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9 毫秒
1.
2006年9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流感大流行专题小组(IPTF)首次会议在日内瓦WHO总部召开;该专题小组现拥有21名正式成员;其设立是为了执行2006年世界卫生大会决议。专题小组将就国际关注的与禽流感和大流行性流感有关的潜在公共卫生问题向WHO提出建议,包括诸如适当的大流行预警阶段、宣布流感大流行以及适当的国际应对大流行的措施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河南医学研究》2008,17(4):319-319
在近日召开的第四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流感大流行防控国际研讨会上,专家们提示,禽流感疫情仍在全球范围不断发生,人感染禽流感病例仍在各国散在出现,各国政府要高度关注人禽流感和流感大流行的预防、控制和救治3个关键环节,切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以有效防控人禽流感和应对可能发生的流感大流行。  相似文献   

3.
《肝博士》2005,(6):64-64
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的疲情,引起国际公共卫生界的高度关注。频繁发生的人感染禽流感事件,预示着由新的动物流感病毒演变为人类流感大流行毒株的危险性日益逼近。在世界卫生组织北京办事处的积极协助下,由中国、泰国、越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成的应对流感大流行区域三方技术合作工作机制,开展互通信息、技术互朴等方面技术层面上的有效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4.
2005年11月8日,广东省热带医学会联合广东省预防医学会流行病专业委员会在南方医科大学举行了“广东省禽流感/流感专题学术研讨会”。针对当前禽流感的流行态势,与会专家经过认真讨论后,达成如下共识。目前禽流感病毒H5N1未具备导致人流感大流行的条件,但存在可疑的人传人个案发生的病例报告,H5N1宿主范围和流行区域在不断扩大;发生新的流感大流行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有可能对人类产生灾难性后果;政府对禽流感和可能发生的流感大流行既要高度重视,但也应该保持适度的理性,要重视科学家的作用,及时组织科学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预测广东省流感可能发生的规模和应采取的对策;加大对禽流感科学研究的投入,重点开展流感流行的预测和监测方法、早期快速诊断技术、流感病毒的变异规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和适应人类宿主的机制、有效防治药物和措施、疫苗制备等方面的研究;加强禽流感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严防病毒从实验室逸出;呼吁新闻媒体客观报道禽流感方面的消息,须在专家的指导下发布有关防治禽流感和人流感的消息.以免引起公众不必要的恐慌。  相似文献   

5.
县级多部门应对流感大流行合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及人流感大流行防控能力建设项目”项目县——海城市、休宁县的应对流感大流行多部门合作机制的调查研究,总结现行政策的经验与不足,为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县级多部门应对流感大流行的合作机制,提高我国基层流感大流行防控能力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梁玉民  刘伟 《中国热带医学》2008,8(12):2219-2219
目的分析济宁市流感流行状况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济宁市2005~2007年流感流行病学进行分析。结果济宁市2005~2007年3家哨点监测医院共报告门诊病例总数75651例,其中流感样病例1602例,ILI占门诊病例总数的2.12%。2005年第50周ILI占门诊病例总数比例最高,为4.29%;0—4岁年龄组占流感样病例总数的34.96%(560/1602)所占比例最多。结论2005~2007年度济宁市流感疫情平稳,未发现人禽流感疫情。5岁以下婴幼儿感染人数最多,是流感侵袭的主要人群。今后要加强流感,人禽流感监测,预防控制流感,人禽流感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7.
《世界感染杂志》2011,(2):141-151
引言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流感的流行病学最显著特点为:突然暴发,迅速扩散,造成不同程度的流行,具有季节性,发病率高但病死率低(除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禽流感/流感专题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1月8日,广东省热带医学会联合广东省预防医学会流行病专业委员会在南方医科大学举行了“广东省禽流感/流感专题学术研讨会”。针对当前禽流感的流行态势,与会专家经过认真讨论后,达成如下共识:目前禽流感病毒H5N1未具备导致人流感大流行的条件,但存在可疑的人传人个案发生的病例报告,H5N1宿主范围和流行区域在不断扩大;发生新的流感大流行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有可能对人类产生灾难性后果;政府对禽流感和可能发生的流感大流行既要高度重视,但也应该保持适度的理性,要重视科学家的作用,及时组织科学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预测广东省流感可能发生的规模和应采取的对策;加大对禽流感科学研究的投入,重点开展流感流行的预测和监测方法、早期快速诊断技术、流感病毒的变异规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和适应人类宿主的机制、有效防治药物和措施、疫苗制备等方面的研究;加强禽流感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严防病毒从实验室逸出;呼吁新闻媒体客观报道禽流感方面的消息,须在专家的指导下发布有关防治禽流感和人流感的消息,以免引起公众不必要的恐慌。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点是起病急、传染性强、流行广泛、传播迅速,易引起流行和大流行。多发生于冬末春初和雨季,我国也有仵夏季流行的报道。  相似文献   

