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后采用双极电凝止血与缝合止血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130例。根据术中止血方式不同分为电凝组(n=65,双极电凝止血)和缝合组(n=65,缝合止血)。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卵巢功能(E_2、AFC、AMH、FSH、LH)、卵巢内基质血流情况(PSV、PI、RI、S/D值)及月经、排卵情况。结果:电凝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低于缝合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E_2、AFC、AMH水平均低于术前,FSH、LH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电凝组E_2、AFC、AMH水平均低于术前及缝合组,FSH、LH水平均高于术前及缝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缝合组上述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电凝组PSV、PI、RI、S/D值均低于术前及缝合组(P0.05),但缝合组上述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两组排卵、月经异常情况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双极电凝止血效果优于缝合止血,采用双极电凝和缝合止血短期内均会导致卵巢功能短暂衰退,但缝合止血较双极电凝止血恢复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电凝止血与缝合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按信封密封法分为电凝组和缝合组,每组45例。电凝组采用双极电凝对卵巢创面止血,缝合组采用3-0可吸收线缝合卵巢对剥离面止血。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前后激素水平变化及排卵、月经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电凝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的E2显著低于缝合组(P<0.05),FSH显著高于缝合组(P<0.05),LH与缝合组无显著差异(P>0.05)。电凝组排卵异常、经期延长和经量过少均显著多于缝合组(P<0.05)。结论:电凝止血较缝合止血对卵巢组织损伤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除术电凝止血和缝合止血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2013年8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76例卵巢肿瘤患者,均采取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除术,依照止血方式不同分为电凝止血组和缝合止血组,缝合止血组患者采取缝合止血,电凝止血组患者采取电凝止血,分析止血效果。结果电凝止血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缝合止血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缝合止血组(P<0.05);两组性激素水平、月经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离术采用电凝止血能够有效保持卵巢正常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剔除术中不同止血方式对患者术后卵巢功能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止血方式不同分为电凝组(行腹腔镜下双极电凝止血,n=62)和缝合组(行腹腔镜下缝合止血,n=58),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的卵巢功能以及妊娠结局。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的AMH、AFC、E_2均较术前下降,FSH均较术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缝合组的AMH、AFC、E_2、FSH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凝组的AMH、AFC、E_2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缝合组的AMH、AFC均较术前升高,且均显著高于电凝组(P0.05);电凝组的AMH、AFC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缝合组术后1年内的妊娠率为68.97%(40/58),电凝组为59.68%(37/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24,P0.05)。结论:腹腔镜下剔除卵巢良性肿瘤术中采用缝合止血最有利于保护卵巢功能,促进妊娠,宜作为近期有生育需求患者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易先友  徐永中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3):124-125,127
目的比较缝合止血和电凝止血对宫颈冷刀锥切创面止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1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61例接受宫颈冷刀锥切术的患者,按止血方法分为两组,缝合止血组31例,电凝止血组30例。对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及手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相比,缝合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出血量均优于电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电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冷刀锥切术中行缝合止血效果好,手术时间短,手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较电凝止血法有明显优势,应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中采用双极电凝及缝合两种止血方式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为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中止血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180位行腹腔镜下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缝合组和电凝组各90例,缝合组采用缝合止血,电凝组采用双极电凝止血.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测定患者血清FSH、E2、LH及AMH水平;测定双侧卵巢体积(OV)、卵巢间质动脉血流的收缩期峰值(PSV)及窦卵泡数(Fo)。结果缝合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多于电凝组(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血清FSH、LH水平显著上升,E2、AMH水平则显著下降(P0.05);术后第1、6个月,电凝组血清FSH、LH水平显著高于缝合组,而E2、AMH水平则显著低于缝合组(P0.05)。术后第1、6个月,与健侧相比,两组患者的OV减小、PSV减慢、Fo减少(P0.05);同时,缝合组OV显著大于电凝组,PSV快于电凝组,Fo多于电凝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会导致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受损;相比于电凝止血,缝合止血对卵巢储备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中创面止血的最佳方法.方法 选取收治的91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均行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除术,术中采用电凝止血和缝合止血两种方法.电凝组46例,缝合组45例.统计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恢复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并于术前、术后时、术后6个月抽血检测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以判断卵巢功能.