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女,1岁。因外阴搔痒及红肿,有恶臭分泌物排出就诊。患儿在托儿所有肛门搔痒史。用灭菌棉签沾取无菌生理盐水在阴道口抹制片镜检,发现蛲虫卵6个,未发现霉菌及滴虫。充分展开阴道口,见阴道壁红肿,并有一条已开始崩解的雌蛲虫,并发现蛲虫卵4个。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研究正常体检筛查情况下,乳腺病灶的年龄、部位的分布情况,同时对扫查时长对漏检影响进行了单因素分析。方法:随机将在我院超声科行乳腺体检筛查的受检者进行年龄分组,对受检者的乳腺病灶分为囊肿、导管扩张,乳腺结节,腋窝结节。扫查时长分为2分钟扫查组(平均每侧乳腺扫查1分钟,包含双侧腋窝),4分钟扫查组(平均每侧乳腺扫查2分钟,包含双侧腋窝)及6分钟扫查组(平均每侧乳腺扫查3分钟,包含双侧腋窝)。扫查完成后分别记录超声发现病灶的情况。每组300人,共900人参与了本次研究。扫查时长对漏检的影响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显著性检验水平采用P<0.05。结果:共900例体检者进入研究组,其中18-30岁年龄层右乳发现病变有26例,左乳发现病变有19例,双侧均发现病变的有48例;31-45岁年龄层,右乳发现病变有44例,左乳发现病变有57例,双侧均发现病变的有161例;46-55岁年龄层,右乳发现病变有24例,左乳发现病变有19例,双侧均发现病变的有53例:大于55岁年龄层,右乳发现病变有20例,左乳发现病变有17例,双侧均发现病变的有26例。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4分钟和6分钟分别与2分钟比较阳性率均有差别,其中4分钟的OR值为1.65(P=0.003),6分钟OR值为2.01(P=0.000)。单独比较4分钟、6分钟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239)结论:超声乳腺筛查是发现乳腺病变的重要工具,扫查时长影响乳腺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并发肺结核1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 1 985年 )及我国现行五类结核分型法分型 ( 1 998年修订 )将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病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989~ 1 999年我院收治糖尿病患者 31 1 6例 ,其中并发肺结核 1 96例 ,患病率为 6 .2 9% ,1 96例中男性 1 1 6例 ,女性 80例 ,年龄 1 5~ 38岁 5 2例 ,39~ 5 9岁 70例 ,6 0岁以上 74例。病程 6个月至 2 0年 ,先有糖尿病后有肺结核者 1 48例 ,先有肺结核后发现糖尿病者 32例 ,无临床症状仅实验室检查 (空腹血糖、胸片或CT)发现 1 6例。 1型糖尿病 6 4例 ,2型糖尿病 1 32例…  相似文献   

4.
作者报告了一例59岁的女病人,因上腹痛4周.GI 检查发现有十二指肠狭窄而手术探查。术中发现为十二指肠第二段,乳头周围的一个大肿瘤,未见肿瘤转移。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病检报告为十二指肠平滑肌瘤。术后6个月,GAT 扫描发现有广泛的肝转移。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 1984年以来 ,采用食管拉网、纤维内窥镜及 X线双重造影这三项检查共发现早期食管、贲门癌 4 8例 ,均经外科手术病理证实。在这 4 8例治疗过程中 ,单纯食管拉网发现癌细胞而内窥镜及 X线双重造影未能发现病变的有 16例 ,占 33.3%。16例均靠术前食管分段拉网定性定位后行外科手术治疗 ,准确率达 10 0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0例 ,女 6例 ,年龄 38~ 6 9岁 ,术前食管拉网均发现癌细胞 ,有不典型临床症状者 7例 ,无临床症状经人群普查发现 9例。 16例中 ,内窥镜检查有可疑病灶者 7例 (活检均为阴性 ) ,食管钡造影粘膜显…  相似文献   

6.
疱疹病毒感染性皮肤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疱疹病毒是在动物和人类中发现的一群中等大小、结构相似、有包膜的双股DNA病毒。现已发现100种以上,与人类感染有关的疱疹病毒有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和Ⅱ型(HSV-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B病毒以及人类疱疹病毒6、7、8型(HHV-6、HHV-  相似文献   

