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痰液脱落细胞学检查足早期诊断肺癌的重要方法之一,然而该方法的假阴性率较高,有报道达20%~60%,液基细胞学检测(LCT)技术在我国应用于妇科肿瘤的筛查和诊断取得公认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利用纳米电化学传感技术进行癌症的早期检测是将来生物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简要介绍了肿瘤早期检测用标志物的概念和电化学检测这些标志物的原理,对纳米粒子应用于电化学癌症早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评述,最后对该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经皮细针肺穿刺108例细胞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肺部有肿块,而胸片、痰液以及支气管镜检查未能明确其性质的108例患者,行经皮细针肺穿刺之细胞学诊断分析。108例中,22例仅作单纯细胞学诊断,86例有外科手术切除标本之病理、超微结构或其它化验检查证实。肿块直径为1cm~5cm。细胞学与手术切除标本或活检的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3.0%(80/86),假阴性3例,假阳性3例。文中对各种不同病变的细胞学特征,假阴性和假阳性的原因以及经皮细针肺穿刺的实用价值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4.
肺癌是癌症相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具有极大的威胁。根据相关资料及统计学模型估计,在2012年全球约有1.41千万新发癌症病例,其中肺癌发病率为180万,占癌症发病率的13%,是癌症中诊断率最高的病种,也是全球男性、发达国家女性癌症死亡率最高的病种,在发展中国家女性死亡率仅次于乳腺癌。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肺癌发病率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一直呈现上升趋势,而西方工业发达国家自20世纪末期开始肺癌发病率便呈下降趋势或维持相对稳定的水平,而目前的检测手段对肺癌早期筛查的灵敏度、特异性不够,肺癌患者确诊时往往已经达到肺癌中晚期,使得肺癌的死亡率居高不下。近年来研究发现由肺癌自身抗原产生的相关抗体——肿瘤自身抗体对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大意义。我们针对自身抗体进行综述,以便于使得此技术能够更好地为临床利用。  相似文献   

5.
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为肿瘤的筛查和早期诊断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寻找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一直是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诊断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多种检测技术的联合应用,互相补充,以实现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生存素基因(Survivin)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HnRNP)和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TUM2-PK)表达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RT-PCR及ELISA等检测50例肺癌患者BALF生存素基因、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和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并与病理组织学、刷检细胞学和痰细胞学检查结果比较。结果:确诊肺癌患者BALF生存素基因、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和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的病理分型、分级、部位及转移情况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肺癌患者BALF检测联合痰细胞学检查诊断肺癌的敏感性为90%(45/50),高于单独痰细胞学检测的敏感性(P均〈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联检肿瘤标志物可提高肺癌无创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沉降式液基细胞学(LCT)制片技术在胰腺占位性病变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EUS-FNA)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6例胰腺占位的EUS-FNA样本的LCT涂片,参照2014版胰胆管细胞学诊断指南进行分级诊断。其中164例依据手术切除标本或穿刺活检组织病理结合免疫组织化学获得病理诊断,以此为金标准,分析LCT诊断的准确性及影响因素,并分析细胞学诊断错误的原因。结果EUS-FNA的样本满意率96.0%(534/556),LCT诊断的敏感性87.7%(128/146)、特异性13/16、阳性预测值97.7%(128/131)、阴性预测值41.9%(13/31)和诊断准确率87.0%(141/162)。囊性占位的细胞学诊断的准确率低于实性占位;不同组织学类型中,腺癌、淋巴瘤、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细胞学敏感性明显高于囊性肿瘤及间叶源性肿瘤。假阳性病例多因炎性反应导致上皮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型性而报告"异型",假阴性病例多数为穿刺未取到肿瘤细胞或是肿瘤细胞少、异型性小而致漏诊。结论EUS-FNA的LCT检测是诊断胰腺占位的有效工具,统一规范的诊断术语和分类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8.
癌症目前仍是医学界面临的第一大难题,其早期诊断、预后风险预测及治疗疗效评估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目前临床上诊断癌症主要依靠肿瘤组织病理、内窥镜等检查,但都存在侵入性和异质性的问题.而在肿瘤细胞DNA中发生的分子变化如突变、易位和甲基化等,在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中也能...  相似文献   

9.
肺癌的早期形态多以肺结节的形式出现,对其正确检测有助于提高肺癌病人的存活率.针对肺部高分辨率CT图像中肺结节与血管横断面难以区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收敛指数滤波和Hessian矩阵的肺结节检测算法.首先对基于向量域的收敛指数滤波器进行量化产生候选肺结节,然后设计基于三阶Hessian矩阵特征值的血管检测滤波器对血管进行检测标记.最后从候选肺结节中剔除血管横断面得到真阳性肺结节.实验结果 表明,本文提出的检测算法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低假阳性.  相似文献   

