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应用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对ARDS患者炎性因子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ARDS患者60例,将患者按照数字分配原则随机分为A、B、C组,各2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B组患者给予甲泼尼龙80 mg/d静脉注射7d.C组给予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应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d、7d血浆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降钙素原(PCT)变化水平,记录3组患者治疗前后机械通气时间、氧合指数、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评分(APACHEⅡ评分)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IL-8、TNF α、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7dB组、C组患者IL-8、TNF α、PCT水平低于A组,C组上述指标低于B组(P<0.05).治疗前3组患者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和C组氧合指数高于A组,C组高于B组(P<0.05);APACHEⅡ评分和机械通气天数低于A组,C组低于B组(P<0.05);三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发生死亡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可以明显抑制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脓毒症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与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8例老年脓毒症患者,按APACHEⅡ评分结果分为低危组35例、中危组43例、高危组30例;按治疗结果分为两个亚组:好转组(75例)和恶化组(33例),另选取同期50例老年非脓毒症患者为对照,比较各组间APACHEⅡ评分、PCT及CRP水平,并分析老年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与PCT及CRP的相关性。结果老年脓毒症组APACHEⅡ评分、PCT及CRP水平均显著高于老年非脓毒症组(P0.05);中、高危组PCT、CRP水平均显著高于低危组(P0.05),高危组PCT、CRP水平均显著高于中危组(P0.05);好转组3、7 d APACHEⅡ评分、PCT及第7天CRP水平均显著低于第1天(P0.05),恶化组的第3、7天APACHEⅡ评分、PCT及CRP水平均显著高于第1天(P0.05),恶化组3、7 d APACHEⅡ评分、PCT及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好转组第3、7天(P0.05);老年脓毒症患者PCT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858,P0.05),CRP与APACHEⅡ评分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脓毒症患者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相关,PCT水平可反映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严重创伤后脓毒血症诊断及预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2014)将87例严重创伤患者分为脓毒血症组51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组20例及非SIRS组16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脓毒血症组分为脓毒症组15例(A组)、严重脓毒症组14例(B组)和脓毒性休克组22例(C组)。根据28 d临床转归情况将脓毒血症组分为好转组37例、无效组8例及死亡组6例。观察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血浆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脓毒血症组年龄、体温与非SIR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血症组及SIRS组APACHEⅡ评分高于非SIRS组(P0.05)。A、B、C 3组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及CRP、PC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入院第1、3天比较,好转组第5天的CRP水平下降(P0.05)。好转组第1、3、5天的PCT水平逐渐下降(P0.05),而死亡组第1、3、5天的PCT水平逐渐升高(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CT的ROC下面积为0.863,高于APACHEⅡ、CRP。结论:与CRP比较,PCT血浆水平能更有效地反映严重创伤后脓毒血症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严重创伤后脓毒血症诊断及预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2014)将87例严重创伤患者分为脓毒血症组51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组20例及非SIRS组16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脓毒血症组分为脓毒症组15例(A组)、严重脓毒症组14例(B组)和脓毒性休克组22例(C组)。根据28 d临床转归情况将脓毒血症组分为好转组37例、无效组8例及死亡组6例。观察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血浆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脓毒血症组年龄、体温与非SIR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血症组及SIRS组APACHEⅡ评分高于非SIRS组(P0.05)。A、B、C 3组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及CRP、PC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入院第1、3天比较,好转组第5天的CRP水平下降(P0.05)。好转组第1、3、5天的PCT水平逐渐下降(P0.05),而死亡组第1、3、5天的PCT水平逐渐升高(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CT的ROC下面积为0.863,高于APACHEⅡ、CRP。结论:与CRP比较,PCT血浆水平能更有效地反映严重创伤后脓毒血症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海南省人民医院龙华门诊部急诊ICU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早期CRRT;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CD+4/CD+8细胞比值、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G(Ig G)、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及氧合指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RP、CD+4/CD+8细胞比值、Ig A、Ig 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CD+4/CD+8细胞比值、Ig A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患者CRP、Ig 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CRRT可有效提高严重脓毒症患者治疗效果、免疫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不同机械通气方案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29例SAP合并ARD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A组、B组、C组,每组43例。