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受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的环境中,采用了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生物感染、避免电离辐射、防止身体疲劳等一系列防范措施。结果增强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对人们的健康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减少了环境污染。结论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范措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受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的环境中,采用了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生物感染、避免电离辐射、防止身体疲劳等一系列防范措施.结果:增强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减少了环境污染.结论: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范手术室职业危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 通过对手术室环境的评估及分析认为,手术室工作存在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等,是一个职业危害较为严重的工作场所之一.结果 通过加强手术室工作人员自身保护意识的培训,同时采用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生物感染、避免电离辐射、防止身体疲劳等一系列防范措施,降低了环境污染,降低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使工作人员健康素质有了很大提高.结论 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加强工作人员防护意识是降低职业危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 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在受生物感染、空气污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的环境中,采用了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生物感染、避免电离辐射、防止身体疲劳等一系列防范措施.结果 增强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对人们的健康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减少了环境污染.结论 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范措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受环境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的环境中,采用了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生物感染、避免电离辐射、防止身体疲劳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结果:增强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对人们的健康素质有着很大的提高,减少环境污染。结论: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范措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王国玉 《包头医学》2009,33(4):231-232
目的: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受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的环境中,采用了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生物感染、避免电离辐射、防止身体疲劳等一系列防范措施。结果:增强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对人们的健康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减少了环境污染。结论: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范措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苏琴  张翠娜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3):237-238
目的:探讨手术室的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处在受身心危害、理化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等环境中,采用了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生物污染、避免电离辐射、防止身体疲劳等一系列防范措施。结果:增强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对人们的健康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减少了环境污染。结论: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范措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浅谈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俊英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2):4615-4616
目的: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受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的环境中,采用了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生物感染、避免电离辐射、防止身体疲劳等一系列防范措施。结果:增强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对人们的健康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减少了环境污染。结论: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范措施的关键。笔者作为这一特殊群体中的一员,现浅谈一下影响手术室护士健康的一些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冀桂珍 《包头医学》2011,35(1):33-34,32
目的: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受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的环境中,采用了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生物感染、避免电离辐射、防止身体疲劳等一系列防范措施。结果:增强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对人们的健康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减少了环境污染。结论: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范措施的关键。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新的化学物质及高科技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各种手术的普遍开展,举世瞩目的艾滋病(AIDS)病例的增多,给我们的临床带来了挑战,工作量的明显加重,工作节奏加快,致使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的环境里,他们的健康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己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就此方面的问题作一初探,并提出一些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手术室护理人员长期工作在受空气污染、意外损伤、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的环境中,采用了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生物感染、避免电离辐射、加强自我锻炼等一系列防范措施。结果增强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对人们的健康素质有了很大提高。结论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范措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采用了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生物感染、避免电离辐射,防止身体疲劳等一系列防范措施。结果增强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对人们的健康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减少了环境污染。结论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范措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手术室的工作责任大、节奏快、时间长、无规律,其工作性质决定着手术室护士必须要面对一定的职业危害,如血源性传染病的感染、锐器损伤、化学消毒剂和麻醉废气对环境的污染、放射线的危害等.因此,重视并预防这些职业危害,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危害发生.在此主要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采用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生物感染、避免电离辐射、防止身体疲劳等一系列防范措施.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范措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方法 通过工作观察认识到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在受有害气体污染、生物性危害、噪音污染、电离辐射、身体疲劳与心理危害的环境中工作,针对性地采用了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意外损伤及疾病感染、减少噪音、避免电离辐射、防止身心疲劳等一系列防护对策.结果 增强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对人们的健康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并在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认定.结论 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护措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探讨手术室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主要来自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环境因素及心理社会性因素危害等几个方面,从而采取了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生物感染,避免电离辐射,防止身体疲劳,做好标准预防等一系列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受空气污染的环境中,采用了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生物感染、避免电离辐射、防止身体疲劳等一系列防范措施。结果:增强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对人们的健康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减少了环境污染。结论:减少或消除造成空气污染的各种因素是防范措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受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的环境中,他们的健康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就此方面提出一些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受空气污染、生物感染、心里危害的环境中,采用加强空气流通,避免生物感染、防止身体疲劳等一系列防范措施.结果增强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环境污染.结论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对护士的健康危害及预防措施.方法 采运加强空气流通避免生物感染,避免化学制剂,避免电离辐射,防止身体疲劳等一系列防范措施.结果 增加了手术室工作人员对职业危害性的认识及自身保护意识对人们的健康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减少的环境污染,将职业危害降至的最低限度.结论 手术室护理人员是可以通过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甚至避免职业危害的.手术室的环境对手术室医护人员的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手术室工作繁忙,特备是生物化学制剂及恢复性麻醉剂的污染和噪音电灼等物理因素,针对危害手术室护士的身体健康的因素不断增加的现象,我院结合危害因素采取了如下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及自我防护措施.方法 通过对各种危害因素的分析,认识到个人防护意识薄弱,空气中化学消毒剂、麻醉药物等不良气体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疲惫等环境中,采用了强化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规范护士操作行为,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生物感染,电离辐射,防止身体疲劳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结论 减少和消除手术室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提高护士的防护意识,是手术室护士自我防护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王永红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9):4033-4034
目的:探讨检验科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检验科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受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室内噪音的环境中,应采用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生物感染、避免电离辐射、防止身体疲劳、减少噪音等一系列防范措施。结果:增强了检验科工作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对人们的健康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减少了环境污染。结论: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范措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