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探讨孤立肾结石患者接受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出现尿脓毒血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孤立肾结石患者行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出现尿脓毒血症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2例为单侧肾切除术后,3例为功能性孤立肾。结石位于肾下盏3例,多。肾盏2例;结石大小20-31mm,平均25mm。术前3例患者尿培养阳性,其中2例为大肠埃希氏菌,1例为克雷伯杆菌。患者经由同一术者在全麻下行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结果:5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尿脓毒血症。经及时进行有效液体复苏,选用敏感抗生素或亚胺培南,并选用小剂量短期地塞米松及血管活性药物等对症支持治疗,术后I周内均逐渐恢复,痊愈出院。结论:尿脓毒血症是上尿路结石腔内治疗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操作,严密的术后监测,早期发现和及时有效的治疗,是防治孤立肾结石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出现尿脓毒血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孤立肾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8月应用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12例孤立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男5例,女7例,年龄21~73岁,平均64岁。7例为功能性孤立肾,5例为单侧肾切除术后。所有患者均行泌尿系CTU检查以明确结石大小及位置,术前常规行尿常规、尿培养及血肌酐检查,尿培养阳性者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3天。所有患者术前均预置F7双J管2周作输尿管被动扩张。分析手术时间、清石率、并发症以及血清肌酐的变化。结果:12例患者结石大小为1.6~3.2cm,平均(2.1±0.6)cm,术前肌酐92~178μmol/L,平均(141.90±27.9)μmol/L;手术时间40~200 min,平均117min,一期结石清除率达83.3%(10/12)。2例诊断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1例为尿脓毒血症,其中1例出现明显尿量减少,患者经积极治疗后,生命体征逐渐平稳,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个月,肌酐为69~182μmol/L,平均(109.8±25.2)μmol/L,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输尿管软镜图像清晰,治疗孤立肾结石安全高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预防措施,以降低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出现尿源性脓毒血症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2例诊断为肾盂结石,3例诊断为肾盏结石。结石大小1.5~2.5cm.术前血常规、肝肾功能、胸片、心电图等均正常,尿常规检查3例正常,2例白细胞5~12个/Hp,术前尿培养4例为阴性,1例患者第一次尿培养为大肠埃希菌,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后复查尿培养阴性。患者均在全麻下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结果:5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尿脓毒血症,经选用敏感抗生素,并对症支持治疗,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尿源性脓毒血症是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术前充分准备,术中控制手术时间,术后严密监测,以及尽早选用敏感抗生素是防治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如何防治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1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对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26例病例组和未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172例对照组进行相关因素的回顾性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结石大小,手术时间、糖尿病、尿培养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0.331),结石大小(OR=1.139),尿培养阳性(OR=8.992)为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女性,大结石,尿培养阳性等患者,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更容易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应对此类高危患者采取必要预防感染措施,以减少其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肾结石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7例肾结石患者实施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围术期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并发症等各项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3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例出现轻微出血,1例出现高热,经对症处理后均获缓解。无脓肾、肾损伤、输尿管穿孔、输尿管撕脱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6个月,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对行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肾结石患者围术期实施各项精心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效果。方法 对18例鹿角形结石患者,实施全麻下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术后1周复查KUB平片,了解碎石效果及双J管位置。术后4周再次复查KUB平片,评估结石清除率。无碎块残留或残块3 mm,视为碎石成功,可拔除双J管。残留结石3 mm为有意义的结石残留,需再次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结果 患者均一次性放置镜鞘并置入输尿管软镜。手术时间60~250 min,术后住院时间5~8 d,单次手术结石清除率为77.8%(14/18),二次手术结石清除率为94.4%(17/18)。1例患者术后“石街”形成,3周后复查KUB结石排出。术中未发生大出血、输尿管穿孔、输尿管撕脱、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微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3月~2018年6月采用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126例上尿路结石(结石直径0. 8~2. 5 cm)。F8/9. 8输尿管硬镜下拔出术前2周放置在患侧输尿管内的双J管,输尿管硬镜探查患侧输尿管,留置导丝并在床旁C形臂X线机监视下引导置入F12/14输尿管导引鞘,电子输尿管软镜通过导引鞘外鞘进入输尿管上段及肾盂,寻找肾脏各盏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使用200μm钬激光光纤,1. 