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中喉返神经的解剖及显露的临床意义,以减少喉返神经损伤。方法回顾性分析965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手术均在全嘛下进行并常规显露喉返神经,手术切除范围由病变情况决定,并对喉返神经解剖特点、损伤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解剖显露喉返神经1052条,其中右侧721条,左侧331条,包括双侧87条;采用上方入路解剖86条,侧方661条,下方305条;右侧喉返神经位于气管食管沟内走行者461条,偏离者260条;左侧位于气管食管沟内走行者285条,偏离者46条;喉返神经入喉前有分支者687条(65.3%),未分支直接人喉者365条(34.7%);喉不返神经2条;解剖神经平均用时(6.7±0.54)min;术后神经暂时性损伤11例,永久性损伤2例,均于6个月后对侧声带代偿,嘶哑改善。结论熟悉喉返神经的解剖,灵活运用不同的解剖入路,常规解剖显露神经,是避免喉返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喉返神经解剖在全麻下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麻下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RLN)显露在预防喉返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对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38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63例手术常规显露喉返神经,226例手术常规不显露喉返神经。结果显露喉返神经术式组喉返神经损伤2例(均为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占1.10%(2/182);不显露喉返神经术式者喉返神经损伤12例(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7例,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5例),占5.30%(12/226)。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下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可以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如何有效显露及保护喉返神经,一直是该手术的难点而又无法规避的问题,常用的喉返神经显露路径通常有侧方入路、下方入路和上方入路。本文介绍一种腔镜甲状腺叶切除术中采用中间入路下显露喉返神经在的方法,并总结其效果,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1月83例行经胸乳路径腔镜甲状腺腺叶全切术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与视频资料,患者术中均采用中间入路方法显露喉返神经,即首先松解Berry韧带疏松部分到达气管-甲状腺间隙,寻找喉返神经主干,然后循喉返神经表面向上方,由浅入深逐层切断Berry韧带致密部分,充分显露喉返神经主干及入喉点。观察患者喉返神经显露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83例患者腔镜手术均获成功,共显露喉返神经130条,显露率100%,均全程显露喉返神经主干及入喉点。单侧喉返神经显露时长4.2~15.6 min,平均8.9 min;术中出血量约2~15 mL,平均5.3 mL。术后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3例(0.36%),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病例。 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中采用中间入路法可以安全、高效、简便快捷、全程显露喉返神经,降低喉返神经的损伤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暴露技巧与保护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白云区中医医院于2011年6月至2015年5月间施行的93例腔镜甲状腺手术病例资料,根据不同诊断分别进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加峡部切除术或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中采用气管食管沟、甲状腺下动脉及甲状软骨下角三个径路暴露喉返神经,总结显露成功率及观察手术并发症。结果〓本组全部病例均成功显露喉返神经,共计117例次,其中左侧喉返神经32例次,右侧喉返神经37例次,双侧喉返神经合计48例次,其中经气管食管沟径路显露喉返神经57例,占48.71%;经甲状腺下动脉径路显露48例,占41.03%;其余12例经甲状软骨下角径路显露,占10.26%。术后并发喉返神经暂时性麻痹3例,无喉返神经永久性损伤病例。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需掌握正确的解剖入路和技巧,遵循主动显露、严格保护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对于减少其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 770例全麻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解剖显露喉返神经430例,未解剖显露喉返神经340例.比较两组患者神经损伤的发生率.结果 显露神经组430例中2例(0.47%)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未显露组340例中有8例(2.35%)出现喉返神经损伤,其中6例为暂时性损伤,2例为神经永久性损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手术时显露喉返神经可明显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的方法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将11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分为喉返神经显露组(60例)和未显露组(56例),比较2组术后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显露组1例(2%)出现暂时性的声音嘶哑;未显露组4例(7%)出现神经损伤,其中2例出现暂时性的声音嘶哑,2例出现永久性的声音嘶哑。结论:甲状腺手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可以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亦是预防其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甲状腺手术引起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探讨手术中保护喉返神经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189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于甲状腺单纯肿瘤剜除或甲状腺部分切除,术中不显露喉返神经;对于甲状腺腺叶切除、甲状腺癌根治术或甲状腺再次手术,术中均显露喉返神经,于环甲关节后下方约0.5cm处(即喉返神经入喉处)寻找喉返神经。结果:5例患者术后出现单侧的喉返神经损伤,其中暂时性损伤1例;长期性损伤4例,其中3例术中未显露喉返神经,1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颈段全程。4例长期性损伤患者继续随访3~6个月,有3例患者声带功能逐渐恢复,1例术中未显露喉返神经患者声带仍然固定。结论:甲状腺手术中是否显露喉返神经应以肿瘤大小及手术方式而异,但不强求全程显露喉返神经。于环甲关节后下方约0.5cm处较易找到喉返神经,视野清晰,手术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时显露喉返神经(RLN)对预防RLN损伤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因甲状腺疾病行手术治疗的528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术中是否显露喉返神经分为显露组和未显露组。结果显露喉返神经组202例,发生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2例,无永久性损伤。未显露喉返神经组326例,发生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8例,永久性损伤1例。显露喉返神经组中RLN损伤发生率(0.99%)明显低于未显露喉返神经组(2.76%)(P0.01)结论甲状腺手术时是否显露喉返神经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有选择地显露喉返神经可明显降低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我院从1990~ 2 0 0 1年共施行甲状腺手术 110例 ,发生一侧喉返神经损伤 3例 (2 .7% ) ,其中永久性麻痹 1例 (0 .9% )。