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E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报道2例EMC的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结合文献对EMC的病理学特点和鉴别诊断进行分析.结果 2例EMC分别发生于腘窝和臀部.光镜下肿瘤呈分叶状,边界清楚,细胞呈卵圆形或短梭形,束状或条带状包埋于黏液样基质中,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2例EMC病例的免疫表型vimentin均为阳性.结论 EMC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具有特异的组织病理学和细胞遗传学特点,免疫表型无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例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组织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对其进行随访并复习文献。结果:肿物切面灰白,与周围肾组织分界清楚。肿瘤细胞排列成2种形态,一种是管状或巢状结构,肿瘤部分呈弯曲的互相交织的管状,条索状,管腔细长,瘤细胞呈巢状漂浮于黏液状背景中;另一种为梭形细胞区,瘤细胞呈条索状排列。瘤细胞阳性表达波形蛋白、上皮膜抗原、细胞角蛋白;不表达CD15、高分子角蛋白抗体、抗人黑素细胞单克隆抗体。随访4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具有黏液样小管和梭形细胞结构,生物学行为低度恶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原发性黏液样肉瘤(primary pulmonary myxoid sarcoma,PPMS)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因CT偶然发现右肺下叶实性占位行右下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检见肿瘤呈多结节状,瘤细胞排列成网状、条索状,间质富于黏液样基质。免疫表型:肿瘤细胞波形蛋白弥漫强阳性,S-100及上皮膜抗原局灶阳性而诊断为PPMS。结论:PPMS是一种罕见的肺软组织肿瘤,诊断主要依靠发生部位和组织病理学特征,尤文肉瘤断裂区域1基因相关易位检测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4.
刘敏  姜忠敏  张立东  孙雅静 《重庆医学》2021,50(20):3526-3530
目的 探讨两型细支气管腺瘤(BA)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该院于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2例B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组织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等.结果 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64岁和69岁,病灶最大径分别为10 mm和71 mm;例1镜下肿瘤显示双层结构和乳头状结构,富于纤毛细胞和黏液细胞,细胞表达CK7、NapsinA和癌胚抗原(CEA),弱表达TTF-1,黏液染色[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阳性,诊断为近端型BA;例2镜下肿瘤双层结构不明显,缺乏纤毛细胞和黏液细胞,细胞表达CK7、NapsinA、CEA和TTF-1,AB-PAS染色阴性,诊断为远端型BA.结论 两型BA属于同一类病变家族,主要区别在于黏液细胞和纤毛细胞占腔面细胞的比例.BA是一种罕见的肺良性肿瘤,易与癌混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观察和分析1例ISMC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并伴有促纤维结缔反应.瘤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排列成巢状或假腺腔样.胞质嗜酸性,部分胞质内含少量黏液.细胞核异型性明显,可见核分裂象及凋亡小体....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树突状纤维黏液样脂肪瘤的病理形态学、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收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2013~2015年经病理诊断的树突状纤维黏液样脂肪瘤患者3例。采用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法分析树突状纤维黏液样脂肪瘤的病理特征与临床资料间的关系,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 3例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50岁。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4~5.5cm,位置均比较表浅,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切面呈灰黄色,实性胶冻状、质地软,有黏液感。镜下结果显示肿瘤由增生的星状至梭形纤维母细胞样细胞、绳索样胶原纤维和多少不等及稀疏不均的成熟脂肪细胞构成,间质呈明显黏液样背景;星状细胞和梭形细胞之间有过度,细胞胞质突起细长呈分支状改变,细胞核染色质均匀、无明显异型性,也未见核分裂象。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梭形细胞和星状细胞3例vimentin、CD34和2例bcl-2均强阳性,1例bcl-2 弱阳性,瘤细胞Ki-67<1%阳性。结论 树突状纤维黏液样脂肪瘤是一种良性的罕见的特殊亚型脂肪瘤,易误诊为肉瘤,病理形态学及免疫表型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结肠黏膜施万细胞错构瘤(Mucosal Schwann cell hamartoma,MSCH)的临床病理形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结肠MSCH患者临床特点、镜下形态、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均为女性,内镜下显示直径分别为5mm和3mm的扁平或广基息肉样隆起,组织学黏膜内梭形细胞呈穿插生长或交织状排列,无包膜,细胞边界不清,细胞质弱嗜酸性,细胞核长椭圆形或相对肥胖的长梭形,未见明显小核仁,未见核异型及核分裂象。免疫表型:病变细胞表达S-100及SOX-10。随访2例结肠MSCH患者30个月和14个月,总体表现良好,均无恶变及复发。结论结肠MSCH位于黏膜内、病变细胞呈梭形,结合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等检测有利于MSCH准确诊断,预后良好,无需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8.
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EMC)是一类罕见的恶性软组织肿瘤,主要发生于四肢深部.光镜下肿瘤呈分叶状,边界清,细胞为圆形、短梭形,或束状排列于黏液样基质中,电镜下部分肿瘤细胞质内有神经内分泌颗粒,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表达Vimentin及S-100,其黏液样基质澳新兰染色阳性,并抗透明质酸酶.因肿瘤生长缓慢,复发率高,易发生退变或间变,形成复杂的病理组织学图像,易造成病理诊断错误,诊断主要依靠发生部位和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标记可帮助诊断和鉴别诊断,应与骨黏液样软骨肉瘤、脊索瘤、软组织多种黏液性肿瘤鉴别.本文就一例骨外黏液样骨肉瘤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PMT)的临床特点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原发于不同部位的3例PMT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形态和免疫组化特点。结果:3例患者术前血磷均明显降低,术后血磷均恢复正常,其中1例伴成人软骨症。肿瘤细胞排列成束状或编织状,细胞呈梭形或卵圆形,无明显异型性及核分裂,血管丰富,间质内可见烟熏样基质,部分病例可见成熟脂肪组织、黏液样、骨样基质。瘤细胞一致表达Bcl-2、CD56、CD99、SATB2。结论:PMT非常罕见,需结合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形态和免疫组化表达特点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1例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和免疫表型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41岁,因无痛性血尿2周于2007年5月18日入院行肾癌切除术。肿物3cm×2cm×2cm,界限清,切面灰白,质软,镜下可见索状、小管状和束状3种结构;肿瘤细胞为立方形和梭形,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像罕见;肿瘤细胞表达CKpan、CK7、P504S、Vimentin。结论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须与其他类型肾细胞癌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