所有患者均选择相同的控制模式、肺保护通气策略、肺复张、最低PEEP策略、俯卧位通气。3组患者分别选择有创正压通气、无创正压通气、有创和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方案辅助治疗,C组患者于ARDS得到控制后撤机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2 h后呼吸系统顺应性、气道峰压、呼吸频率、氧分压(Pa O_2)、氧合指数(Pa O_2/Fi O_2)、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统计并比较3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无辅助通气时间、气管切开率、气压伤发生率、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呼吸系统顺应性、气道峰压、呼吸频率、Pa O_2、Pa O_2/Fi O_2、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72 h 3组患者的呼吸系统顺应性均获改善、Pa O_2、Pa O_2/Fi O_2均显著升高,气道峰压和APACHEⅡ评分均降低(均P0.05),且B、C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优于A组患者(P0.05)。C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无辅助通气时间、气管切开率、28 d病死率均低于A与B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气压伤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均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方案可降低SPA合并ARDS患者的气压伤发生率,对SAP合并ARDS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s ST2)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对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损伤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在山东省泰山医院接受治疗的106例ARDS患者,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组(36例)、中度组(38例)和轻度组(32例),根据患者28 d后的预后分为存活组(62例)、死亡组(44例)。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氧合指数(Pa O2/Fi O2)、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清s ST2水平及APACHEⅡ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s ST2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对老年ARDS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重度组患者的血清s ST2水平、APACHEⅡ评分等指标明显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且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均0. 05)。死亡组患者的血清s ST2水平、APACHEⅡ评分等指标高于存活组(P均0. 05)。Pearson分析显示,ARDS患者血清s ST2水平与CRP、PCT水平、肺损伤评分、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与Pa O2/Fi O2呈负相关(P均0. 05); ARDS患者的APACHEⅡ评分与年龄、CRP、PCT、肺损伤评分、s ST2呈正相关,与Pa O2/Fi O2呈负相关(P均0. 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 ST2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对老年ARDS患者预后有一定的评估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749、0. 796。联合应用后评估价值可得到进一步提升,其敏感度、特异性、约登指数分别为0. 886、0. 677、0. 563。结论:血清s ST2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对老年ARDS患者肺损伤程度及预后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重症感染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脓毒症患者175例临床资料,按照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脓毒症组70例、严重脓毒症组59例、脓毒症休克组46例,根据患者临床预后分为存活组133例、死亡组42例,比较分析各组CRP、PCT及APACHEⅡ评分,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患者临床预后判断价值。结果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CRP、PCT及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增加,CRP、PCT及APACHEⅡ评分明显升高(P0.05)。死亡组CRP、PCT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PCT、CRP及APACHEⅡ评分两两互呈显著正相关(P0.05)。采用ROC曲线分析CRP、PCT、APACHEⅡ评分及三者联合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CRP曲线下面积为0.817,PCT曲线下面积为0.798,APACHEⅡ评分曲线下面积为0.809,三项指标联合曲线下面积为0.893。结论联合运用CRP、PCT及APACHEⅡ评分对ICU老年重症感染患者临床预后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硫氧还蛋白(Trx)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脓毒症患者80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48例,脓毒性休克组32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Trx水平;比较脓毒症组与脓毒性休克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以及住院病死率;比较死亡组与存活组血WBC、CRP、PCT、Trx水平;分析Trx与脓毒症患者血WBC、CRP、PCT水平、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以及住院病死率的相关性。