0~1. 3 J/20~23 Hz功率碎石,把结石粉碎成直径2 mm的粉末样,稍大的结石碎片通过COOK镍钛合金套石网篮取出。结果手术时间30~125 min,平均65 min;术中出血量5~30 ml,平均9 ml。碎石成功率:肾盂结石100%(15/15),肾上、中盏91%(20/22),肾下盏70%(7/10),经皮肾镜术后残余结石100%(8/8),多个肾盏结石80%(4/5),输尿管上段结石100%(41/41),肾结石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95%(21/22); 2例孤立肾肾盂结石碎石成功。4例肾结石分期手术,1例肾下盏结石术中寻找到结石但不能碎石改为微通道经皮肾镜手术治疗,1例肾下盏结石、1例多个肾盏结石、1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术后残留结石未排净行ESWL。4例术后出现高热,经抗感染症状均控制,1例术后发生严重尿源性脓毒血症,无输尿管穿孔、撕脱、大出血并发症。住院时间4~7 d,平均4. 5 d。结论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术后痛苦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是手术也有并发症,需要掌握严格手术适应证,做好术前充分准备、患者评估及医患沟通,术中掌握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术后严密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孤立肾肾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3年6月利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孤立肾肾结石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输尿管软镜一次进镜成功率86.7%(13/15),余2例二次手术成功进镜,总的进镜成功率100%(15/15),钬激光碎石成功率93.3%(14/15),3个月后结石清除率86.7%(13/15),平均手术时间65min(45~90min),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孤立肾肾结石安全、有效,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电子输尿管软镜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方法根据不同碎石方式将86例肾结石患者分为2组,各43例。观察组行电子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对照组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重复输尿管畸形合并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2012年7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5例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治疗的重复输尿管畸形合并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男性2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32.2(25~40)岁;上位肾结石1例,下位肾结石1例,输尿管上段结石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下位肾结石1例。结石大小平均1.5(1.0~2.2)cm。结果 4例患者成功碎石,1例因输尿管狭窄上鞘失败改为经皮肾镜碎石术。术后1个月结石完全排净率为75%(3/4),1例残留结石经体外冲击波碎石后结石排出。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无输尿管损伤,无明显出血、发热及尿脓毒血症发生。随访3~20个月,结石无复发,患者的肾积水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重复输尿管畸形合并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Ⅱ期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22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资料,其中78例多发性肾结石,44例肾铸型结石,结石直径范围为1.5~5.0cm,其中7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尿素氮及肌酐水平升高;所有患者均行Ⅰ期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术后3~5d再行Ⅱ期逆行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收集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各项生化指标并获取随访资料。结果患者Ⅰ期微创经皮肾镜手术时间为30~180min,术后均有结石残留;Ⅱ期输尿管软镜手术时间20~100min,Ⅱ期结石总清除率为93.44%(114/122),余8例患者术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结石均排出;随访1~18个月后,所有患者均未见残余结石梗阻、石街及移位等。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Ⅱ期逆行输尿管软镜可以应用于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联合顺行组合式输尿管软镜处理鹿角形肾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自2012年3月~2013年6月采用微创经皮肾镜联合组合式输尿管软镜处理鹿角形肾结石患者16例,其中完全性鹿角形结石3例,不完全性鹿角结石13例。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单通道碎石,1例因术中出血,输尿管软镜无法有效碎石,改行二期顺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余15例患者一期联合组合式输尿管软镜成功处理残留结石。平均手术时间(117.5±15)min,一期结石清除率为97.6%(15/16)。术中未出现大出血、尿源性脓毒血症、肠道损伤、胸膜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创经皮肾镜联合组合式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安全有效,在熟练掌握手术操作的前提下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套石篮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在治疗马蹄肾肾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应用前景。方法:分析统计2014年06月~2016年0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采用套石篮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马蹄肾肾结石23例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结果:本组23例患者单次碎石成功率95.7%(22/23)。总体平均手术时间95(45~140)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3~5)d。无脓肾、输尿管断裂等并发症。23例随访至今,未发现结石复发。结论:套石篮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马蹄肾肾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期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2月对96例上尿路结石行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其中输尿管结石24例,肾结石60例(多发16例),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结石12例。