7.
白细胞介素6(IL-6)是细胞因子网络中的必需成份之一。IL-6最重要的功能是调节B 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增殖。这种作用的特点是:①主要作用于成熟B 细胞、诱导B 细胞分泌免疫球蛋白(Ig)。②单独不能使B 细胞增殖③必须通过与IL-6受体(IL-6R)结合起作用。而B 细胞中只有被活化者才有IL-6R。近来发现,IL-6在多发性骨髓瘤(MM)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将这方面的研究加以综述。1987年Van Snick 等观察到,天然IL-6在体外能促进鼠B 细胞杂交瘤和浆细胞瘤的生长。对MM病例的临床研究也发现,IL-6能使约50%的患者的瘤细胞在体外扩增,且这种促增殖作用能被抗IL-6单克隆抗体所阻断。有意义的是,这些增殖的瘤细胞的培养上清中IL-6浓度异常增高,对IL-6R 及IL-6mRNA 的表达也显著增多。Asaoku 等用~3SH-TdR 掺入法测定瘤细胞的增殖情况后发现,Ⅰ期MM 患者的瘤细胞对IL-6的反应性比Ⅱ期患者的瘤细胞更为明显。另一些学者则用抗s 期细胞抗体+抗Ig 单抗测定瘤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发现瘤细胞对IL-6的反应性与瘤细胞分裂指数(LI)关系更为密切:LI 越大,瘤细胞增殖越强,对IL-6也更敏感。如浆细胞白血病(PCL)LI 较大,对IL-6的反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听力筛查在母婴同室的开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现越早,语言越好,只要在6个月前发现,通过干预语言发育能力可以基本不受影响。为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在聋哑和语言发育障碍,新生儿听力筛查在母婴同室开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谭安隆 《华西医学》2001,16(3):340-340
本文报告 1997年 8月~ 2 0 0 0年 12月收治的应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真菌性上颌窦炎 12例的临床资料。1 临床资料本组 12例 ,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2 4~ 6 0岁 ,有慢性鼻窦炎史 1~ 8年 ,均有长期不规则使用抗生素历史。单侧发病为主。主要临床症状 :涕中带血 6例 ,患侧头痛 ,头胀或面部麻木感 10例 ,鼻内有异味 6例。检查发现 :中鼻道脓性分泌物 10例 ;干酪样物 2例 ,中鼻道息肉 4例 ;中岬肥大和息肉样变 6例。鼻中隔偏曲4例。本组 12例术前均作CT检查 ,发现患侧上颌窦昏暗密度增高 ,有散在点状钙化斑 ,内侧壁骨质有破坏 3例 ,伴筛窦…  相似文献   

10.
1987年发现的白细胞介素6(IL-6)在体外对CFU-MK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并可促进单个巨核细胞(MK)的成熟及血小板的生成,但MK的数目无改变。动物实验表明,给予注射小剂量IL-6 4~5天后,其血小板可升高1.5~4倍,骨髓MK成熟增强。放、化疗动物实验则证实,IL-6能使血小板受抑程度减轻,恢复时间提前,从而减低了放、化疗引起的出血危险性。而IL-6的副作用极轻微。此外,一些实验发现IL-6对MK有促增殖作用。IL-6可能参与了某些血小板疾病的病理过程,如ITP、cTTP等。临床Ⅰ、Ⅱ期试验证明,IL-6能使肿瘤病人的血小板明显升高。因此,IL-6对MK及血小板的调控作用在临床上,特别是在肿瘤病人放、化疗及骨髓移植方面,具有重要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梗死缺血发生后超早期应用弥散成像(DWI)技术发现病灶、定病灶的范围和大小的可行性。方法56例脑梗死患者早期应用DWI扫描,同时应用常规MR检查,比较梗死灶发现率。结果56例患者中经DWI扫描,均发现梗死病灶(100%),而其中有12例是发病在6h以内的患者;而经过常规MR扫描,SE序列T1,T2加权像未发现异常信号的有12例(21%,12/56),都是发病在6h以内超急性期的患者。结论DWI可在超早期发现脑缺血,早于常规T1和T2加权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扬州市乙型肝炎病毒B基因型前S基因特征和基因突变。方法扩增HBV B基因型前S基因并测序,Clustal W比对构建距离矩阵,MegAlign比对突变位点。结果扬州6株病毒全部在HBV B基因型分支上,同源性:97.2%~98.6%,与同基因型参考株的同源性:92.8%~100%,与其他基因型参考株间的同源性为:78.1%-86.2%。前S基因与参考序列AF121244比对后发现存在缺失和突变现象,YZ07发现有4个突变位点,YZ06有3个突变位点,YZ01有1个突变位点,6例样本有3例发生突变,YZ02、03、04与参考序列比对未发现突变。结论扬州市HBV B基因型间的同源性高,流行的地域性明显,6株病毒前S基因有7个突变位点,低病毒载量毒株突变位点多于高病毒载量毒株。  相似文献   