结果:脓毒症组与脓毒性休克组血WBC、CRP、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rx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脓毒性休克组血WBC、CRP、PCT水平、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以及病死率显著高于脓毒症组,Trx水平显著低于脓毒症组(均P<0.05)。与死亡组比较,存活组血WBC、CRP、PCT水平显著更低,Trx水平显著更高(均P<0.05)。Trx与WBC、CRP、PCT、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病死率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Trx水平显著下降,且脓毒性休克患者下降更显著,Trx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并探讨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等炎性介质动态监测对儿童重症肺炎(SP)病情评估及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预判的效能。方法入选42例细菌性SP并发ARDS患儿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45例未并发ARDS的SP患儿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入院后1d、治疗后2d、3d、5d PCT、CRP、TNF-α、IL-6、病情ApacheⅡ评分动态变化,判断上述炎性因子对病情评估的价值;将治疗3d后PCT、CRP、TNF-α、IL-6与ApacheⅡ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不同炎性因子对SP患儿并发ARDS的预判效能。结果伴随治疗时间延长,对照组患儿PCT、CRP、TNF-α、IL-6、ApacheⅡ评分逐步下降;ARDS组患儿TNF-α、IL-6数值亦逐步下降,但PCT、CRP、ApacheⅡ评分逐步上升。治疗2d、3d、5d ARDS组PCT、CRP、TNF-α、IL-6、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d后,PCT(r=9.072)、CRP(r=0.629)、TNF-α(r=0.406)、IL-6(r=0.577)与ApacheⅡ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ROC曲线下面积AUC对SP患儿并发ARDS的预判效能依次为PCT(0.983)ApacheⅡ评分(0.965)CRP(0.941)IL-6(0.893)SP患儿TNF-α(0.757)。结论动态监测PCT、CRP、TNF-α、IL-6水平,尤其是PCT、CRP的变化,能较好地预测SP患儿的病情进展及ARDS的发生;PCT、CRP对细菌性感染预后的研判价值更高,体内水平持续升高往往预示结局不良。  相似文献   

11.
魏莉  王丽  和小华 《临床肺科杂志》2013,(12):2237-2238
目的 研究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在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诊断及病情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5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病因及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支气管肺炎患者CRP、PCT检测情况.结果 细菌组、病毒组、支原体组CRP两两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CT细菌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细菌组CRP、PCT呈正相关(r=0.724,P<0.05),病毒组、支原体组CRP、PCT无相关性;细菌性组中随病情严重程度加深,CRP、PCT血清水平进行性增高.结论 CRP、PCT对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早期诊断、病情评判及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ARD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0例健康志愿者,65例ARDS患者进行血清PCT检测,同时病患组均进行APACHEⅡ评分,并对结果进行统计。结果①ARDS组较正常组均明显增高(P〈0.01),不同病因引起的ARD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45例应用呼吸机治疗的患者,第3天、第7天复查PCT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O.05),且脱机治疗后第7天与第3天相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③所有患者经APAcHE评分分级并与其PCT值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两者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0.697,P〈0.01)。结论血清PCT水平检测对于ARDS患者病因分析、制订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在创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27例,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57例,即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组,比较两组治疗后患者的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HR、尿量,炎性因子IL-1、IL-6、CRP、TNF-α水平,以及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死亡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HR、尿量水平均显著好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IL-1、IL-6、CRP、TNF-α水平均显著好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死亡率方面比较,均显著缩短,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在创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救治中的有显著的临床价值,促进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对监护室患者合并感染的鉴别意义和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收集我院急诊监护室患者102例,分为脓毒症和非脓毒症组,比较两组入院时CRP、PCT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II评分的区别;比较脓毒症组中的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第7d的CRP和PCT与第1d的差别。结果脓毒症组患者人院时CRP和PCT大于非脓毒症患者(P=0.001),APACHEI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脓毒症死亡患者第7d的CRP和PCT与第1d比较无差异差别(P〉0.05),脓毒症存活患者第7d的CRP和PCT较第1d明显下降(P=0.001)。结论CRP和PCT可以鉴别监护室患者是否合并感染。动态监测CRP和PCT对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CRP和PCT持续高水平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5.
