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妇科手术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05年1~12月妇科手术患者86例,住院期间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支持、松弛训练,入院及出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情绪状态.结果 干预后妇科手术患者SAS、SD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结论 妇科手术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状态,针对性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分析及心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为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Zung'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96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在常规治疗、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3个月后,应用SDS、SAS和SCL-90再次进行评测.并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 糖尿病患者SDS、SAS总分及SCL-90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等因子分值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5或p<0.01).经过健康教育与综合性心理干预后糖尿病患者的SDS、SAS总分及SCL-90中躯体化、抑郁及焦虑、等因子分值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存在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群等负性情感;健康教育与综合性心理干预能缓解和改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强化心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取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患者9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6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于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患者抑郁、焦虑发生率较高(皆为60%);实验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焦虑及抑郁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焦虑及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患者多存在抑郁、焦虑心理,采取必要的强化心理干预措施,可以减轻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眼外伤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对172例眼外伤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健康教育等心理护理干预,入院及出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心理状态。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眼外伤患者焦虑及抑郁状态得到显著改善(P<0.01)。结论:眼外伤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针对性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缓解晚期前列腺癌行手术去势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对26例晚期前列腺癌行手术去势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分别于术前和出院当天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测评。结果 26例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有所好转,心理护理干预前焦虑、抑郁发生率及SAS、SDS评分分别为53.85%、61.54%及(58.66±14.54)、(50.98±14.16)分,心理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发生率及SAS、SDS评分分别为19.21%、30.77%及(34.87±13.87)、(40.65±12.74)分,心理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发生率及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心理护理干预前(P<0.05或P<0.0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康复出院。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地缓解晚期前列腺癌行手术去势术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促进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强直性脊柱炎96例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心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9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心理f*-I卷调查,根据患者存在的焦虑、抑郁心理问题实施心理干预2周,再次进行SAS和SDS自评量表评分.结果:本组心理干预前SAS、SDS评分较国内常模高,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后患者SAS、SDS评分较干预前低,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实施心理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缓解膀胱癌患者膀胱全切加回肠膀胱术(Bricker)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27例膀胱癌患者行Bricker手术,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心理干预,于心理干预前后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结果:心理干预前患者平均SAS、SD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心理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及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P<0.05).结论:对膀胱癌Bricker手术患者实行心理干预能减轻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刘俊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2):1130-1131
目的 了解心理干预对中轴型脊柱关节病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 将60例中轴型脊柱关节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心理干预组进行常规治疗加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前,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分.治疗12周后,再次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分,并作干预前后比较分析.结果 中轴型脊柱关节病患者治疗12周后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中轴型脊柱关节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现象,有必要进行心理干预,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赵慧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6):6408-6408
目的 探讨多次并住院的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0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针对他们的心理状态实施心理护理干预1个月,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结果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以焦虑(82.67%)和抑郁(72.00%)为主,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对精神病知识缺乏、外界压力、经济负担等.心理干预后患者的SDS、SAS总分显著下降(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心理护理干预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眼球摘除术患者心理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对30例行眼球摘除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分别于手术当日和出院前1d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心理评估.结果 干预后患者SDS、SAS得分显著优于干预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眼球摘除术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PSM)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对80例艾滋病合并PSM患者入院时、实施心理干预3周后,分别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结果:实施心理干预后本组SAS、SDS得分均低于心理干预前(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艾滋病合并PSM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孕症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状况,并进行心理干预效果评估。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0例不孕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对照组100例健康受试者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对患者实施4周针对性心理干预后再次测评SAS及SDS 1次,并进行心理干预前后的比较。结果: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理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及焦虑、抑郁发生率均较心理干预前下降(P<0.01)。结论:针对性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不孕症患者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骨科创伤后的心理应激状态,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法 应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对90例骨科创伤患者进行筛查,异常者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评抑郁量表(SDS)进一步测评并采取心理干预.于3周后或出院前用SAS、SDS再次测评,评价心理干预效果.结果 90例患者中有54.44%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倾向;及时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效果明显;性别、年龄是影响心理应激的因素,损伤部位、程度在早期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骨科创伤患者存在明显心理应激状态,及时发现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努力纠正骨科创伤患者的心理失衡状态,对降低日后焦虑、抑郁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心理状态的分析,针对其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心理干预.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的对照实验方法,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干预组30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于心理干预前后进行心理状态的评定,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于心理干预前后进行量表评定.结果 心理干预后SCL-90各因子分值与中国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前后SAS 、SD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改善其抑郁、焦虑状态,缓解其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对早期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基本情况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价96例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前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变化.将96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综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出院时抑郁、焦虑程度降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恰当的心理护理干预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能够改善乳腺癌手术患者焦虑、恐惧、抑郁、悲观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个体化心理干预对其焦虑抑郁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80例乳腺癌患者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组患者行个体化心理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个体化心理干预对改善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况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在本院行妇科腹部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在本院行妇科腹部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和比较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自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腹部手术患者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及心理状态的改善,可提高治疗效果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疗法对癌症患者焦虑抑郁性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60例住院癌症患者按时间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心理指导及心理治疗等综合心理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查负性情绪程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负性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癌症患者实施综合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保持平衡适应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心肌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52例心肌疾病患者的情绪状态,并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心理干预前后的评分值.结果 本组心肌疾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与国内常模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心理干预后,焦虑抑郁程度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 心理干预可明显缓解心肌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方法 应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指导实施放松疗法和争取社会支持等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数值.结果 观察组的抑郁、焦虑心理在护理干预后症状明显改善(P<0.01).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对策,能改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