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在皮肤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6例皮肤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干预组各33例.常规护理组患者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分别于术前、术中、术后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并于术前及术后30 min测量2组患者的焦虑值和术后30 min疼痛程度.进行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心理干预组患者在手术前及术后30 min的焦虑值及术后30 min的疼痛程度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结论 针对皮肤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消除或减轻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障碍,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皮肤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6例皮肤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干预组各33例。常规护理组患者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分别于术前、术中、术后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并于术前及术后30min测量2组患者的焦虑值和术后30min疼痛程度。进行t检验和Х^2检验。结果心理干预组患者在手术前及术后30min的焦虑值及术后30min的疼痛程度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结论针对皮肤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消除或减轻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障碍,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局麻整形美容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局麻整形美容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只是常规护理)各80例,测量2组焦虑值、血压、心率及疼痛程度,并对其差异做出评价.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血压、心率、疼痛程度及焦虑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局麻整形美容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对缓解患者疼痛、焦虑等不适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减轻住院新生儿家长焦虑的效果。方法对120名住院新生儿家长进行心理反应和应激因素研究,并随机分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在干预后1周和2周釆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测量患儿家长的焦虑状况。结果住院新生儿家长明显存在焦虑情绪;与无综合护理干预组比较,综合护理干预组住院新生儿家长焦虑程度显著减轻(P0.01)。结论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住院新生儿家长焦虑情绪,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减轻其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6年7月至2008年7月卵巢囊肿患者62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2组患者均采用介入手术治疗卵巢囊肿.2组患者在入院时即给予卵巢囊肿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包括入院时心理护理、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和干预后进行焦虑和抑郁程度的评定.观察2组患者对术中疼痛强度的反应.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无痛、轻微不适及不适发生率为7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9.0%.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卵巢囊肿手术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助于减轻术中疼痛,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门诊膀胱灌注化疗患者焦虑情绪状况和相应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门诊膀胱灌注化疗患者248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4例.2组患者均行门诊膀胱灌注化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灌注化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进行评分.结果 2组护理干预前焦虑患病率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前焦虑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门诊膀胱灌注化疗患者存在焦虑情绪,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膀胱灌注化疗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对尖锐湿疣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324例尖锐湿疣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62例.2组均给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进行心理护理.比较2组焦虑、抑郁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治疗1个月后SAS及SDS标准分均有明显降低,且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干预组治愈率86.4%,复发率13.6%,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尖锐湿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并提高其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急性左心衰患者心理障碍及病情改善的影响.方法:将116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及常规护理组各58例,常规护理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心理评估,比较两组患者SDS、SAS分值.结果:73.41%的急性左心衰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以抑郁、焦虑多见.经过心理护理之后,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明显改善,心理护理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患者易出现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其心理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9.
张雪梅 《当代护士》2014,(11):97-9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择期手术患者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手术患者63例,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33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焦虑评分,评估术中配合程度,测量血压、心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焦虑值、生理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配合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维持血压、心率稳定,提高患者手术配合程度,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急性创伤患者心理危机综合护理干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急性创伤患者心理危机的效果.方法 将满足条件66例急性创伤患者应用汉密顿焦虑他评量表(HAMA)在入院3 d内进行评估,焦虑分数均>14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包括心理危机干预法和放松训练法等,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心理支持,比较2组患者出院前2 d的焦虑程度.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HAMA量表总分、躯体性焦虑因子得分和精神性焦虑因子得分在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HAMA量表总分,躯体性焦虑因子和精神性焦虑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创伤患者的心理危机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效果优于常规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11.
IKAP模式护理干预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KAP模式护理干预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12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进行心理评估,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进行IKAP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变化.结果:采用两种护理干预模式均可不同程度纠正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经IKAP模式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且低于传统模式护理干预组患者的相应值,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IKAP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情绪,有利于患者顺利度过更年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的作用.方法 将378例精神病患者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199人与对照组179人,对干预组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并与对照组患者家属进行对照.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其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 干预组的SAS、SDS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家属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可改善精神病患者家属的焦虑与抑郁心理,同时提高其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对骨科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其术前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7月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心理护理,对实验组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手术前1d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定2组患者的焦虑状态.结果 2组患者手术前焦虑状态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骨科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其术前焦虑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娩前后孕产妇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及护理对策.方法:将12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孕产妇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干预前及产后的负性情绪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及产后血压的差别.结果:观察组产后2 d的SAS评分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产后,产后2 h血压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在孕产妇分娩前后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可促进其分娩过程顺利进行,显著减轻其产后焦虑和抑郁状态,促进其机体更快地恢复.  相似文献   

15.
张荣华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0):1902-1903
目的 探讨围术期全程心理护理对神经介入治疗患者术后焦虑、康复程度的影响.方法 68例神经介入治疗的患者按照完全随机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全程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焦虑程度及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的焦虑有显著性改善(P<0.05),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GOS预后情况及并发症、护理质量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减轻焦虑程度,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程序在神经症病人心理护理中的效果,完善神经症病人的心理护理模式.[方法]将85例神经症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44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的心理护理模式,干预组根据护理评估,采用程序化的心理护理模式,对两组病人焦虑评分、护理的满意度、疾病知识、心理要求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焦虑水平、护理的满意度、疾病知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神经症病人经心理护理程序护理能有效提高心理护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观察组鼻咽癌放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并与对照组焦虑恐惧程度、放射性皮炎、咽喉疼痛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显示观察组发生焦虑恐惧程度、放射性皮炎、咽喉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具有显著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实施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减少放射性皮炎及咽喉疼痛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放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产妇心理及产后出血状况,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产妇不良情绪发生率及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产妇98例,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2组进行常规护理,护理方法相同,同时对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相对较系统的护理干预.对2组产妇的心理及产后出血状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干预组产妇的焦虑、抑郁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及出血发生率也较对照组降低.结论 应用系统护理干预比常规护理的效果明显,产妇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同时也减少了产后出血量及发生率,确保了母婴健康,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外伤合并失眠患者睡眠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收治的脑外伤合并失眠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比较2 组的 PSQI 评分、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前后 HAMA 评分、HAMD评分.结果:观察组的HAMA评分、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及PSQ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脑外伤合并失眠患者中的实施效果较好,可有效提升睡眠质量,减轻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在围手术期应用心理护理对耳鼻咽喉疾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耳鼻咽喉科入院患者先进行焦虑自评量表测评,将分值在60分以上的中度焦虑者168例作为入选患者,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4例,给予干预组患者一般护理和心理护理,对照组只给予一般护理,应用围手术期患者心理护理评分表进行评分,并用问卷测评患者心理状态改变程度.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入院后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出院前SAS、SDS评分有显著差异;干预组入院后与出院前SAS、SDS评分有显著差异,对照组入院后、出院前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 对患者应用有效的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消除抑郁及紧张等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更快、更好地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