周素英 《临床肺科杂志》2014,(12):2216-2218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检测60例细菌性肺炎患儿(细菌性肺炎组),6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组)和30例病毒性肺炎患儿(病毒性肺炎组)及3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血清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白细胞计数(WBC),比较各组血清PCT和CRP水平及WBC结果。结果 CAP患儿血清PCT及CRP水平及WBC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细菌性肺炎组血清PCT及CRP浓度及WBC计数均明显高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组、病毒性肺炎组(P0.05)。CAP患儿PCT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CRP(P0.05)。结论血清PCT在CAP患儿中的鉴别诊断价值优于CRP。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乳酸、碱缺失、降钙素原三种生物标记物与肺炎伴脓毒性休克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98例肺炎伴脓毒性休克患者,检测入ICU时、6 h、24 h三种生物标记物浓度,同时入ICU时对其进行APACHEⅡ评分,以6 h乳酸清除率10%为界分为两组,比较两组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同时根据28 d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对两组各时间点三种生物标记物进行比较;分析三种生物标记物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结果 6 h乳酸清除率≥10%组APACHEⅡ评分、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比6 h乳酸清除率10%组低(P0.05);存活组血乳酸、降钙素原比死亡组明显低(P0.01),存活组碱缺失比死亡组高(P0.05);血乳酸、降钙素原与APACHEⅡ评分正相关(P0.05),碱缺失与APACHEⅡ评分负相关(P0.05)。结论三种生物标记物可作为评价肺炎伴脓毒性休克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较可靠指标,血乳酸和降钙素原越高,碱缺失越低,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 和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WB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发生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呼吸科住院好转出院的AECOPD患者120例,依据是否因感染诱发AECOPD分为感染组(n=83)和非感染组(n=37).检测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前1 d的血清CRP、PCT水平和WBC.结果 感染组入院时PCT、CRP水平和WBC均高于非感染组 (P<0.05).出院前1 d两组患者 PCT水平、WB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感染组CRP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 联合检测外周血中PCT、CRP水平和WBC有助于判断COPD患者是否因感染而急性加重,同时可以作为感染有效控制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给予不同剂量谷氨酰胺的肠内营养对老年危重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将90例老年危重患者随机分成3组:不含谷氨酰胺的完全胃肠外营养组(A组),低剂量谷氨酰胺(0.3g·kg-1·d-1)肠内营养组(B组),高剂量谷氨酰胺(0.6g·kg-1·d-1)肠内营养组(C组)。于营养支持的第1天、第7天、第14天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观察患者氧化应激的水平变化,同时比较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II)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含有谷氨酰胺的肠内营养组(B、C组)MDA于营养支持后的第7天均出现降低(P〈0.05),第14天时高剂量的谷氨酰胺C组下降更明显(P〈0.05)。低剂量B组sOD于第7天就出现上升(P〈0.05),高剂量C组于第14天时上升(P〈0.05)。GSH—PX在营养支持后有所上升,但未出现统计学上的差异俨〉0.05)。B、C组的APACHE1I评分和CRP均于营养支持后的第7天出现下降(P〈0.05),第14天时,C组继续出现下降(P〈0.05)。结论含谷氨酰胺的肠内营养能改善老年危重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含高剂量的谷氨酰胺肠内营养改善的程度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浆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严重程度的关联性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48例ARDS患者及30例非ARDS患者(对照组)血浆中HGF水平,根据第2 8d疾病转归将ARDS组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所有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肺损伤评分(LIS),同时检测所有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 结果:ARDS组血浆HGF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ARDS死亡组血浆HGF水平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HGF对ARDS患者死亡预后判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3,以2.7 ng/mL作为最佳截断值,其灵敏度为82.9%,特异度为84.7%,优于TNF-α、CRP.结论:ARDS患者血浆中HGF水平是升高的,是临床上判断ARDS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