10.
当前,肺结核和肺癌的鉴别诊断仍为临床一难题。传统的x线摄片、痰细胞学检查及采用先进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为主要的诊断手段,可使相当一部分患者确诊。但对痰细胞学细菌学检查阴性,x线胸片病灶类似的病例,要确诊仍非易事。我们分别检测了肺结核、肺癌患者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乳铁蛋白的含量,初步探讨了它的诊断价值和鉴别诊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继发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方法,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查阅2000—2008年因AECOPD入院继发肺真菌感染病例,符合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者,调阅CT及X档案,记录住院期间抗生素和皮质激素使用史、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基础病等进行分析。结果AECOPD合并肺侵袭性真菌感染25例,死亡4例。其病原学分析显示:白假丝酵母菌16例(64%),光滑假丝酵母菌4例(16%),热带假丝酵母菌2例(8%),克柔假丝酵母菌1例(4%),曲霉菌2例(8%)。胸部CT改变以结节影、结节晕轮征、团块影以及空洞为主,分别为:20、17、14和8例次,其中结节晕轮征具有特征性;X线胸片以支气管肺炎样改变、团块影、空洞和支气管炎改变为主,分别为16、14、5、5例次。预后分析提示:机械通气、抗生素使用时间超过7d、同时使用抗生素种类超过3种、大剂量激素和合并呼吸衰竭等基础病是AECOPD继发肺侵袭性真菌感染预后不良的因素。结论AECOPD继发肺真菌感染预后差,病死率高(16%),早期胸部CT以及痰检对及早发现肺侵袭性真菌感染有价值。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掌握AECOPD使用皮质激素以及机械通气的适应证,对改善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是目前脱落细胞检查技术中的最佳制片技术,最早用于宫颈脱落细胞检查.随着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广泛应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技术日趋成熟稳定,可制出优质细胞薄层涂片,有效地提高了病变细胞的检出率,此类文献报道诸多.但对于非妇科标本因各种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的不同及标本的多样性,造成了制片质量不稳定,从而影响了细胞学的诊断.我院应用超柏TM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又称 LCT)制作非妇科标本,不断摸索总结,制出了较为满意的液基细胞涂片,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宫颈癌是目前病因明确且惟一能通过早期诊断可治愈的妇科肿瘤之一,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十分重要.本文就液基细胞学检查结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检测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4.
痰液和胸腹水沉积物切片在肿瘤脱落细胞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痰和胸腹水沉积物切片在肿瘤细胞学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 183例痰液和 2 5 4例胸腹水沉积物进行涂片和石蜡包埋连续切片 ,部分病例做了特染、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在组织学证实的 96例肺癌中 ,痰液涂片加连续切片的联合检查阳性者 92例 ,阳性率 95 83% ,假阴性 4例。联合检查、切片和涂片三者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在组织学证实的 16 2例胸腹腔癌瘤所致的胸腹水沉积物连续切片 ,全部为阳性 ,而在涂片中阳性为 135例 ,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痰液和胸腹水沉积物切片避免了单一涂片取材的局限性 ,切片上细胞相对集中 ,易于观察肿瘤的组织形态 ,可增加肿瘤脱落细胞学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计算机辅助检测(computer-aided detection,CAD)技术在CT图像肺结节检测中的研究进展情况,本文对比分析了目前检测流程中6个阶段(图像采集、预处理、肺实质分割、感兴趣区域提取、特征提取与优化、检测分析与降低假阳性率)各自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及问题,并提出肺结节检测准确率的提高,依赖于各步骤算法的优化和大样本标准病例数据库的建立,需要在研究针对单一类型结节分类算法的基础上,设计通用的结节分类算法。  相似文献   

16.
大肠癌发生率仍然很高,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大肠癌患者极为重要。对大肠癌常用的诊断方法有肠镜、超声波、CT、MRI、PET/CT等,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也是目前大肠癌筛查、早期诊断及随访观察的有效手段。临床可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直接从原始样本数据集建立支持向量机(supportvector machine,SVM)分类模型,利用支持向量机模型结合多项肿瘤标志物检测,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癌症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在肿瘤防治策略中,一级预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的二级预防可降低癌症的死亡率、发病率,这样也利于地区社会及经济发展,从而提高社会医疗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8.
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居高不下;总死亡人数更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在我国,恶性肿瘤因其难于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们生活幸福和影响居民健康指数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癌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仍是手术、化疗  相似文献   

19.
目前已有证据表明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和无病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相关。检测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peripheral blood 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已经成为在癌症诊断中热门领域之一。检测CTC预测癌转移的方法证明优于一些传统的方法,且具有早期、高效、可靠及可重复性好等特点。本文总结国内外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在检测手段及相关临床意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有关CTC检测项目在研究肿瘤转移过程中的地位、必要性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纳米粒子具有特异性好和敏感性高的特点,利用纳米粒子的这些特性,结合现代影像学技术,如:核磁共振、光学荧光成像、断层成像和光学相关断层成像,可以敏感地检测到胃肠肿瘤细胞,对淋巴结进行准确筛查,对胃肠肿瘤微环境进行检测,从而实现胃肠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和准确分期。目前临床研究和应用较多的纳米粒子有:超顺磁氧化铁、量子点、单碳纳米管、纳米笼等。这篇综述介绍了这些纳米粒子如何应用于现代影像技术,帮助消化道肿瘤的早期特异性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