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程光文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4728-4730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血清中TNF-α、IL-6和IL-8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各35例,两组乳腺癌患者均于术后第1天采血及术后第7天采血;选择同期体检健康妇女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6和IL-8的蛋白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TNF-α、IL-6和IL-8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术后第1天相比较,术后第7天常规护理组TNF-α、IL-6和IL-8的蛋白含量及mRNA的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心理护理组TNF-α、IL-6和IL-8的蛋白含量及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7天常规护理组TNF-α、IL-6和IL-8的蛋白含量及mRNA的表达水平仍高于心理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进一步降低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从而增强患者免疫力及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IL-6、IL-8、IL-10及TNF-α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临床分期、转移及预后中的作用与临床意义,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医院及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乳腺癌患者为乳腺癌组,同期6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乳腺良性肿瘤组,60例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分别抽取3组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其血清IL-6、IL-8、IL-10及TNF-α水平,根据临床分期,将乳腺癌患者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比较两组化疗前后血清IL-6、IL-8、IL-10及TNF-α水平的差异。结果对照组、乳腺良性肿瘤组、乳腺癌组血清IL-6、IL-8、IL-10及TNF-α水平均依次呈递增趋势,且乳腺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乳腺良性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乳腺良性肿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血清IL-6、IL-8、IL-10及TNF-α水平随着临床分期增加而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血清IL-6、IL-8、IL-10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无转移的患者,且骨转移患者高于其他脏器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和重度乳腺癌化疗有效患者血清IL-6、IL-8、IL-10及TNF-α水平较均低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无效的患者,血清IL-6、IL-10水平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8、TNF-α水平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乳腺癌患者血清IL-6、IL-8、IL-10水平升高均与TNF-α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血清IL-6、IL-8、IL-10及TNF-α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MM患者血清IL-18、IL-6、TNF-α及CRP的浓度及治疗前后变化.结果 MM初诊未治疗组患者IL-18、IL-6、TNF-α及CR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化疗后完全缓解组(CR)IL-18、IL-6,TNF-α及CRP明显低于治疗前及未缓解组(NR)(P〈0.01).MM患者血清IL-18、IL-6、TNF-α及CRP水平与骨髓中骨髓瘤细胞的数量呈正相关(r=0.512,0.635,0.462,0.438,P〈0.05).结论 MM患者血清IL-18、IL-6、TNF-α及CRP高表达,并与MM的发病、病情严重程度及疗效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李景平  罗琼  高艳明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4):2179-218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早产胎膜早破孕妇患绒毛膜羊膜炎的监测价值。方法:对68例早产胎膜早破孕妇血中IL-6、IL-8和TNF-α进行检测,并以正常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36例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血清IL-6、IL-8均明显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者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血清TNF-α水平也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血IL-8、TNF-α水平与IL-6含量呈正相关。结论:孕妇血中IL-6和IL-8联合测定,可作为监测绒毛膜羊膜炎的重要指标;血TNF-α的测定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部感染对乳腺癌手术妇女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7)、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8年7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86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为并发感染组(n=304)和未并发感染组(n=56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感染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液T淋巴细胞4(T Cell response,CD_4~+)、T淋巴细胞8(T Cell response,CD_8~+),分析血液中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免疫抗体含量。采用荧光定量检测法检测外周血TLR7 mRNA表达量。结果乳腺癌患者肺部感染后血清IL-2、IL-6、IL-8、IL-10、IL-17-IL-23、TNF-α、CRP指标水平分别高于感染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肺部感染前后CD_4~+免疫细胞含量、IgA免疫抗体含量对比无统计学差异,乳腺癌患者肺部感染后CD_8~+免疫细胞含量、IgG、IgM免疫抗体含量低于感染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肺部感染后单个核细胞TLR7 mRNA表达为(0.76±0.08),TLR7蛋白表达为(0.49±0.04),低于感染前单个核细胞TLR7 mRNA表达,TLR7蛋白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后血清IL-17、IL-23指标水平明显上升,且肺部感染抑制机体TLR7 mRNA表达量和蛋白表达量,TLR7表达量下降会促进乳腺癌患者IL-23/IL-17信号通路的活化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本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89例,分为呼吸衰竭组51例和非呼吸衰竭组138例,收集同期COPD缓解期患者39例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IL-6、IL-8、C反应蛋白、TNF-α水平;使用肺功能检测仪和动脉血气分析仪测定1秒率(FEV1%)、第1秒钟用力呼吸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水平。