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10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治疗后第90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1分)及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6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预后良好组(55例)与预后不良组(46例)相比,年龄较小(P=0.029),既往有糖尿病病史者较少(P=0.012),溶栓前血糖较低(P=0.012),溶栓前收缩压较低(P=0.003),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低(P=0.002),起病到治疗时间较短(P=0.044),有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者较少(P=0.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溶栓前NIHSS评分低、既往无糖尿病病史、溶栓前收缩压较低、溶栓前血糖较低、无脑白质疏松者与溶栓预后好显著相关。结论:溶栓前NIHSS评分低、既往无糖尿病病史者、溶栓前收缩压较低、溶栓前血糖较低、无脑白质疏松者的溶栓预后好。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7,(6):773-775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后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57例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后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2分)及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6分),分析影响临床结局的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空腹血糖(P=0.011)与糖化血红蛋白(P=0.005)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患者的心房纤颤史(P=0.014)在预后良好组中明显较低。此外,TOAST分型中的小动脉闭塞型在预后良好组比例较高(60.7%与41.4%),心源性比例较低(14.3%与27.6%)。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糖化血红蛋白是影响rt-PA治疗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危险因素(OR 2.186,CI 0.050~4.552,P=0.037)。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是影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2例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研究变量进行分析。结果:预后良好组的平均年龄明显比预后不良组更小,发病至溶栓时间明显比预后不良组更短,入院24h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比预后不良组更高,入院NIHSS评分、入院24h NIHSS评分明显比预后不良组更低(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发病至溶栓时间、年龄、血糖、入院24h纤维蛋白原水平、入院NIHSS评分、入院24h NIHSS评分均是影响溶栓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卒中分型与溶栓治疗预后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年龄、发病至溶栓时间、血糖、入院24h纤维蛋白原水平、入院NIHSS评分、入院24h NIHSS评分均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治疗短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吴广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264-265
目的探讨高压氧+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南石医院157例(2016年10月至2019年2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参照组(78例)和观察组(79例)。参照组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接受高压氧+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67%)较参照组(76.92%)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参照组低(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接受高压氧+rt-PA静脉溶栓治疗临床效果确切,能提升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急诊阿替普酶(rt-PA)溶栓病人的预后影响因素,探讨溶栓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溶栓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行急诊rt-PA溶栓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187例,收集可能与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跟踪随访并收集不同时间段的NIHSS评分和MRS评分,分别将溶栓前NIHSS评分减去溶栓后2周NIHSS评分,减分值ΔNIHSS<2为预后较差组(65例),ΔNIHSS≥2为预后较好组(122例);将溶栓前MRS评分减去溶栓后3个月MRS评分,减分值ΔMRS差值<3为预后较差组(68例),ΔMRS≥3为预后较好组(119例),并分析溶栓预后效果的影响因素和可能发挥预测作用的指标。结果:ΔNIHSS评分预后差组的高血压和心房颤动人数比例高于ΔNIHSS评分预后较好组(P<0.01和P<0.05),ΔNIHSS评分预后差组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NLR水平高于ΔNIHSS评分预后较好组(P<0.01)。ΔMRS评分预后差组的心房颤动人数比例高于ΔMRS评分预后较好组(P<0.05),ΔMRS评分预后差组的白细胞、中性粒...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和血管再闭塞的相关性.方法 将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32例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出现血管再闭塞或出血性转化(HT),分为再闭塞率组(41例),HT组(36例)和对...  相似文献   

7.