现就甲状腺手术致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及预防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 3 0例 ,女 80例 ,年龄 2 1~ 68岁 ,平均 44岁。甲状腺单侧全切除术或部分切除术 87例 ,术中显露喉返神经 65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2 3例 ,术中均显露喉返神经。全组病例均为初次手术。 3例喉返神经损伤均为单侧甲状腺全切除术 ,1例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 ,术中显露喉返神经。 2例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 ,术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显露的技术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1-2011.1对104例开放性甲状腺手术病例进行喉返神经显露,观察术后发音情况.结果:104例手术中l例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结论:开放性甲状腺手术时常规行喉返神经显露可有效预防喉返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探讨常规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以及预防其损伤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近5年来336例在初次行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显露喉返神经将其分为显露喉返神经组205例和未显露喉返神经组131例。根据喉返神经损伤的判断标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显露喉返神经组205例中有2例(0.98%)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1个月未经特殊处理后声音恢复,无永久性损伤病例。未显露喉返神经组131例中有6例(4.58%)出现喉返神经损伤,其中4例为暂时性损伤,2例为永久性损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规范化显露并保护喉返神经可有效预防与减少喉返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评价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的必要性.方法 将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512例按术中是否解剖喉返神经分为解剖组和未解剖组,比较两组间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结果 全组解剖喉返神经组189例,术后出现声嘶3例(1.59%),未解剖神经组323例,术后出现声嘶5例(1.5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存在有喉返神经损伤高危因素的患者中解剖与未解剖神经患者神经损伤率则有差异(1.02%vs.3.95%,P<0.05).结论 是否解剖喉返神经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对大多数甲状腺良性病变尽可能不暴露喉返神经,但对于巨大甲状腺肿瘤、二次或多次手术及甲状腺癌应暴露喉返神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术中神经监测技术学习曲线的存在,降低喉返神经损伤并发症.方法 82例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或联合根治术,解剖喉返神经147条,全部应用术中神经监测技术,“四步法”监测喉返神经功能,术中信号衰减幅度50%以上诊断喉返神经损伤,并判断损伤点和损伤原因.结果 喉返神经寻找时间为0.5~2 min,损伤率2.7%,喉返神经损伤病例均在术中诊断,损伤点均在喉返神经入喉点或临近入喉点的部位,损伤原因分别为牵拉、肿瘤粘连、热损伤和钳夹.按时间顺序分组以喉返神经的寻找时间和损伤例数生成甲状腺癌术中神经监测技术学习曲线,喉返神经寻找时间和损伤例数均有明显下降的趋势.结论 在甲状腺癌手术中应用术中神经监测技术存在技术学习曲线,有助于喉返神经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喉返神经的显露技巧,避免因显露而造成的喉返神经医源性损伤。方法2011年4月~2012年4月,行胸乳晕人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17例。于乳腺前皮下置入troear,注入CO2(压力6mmHg)建立操作空间,用超声刀显露喉返神经。结果17例均顺利完成喉返神经显露,其中7例行腔镜双侧甲状腺腺叶手术(6例双侧叶结节和1例甲状腺癌),5例行一侧甲状腺叶切除术(一侧腺叶多发结节),5例行一侧腺叶次全切除术。喉返神经主干位于甲状腺下动脉之前、之后和动脉分叉之间的比例分别为17.6%(3/17)、47.1%(8/17)和35.3%(6/17),术后未见声音嘶哑等发生。结论尽管甲状腺下动脉与喉返神经的关系不固定,应用甲状腺囊外解剖和上翻技术,在切除腺体的同时可以显露喉返神经,减少喉返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5.
54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 Z  Liu CP  Shi L  Huang T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5):375-377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546例行手术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全组无手术及住院期间死亡.颈部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76,2%(358/470).单侧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1.1%(6例),双侧喉返神经损伤0例;甲状旁腺部分损伤0.4%(2例),甲状旁腺完全损伤0例;喉上神经损伤0.7%(4例),术后出血0.6%(3例),食管损伤0.2%(1例).结论 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均应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对于肿瘤直径>1 cm的患者,还应行双侧中央组+患侧颈深组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对防止喉返神经损伤的价值。方法:对783例甲状腺手术病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405例,不解剖喉返神经378例,观察术后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解剖喉返神经组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2例,损伤率0.49%,无永久性损伤病例。不解剖喉返神经组喉返神经损伤11例,损伤率2.91%,其中永久性损伤6例,暂时性损伤5例。结论: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能显著减少喉返神经的损伤,是预防其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喉返神经的显露在甲状腺癌根治性手术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7月至2006年12月间186例主动显露喉返神经的甲状腺癌根治手术病例资料。结果186例甲状腺癌均施行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术。术中均成功显露双侧喉返神经,其中1例右侧非返喉下神经。喉返神经永久性损伤1例,暂时性损伤1例,永久损伤率为0.54%。结论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应常规在甲状腺下动脉周围寻找喉返神经,主动显露喉返神经不仅可减少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并可提高甲状腺癌手术的彻底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技术要点,重点讨论手术入路与术式,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保护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127例甲状腺再次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因甲状腺癌而再手术49例,对各种人路与术式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率为4%,永久性甲状旁腺损伤率为2%,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率为6,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率为2%,术后再出血率为2%。结论甲状腺癌再次手术难度大,其成功实施的关键在于术中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