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60岁。全身弥漫红斑8年,伴浅表淋巴结肿大,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升高,出现Sézary细胞,通过皮肤病理、外周血和骨髓流式细胞免疫分型以及基因重排,确诊为Sézary综合征,首次使用全身大功率UVA-1治疗,获得一定缓解。  相似文献   

2.
流式细胞仪具有快速、定量,同时分析多种细胞属性的优势,已越来越广泛应用于皮肤T细胞淋巴瘤.流式细胞仪可通过T细胞表面抗原相应抗体和T细胞受体Vβ抗体分别检测肿瘤性T细胞的异常免疫表型及单克隆性,成为蕈样肉芽肿和Sézary综合征辅助诊断和治疗监测的重要工具,其在伴外周血受累的蕈样肉芽肿和Sézary综合征诊断和治疗监测乃至发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皮肤T细胞淋巴瘤是一组原发于皮肤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蕈样肉芽肿和Sézary综合征占绝大部分。肿瘤细胞早期有丝分裂指数较低及对细胞毒性药物的治疗反应差,提示细胞凋亡缺陷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以蕈样肉芽肿和Sézary综合征为重点,对凋亡在皮肤T细胞淋巴瘤发病与治疗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西达本胺联合干扰素α(IFN-α)对蕈样肉芽肿及Sézary综合征相关的人皮肤T细胞淋巴瘤细胞系Hut78的协同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进而为治疗蕈样肉芽肿及Sézary综合征提供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西达本胺和不同浓度的干扰素(IFN)-α以及西达本胺联合IFN-α分别作用Hut78细胞系2...  相似文献   

5.
Mycosis fungoides is the most common form of cutaneous T-cell lymphoma(CTCL),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a clonal expansion of malignant CD4+ T lymphocytes with skinhoming properties. Clinically and pathologically, mycosis fungoides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patch, plaque and tumor stages. The clinical course of mycosis fungoides is usually chronic and indolent, but a proportion of patients may develop progressive disease with peripheral blood, lymph node and visceral organ involvement. Sézarysyndrome is an aggressive leukemic form of CTCL characterized by a clonal population of malignant T cells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Various forms of skin-directed and systemic treatments are available for mycosis fungoides and Sézary syndrome. However, current treatments are generally not curative, and can only control the disease. Currently,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mycosis fungoides and Sézary syndrome are not well defined. Proposed mechanisms include chronic antigenic stimulation by infectious agents, expression of specific adhesion molecules, altered cytokine production, mutations of oncogenes and tumor suppressor genes, and avoidance of apoptosis. In recent years, a number of chemokine receptor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chemokine ligands have been found to contribute to the migration and survival of lymphoma cells in mycosis fungoides and Sézary syndrome, including CC chemokine receptor 4(CCR4), CCR10, C-X-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4(CXCR4), CCR7, CCR3 and CXCR3. Since chemokines and chemokine receptors have been found to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mycosis fungoides and Sézary syndrome, they may be potentially useful targe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reatments for these disease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86岁,全身反复红斑、脱屑伴瘙痒2年。2年前患者全身弥漫性红斑伴瘙痒,多次治疗病情反复。1周前右侧腰部出现一鸡蛋大小结节,红肿热痛。腹部皮肤病理见表皮内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广泛淋巴样细胞浸润,有Pautrier假脓肿形成;免疫组化见淋巴样细胞为CD3ε(+)、CD4(+)、CD8(-)。淋巴结病理活检见淋巴结结构破坏,大量异型的淋巴细胞弥漫增生;免疫组化见淋巴样细胞为CD3ε(+)、CD5(+)、CD4(+)、CD8(-)。外周血涂片:查见Sézary细胞。TCR-γ基因重排:提示有克隆性扩增峰。诊断:Sézary综合征。放弃治疗,3个月后死亡。  相似文献   