结果呼吸衰竭组和非呼吸衰竭组患者血清IL-6、IL-8、C反应蛋白、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呼吸衰竭组明显高于非呼吸衰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呼吸衰竭组和非呼吸衰竭组患者FEV1%、FEV1/FVC、PO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C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呼吸衰竭组患者FEV1%、FEV1/FVC、PO2水平明显低于非呼吸衰竭组,PCO2水平明显高于非呼吸衰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6、IL-8、C反应蛋白、TNF-α水平与FEV1%、FEV1/FVC、PO2呈负相关(均P<0.05),与PCO2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IL-6、IL-8、C反应蛋白、TNF-α水平变化能够评估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衰竭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毒性心肌炎(NVM)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杭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30例急性期和20例恢复期患儿血清IL-6、TNF-α水平。结果:急性期患儿血清IL-6、TNF-α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恢复期患儿血清IL-6、TNF-α含量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NF-α及IL-6在NVM发生和发展的急性期发挥了重要作用,检测血清中TNF-α,IL-6水平对判断AVM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病综舍征(NS)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所有受试者采集空腹静脉血,离心取血清由专人按说明书操作测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56例正常对照组和81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TNF-α、IL-6、IL-8的含量变化。试剂药盒由北京东雅免疫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结果: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均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TNF-α、IL-6、IL-8是由单核、巨噬等细胞合成和释放的活性多肽,是机体炎症和免疫反应的重要调节因子,参与多种生理病理代谢和调控,与临床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观察患者血清TNF-α、IL-6、IL-8含量的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发展及预后,对临床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和比较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IL-6、IL-10、TNF-α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溃疡性结肠炎(UC)组64例,对照组60例。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IL-6、IL-10、TNF-α水平。结果 UC组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10低于对照组(均P<0.05);血清IL-6、TNF-α水平重度UC组高于中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均P<0.05),IL-10水平重度UC组低于中度组,中度组低于轻度组。结论观察UC患者血清IL-6、IL-10、TNF-α水平,可反映疾病活动度及其转归。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TNF-α和IL-6含量对乙型肝炎和乙肝后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月经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学检查及病理学确诊的乙肝后肝癌患者血清、HBV携带者血清及正常体检人群血清样本各80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血清样本中TNF-α和IL-6含量。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乙肝后肝癌患者、HBV携带者及正常人群血清TNF-α和IL-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组织分型乙肝后肝癌血清TNF-α和IL-6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NF-α和IL-6参与了乙肝后肝癌和乙型肝炎的发病过程,检测乙肝后肝癌患者血清TNF-α和IL-6含量,可以为乙肝后肝癌患者提供新的临床诊断途径。  相似文献   

11.
陈志军  张健杰  李冬红 《职业与健康》2012,28(11):1311-1313
目的探讨大剂量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矽肺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肺功能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矽肺患者43例,随机分成2组,其中常规治疗组18例,NAC治疗组2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NAC口服每次600 mg,每日3次,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中IL-6、TNF-α,并检查肺功能。结果 NAC组治疗后,血清中IL-6水平降低,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血清中TNF-α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EV1、DLco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IL-6水平与FEV1呈负相关(r=-0.239),NAC组IL-6水平与FEV1%呈负相关(r=-0.338)。结论大剂量NAC治疗矽肺,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中IL-6,并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白细胞介素-2(IL-2)及白细胞介素-8(IL-8)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1月-12月胃癌患者370例作为胃癌组,选择同期胃黏膜正常患者37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幽门螺杆菌阳性及阴性患者血清和胃液IL-2和IL-8水平。结果胃癌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血清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血清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血清IL-2水平低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P<0.05),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血清IL-8水平高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P<0.05);对照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血清IL-2和血清IL-8水平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癌组胃液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胃液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幽门螺杆菌阴性:胃癌组胃液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胃液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胃液IL-2水平低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P<0.05),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胃液IL-8水平高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P<0.05);对照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胃液IL-2和IL-8水平和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癌组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和胃液中IL-2水平下降、IL-8水平升高,胃癌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IL-2水平下降和IL-8水平升高更显著。  相似文献   

13.