肾结石长径0.5~3.2 cm,平均1.5 cm,上盏22例,中盏或肾盂38例,下盏53例;输尿管结石长径0.6~2.4 cm,平均1.2 cm,中段1例,其余均位于上段。术前不放置输尿管支架管。使用F 8 Stroz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粉碎结石,较大碎石块用套石网篮取出。结果95例软镜鞘(F 10/12或F 12/14)置入成功,1例置入F 10/12软镜鞘失败;95例一次碎石成功,1例输尿管结石碎石后发现肾盂积脓,二期处理肾结石。术中肾实质损伤1例,无输尿管穿孔、撕脱、出血等需处理的并发症。术后发热11例,无尿源性脓毒血症。术后1、3个月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4.4%(81/96)和88.5%(85/96)。结论一期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F16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鹿角形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院2009年5月~2012年9月对35例复杂鹿角形肾结石一期行F16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5~7 d行二期M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结石粉碎后由一期通道冲出,术后KUB提示结石仍有残余者3~5 d后行三期M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结果 21例二期输尿管镜碎石后结石完全清除,12例三期M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后结石完全清除,2例少量残余结石给予药物排石,术后1个月随访结石排出。均无大出血、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35例术后3~6个月随访,均无结石残留或复发。结论单通道M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是处理复杂鹿角形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1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21例病例和未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病例166例对照,首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对有统计学意义的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单因素分析中,结石大小、性别、糖尿病、手术时间、尿培养阳性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0.293)、结石大小(OR=1.135)、尿培养阳性(OR=9.883)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性别、结石大小、尿培养阳性等是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术前术中要控制危险因素,减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报告输尿管软镜联合微创经皮肾镜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疗效和治疗经验。方法〓收集鹿角形肾结石患者26例,术前常规检查双肾多排CT平扫加增强扫描,三维重建。行输尿管软镜联合微创经皮肾镜治疗。统计手术时间,结石残余率。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无输尿管穿孔、气胸、肠道损伤及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复查KUB示一期手术结石取净率为81%(21/26),手术时间60~150 min,平均95±13 min。7例结石残余,术后第5~7天行二期手术,结石取净率为92.3%(24/26),手术时间30~150 min,平均45±11 min。2例结石残留患者行术后1月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完全排出。术后住院5~12 d,平均6.5 d。结论〓输尿管软镜联合微创经皮肾镜治疗复杂肾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行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碎石术7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5例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35例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清石率、并发症发生率。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输尿管软镜组和经皮肾镜组结石大小分别为(1.7±0.3)cm和(1.6±0.4)cm(P0.05),手术时间分别为(58.5±7.6)min和(39.8±7.8)min,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5±1.5)d和(7.5±1.6)d(P0.01),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7%和8.6%(P0.05),术后1个月总清石率分别为91.4%(32/35)和94.2%(33/35)(P0.05)。结论:与经皮肾镜碎石术相比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处理肾结石具有创伤小,术后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此对于直径≤2cm肾结石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是经皮肾镜碎石术很好的替代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标准化技术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近端及肾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对140例输尿管近端及肾结石采用标准化技术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术前均行KUB、IVP或CTU检查,38例肾结石术前预置双J管10~14 d,术中应用纤维或电子纤维输尿管软镜和200μm钬激光光纤,先输尿管硬镜探查留置导丝及导引鞘,再置入输尿管软镜碎石,合并输尿管近端结石者先用硬镜使结石回退进入肾盂再用软镜处理。术后留置双J管,口服药物排石1~2个月,2个月内复查KUB。结果手术时间36~243 min,平均114.7 min;估计出血量2~100 ml,平均11.4 ml。除4例髓质海绵肾外,肾结石清除率91.7%(77/84);肾及输尿管近端结石清石率94.8%(129/136)。结石负荷2 cm者,平均手术时间128.5 min(63~213 min),结石清除率71.4%(10/14)。术前预置双J管与未置双J管的患者一期进镜成功率分别为100%(38/38)和82.0%(41/50)。术后住院1~5 d,平均3.6 d。未出现严重损伤性并发症。8例术后出现严重尿源性感染,菌血症发生率5.7%(8/140),其中肾结石患者的发生率为9.1%(8/88),结石负荷2 cm者发生率28.6%(4/14)。结论对于严格筛选的患者,采用标准化技术的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技术治疗输尿管近端及肾结石安全有效,但对于结石负荷2 cm者,有效性、安全性均下降。  相似文献   

20.
泌尿系结石梗阻合并尿源性脓毒血症是泌尿外科常见危急重症, 但尿毒症长期透析患者出现输尿管结石合并尿源性脓毒血症相对少见。本文报道1例, 经急诊局麻行输尿管支架置入术, 感染迅速控制。术后出现肾周血肿, 经输血等对症处理后好转, 术后2个月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输尿管支架置入术后6个月复查, 血肿完全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