53 和nm23 蛋白表达。结果:63-53 % (54/85) 肿瘤呈p53 阳性表达,p53 阳性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和TNM 分期有关(P值均为0-001)。40 %(34/85) 肿瘤为nm23 低表达。nm23 低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 分期有关( P值分别为0-032、0-001、0-001) 。单因素分析显示:p53 和nm23 表达为影响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 OR值分别为6-984 和0-087,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nm23 表达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一个独立因素(珘b= - 0-8481 , OR= 0-181, P= 0-0001) 。p53阳性肿瘤具有高度淋巴结转移的倾向(珘b= 0-3150, OR=2-284,P= 0-0565),其它临床病理学参数与淋巴结转移之间未见明显关系(P> 0-05) 。p53 和nm23 异常表达之间呈负相关(rs= - 0-3849 ,P= 0-0003),在促进肿瘤的进展和转移过程中起联合作用。结论:p53 和nm23 联合表达对判断食管鳞癌患者  相似文献   

11.
脑型和味型代谢性谷氨酸受体的不同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利用脑型及味型mGluR4在体内外的表达 ,检测两种受体结构功能上的差异 ,从而证实它们在信号转导功能上的不同。 方法 将克隆得到的脑型及味型mGluR4分别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CHO细胞。在L MSG和L AP4的作用下 ,检测两种受体的功能。利用WesternBlot及原位杂交技术 ,分别检测它们在体内外的表达。 结果 转染脑型及味型mGluR4的CHO细胞 ,表达两种不同分子量的免疫活性蛋白 ,其中脑型分子量约为 12 0kD而味型约为 6 8kD。在L MSG和L AP4作用下 ,味型mGluR4对刺激物反应的浓度远高于脑型mGluR4。对大鼠脑组织及舌味蕾的原位杂交证明 ,mGluR4在小脑颗粒细胞有很高的表达 ,而在味蕾细胞表达率较低 ,阳性细胞仅占味蕾细胞的 5 %。 结论 味组织中的mGluR4与脑组织中mGluR4在结构和功能上有明显不同。味型mGluR4特异性表达于味蕾细胞 ,在高于脑内的浓度下 ,结合细胞外的谷氨酸 ,通过降低cAMP的浓度引发味觉信号转导。是谷氨酸味觉的特异性受体  相似文献   

12.
李臻  刘新平  张远强 《解剖学报》2000,31(2):186-190
目的 研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hyrotrophin-releasing hormone,TRH)及其受体(TRH receptor,TRH-R)在大鼠丸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和在生殖发育调节中的作用。方法 以大鼠丸组织总RNA为模板,依据大鼠下丘脑中的前TRH和垂体中的TRH-R cDNA设计引物,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 N-甲基 - D-天冬氨酸型受体亚单位 - 1(NMDAR1)在大鼠第三脑室室管膜细胞上的表达。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结果  (1) NMDAR1在第三脑室室管膜细胞中的表达呈强阳性 ;(2 ) NMDAR1阳性室管膜细胞的形态与分布 ,在雌、雄大鼠间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结论 为脑脊液中的谷氨酸可通过 NM-DA受体介导调节室管膜细胞提供了形态学证据。  相似文献   

14.
当归多糖对人粒单系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的调控机理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王莎莉  王亚平  戴勤  郑敏  姜蓉 《解剖学报》2001,32(3):241-245
目的:研究当归多糖(APS)对人粒单系血细胞发生的影响及其调控的机理。方法: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造血生长因子生物活性检测,核酸分子原位杂交和免疫细胞化学等实验血液学技术,研究ASP对人粒单系造血祖细胞(CFU-GM)增殖分化的影响。结果:APS在体外能显著刺激CFU-GM的增殖;经APS诱导制备的人胸腺细胞,腺细胞、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能明显促进CFU-GM增殖,经APS体外刺激后骨髓基质细胞、脾细胞和胸腺细胞的GM-CSF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提高。结论:APS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促进淋巴细胞和造血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合成和分泌GM-CSF或GM-CSF样物质,进而促进粒单系血细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2型糖尿病的基因分型和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中国人2 型糖尿病即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家系基因组DNA进行基因分型及基因定位。 方法 采用分布于1~22 号染色体及X染色体上的358 对荧光标记的微卫星引物,进行多重PCR,PCR扩增产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离,然后进行电泳图谱及信息收集。应用GenescanTM 3.0 软件和Geno-typeTM 2.1 软件进行基因分型和基因定位。 结果 在35 个家系中共有193 个微卫星标志能准确进行基因分型。共得41 495 个基因型。经过多点连锁分析和患病同胞对分析,初步确定在1,10,12,18,20号染色体上存在NIDDM 相关基因位点。 结论 用全基因组扫描技术可以对中国人2 型糖尿病相关基因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和基因定位。  相似文献   