结果 术后及术后6个月时电凝组患者FSH升高幅度明显大于缝合组(P<0.05);术后及术后6个月时电凝组患者E2水平下降幅度明显大于缝合组(P<0.05);术后及术后6个月时电凝组患者LH升高幅度明显大于缝合组(P<0.05);电凝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FSH≥12 U·L-1(卵巢储备功能降低)及FSH≥40 U·L-1(卵巢功能衰竭)的例数明显多于缝合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卵巢良性囊肿剥除术时缝合止血比电凝止血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采用不同的止血方式对患者卵巢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病例94例,按照术中止血方式分为缝合组和电凝组,其中单侧缝合组16例,双侧缝合组20例,单侧电凝组38例,双侧电凝组20例。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个月检测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随访月经情况。结果缝合组与电凝组比较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随访双侧电凝组FSH升高,E2降低,与术前比较有差异(P<0.05),发生2例闭经,其余3组激素水平较术前无明显变化,均在术后45天内月经恢复。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采用电凝止血与缝合止血比较,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但双侧卵巢囊肿剔除术采用电凝止血对卵巢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应注意围手术期卵巢功能的评估和卵巢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10):937-940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良性囊肿剥除术中不同止血方式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性激素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9月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卵巢良性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其中60例患者术中采用缝合止血(缝合止血组),另外60例患者术中采用双极电凝止血(电凝止血组)。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组患者CD3~+、CD4~+和CD8~+水平;术前及术后6个月,检测2组患者血清雌二醇(E_2)、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2组患者卵巢最大直径(MOD)和窦卵泡计数(AFC)。结果电凝止血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缝合止血组(P <0. 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缝合止血组(P <0. 05); 2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者术前CD3~+、CD4~+及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术后第1天CD3~+、CD4~+和CD8~+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P <0. 05);术后第1天,缝合止血组患者CD3~+、CD4~+和CD8~+水平均低于电凝止血组(P <0. 05)。2组患者术前MOD、AF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术后6个月MOD显著小于术前(P <0. 05),AFC显著少于术前(P <0. 05);术后6个月,电凝止血组患者MOD显著小于缝合止血组(P <0. 05),AFC显著少于缝合止血组(P <0. 05)。2组患者术前血清E_2、FSH及L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血清E_2、FSH及LH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 <0. 05);电凝止血组患者血清E_2、FSH及LH水平均显著高于缝合止血组(P <0. 05)。结论缝合止血有利于保护患者卵巢储备功能,而双极电凝止血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患者免疫功能较好,临床上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止血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缝合与电凝止血对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的86例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分为缝合组与电凝组,各43例。缝合组患者术中予以传统缝合止血,电凝组患者术中则行电凝止血。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促性激素[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激素(FSH)]水平、卵巢间质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变化,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结果:术后6个月时,缝合组患者LH、FSH水平与术前比差异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但均明显低于同期电凝组(P均<0. 05);缝合组患者卵巢间质动脉PI、RI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但均明显高于同期电凝组(P均<0. 05)。缝合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多于电凝组(P <0. 05)。术后6个月内,缝合组患者经期紊乱发生率明显低于电凝组(P <0. 05),而两组患者月经过少、排卵异常、卵巢衰竭、多囊卵巢样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结论:电凝止血操作难度较低,但缝合止血更利于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术后恢复,需引起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对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选择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卵巢囊肿患者120例,分为缝合组和电凝组,对患者术前术后卵巢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容受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缝合组及电凝组术前与术后3月FSH、L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2比较,电凝组E2下降程度大于缝合组。缝合组及电凝组术后3月E2水平均较术前下降(P〈0.01),电凝组E2下降程度大于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4,P〈0.01)。缝合组子宫内膜容受性改变优于电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手术中,尽量避免电凝,尽量保留正常组织,对预防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及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剥除术中不同止血方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4例行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患者进行比较研究,单极电凝组(n=18)、双极电凝组(n=18)和缝合组(n=18)。比较分析三组患者不同时间段FSH、AFC、术后月经改变率及妊娠情况。结果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缝合组患者的FSH均显著低于单极、双极电凝组(P0.05);术后1个月,三组的AF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个月、第6个月的,缝合组患者的AFC均显著高于单极、双极电凝组(P0.05);缝合组的术后月经改变率和妊娠率显著高于单极、双极电凝组(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实施术后镜下缝合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激素水平,提高月经改变率和妊娠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中创面采用双极电凝与镜下缝合两种止血方法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 因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中创面止血采用镜下缝合组32例,双极电凝组40例.