10.
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人感染猪流感"疫情,造成人员死亡。2009年4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WHO)宣布将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高为5级。研究发现,此次疫情的病原为变异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梧州市禽类环境标本禽流感病H5N1、H9N2感染情况,以应对流感流行预警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09~2011年梧州市禽类环境标本126份进行反转录-聚合酶联链式反应(RT-PCR)检测。结果梧州市禽类环境存在禽流感病毒,A型流感病毒阳性达19.05%,H9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10.32%;H5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7.14%。结论梧州市禽类环境禽流感病毒存在较为广泛,提示应继续加强禽流感病毒的监测,了解流感病毒株的流行动态,应对流感流行、禽流感的预警、防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医学研究通讯》2005,34(11):25-25
2005年10月24~25日,卫生部和赛诺菲一巴斯德公司在北京召开了“防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应对流感大流行国际研讨会”,对我国今冬明春防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策略和措施进行了认真研讨。会议代表认为,切实落实防控预案,加强监测,开展公众健康教育,加快人用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的研发,加强疫苗生产能力储备,是应对人禽流感疫情和流感大流行的主要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3.
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世界卫生组织(WHO)初始将此型流感称为“人感染猪流感”,后将其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6月11日,WHO宣布将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升为6级,全球进入流感大流行阶段。此次流感为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病毒基因中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14.
苗蔚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7):3364-3364
世界卫生组织、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于2005年11月7-9日在瑞士日内瓦联合主办关于禽流感和人类大流行性流感的合作伙伴会议,确认了在动物中控制禽流感并同时限制人类流感大流行威胁的全球行动计划的关键组成部分。来自100多个国家的600多名代表认为迫切需要使已受禽流感影响的国家以及风险最大的国家获得财力资源及其他资源,以便在一旦出现人类大流行时进行确认和做出反应。  相似文献   

15.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球各地均有病例报告和疫情暴发。贵州省1957年开始报告流感疫情,起源于贵州的甲型H2N2流感引起世界大流行; 1957年至今,全省流感病毒主要流行毒株为甲型H2N2、甲型H3N2和甲型H1N1,同时有乙型流感的局部流行;在此期间,全省共报告人禽流感病例27例,死亡15例,病死率55. 55%,经调查病例均有禽类接触史或到过活禽市场;贵州省禽间存在H5N1禽流感病毒,H7N9禽流感病毒由省外禽输入。2000年以来,贵州省逐步建立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监测网络的建立促进了全省流感流行病原监测及不明原因疾病(禽流感等)诊断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尽管对全球而言,目前流感大流行仍然处于早期阶段,而且今后存在着很大变数,不过2009年6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仍把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警戒级别升至最高级别的第6级,宣告了全球性“流感大流行”已经开始。需要指出的是,WHO确定的第6级警戒,只是从流感流行的洲际范围考虑,未考虑到严重程度,更不可能顾及每个国家及下属行政区划的差异。从长远看,无论今后的流感大流行由何种流感病毒引起,都有必要建立能兼顾流感大流行播散范围和严重程度的预警指标体系,并有可能对我国应对当前的流感大流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一种由甲(A)型流感毒引起的禽类烈性传染病,国际兽疫局将其定为A类传染病。鸡、鸭、鹅等家禽和部分野鸟都能感染禽流感病毒,易造成爆发流行。本病1878年首次报道于意大利,当时称之为鸡瘟。禽流感病毒于1900年首次发现,认为是一种滤过性病毒。1955年经血清学试验证实属于甲型流感病毒,人禽流行性感冒是由禽甲型流感毒某些亚型中具有高致病性的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相似文献   

18.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一种由甲(A)型流感毒引起的禽类烈性传染病,国际兽疫局将其定为A类传染病。鸡、鸭、鹅等家禽和部分野鸟都能感染禽流感病毒,易造成爆发流行。本病1878年首次报道于意大利,当时称之为鸡瘟。禽流感病毒于1900年首次发现,认为是一种滤过性病毒。1955年经血清学试验证实属于甲型流感病毒,人禽流行性感冒是由禽甲型流感毒某些亚型中具有高致病性的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0月24~25日,卫生部和赛诺菲-巴斯德公司在北京召开了“防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应对流感大流行国际研讨会”,对我国今冬明春防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策略和措施进行了认真研讨。会议代表认为,切实落实防控预案,加强监测,开展公众健康教育,加快人用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的研发,加强疫苗生产能力储备,是应对人禽流感疫情和流感大流行的主要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20.
时长忠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2):1601-1601,1614
进入21世纪以来,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外感疫病爆发流行,特别是2009年4月"甲流H1N1"疫情在墨西哥爆发以来,在世界各国流行,我国人群普遍易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