张德重  毛兴江  孔凡明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6):1576-1577,1579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围术期血清IL-2、IL-6、TNF-α、NO及IGF-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35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监测围术期观察组IL-2、IL-6、TNF-α、NO和IGF-Ⅱ水平变化并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前IL-2、NO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IL-6、TNF-α、IGF-Ⅱ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2、NO术后d1均轻度升高,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d3、d7、d10时IL-2、NO水平逐渐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d10时IL-2水平仍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O水平则接近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6、TNF-α、IGF-Ⅱ术后d1均轻度降低,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d3、d7、d10IL-6、TNF-α、IGF-Ⅱ水平逐渐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10时均已接近对照组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种细胞因子分泌调节紊乱,监测围术期血清中IL-2、IL-6、TNF-α、NO及IGF-Ⅱ水平的变化对胃癌诊断、病情判断及预后估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抗生素对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IL-33、IL-6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接诊的78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抗生素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的白细胞介素-33(IL-33)、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牙周指标(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探诊后出血指数以及牙周袋深度)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7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33、IL-6、CRP、TNF-α、GI、SBI、BOP和P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IL-33、IL-6、CRP、TNF-α、GI、SBI、BOP和P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抗生素能够改善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牙周指标,且预后良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白细胞介素-2(IL-2)及白细胞介素-8(IL-8)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1月-12月胃癌患者370例作为胃癌组,选择同期胃黏膜正常患者37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幽门螺杆菌阳性及阴性患者血清和胃液IL-2和IL-8水平。结果胃癌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血清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血清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血清IL-2水平低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P<0.05),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血清IL-8水平高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P<0.05);对照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血清IL-2和血清IL-8水平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癌组胃液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胃液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幽门螺杆菌阴性:胃癌组胃液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胃液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胃液IL-2水平低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P<0.05),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胃液IL-8水平高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P<0.05);对照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胃液IL-2和IL-8水平和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癌组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和胃液中IL-2水平下降、IL-8水平升高,胃癌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IL-2水平下降和IL-8水平升高更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癫痫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变化,以探讨是否与癫痫的发病存在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36例癫痫患者和24例正常对照人血清IL-8、IL-10、TNF-α水平进行测定。结果癫痫患者血清IL-8、IL-10、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抗癫痫药物对血清IL-8、IL-10、TNF-α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细胞因子IL-8、IL-10、TNF-α可能参与了癫痫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患者围手术期血清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需手术治疗的脓毒症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右美托咪定组患者麻醉过程中静脉泵入盐酸右美托咪定,对照组静脉泵入等量生理盐水,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10、IL-6、TNF-α和HMGB1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结束时和术后24h血清IL-10水平均高于麻醉诱导前和手术1h(P<0.05);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手术结束时和术后24h血清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结束时和术后24h血清IL-6、TNF-α和HMGB1水平均高于麻醉诱导前和手术1h(P<0.05);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手术结束时和术后24h血清IL-6、TNF-α和HMGB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围手术期血清IL-10、IL-6、TNF-α和HMGB1水平均升高,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血清IL-6、TNF-α和HMGB1水平,升高血清IL-10。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44例MPP患儿(研究组)和36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血清中TNF-α、IL-6、IL-8水平.结果 研究组MPP患儿急性期血清TNF-α、IL-6、IL-8分别为(29.22±1.26)、(20.18±1.32)、(28.01±1.38)pg/ml,高于对照组的(7.98±2.30)、(6.21±0.72)、(7.82±2.0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恢复期血清TNF-α、IL-6、IL-8分别为(11.02±1.46)、(8.86±1.02)、(10.54±1.07)pg/ml,显著低于急性期(P<0.05);虽然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例MPP肺纤维化患儿胸水TNF-α、IL-6、IL-8分别为(49.02±2.20)、(32.28±2.54)、(45.90±2.86)pg/ml,较无肺纤维化者的(28.80±1.92)、(26.06±1.77)、(28.86±2.75) pg/ml,显著增高(P<0.05),12例MPP肺纤维化血清中TNF-α、IL-6、IL-8分别为(30.18±2.86)、(27.84±2.86)、(28.42±3.20)pg/ml,低于其胸水(P<0.05);6例存在胸腔积液但无肺纤维化改变的患儿,胸水中TNF-α、IL-6、IL-8水平与血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NF-α、IL-6、IL-8在MPP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并且与肺部有无纤维化形成有关,故在诊断、治疗、预后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测癫痫患者外周血液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探讨癫痫患者发病机制与免疫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一2016年6月期间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就诊的癫痫患者100例和同期体检健康人群100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对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2、IL-6、IL-8以及TNF-α含量水平进行测定,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癫痫患者血清中IL-1β、IL-2、IL-6、IL-8、TNF-α的含量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人群(P<0.01)。在100例癫痫病人中,按年龄(≤35岁与>35岁)、性别(男性组与女性组)以及病程(≤1年较短病程组与>1年较长病程组)分层分析表明,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2、IL-6、IL-8和TNF-α的含量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程长短没有相关性(P>0.05)。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表明,癫痫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2、IL-6、IL-8的表达量分别与TNF-α的含量水平呈正相关变化(P<0.001)。结论细胞因子含量水平的失衡参与了癫痫发生发展的免疫病理过程,IL-1β、IL-2、IL-6、IL-8以及TNF-α可能参与了癫痫发病的免疫学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吸入对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30例)吸入丙酸倍氯米松2周前后和健康对照组(25例)血清中IL-8、TNF-α水平,并同时测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结果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前IL-8、TNF-α值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较健康对照组下降(P<0.01);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后IL-8、TNF-α水平下降,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升高(P<0.05)。结论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中IL-8、TNF-α水平升高,糖皮质激素可使其水平下降,并改善哮喘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