7.
第一讲向表皮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分期和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表皮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epidermotropic cutaneous T-cell lymphomas,ECTCL)系恶性辅助T细胞疾病,常开始于皮肤而后累及骨髓、血中淋巴细胞、淋巴结和内脏器官[1],包括具有独特和重叠临床表现的蕈样肉芽肿(mycosis fungoides,MF)和Sézary综合征(Sézary's syndrome,SS).近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T-细胞受体γ链基因重排,证明MF在早期即示克隆性T细胞成分系统性侵犯[2],SS患者血中恶性T细胞成分明显扩增[3].ECTCL的分期与预后有关.兹阐述ECTCL的分期和预后如下:  相似文献   

8.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长度>200个核苷酸且不能编码蛋白的RNA.研究发现lncRNA可以调节T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过程.T细胞在某些皮肤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良性疾病如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白癜风和扁平苔藓,恶性疾病如蕈样肉芽肿、Sézary综合征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本文就lncRNA在T细胞...  相似文献   

9.
皮肤T细胞淋巴瘤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经典类型是蕈样肉芽肿和Sézary综合征。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目前国内外从不同角度对该病的分子生物学进行了较多研究。本文就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肿瘤形成,皮肤浸润,以及预后指标等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1岁.全身弥漫性红斑伴严重瘙痒1年,多发淋巴结肿大3个月.PET/CT符合淋巴瘤;淋巴结病理:非霍奇金T细胞淋巴瘤,伴不规则、扭曲、脑回样核;皮肤病理:非霍奇金T细胞淋巴瘤,呈蕈样肉芽肿改变.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影像学、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以及外周血T细胞基因重排均为阳性,诊断为Sézary综合征.给予化疗...  相似文献   

11.
皮肤T细胞淋巴瘤(Cutaneous T Cell Lymphoma CTCL)包括蕈样肉芽肿、Sézary综合征、真皮T细胞淋巴瘤等。它们均具有两个共同的特点:第一,是一个T细胞克隆的恶性增生,此T细胞克隆可以源自从骨髓中的原始细胞到辅助性T细胞发生过程中的某个阶段;第二,这种恶性的增生发生在  相似文献   

12.
蕈样肉芽肿是具有特殊临床症状及组织病理学改变的一种T细胞性淋巴瘤,而Sézary综合征则为蕈样肉芽肿的一种白血病型表现。本文在于研究蕈样肉芽肿及Sézary综合征病例是否有异常量的血清胸腺因子。血清胸腺因子为一种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肽,它存在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动物的血清中,由Bach等从猪血清中分离并作了定性等研究。它的量决定于胸腺的功能,在婴儿体内含量最高,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而渐下降,至40岁以后降至极少量。作者所用的生物测定法是根据这样的一个观察,即被切除胸腺的成年鼠脾细胞本来对硫唑嘌呤比正常脾细胞更有抵抗性,在血清胸腺因子的影响下却变得对硫唑嘌呤敏感起来。这种敏感性是通过玫瑰花瓣形成细胞受到抑制而测出的。作者对23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90岁,全身红皮病,伴顽固性瘙痒和脱屑3+年,淋巴结肿大和白细胞升高1+月。外周血淋巴细胞数达41.83×109/L。外周血流式细胞免疫荧光分析结果:T淋巴细胞占有核细胞总数约为56.5%,免疫表型为CD2(+),CD3(+),CD5(+),CD4(+),CD8(-),CD7(表型丢失),CD4∶CD810。TCRγ基因重排检测(片段分析)检测到单克隆重排。骨髓穿刺活检组织病理检查示:间质内见散在脑回状细胞(Sézary细胞)浸润,免疫表型为CD2(弱+),CD3(弱+),CD4(弱+),CD8(-),CD5(弱+),CD7(表型丢失),CD43(弱+),Ki-67增殖指数约35%。病理诊断为Sézary综合征累及骨髓。  相似文献   

