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跟骨再造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 女性 ,4岁。因车祸致右小腿、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右足下垂、内翻、内旋畸型僵直并跟骨缺损 ,左股骨中段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内旋畸形愈合 9个月入院。检查 :左下肢内旋 30°畸型 ,右大腿下段后侧、小腿下 1/ 3段后侧、足跟部及足跟底部大面积增生疤痕 ,右足僵直下垂、内翻、内旋畸形。 X线片显示 ,右腓骨中段骨折向下呈分叉状双腓骨畸形 ,胫骨远端外侧部分骨缺损 ,右跟骨缺如 ,距骨头与舟骨关系失调而外移位构成距骰关节 ,踝关节间隙消失 ,部分骨性融合 ;左股骨中段骨折钢板内固定后骨性愈合。手术将右小腿下段后侧及足跟底部处疤…  相似文献   

2.
改良剖开加Z形瓣成形法矫正Ⅲ级乳头内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介绍一种矫正Ⅲ级乳头内陷的方法改良剖开加z形瓣成形法。方法2002年1月~2005年3月对28~38岁先天性Ⅲ级乳头内陷已育女性患者手术16例31侧乳头。手术通过乳头中点水平对称剖开乳头,直视下彻底松解乳头下挛缩纤维束及乳腺管,再翻转乳头下组织瓣填补因纤维束及乳腺管被打断后的间隙,然后于乳头两侧与乳晕交界处分别作Z字成形。结果术后乳头挺拔,无1例出现乳头坏死、感染,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6个月~3年,乳头感觉无明显减退,无勃起功能障碍,切口局部无明显瘢痕。除1侧乳头术后6个月再次轻度内陷外,余均无复发。结论改良剖开加Z形瓣成形法是一种矫正乳头内陷的有效方法,适用于重度无哺乳要求的女性患者。  相似文献   

3.
对40例四肢骨折愈合患者术前B超定位钢板,术中利用模板钢板定位取出内固定钢板和螺钉。结果切口长度仅为原切口长度的1/3~1/2,本组术后当天即可下床活动,12d后拆线,住院7~16d,平均10.0d。随访3~32个月,平均11.0个月,36例手术切口一期愈合;4例二期愈合。提出通过做好术前心理护理,了解新术式及掌握手术流程,密切配合医生手术的要求,迅速、及时做好各种准备,才能为手术顺利进行创造条件,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联合手术治疗JB口梗阻型便秘(OOC)的临床疗效,采用联合手术(PPH、直肠高位柱状缝合术、硬化剂注射术、盆底封闭术)治疗OOC患者43例,将患者术后2周、1个月、6个月便秘症状评分与术前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4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创面全部愈合。术后2周、1个月、6个月便秘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1。结果表明,联合手术治疗OOC可有效消除或缓解便秘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前后治疗情况以及与术后愈合康复关系。方法对我院30例60~70岁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患者手术前后治疗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手术前都进行详细查体和理化检验,了解患者受伤前全身情况及生活能力,并积极治疗内科合并症,术后随访1年。所有患者无一例死亡,住院时间15~28天,平均21天,骨折全部愈合,临床愈合平均时间4个月,1例出现髋内翻,按疗效分为优20例,良9例,可1例,总优良率97%。结论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前进行充分的评估和全身状况准备,术中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及正确的术后处理有利于患者康复,达到生活自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患者 ,男 ,5 2岁 ,农民 ,既往身体健康 ,于 1997年 6月不慎被石块砸伤右大腿 ,在本院 X线片诊断 :右股骨干中 1/3粉碎骨折 ,于当日给予手术切开复位 ,10孔加压钢板内固定 ,术后未用外固定 ,卧床休息 2个月下地功能练习。在活动 7个月时突然滑倒 ,致右大腿弯曲变形。 X线片示钢板折弯 ,骨折部向外成角 ,即再次住院 ,接受第二次手术治疗 ,术中矫正原弯曲钢板并以此重新内固定 ,术后石膏托外固定。 6个月时右大腿出现异常活动疼痛。X线片示右股骨干所置钢板断裂 ,骨不连。行第三次手术重新更换 12孔钢板螺丝钉内固定 ,取髂骨植骨 ,术后 2年骨…  相似文献   

