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莲花制剂中3种黄酮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莲花制剂系采用毛茛科植物金莲花的干燥花及花蕾制成的单方制剂,金莲花制剂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1]。金莲花的主要药效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荭草苷、牡荆苷和槲皮素是其主要的黄酮单体,含量最高[2]。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荭草苷、牡荆苷和槲皮素还具抗癌、抗氧化、降压和解痉作用[3-5]。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金莲花制剂中荭草苷、牡荆苷和槲皮素含量,  相似文献   

2.
金莲花傅里叶红外光谱鉴别及药效组分表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金莲花是毛茛科植物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Bunge的干燥花[1],金莲花药效组分为黄酮及有机酸类成分,主要有荭草苷、牡荆苷和藜芦酸等[2]。为了能够科学地评价金莲花品质,为中药鉴定提供适用的方法和技术,作者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及其二阶导数红外光谱法对20个药材供试品进行了测定,并采用基团组分特征鉴定法对其水提取物和主要组分牡荆苷(vitexin)、荭草苷(orientin)、藜芦酸(veratric acid)的FT-IR表征进行了分析。1仪....  相似文献   

3.
HPLC测定金莲花中金莲花苷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金莲花中金莲花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其在市售金莲花药材中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il C18ODS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柱温为室温;流动相A为乙腈,B为0.5%醋酸溶液;洗脱程序(0 ~30min,2%~100%A),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258 nm.结果:金莲花苷在0.1158~1.0422 μg线性关系良好,9批金莲花药材中的金莲花苷的含量为0 ~0.058%.结论:本方法精密度、准确度和重复性良好,适用于测定金莲花中金莲花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采收期金莲花3种碳苷黄酮成分的动态变化,确立金莲花的最佳采收期,为金莲花取得最大药用价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0.35%磷酸溶液(14∶86)为流动相,在345 nm波长处同时测定不同采收期金莲花中荭草苷、牡荆苷、荭草素-2″-O-β-L-半乳糖苷3种碳苷黄酮成分的含量。结果:金莲花中3种碳苷黄酮成分的含量不同时期存在差异,均以开花后3~6 d为最高。结论:开花后3~6 d为金莲花的最佳采收时期,方法简便、精密度高、重复性好,为金莲花取得最大药用价值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短瓣金莲花Trollius ledebouriReichb是毛茛科金莲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及内蒙古东北部,在俄罗斯东部及远东地区也有分布。该属植物在我国分布有16种[1],其中金莲花和亚洲金莲花被《中药大辞典》收录,可供药用,对风湿、慢性扁桃体炎、急性中耳炎等症状有效[1]。本课题组在前期工作基础上[2],又从短瓣金莲花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6-O-葡萄糖荭草苷(1),6-O-葡萄糖牡荆苷(2),7-甲氧基-2″-O-(2-甲基丁酰基)牡荆苷(3)....  相似文献   

6.
周欣  范国荣 《中草药》2008,39(11):1735-1737
目的考察不同产地短瓣金莲花药材中3种黄酮苷的量。方法采用HPLC同时测定短瓣金莲花中槲皮素-3-O-新橙皮糖苷、荭草苷及牡荆苷的量。结果不同产地短瓣金莲花药材中槲皮素-3-O-新橙皮糖苷和荭草苷的量有较大差异。结论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短瓣金莲花药材质量控制。本研究为短瓣金莲花的资源利用及质量控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ge.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花入药,其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等功效[1-2],具备良好的应用价值和开发前景.牡荆苷作为黄酮类化合物的有效成分之一,除具有抑菌作用外,还有抗癌、降压、抗炎及解痉作用[3-4].作者分别对金莲花的主要资源分布区坝上及周边地区、不同种源的金莲花中牡荆苷含量进行了对比研究,为金莲花的质量评价、品种对比选育以及适宜种植区的选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HPLC测定短瓣金莲花中两种黄酮苷的含量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文哲  梁旭 《中国药学杂志》2000,35(10):658-659
 目的 研究短瓣金莲花及不同部位中两种黄酮苷的含量情况。方法 采用RP-HPLC,测定其中所含的两种黄酮苷荭草苷和牡荆苷的含量。结果 短瓣金莲花中荭草苷和牡荆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9%和0.46%。结论 对短瓣金莲花中的黄酮应该加以研究和开发利用,短瓣金莲花可能是中药金莲花的一种代用新药源。  相似文献   