13.
胰腺癌与糖代谢紊乱关系密切 ,本文对胰腺癌合并血糖升高者 42例进行了临床分析 ,结果如下。1 临床资料1985年 1月~ 1996年 1月本院内、外科及肿瘤科收治的胰腺癌患者 132例 ,其中 114例经手术证实 ,18例经CT ,B超等二项以上特殊检查确诊。 132例患者中 ,合并糖尿病 10例 ( 7 6 % ) ,二次空腹血糖升高 ( >6 1mmol L ,邻甲苯胺法 ,正常值3 9~ 6 1mmol L)而未达糖尿病诊断标准者 32例 ( 2 4 2 % )。 10例糖尿病中有 6例有多饮、多尿等糖尿病症状。 4例在诊断胰腺癌前一年内发现糖尿病 ,6例在诊断胰腺癌的同时发现糖尿病。42…  相似文献   

14.
肺栓塞的超声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肺栓塞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将CT肺动脉血管造影(CTPA)诊断为肺栓塞的15例患者,行心脏、胸腔、四肢静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所有病例超声未发现肺栓塞的直接征象;但可发现一些间接征象如:6例发现右心增大,少~大量三尖瓣反流,肺动脉压升高;7例发现肺动脉血流流速曲线上的RPEP/RVET比值升高>0.30;2例发现肺部梗塞区;6例发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5例发现下肢静脉血流淤滞。结论超声发现肺栓塞直接征象的几率较低,不能作为确诊肺栓塞的主要检查方法。但超声能发现一些肺栓塞的间接征象,对临床的诊断、治疗和观察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偶发肾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 ,随着超声及 CT在各级医院的普及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 ,偶发肾癌的发现率逐步增加。现将我们近年来收治的偶发肾癌临床资料做一总结 ,供同道参考。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肾癌患者 178例 ,其中男 93例 ,女 85例 ;年龄 2 6~ 75岁。偶发肾癌 43例 ,其中男 2 5例 ,女 18例。左侧 2 6例 ,右侧 17例。 31例为健康体检时发现 ,其余是在其他疾病检查时发现 (2例为咳嗽、痰中带血就诊 ,CT检查发现肺部有阴影 ,查找原因时发现肾脏原发病灶 )。 43例偶发肾癌患者经超声检查发现 40例 ,CT检查发现 3例 ,超声发现后均再做CT(或 ) MR…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24岁.因发现阴囊底部有一包块入院.查体:左侧阴囊后方有一7 cm×6 cm×6 cm囊实性包块,边界较清楚,皮下可见曲张样静脉血管,包块部分有压痛,实性,临床考虑:海绵状血管瘤伴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7.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用维生素B_6治疗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性气喘,发现其有明显的止喘作用,特将病例记载较完整的28例,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胆囊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 ,分为结石性和无结石性胆囊炎。超声对胆囊炎检出率高 ,尤其是对无症状型胆囊炎的诊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对 1 6 6 9名 4 0岁以上的体检者进行超声检查 ,发现胆囊炎发病率较高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2 0 0 0年 ,在我院进行体检者中 ,年龄在 4 0岁以上的有 1 6 6 9人 ,其中男性 1 0 1 8人 ,女性 6 51人 ;平均年龄 56岁 ,其中 4 0~ 50岁的有 82 0人 ,51~ 6 0岁的有4 55人 ,6 1~ 70岁的有 30 6人 ,70岁以上有 88人。检出患胆囊炎的人数为 32 7人 ,占体检总人数的 1 9 6 %。1 2 仪器…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43岁,住院号150594,农民。因8月前发现左乳房长有葫豆大小3个包块,当地医生诊断为“乳腺脓肿”行动开引流术,未发现脓液而为血性液体,经治伤口经久不愈并逐渐扩大,分泌物不多,有恶臭味。于1988年10月7日来我院求治。入院查体:T37℃、P80次/分、R20次/分、Dp19/13KPa。心肺无异常发现,肝脾未扪及。左乳房外上象限有6×6cm~2大小溃疡面,分泌物恶臭,包块固定而质硬.腋下淋巴结肿大,经活检为“左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同一血源引起6例输血性疟疾进行了分析,6例中有5例系外科病人,1例系内科病人,发病时均有畏寒、发热、出汗等临床症状,血检发现疟原虫,投抗疟药治疗,症状很快消失,故诊断无疑。供血者来自高疟地区,以献血为职业,O 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