7.
廖顺才 《中国骨伤》1998,11(2):77-77
王×× ,男,12岁,学生,(住院号129432)。于1994年4月5日因不慎摔伤右大腿部,拍片示右股骨干中上1/3骨折,经当地医院牵引保守治疗对位不佳而行V型针内固定术,术后断端对位对线良好,骨折愈合良好,行走自如。半年后当地医院在局麻下行拔针术,历时三个多小时,术后局部疼痛,切口愈合良好,嘱回家休养。患者术后一直不能下地行走,髋关节活动受限,屈曲50°,伸0°。于1995年6月求治本院。拍片提示右股骨干骨折愈合良好,右髋关节后脱位,股骨头后外侧骨折。入院后给予牵引作术前准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  相似文献   

8.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18岁,孤儿。先天性腰脊膜膨出症,双下肢感觉迟钝,小便失禁,大便能够控制。1995年右足跟部磨出水泡,水泡刺破后出现破溃流脓,换药治疗,创面逐渐增大。2000年就诊于当地医院先后3次手术,行病灶清除,创面愈合后出院。出院1个月后创面再次破溃流脓,换药治疗无效。2005年10月18日在南京某医院,两次手术治疗腰脊膜膨出,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8岁,主因右髋关节疼痛1年伴跛行4个月余入院。无明显诱因发病,经按摩、牵引及局部封闭等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病情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门诊经查以右髋创伤性关节炎收住院。30余年前行右粗隆下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现内固定物已取出,骨折处畸形愈合(见图1)。专科情况:右髋部无明显肿胀,皮色、皮温正常,可见长约20cm弧形手术瘢痕,右腹股沟中部可触及明显压痛,右大转子外侧叩击痛不明显,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阴性,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于2019-07-03诊治跟骨骨赘骨折1例,报道如下。1病例报道患者,男,43岁,因从1 m高处跳下右足跟着地,导致右足疼痛伴行走时加重1 d就诊。查体:右足稍肿胀,未见皮肤破损及皮下瘀斑,右足底压痛明显,右踝关节活动尚可,末梢血液循环正常。X线片显示右跟骨骨质增生,骨赘形成。CT显示右跟骨骨赘,骨赘基底部可见透亮骨折线。查体发现足跟周围软组织略肿胀,考虑右跟骨骨赘骨折。完善术前检查,确认无明确手术禁忌证,于2019-07-05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右跟骨骨赘骨折部切除术,术中见骨赘基底部与跟骨不连续。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符合跟骨骨赘改变。术后1个月随访时患者右跟骨无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足部功能正常(图1)。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 ,5 3岁 ,农民。右足跟疼痛、肿胀 ,足跟不能抬起 5d余。门诊以右跟腱断裂收住院。患者于5d前下地劳动时 ,右足踩在一个圆棍上 ,圆棍一滚 ,摔倒在地。当即右足跟部疼痛 ,足跟不能抬起 ,局部不伴有外伤 ,当地医生给予按摩和外敷中药治疗。局部逐渐肿胀 ,症状不见好转 ,遂来我院就诊而收入院。既往有糖尿病史 ,现靠药物控制。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尚可 ,心肺肝脾无异常 ,右足跟部肿胀、压痛 ,跟腱触诊有凹陷感 ,右“捏小腿试验”阳性 ,单足站立足跟不能抬起。X线拍片示 :踝关节正侧位骨骼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无手术禁忌证 ,于第二天行…  相似文献   

12.
陈文福 《中国骨伤》1996,9(3):64-64
胎盘填塞治疗跟骨骨髓炎皮肤溃疡一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830001)陈文福××,女,46岁。1963年因右足跟皮肤撕脱伤给予清创缝合,伤口愈合。1979年在劳动中右足跟皮肤被磨破,出现溃疡,在它院行小腿交腿皮瓣,2个月后愈合。1991年初右足跟...  相似文献   

