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仙人掌升白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仙人掌 [Opuntiadillenii(Ker -Gaw)Haw]为仙人科植物 ,全株入药 ,味苦涩、性寒、可消炎解毒 ,排脓生肌 ,主治疮、痈、疖肿等[1 ] 。关于其药理作用 ,我们曾对其抗炎作用进行过实验研究及报道[2 ] 。为进一步研究其药理作用 ,我们通过实验动物在观察了仙人掌水煎液的抗应激作用的基础上 ,对仙人掌的升白细胞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 ,现报道如下。1 实验材料1 1 实验动物 小白鼠 ,昆明种 ,体重 18~ 2 2g ,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1 2 实验药品 仙人掌水煎液 ,由本院药理教研室煎制 ,浓度为含生药 (…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临床上用鲜仙人掌调醋外敷 ,广泛应用于疮痈疖肿、注射后引起红肿疼痛及阴疮、腋痈等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乳  痈例 1:女 ,2 5岁。产后十余天 ,乳汁较多 ,左侧乳房红肿胀硬 ,乳汁分泌不畅 ,伴恶寒发热。诊为乳汁瘀积 ,肝胃郁热 ,治拟疏肝清热、解毒消肿、通络 ,予蒲公英 30 g、连翘 15g、丹皮10 g、赤芍 10g、炮山甲 10 g、皂角刺 15 g、生甘草 3g、金银花10 g、郁金 10g、柴胡 6 g、路路通 10 g、王不留行 15g ,共服 3剂。并选鲜而多汁仙人掌去皮及小刺 ,捣糊拌醋外敷乳房硬肿处 ,并超过硬肿范围 ,敷好后用纱布覆盖。治…  相似文献   

3.
仙人掌性味苦凉,具有健胃、滋阴、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去疮生新之功用。民间常用之治疗疮、疔、毒及泻痢。笔者经临床应用效果明显,故将验案介绍如下。急性腮腺炎王某,男,12岁。患者恶寒、发热、精神倦怠、呕吐,继而左侧腮腺肿大而硬,触之痛著,口渴烦躁,咀嚼困...  相似文献   

4.
<正> 鲜仙人掌民间多用于治疗腮腺炎、乳腺炎、疖肿等,均有良效。但对其药理作用研究甚少。本文以仙人掌水提取液对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此探讨其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仙人掌在我国传统医学中,由于行气活血、清热解毒,主要用于治疗心胃气痛、痢疾、咳嗽、乳痈、肺痈、疔疮、蛇伤等症。不少现代研究表明,仙人掌对治疗乳腺炎、腮腺炎、溃疡病等急性感染性疾病有效。在国外,尤其在墨西哥、美国等地,仙人掌被用来治疗糖尿病、溃疡等症,已被制成各种片剂和胶丸。在我国,仙人掌复方制剂也用于糖尿病治疗,并有仙人掌及其配伍降血糖作用的药理研究报道。为了探索仙人掌的降血糖活性成分和药效,我们  相似文献   

6.
仙人掌的临床应用山东省平邑县人民医院(273300)孔现晔,王东仙人掌,又名霸王树。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Op-untiadillenii(Ker-Gawl.)Haw.的全株。具活血消肿,清热解毒、止痛、镇咳功效〔1〕。由于多以鲜品入药,故医生处方较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压疮小组对压疮患者护理干预对压疮发生率、治愈率的影响。方法通过成立压疮小组,进行技能培训、健康讲座、轮转、护理会诊等形式普及压疮预防相关知识,规范压疮管理流程,对全院压疮护理进行统一管理。结果压疮小组提高了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压疮预防和治疗的管理水平,降低了压疮发生率。结论压疮小组的成立对压疮患者护理干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压疮管理流程规范化,多科室协作使压疮愈合过程缩短,提高了院外带入压疮的治愈率和好转率。  相似文献   

8.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仙人掌系列食品突然占据了各大商场、超市的显眼位置,仙人掌系列菜肴、果酒、白酒、饮料、面条、面包,以及仙人掌保健品、仙人掌系列化妆品等等等等,成为一些时髦中青年女性的消费时尚。 仙人掌消费为何悄然“火”起来了呢? 仙人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人类食用也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法国、巴西及韩国等对仙人掌的使用开发也有100多年的历史。北美洲的墨西哥是世界上最大的仙人掌  相似文献   

9.
自拟通络活血汤治疗多形红斑4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形红斑又称渗出性多形红斑,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急性炎症性复发性皮肤病.主要累及皮肤和粘膜,表现为红斑、丘疹和水疱等多形损害.相当于中医"血风疮"、"猫眼疮"、"雁疮"等.笔者自拟通络活血汤经临床验证,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腮腺炎(epidemic parotitis,mumps)中医称为痄腮,由腮腺炎病毒引起,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中也有发病。春季为多发季节。仙人掌有清热解毒、消肿活血之功,为治腮腺炎之良药,其性寒味苦,如《岭南采药录》云其"性涩寒,无毒",《本草求原》云"消诸疮初起,敷之"。今举数则验方如下。1.去刺仙人掌12g,白矾10g,冰片9g,捣碎调匀后涂于腮腺或颌下腺、舌下腺肿大部位,外敷干净纱布,以胶布固定,每日  相似文献   