14.
目的归纳、分析S啨zary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报告1例S啨zary综合征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59岁,以全身皮肤潮红伴瘙痒为主要特征,外周血淋巴细胞达171.9×109/L,骨髓中异常淋巴细胞达33.5%,经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后缓解。1994年至今国内共报道11例S啨zary综合征患者,男性10例占90.9%,平均年龄56.9±19.1岁,以红皮病、剧痒为显著皮肤表现。结论S啨zary综合征是一种较罕见的T细胞淋巴瘤,多见于老年男性,早期皮肤损害显著但不典型,易被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等。  相似文献   

15.
皮肤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依据疾病的分类及分期不同,治疗选择有很大差异性。多数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病程进展缓慢,诸如早期的蕈样肉芽肿和淋巴瘤样丘疹病,只需要选择皮肤局部治疗的方案。侵袭性或顽固性如Sézary综合征、复发性CTCL等,则需系统治疗,包括化疗。本文对国内现有药物及最新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T细胞在成熟过程中通过T细胞表面受体基因重排,从而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的任何失调都会导致疾病。皮肤T细胞淋巴瘤是由于单个淋巴细胞的恶性增殖所导致的,病变组织表现出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克隆性。蕈样肉样肿和Sézary综合征为最常见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的检测在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机制研究、分类、诊断、判断预后上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皮肤淋巴瘤第六讲非MF/SS皮肤恶性淋巴瘤及其治疗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非蕈样肉芽肿/Sézary综合征皮肤恶性淋巴瘤包括原发性皮肤淋巴增殖性疾病(淋巴瘤样丘疹病、原发性皮肤CD30阳性大T细胞淋巴瘤)、CD30阴性皮肤大T细胞淋巴瘤、多形小/中等大T细胞淋巴瘤、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鼻和鼻型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以及原发性皮肤滤泡中心细胞性淋巴瘤、原发性皮肤边缘区淋巴瘤和小腿大B细胞淋巴瘤、富于T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与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8例Sézary综合征进行了临床及实验室的研究,共随访8年,其中3例因肺炎及败血症死亡。本组病例中男性6人,女性2人,年龄为47~76岁,确诊前先有皮损2~5年,曾诊断为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红皮病或慢性皮炎等,均有剥脱性浸润性红皮病及淋巴结病,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7例有掌蹠角化。部分患者有脱发,甲营养不良及面部水肿而导致眼睑外翻。无发热、体重减轻及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4例白细胞计数>13000/立方毫米,6例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增高。治疗前周围血象中异形淋巴细胞(Sézary细胞)占2%~40%。肝功能、血生化无异常。无病变蛋白血症。肝脾扫描及胸片无特  相似文献   

19.
瘙痒是指一种不愉快的、并即刻引起搔抓欲望的感觉,最常见于皮肤病,也可能是潜在的系统性疾病的皮肤表现。皮肤T细胞淋巴瘤(cutaneous T-cell lymphomas,CTCL)是一种可引起瘙痒的威胁生命的皮肤肿瘤。瘙痒可以继发于CTCL,也可以是CTCL的原发表现。瘙痒通常在CTCL疾病进展期或某些亚型中,症状较为严重,如亲毛囊性CTCL、Sézary综合征(Sézary syndrome,SS)以及红皮病型蕈样肉芽肿(Mycosis fungoides,MF),一般抗瘙痒治疗难以抑制。目前,关于CTCL瘙痒机制的研究处于起始阶段,研究发现多种介质与其相关,如白介素31、P物质、蛋白酶、胃泌素释放肽和神经生长因子等,且其治疗也主要依赖治疗原发病,针对性的靶向治疗很少,控制瘙痒多依赖于经验用药。本文对CTCL相关性瘙痒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做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20.
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是一组少见的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依据疾病的种类和分期都有所不同。绝大多数CTCL进展都较为缓慢,应用单药治疗即可控制。但对于难治性或顽固性Sézary综合征,复发性CTCL治疗难度较大,需运用药物的联合治疗。本文对国内外现有药物联合治疗的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