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同种异体移植病人的全方位心理护理及指导,实施各期护理。方法:3例同种异体移植病人在手术前、手术后及康复期的心理各不相同。对出现的心理问题制定相应护理计划并实施。结果:病人在各期的心理状态均处于较佳状态,不良心理反应大大降低.结论:对同种异体移植病人实施全方位的心理护理是必不可少的,能够将病人心理状态调整至最佳,积极配合治疗,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并分析同种异体肝移植术后围手术期二次手术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自2000年8月~2004年12月实施的120例肝移植患者中16例围手术期二次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肝移植术后围手术期二次手术的常见原因,总结处理方法。结果120例肝脏移植手术中。16例在围手术期进行了二次手术。二次手术的原因中:6例为术后腹腔内出血;5例为术后腹腔内血肿继发感染;1例为术后上消化道出血;1例为术后门静脉血栓溶栓后腹腔内出血;1例为腹腔内出血并可疑胆漏;2例因为移植手术中腹腔内填塞纱布压迫止血,二次手术取纱布。其中13例与腹腔内出血有关。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再次手术主要原因是腹腔内出血。对腹腔内活动性出血,如果凝血功能恢复较好,应尽早手术止血;如凝血功能较差,则腹腔内创面渗血可能性大,可保守治疗,加强凝血物质的输入,待凝血功能恢复后多可自行止血。早期保守治疗可引起腹腔内血肿,导致术后腹腔严重感染。早期手术清除血肿可以减少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朱光炜 《华夏医学》2006,19(1):85-85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早期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总结临床诊断急性肾小管坏死6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及血生化、彩超结果,予以早期诊断,并给予规律性血液透析治疗,调整免疫抑制药物。结果:4例术后2周恢复,2例术后4周恢复。结论: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早期诊断和处理得当,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争取移植肾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移植肾自发性破裂的诊治与随访(附3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告移植肾自发性破裂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35例患者中,手术探查23例(15例保留移植肾,用明胶海绵填压及引流处理,8例切除移植肾),12例保守治疗。结果:8例移植肾切除后行血液透析维持,手术保留移植肾15例及12例保守治疗患者痊愈出院,保留移植肾和保守治疗患者随访3~24个月,平均14个月,肾功能均良好。结论:移植肾自发性破裂发生的确切原因尚未清楚;此症临床症状典型,确诊并不困难。及时发现、加强抗排斥治疗,尽早行内、外科联合处理对于移植肾破裂的治疗是重要的;保守治疗。必要时手术压迫止血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同种异体移植病人的全方位心理护理及指导,实施各期护理。方法:3例同种异体移植病人在手术前、手术后及康复期的心理各不相同。对出现的心理问题制定相应护理计划并实施.结果:病人在各期的心理状态均处于较佳状态,不良心理反应大大降低。结论:对同种异体移植病人实施全方位的心理护理是必不可少的,能够将病人心理状态调整至最佳,积极配合治疗,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16例心脏大血管手术后出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心脏大血管手术后二次开胸止血临床情况。方法:1984年11月~1998年7月,我院行心脏大血管手术1680例,对其中16例因术后出血而二次开胸止血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4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心脏大血管手术后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应力求防止该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原因、诊断以及处理措施。方法:分析6例同种异体肝移植病人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处理经过及措施。结果:6例同种异体肝移植病人术后都程度不同地出现了各种并发症,通过严密的观察和及时有效的处理,并发症都得到了有效的治疗,保证了病人术后的顺利恢复。结论:术中细致操作、术后严密的观察和及时正确的处理,是预防和避免同种异体肝移植手术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开展早期手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和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0~2006年住院,并经确诊和手术的脑出血患者86例。手术方法视出血量而定,幕上血肿量〉50ml者行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其他的患者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法。结果:有20例发生再次脑出血,早期手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为23.25%,且本组20例均进行了二次手术。再次出血时间:术后12小时内4例,12~24小时内12例,24~48小时内4例。再次出血部位:壳核及丘脑区17例,单纯脑室型1例,脑叶2例。结论:脑出血患者早期手术后的再出血率较高,且再出血的死亡率也较高,脑出血后手术时机越早,术后再出血发生率越高。在首次出血后存在继续出血与血肿形态、凝血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同种异体胰岛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的护理研究。方法按JDRF标准筛选3例1型糖尿病患者(T1DM),并实施同种异体胰岛细胞移植。在GMP实验室内以Liberase 酶消化胰腺器官、COBE 2991细胞分离机分离、连续密度梯度纯化,获取高纯度与高活性的胰岛细胞。培养12h后,检测其达到移植标准,再经皮穿刺肝脏门静脉主干,经门静脉将胰岛细胞匀速移植到肝脏内。术后应用各种护理方法,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各种并发症的变化。结果2例完全脱离胰岛素治疗,1例胰岛素用量较术前减少60%以上。术后血糖稳定,C肽、糖化血红蛋白在正常范围,肾功能得以改善,无移植并发症、以及低血糖发作,患者掌握了术后自我管理的方法,总结出了个体化的护理经验。结论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初步建立同种异体胰岛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一整套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下心脏术后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患者手术后24 h心包纵隔引流量均>1 ml/kg;经保守治疗出血停止15例,需二次开胸止血8例;好转出院21例,死亡2例.结论 体外循环下心脏术后出血经保守治疗能够止血,但出现二次开胸止血指征则应果断进行手术治疗,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姚斌 《中外医疗》2016,(25):78-80