11.
3种仙人掌植物内生真菌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秦盛  邢珂  吴少华  张琦  陈有为 《中草药》2006,37(6):917-921
目的从墨西哥仙人掌、元江仙人掌、绿仙人掌的肉质茎中分离内生真菌,并进行初步鉴定及活性筛选。方法选择30种病原微生物作为指示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从3种仙人掌的茎中分离出111株内生真菌,其中49株内生真菌对一种或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来自墨西哥仙人掌、元江仙人掌、绿仙人掌的抗菌活性菌株比例分别为48.4%、42.9%及42.3%,其中平板抑菌直径大于15mm的高抗菌株有20株。抗菌活性菌株主要分布于青霉属、曲霉属等19个属中。结论首次从仙人掌中分离和鉴定出111株内生真菌,仙人掌内生真菌中广泛分布着活性菌株。  相似文献   

12.
仙人掌抗诱变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仙人掌 [Opuntiadillenii(Ker-Gaw)Haw]为石竹目 (Caryophllales)仙人掌科 (Cactaceae)植物。以全株入药 ,具有行气活血、祛湿退热、生肌等作用[1 ] 。近年来有许多报道证实了仙人掌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2 ] 。而有关仙人掌的遗传毒理和抗环磷酰胺诱变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以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 (PCE)微核率和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 (CA)率为指标 ,探讨了不同剂量仙人掌水煎液和不同给药时间对小鼠遗传物质损伤的影响和对环磷酰胺诱变效应的拮抗作用。1 材料1 1 实验动物 小…  相似文献   

13.
仙人掌中钙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仙人掌为仙人掌科植物,分布云南、四川、贵州、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民间用于治疗小儿急惊风。作者发现仙人掌粗提物对食品等工业中广泛应用的7658淀粉酶活性有一定激活作用。本文报道其有效成分钙的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仙人掌为仙人掌科,灌丛状肉质植物,节片扁平,有黄褐色或暗褐色针刺。仙人掌性味苦寒,主人心、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行气活血、化痰安神的作用。研究表明,仙人掌能防止动脉硬化,还可治疗糖尿病、肥胖症、肺癌等症疾。  相似文献   

15.
仙人掌科植物作为大众花卉,如仙人掌、仙人球、昙花、令箭荷花……等,早已以奇特的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仙人掌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仙人掌多糖的理化特性,为仙人掌多糖的提取和应用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采用传统的水提法对仙人掌多糖进行提取,对影响提取率的温度、料液比和时间等因素进行初步的探索研究。结果:当提取温度为90℃、料液比为1:10、提取时间为2h时,仙人掌多糖的提取率最高。结论:理化特性研究表明,仙人掌多糖具有良好的温度、pH值及盐浓度的耐受性及稳定性,该提取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7.
仙人掌属药用植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周立刚  杨成宗  吴建勇 《中草药》2004,35(1):103-105
仙人掌属植物在中国和墨西哥作为药用植物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的主要药用种为仙人掌Opuntia dillenii。仙人掌含有有机酸、甾醇、生物碱、黄酮和萜类等成分,具有抑菌、消炎、镇痛、增强免疫、降血糖、抗脂质过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并有多种临床用途。  相似文献   

18.
猪胆汁味苦性寒,入肝、胆、大肠经,具清热解毒、润燥之功。临床多用于燥渴便秘、黄疸、泄泻、痢疾、目赤、喉痹等热证。《本草纲目》云:“猪胆汁通小便、敷恶疮、杀疳(?)、凉肝脾。”笔者临证外用于浸淫疮、脚湿气、外痔等,收效甚满意。兹介绍如下: 1 浸淫疮浸淫疮系现代医学的湿疹,多由风湿热邪客于肌  相似文献   

19.
谈仙人掌的营养和药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仙人掌俗名霸王树、玉芙蓉。主要生长在海滨沙滩等处。人们也常将其栽在花园或花盆中作为观赏药用植物。近来人们对仙人掌特别青睐。其一,仙人掌有一种奇特蓄水本能,白天在阳光照射下,为避免水分大量蒸发,它能自动关闭气孔,到晚上打开气孔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室内栽培仙人掌可以增加新鲜空气,使室内中负离子浓度增加起到调节净化空气的作用。其二,仙人掌茎含  相似文献   

20.
“湿疹”以其皮损多种、形态各异、有糜烂流滋而潮湿之征,故名。由于湿疹所涉范围较广,中医就因其形态、部位的不同而病名各异,如“浸淫疮”、“痛疮”、“湿癣”、“月蚀疮”、“肾囊风”、“血风疮”、“湿毒疮”、“奶癣”、“旋耳疮”等,但总不离乎疮、癣、风之属。本病临床表现常见局部皮肤发痒,皮疹多呈多形性,如红斑、水肿、丘疹、水疱、糜烂、渗出胶黏状液体,甚至结痂、脱屑、或皮损呈苔藓样化。皮疹多呈对称性分布,常缠绵难愈,甚者可达数年之久。发病部位多见于面部和四肢,此外,女性乳房和外阴、男性阴囊等处也有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