13.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9岁,5年前因右前臂中段背侧肿块在外院行右前臂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显示右前臂神经纤维瘤。患者5年来未行任何治疗,近1年来右前臂中段背侧原手术切口再现肿块,患者诉该肿块早期活动度良好,未予以重视。近2个月以来肿块明显增大,遂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就诊。我院拟“肿瘤术后复发?”收住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Quadrant通道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3月~2010年6月,选择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单一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临床诊断与手术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进行Quadrant通道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随访24~36个月,平均29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血清肌酸磷酸激酶、MRI-T2驰豫时间、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融合率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141.0±27.3min与139.5±33.7min)无统计学差异(P>0.05).微创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分别为268.0±122.2ml和25.6±32.4ml,明显少于传统开放手术组的370.0±147.1ml和277.8±167.4ml (P<0.05);术后住院时间为7.3±3.2d,短于传统开放手术组的9.5±2.7d(P<0.05).每组患者术后1个月、24个月时的VAS评分与ODI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1个月时微创手术组腰、腿痛VAS评分优于传统开放手术组(P<0.05),术后24个月时腰、腿痛VAS评分及术后1个月、24个月时ODI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肌酸磷酸激酶在术后1、3、5d时明显升高(P<0.05),术后1d达到高峰,7d时基本恢复正常,并在术后1、3d时微创手术组明显低于传统开放手术组(P<0.05).术后3个月时手术节段多裂肌的T2驰豫时间微创手术组明显低于传统开放手术组(P<0.05).术后6个月及24个月随访时两组融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Quadrant通道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均可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但前者肌肉和软组织损伤小,有助于早期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患者 ,男 ,37岁 ,因骑摩托车撞伤右膝、右小腿致胫腓骨上段粉碎性骨折 ,手术治疗后半个月 ,窝部出现逐渐增大肿块 ,右小腿胀痛 ,于 2 0 0 0年 4月 8日入院。查体 :右膝下前外侧有长约 12cm手术切口瘢痕 ,已愈合 ,窝饱满 ,有 10cm× 8cm肿物 ,压痛明显 ,右小腿张力较大 ,右足趾感觉稍减退 ,足背动脉扪不清。多普勒听诊有血管杂音。X线片示 :右胫腓骨上段粉碎骨折 ,内有六孔钢板及 8枚螺钉固定。诊断 :右胫腓骨粉碎性骨折伴假性动脉瘤。采用硬膜外麻下动脉探查术 ,右大腿使用气性止血带 ,取右膝后侧“S”形切口。术中见 :窝深…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PFNA治疗)和对照组(采用DHS治疗),每组30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及手术前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60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均明显短(少)于对照组(P 0. 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术后3、6个月Harris评分两组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 0. 05),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 与DHS相比,采用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更安全、可靠,更有助于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阑尾腺癌1例陈志斌,张学渊,鲍向阳男,64岁。曾因转移性右下腹痛伴发热1周,于1990年3月2日住院。诊断为阑尾炎,当日行阑尾切除术。病理报告为阑尾腺癌,拟再次行根治切除术,患者拒绝再手术。1年后白觉右下腹部持续性胀痛,伴乏力、纳差、消瘦,且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微创法与传统手术法祛除足跟骨骨刺治疗顽固性足跟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取的92例顽固性足跟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微创法治疗组和传统手术治疗组,其中微创法治疗组44例,传统手术治疗组48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功能恢复时间,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以及末次随访的VAS评分。根据临床评分对两组患者的治愈率进行比较。结果所有入选患者均获得15~72个月随访,平均48个月。两组患者的年龄、随访时间及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顽固性足跟痛,微创法与传统手术治疗均能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显著恢复与改善。微创法治疗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功能锻炼时间分别为(1.05±0.41)cm、(20.13±3.54)m L、(4.28±1.46)d和(1.03±0.26)d,均显著短于传统手术治疗组(P0.05)。微创法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以及末次随访的VAS评分分别为(2.21±0.33)分、(1.02±0.32)分和(2.13±0.71)分,均显著低于传统手术治疗组(P0.05)。微创法治疗组的总治愈率为100%,显著高于传统手术法治疗组(P0.05)。结论对于顽固性足跟痛,微创法治疗的临床治愈效果要显著高于传统手术治疗,且微创法具有损伤小、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术后治愈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的预后。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行腹腔镜手术的直肠癌患者80例为观察组,行开腹手术的直肠癌患者8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一般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的生存率、复发率。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6个月总死亡率、直肠癌相关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术后6个月生存率与开腹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20.
微创模板法内固定钢板取出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华  刘四华 《护理学杂志》2008,23(12):11-12
对40例四肢骨折愈合患者术前B超定位钢板,术中利用模板钢板定位取出内固定钢板和螺钉.结果 切口长度仅为原切口长度的1/3~1/2,本组术后当天即可下床活动,12 d后拆线,住院7~16 d,平均10.0 d.随访3~32个月,平均11.0个月,36例手术切口一期愈合;4例二期愈合.提出通过做好术前心理护理,了解新术式及掌握手术流程,密切配合医生手术的要求,迅速、及时做好各种准备,才能为手术顺利进行创造条件,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