姚明仁  王幼萌  刘洪波 《安徽医学》2021,42(12):1388-1391
目的 分析发病4.5~6 h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尿激酶静脉溶栓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2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发病4.5~6 h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溶栓组(34例)和对照组(46例),溶栓组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NIHSS评分,出血发生率以及治疗90 d预后优良率.溶栓组根据入院时的NIHSS评分,分为低分组(≤5分)和高分组(>5分),比较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和90 d预后优良率.溶栓组进一步根据90 d预后分为预后优良组(mRS≤1分)及预后不良组(mRS>1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溶栓组治疗1周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90 d预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和对照组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患者中低分组90 d预后优良率高于高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组和高分组患者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患者中预后优良组溶栓前NIHSS评分低于预后不良组,发病至溶栓时间短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溶栓前NIHSS评分、发病至溶栓时间是尿激酶溶栓预后的危险因素(OR=3.797,95%CI:1.007~14.315,P<0.05;OR=1.087,95%CI:1.005~1.175,P<0.05).结论 尿激酶静脉溶栓应用于发病4.5~6 h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显著,且不增加出血并发症和死亡率,溶栓前NIHSS评分越低或发病至溶栓时间越短,预后越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血清尿酸水平与短期预后及出血转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0-2013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卒中单元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23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记录其人口统计学特征、病情严重程度、入院时血清尿酸水平及溶栓后出血转化情况,患者在随访90d时改良Rankin评分>2分(mRS>2分)定义为预后不良,mRS≤2分为预后良好.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对可能影响预后及出血转化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预后良好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375±42) μmol/L比(250±36)μmol/L,P=0.0026],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后发现高尿酸水平预后良好(OR=1.25,95% CI,1.04 ~ 1.47,P=0.013).非出血转化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出血转化组患者[(350±51)μmol/L比(282±38) μmol/L,P=0.015],校正了年龄、高血压等因素的影响后,尿酸水平与出血转化仍呈负相关.结论 较高血尿酸水平与rt-PA静脉溶栓良好预后和低脑出血转化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发病4.5 h以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98例,根据有无伴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100例)和非糖尿病组(98例),两组均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采用rt-PA 0.9 mg/kg(最大剂量为90 mg),先1 min静脉注射10%剂量,剩余的90%剂量溶于100 m L生理盐水1 h内静脉滴注。记录两组溶栓前、溶栓后24 h、7 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21 d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溶栓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24 h和7 d,非糖尿病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糖尿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后21 d,非糖尿病组恢复率明显高于糖尿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糖尿病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糖尿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糖尿病患者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糖尿病是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因素,糖尿病并不增加rt-PA溶栓后继发性出血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4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采取阿司匹林+波立维双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总结分析观察组治疗的护理要点。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 0%,对照组为54. 6%(P 0. 05); rt-PA治疗主要护理要点为心理护理、溶栓护理等。结论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rt-PA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在治疗同时注意加强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血压变异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过程中血压波动幅度与患者预后的关系,以指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静脉溶栓期间的血压管理,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脑血管病中心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在时间窗内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患者198例,其中男性125例、女性73例,年龄22~91岁,平均年龄(67.6±12.8)岁.根据NIHSS评分评价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缺损,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评价患者预后.监测静脉溶栓开始及溶栓过程中血压变化水平,评估指标包括均值(mean)、极大值(max)、极小值(min)、极差(max-min)、标准差(SD)、连续变异度(successive variation,SV)等.在各基线资料的校正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血压参数对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患者溶栓前NIHSS分值、发病至溶栓开始的时间、平均溶栓前收缩压(So)、平均溶栓前脉压(P0)以及在静脉溶栓过程中最大收缩压(S.)、收缩压连续变化(SsV)、最大收缩压连续变化(Ssvmax)、舒张压最大值(Dmax)、舒张压连续变化(DSV)、最大舒张压连续变化(DSVmax)等为影响临床结局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发病至治疗时间短、溶栓前NIHSS评分低、溶栓前收缩压值低,溶栓过程中连续的收缩压及舒张压血压变异率低为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静脉溶栓预后与溶栓开始时的收缩压、脉压及溶栓过程中血压变异率直接相关.血压的变异率越大,即血压的波动越明显,对预后越不利.维持稳定的血压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急诊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138例患者随机分为rt-PA溶栓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低颅内压、改善微循环和脑保护剂的基础上,对照组静脉滴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组给予rt-PA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Barthel指数(BI)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的NIHSS评分与BI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两个疗程治疗后,溶栓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NIHSS评分和BI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苏慧  杨光  董秋艳  陈王晋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0):1661-1662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合并心房颤动(AF)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9例发病<3h的脑梗死合并AF患者分为溶栓组16例和对照组13例。溶栓组给予rt-PA总量0.9mg/kg,最大剂量90mg静脉溶栓。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h,24h,7d,21d)时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治疗前、治疗后90d日常生活能力Barthal指数(BI)评分,早期神经功能改变情况,出血风险,死亡率。