目的:探析腹腔手术后的出血原因,并研究相关防范措施。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0年2月―2015年12月腹腔手术后出现出血现象的患者2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腹腔手术后,患者出血的部位可能发生于肠胃、胆囊、胰腺、阑尾等多个病种以及多个术式。该次27例腹腔手术后出血患者经过再次手术治疗后,均取得较好的止血效果,有18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休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7.58±3.47)d,且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多种腹腔手术患者均有可能在术后出现腹腔出血现象,其病种分布较广,且出血原因各不相同,因此需要对腹腔手术后出血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尽早发现其出血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止血,避免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异体肢体移植的特殊性,探讨异体肢体移植一体化功能康复的护理问题及其对策。方法:通过对3例(5个肢体)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手术前后患者的心理,体能和移植肢体功能康复护理计划的实施,探讨肢体移植早期功能康复的可行性和措施。结果:3例异体肢体移植患者在术前选择和术后康复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的表现。良好的心理状态。体能和移植肢体有康复护理计划对移植肢体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大出血的护理策略。方法105例肾移植术后近期并发出血的患者5例,其观察病情、移植肾处伤口,监测尿量,加强引流管护理,以及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结果5例出血患者中,4例成功止血并保存移植肾,1例切除了移植肾。结论术后密切观察,精心护理,早期发现、及时处理移植肾出血,对提高肾移植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1977年7月~1981年7月进行11例12次同种异体肾移术。9例病情恶化,在移植前经过血液透析的准备。全组未发生手术并发症,但有3例因急性肾功能衰竭,经透析后2例恢复;3例移植肾周围感染,治愈1例;2例移植肾破裂均切除;3例急性排异合并感染死亡。6例术后1~5个月因急性排异移植肾切除或肾功能减退又转回慢性透  相似文献   

15.
原位心脏移植术后肾功能损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昊  王春生  赖颢  宋凯  洪涛  姜桢 《上海医学》2002,25(9):569-571
目的:通过总结原位心脏移植术后出现肾功能损害的处理经验,探讨术后肾功能损害的原因及防治等问题。方法:观察2000年5月-2001年11月施行的15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其中10例在手术后3d内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占总数的66.7%。结果:15例病人均于术后1个月左右康复出院,心功能状况及生活质量良好。本组10例出现术后急性肾功能损害的病人,经过精心治疗,肾功能在术后7d-1个月均恢复正常。结论:心脏移植病人的术前心功能状态、手术操作以及使用肾毒性药物都会引起手术后的肾功能损害,只要经过积极的预防和治疗,一般在术后7-30d肾功能均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急诊再手术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腹部手术后早期急诊再手术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析再手术原因、方法及注意事项,并总结腹部手术后早期急诊再手术的有效防范、减少并发症的措施。结果研究纳入60例腹部手术后再手术者,20例腹腔内感染、15例切口开裂、15例肠梗阻、6例腹腔内出血及4例消化道出血;37例为首次上腹部手术、23例为下腹部手术;治愈56例,死亡4例,治愈率93.3%,11例再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结论腹部手术后急诊再手术效果明显,但并发症发生率高,所以需做好首次手术,降低早期急诊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17.
关万宁 《河北医学》2010,16(6):679-681
目的:评价骨肿瘤病变切除后应用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骨移植联合自体骨髓单核细胞移植修复骨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骨科骨肿瘤病变的124例患者,其中采用同种异体骨联合自体骨髓单核细胞移植植骨61例(联合骨髓单核细胞移植组);单纯同种异体骨植骨63例(单纯植骨组);结果:联合骨髓单核细胞移植组移植骨界限模糊时间和消失时间均短于单纯植骨组。术后6、12、24个月时联合骨髓单核细胞移植组骨密度明显高于单纯植骨组。结论:同种异体骨联合自体骨髓单核细胞移植,组织抗原性减弱,能明显促进骨融合和骨缺损的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效果。方法 对1例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行同种异体肾脏移植术,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组织配型、供肾情况、手术技术、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 由于重视术前准备,组织配型、供肾选择良好,手术技巧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合理,手术患者术后肾功能恢复良好,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同种异体肾脏移植术是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效果。方法对1例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行同种异体肾脏移植术,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组织配型、供肾情况、手术技术、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由于重视术前准备,组织配型、供肾选择良好,手术技巧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合理,手术患者术后肾功能恢复良好,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同种异体肾脏移植术是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20.
党兰平 《中原医刊》2009,(22):73-74
目的探讨食管癌开胸手术后再手术原因及防治。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共施行食管癌开胸手术1942例,其中早期再手术的相关因素及防治对策。结果开胸手术1942例,早期再手术11例,发生率0.57%,包括手术后出血、乳糜胸、膈疝、胸胃破裂、自发性气胸等。结论充分重视食管癌开胸手术后早期再手术的发生原因,积极预防早期再手术,及时准确早期再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