9.
长瓣金莲花中黄酮苷的抑菌活性研究及牡荆苷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长瓣金莲花中黄酮苷的抑菌活性,建立牡荆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微量稀释法研究金莲花总黄酮及从中分离得到的牡荆苷和荭草苷对4种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效果。采用HPLC法测定了长瓣金莲花中牡荆苷的含量。结果 金莲花总黄酮、荭草苷和牡荆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牡荆苷在三者中的抑菌效果最好。牡荆苷的进样量在0.07~1.1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32%,RSD=0.78%。结论 该法具有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方法简便等特点,可作为牡荆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短瓣金莲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黄文哲  王磊  段金廒 《中草药》2000,31(10):731-732
短瓣金莲花 Trollius ledebouri Reichb.是毛茛科金莲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及内蒙古东北部 ,在苏联西伯利亚东部及远东地区也有分布。金莲花属植物在我国分布有 1 6种[1] ,其中金莲花 T. chinensis Bge.和亚州金莲花 T. asi-aticus L.被《中药大辞典》收录 ,可供药用。对风湿、慢性扁桃体炎、急性中耳炎等症有效。国内学者曾对金莲花的抑菌有效成分做过初步研究 ,但对短瓣金莲花的化学成分研究未见报道。我们首次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 ,从中分离得到 5个单体 ,即β-谷甾醇( ) ,荭草苷 ( ) ,牡荆苷 ( ) ,槲皮素 -新橙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金莲花中总黄酮的方法。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AlCl3显色分光光度法,在最大吸收波长420 nm处,对金莲花中总黄酮进行定量测定。结果:测得金莲花中总黄酮为93.34 mg/g,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5%(n=6),加标回收率在95.91%~101.42%之间。结论:选用芦丁为对照品,通过AlCl3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金莲花中总黄酮,方法简单,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金莲花为传统中药之一,近年来,有关金莲花各种应用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大量研究表明中药金莲花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消肿、抗菌、抗病毒等作用.主要对近年来金莲花的药用价值及其药渣的开发利用进行综述,为金莲花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The flower of Trollius chinensis Bunge is used for treating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s, pharyngitis, tonsillitis, and bronchitis in Chinese folk medicine. The antiviral activities of the crude extract, total flavonoids, orientin, vitexin and proglobeflowery acid isolated from the flowers of T. chinensis against parainfluenza type 3 (Para 3) viru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rude extract and total flavonoids exhibited a weak antiviral activity against Para 3. Orientin and vitexin demonstrated potent or moderate antiviral activity against Para 3. Proglobeflowery acid showed weak antiviral activity against Para 3.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金莲花由于其清热解毒作用在中药及蒙药中被广泛使用。作为一种药食两用药物,金莲花已经引起了生药学家、药理学家、天然药物学家、营养学家等的广泛兴趣。其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发展较快,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有效成分的归属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金莲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本文结合本研究组对金莲花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成果,以及近几十年有关金莲花的研究报道,对金莲花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金莲花中金丝桃苷的含量。方法:采用80%乙醇提取总黄酮,HPLC法测定金莲花不同部位中金丝桃苷的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Gemini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V/V,18∶82);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360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金丝桃苷在0.04~0.5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7(n=6);其中茎、叶、籽中金丝桃苷的含量分别为0.0279,0.3868,0.0016 mg/g。结论:金莲花不同部位中金丝桃苷的含量分布为:叶﹥茎﹥籽,上述结果可为金莲花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金莲花人工栽培与野生抚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金莲花人工栽培和野生抚育的进展,结合当前的研究开发现状,探讨野生抚育和人工栽培方法的可行性。通过对成功范例的简要分析,指出两种方法的结合对维持金莲花的可持续利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以金莲花提取物为模型药物,将其制备成粉雾剂,并进行制剂学评价。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金莲花提取物微粉;将微粉与乳糖载体混合制备粉雾剂,考察并优化处方与制备工艺。结果表明,金莲花微粉的体外有效部位沉积率为(21.07±1.74)%,排空率为(75.31±21.05)%;与适当的乳糖载体混合后,有效部位沉积率为(56.4±2.2)%,排空率为(95.9±3.0)%。由此可见,所制备的粉雾剂各项指标符合药典相关规定,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金莲花是我国传统中药材,金莲花中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有机酸类、生物碱类、香豆素类以及甾醇类等,目前已发现金莲花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以及抗炎镇痛等作用。本文对金莲花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金莲花的深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金莲花是我国常用中药材品种,开展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对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AFLP标记技术对8份金莲花种质在基因组水平开展了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POP-GENE和NTSYS软件对统计结果进行遗传和聚类分析。从64对AFL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的8对引物组合,能够区分全部供试金莲花种质;地理位置较近的金莲花种质,遗传相似系数较高;引种可造成金莲花种质的遗传结构发生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