结果:溶栓组较对照组在治疗后1h,21d的NIHSS评分,90dBI评分均有改善(P<0.05);溶栓组较对照组早期神经功能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溶栓组出血事件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增加死亡事件。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合并AF可改善早期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缺血性脑卒中病人511例,采用调查表收集病人的人口统计学、生活习惯、既往史以及临床患病资料,按照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arthel index,BI)评分分为ADL较好组406例(BI≥60分)和ADL较差组105例(BI < 60分),分析缺血性脑卒中病人ADL的影响因素。结果ADL较差组和ADL较好组病人的牛津郡社区卒中研究分型、平衡能力、认知功能和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平衡能力和入院NIHSS评分均为缺血性脑卒中病人ADL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结论平衡能力和入院时NIHSS评分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病人ADL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运重建前后与预后不良有关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医师预测患者预后提供更多的生物学标志物。   方法   收集2020年12月至2021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曲靖医院神经内科及神经介入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接受血运重建治疗(包括静脉溶栓、机械取栓切除术或者2者均行)的患者179例,根据3个月后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 < 3分)和预后不良组(mRS≥3分)。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检验指标、血运重建前后NLR值、NIHSS评分等,并进一步分析预后不良组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1)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2组患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C反应蛋白、入院的NIHSS评分、中性粒细胞数及百分比、淋巴细胞数及百分比、NLR值及血运重建后8h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及百分比、淋巴细胞数与百分比、NLR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入院NIHSS评分(OR = 1.123,95% CI 1.065~1.184,P < 0.05)是AIS患者血运重建后3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诊断分界值为11;(3)NLR值比较:预后不良组血运重建前后的NLR值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IS患者血运重建后NLR值较血运重建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入院时的NIHSS评分是AIS血运重建患者发病3个月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AIS患者血运重建前后NLR变化具有上升趋势,预后不良组血运重建前后的NLR高于预后良好组,但并非AIS患者血运重建3个月后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究血管内介入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其对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和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取行血管内介入疗法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为观察组,接受药物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为对照组。于溶栓前、溶栓后即刻、溶栓10 d后比较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和血管再通评分,FIB和HCY水平,格拉斯哥预后(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 结果2组NIHSS评分、FIB和HCY水平呈降低趋势,血管再通评分、GOS评分呈升高趋势,观察组NIHSS评分、FIB和HCY水平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血管再通评分、GOS评分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可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升血管再通率,降低FIB、HCY水平,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时间管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分析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探讨时间管理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脑血管病中心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1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溶栓后24 h NIHSS评分分为有效组(n=74)及无效组(n=124),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按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n=157)及预后不良组(n=41),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同时比较有效组及无效组间从发病至用药的各段时间的差异,评价时间管理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溶栓前NIHSS评分、发病至溶栓开始的时间及冠心病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溶栓前NIHSS评分低、发病至溶栓开始的时间短、溶栓前无冠心病史是疗效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年龄、发病时的血糖水平、患者的糖尿病史、房颤史、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前GCS评分及发病至溶栓开始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溶栓前NIHSS评分低是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在时间管理上,有效组与无效组患者,发病至溶栓开始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主要是由发病至就诊时间的差异(P<0.01)导致的.结论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rt-PA静脉溶栓治疗中,溶栓前NIHSS评分低、发病至溶栓开始的时间短、溶栓前无冠心病史预示rt-PA静脉溶栓疗效良好,溶栓前NIHSS评分低预示静脉溶栓预后良好.降低患者发病至就诊的时间可提高静脉溶栓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贾喆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7):920-922, 926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替普酶(rt-PA)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8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按照rt-PA给药剂量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0.9 mg/kg)rt-PA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剂量(0.6 mg/kg)rt-PA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评分)、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生活能力(BI指数)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病人NHISS评分及CSS评分均明显小于治疗前(P < 0.01),且观察组病人低于对照组(P < 0.01和P < 0.05);BI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 < 0.01),但2组间B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26%,与观察组的11.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与常规剂量rt-PA均可有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且对神经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以提高药物经济学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早期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入选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注射液、脑细胞活化剂、钙通道阻滞剂、肠溶阿司匹林及甘露醇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rt-PA0.9mg/kg(最大剂量为90mg),先于2min内静注10%,余量60min内静滴[1]。治疗时间为2周。比较2组溶栓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NIHSS)、评价溶栓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溶栓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7.5%,溶栓后合并非症状性脑出血1例,牙龈出血5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牙龈出血3例。结论急性脑梗死发病4.5h时间内给予rt-PA(0.9mg/kg)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