16.
用BrdU标记技术观察大鼠脊髓上胸段灰质细胞的分化发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伟哉  郭国庆  卢洪伟 《解剖学报》2000,31(4):289-291,I001
目的 观察脊髓灰质细胞的分化发育,寻找脊髓移植时胎鼠脊髓取材的最佳时间。方法 用5-溴-2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DNA,ABC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大鼠上胸段脊髓灰质细胞的增殖分化情况。结果 孕鼠于E10de腹腔注射BrdU,胎刀脊髓上胸段BrdU免疫反应神经元主要集中在脊髓后角,脊髓侧角的BrdU免疫反应神经元较少,前角仅有少量的BrdU免疫反应神经元;孕鼠于E11d腹腔注射BrdU,胎鼠脊髓  相似文献   

17.
刘梅  王林芳  丁斐  王东  顾晓松 《解剖学报》2003,34(3):236-240
目的 探讨中药神经再生素(NRF)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采用半定量PCR方法,观察和比较NRF组、NGF组和空白对照组中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低分子量神经丝蛋白(NF-L)、翻译延伸因子2A3-2(EF-Ts,RRAJ5161)和锌指样蛋白DDP2(F196315)基因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 在NRF作用于离体培养的DRG细胞过程中,GAP-43、NF-L、2A3-2和DDP2基因表达在不同时间呈不同程度的上调。结论 NRF促神经生长的作用与NGF相似,可作用于蛋白翻译水平,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作用于细胞骨架蛋白水平,维持神经细胞的形态和神经细胞正常生理活动;作用于神经细胞特异的蛋白水平,具有维持细胞生存及促进神经细胞突起生长的作用;还可以作用于反式因子调控水平,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神经元存活和神经突起延伸。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肝组织丙型肝炎病毒(HC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用标准铬释放法对45例拟接受α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慢丙肝)患者肝组织CD8^ HC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HCV-CTL)活性进行检测,观察CTL活性与干扰素疗效的关系。结果 45例慢丙肝中20例(44.4%)肝组织HCV-CTL活性阳性。在完成干扰素治疗的42例中,19例HCV-CTL活性阳性。经过6个月的干扰素治疗,42例中共18例(42.9%)获得治疗终点完全应答15例(78.9%)为ETR,而23例HCV-CTL活性阴性患者仅3例(13.05)为ETR(P<0.01);10例持续应答者均为HCV-CTL活性阳性患者。结论 机体细胞免疫,尤其是CD8^ HCV-CTL介导的细胞免疫在决定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的效果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FNK6-8片段能否促进损伤神经元的突起生长。方法 从包含有TN-C分子中FN6-8DNA序列的质粒中表达度纯化GST-FN6-8融合蛋白,以0.05mg/L的浓度加入培养的胚胎小鼠脊髓神经元的培养液中,对照组加入等量GST,然后液体石蜡封闭液面造成神经元缺气损伤,3d后做MTT实验,测神经元活性并图像分析神 元突起的长度。结果 FN6-8组的神经元活性和神经元突起长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了进一步检测制备的人PrP特异性多肽抗体的免疫反应性和特异性。方法 构建人PrPN端缺失原核表达质粒,表达并纯化N端缺失的PrP蛋白;Western blot检测多肽抗体与纯化的各种人全长、N端缺失以及C端缺失PrP蛋白的反应能力;免疫荧光法检测多肽抗体与真核表达的人PrP蛋白反应能力;提取Creutzfeldt-Jakob病(CJD)病人以及Scrapie感染的仓鼠脑组织,Westen blot检测多肽抗体与致病性PrP-res蛋白的反应能力。结果 所制备的PrP多肽抗体能与原核及真核细胞表达的各种不同长度的PrP蛋白反应,同时还能特异性识别Scrapie感染鼠脑组织中和CJD病人脑组织中的PrP-res蛋白。结论 多肽抗体具备良好的免疫反应性和特异性,可以应用于临床CJD病人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