于术前、术后1、6个月月经周期的第2~3天,分别检测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孕酮(P)水平,阴道彩超检测窦状卵泡数(AFC)及卵巢间质动脉血流的收缩期峰值(PSV).结果 缝合止血组术后1、6个月E2稍有下降,FSH稍升高,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凝组术后1、6个月E2较术前均明显下降,FSH 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组间和术后6个月两组组间,E2、FS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H及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凝止血组术后1、6个月与术前比较AFC、PV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个月两组组间比较,AFC、PV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共发生卵巢储备功能下降8例,缝合组3例,电凝组5例.结论 腹腔镜下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中不同的止血方式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有差异,其中双极电凝止血法较单纯镜下缝合止血法所致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剥除术中使用不同止血方法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在上蔡协和医院接受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剥除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止血方法分为缝合组和电凝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LH、E_2、FSH水平及自然妊娠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卵巢储备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电凝组患者FSH、LH水平均高于缝合组,E_2水平低于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缝合组与电凝组患者术后18个月内自然妊娠率比较(40.00%比4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凝止血方法和缝合止血方法用于接受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剥除术患者,短期内患者自然妊娠率接近,但电凝止血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双极电凝止血法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9年7月于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接受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的97例卵巢囊肿患者临床资料,将接受缝合止血的43例患者纳入缝合组,接受双极电凝止血的54例患者纳入电凝组。对比两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前、术后1 d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结果电凝组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缝合组短,术后1 d电凝组血清FSH、LH水平均较缝合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中双极电凝止血法辅助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可有效减轻对卵巢功能的损伤,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浅析不同止血方法对卵巢囊肿术后卵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84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三组,分别是电凝止血组、缝合止血组以及联合治疗组,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治疗前后雌激素水平和卵巢动脉血流参数以及月经变化情况。结果采用联合治疗患者术后三个月的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均小于电凝止血组和缝合止血组,雌二醇和窦状卵泡F0均大于电凝止血组和缝合止血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联合治疗组患者的卵巢动脉血流参数情况优于其它两组,组间对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且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月经异常率为2.5%,明显低于电凝止血组和缝合止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卵巢囊肿手术过程中,先使用电凝止血后,再使用缝合止血,能够最大程度上保护患者的卵巢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卵巢创面采用双极电凝和缝合两种止血方法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双侧卵巢良性囊肿患者160例,根据术中处理卵巢创面的方法不同分为电凝组80例和缝合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血清抗苗勒激素(AMH)、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基础窦卵泡数(AFC),卵巢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的变化,以判断卵巢储备功能。结果:与手术前比较,两组术后FSH、E2均明显升高(P0.05),AMH、AFC、PSV均明显下降(P0.05),而LH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组间比较,电凝组术后FSH、E2均高于缝合组(P0.05),AMH、AFC、PSV较缝合组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卵巢创面采用双极电凝和缝合两种止血方法对卵巢储备功能均有影响,尤其电凝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创面双极电凝和缝合止血对残留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105例,随机分为缝合组(n=53)和电凝组(n=52),观察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情况,比较卵巢门近、远端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_2)、黄体生成素(LH)水平以及窦卵泡计数(AFC)。结果:两组患者手术顺利,未见感染或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电凝组卵巢门近端囊肿患者FSH、LH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E_2水平及AFC明显降低(P<0.01),且FSH、LH水平明显高于缝合组,E_2、AFC明显低于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及术后6个月,两组卵巢门远端囊肿患者FSH、E_2、LH水平及AF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卵巢门远端的囊肿,建议选择操作简便的双极电凝止血;对于卵巢门近端的囊肿,首选缝合止血。  相似文献   

19.
杨冰  何丽霞  佘远萍  陈辉 《华夏医学》2013,26(3):446-450
目的:研究囊内多点连续缝合止血法在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囊肿剥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妇科因单侧卵巢内异症囊肿初次住院行卵巢内异症囊肿剥除术的患者69例,因术中卵巢剥离创面采用不同的止血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囊内多点连续缝合止血组(缝合Ⅰ组)23例,间断缝合止血组(缝合Ⅱ组)23例,电凝止血组23例,分别记录3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于术前、术后6,12个月抽血测定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评估3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结果:3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比较,缝合Ⅰ组、缝合Ⅱ组较电凝组多,缝合Ⅰ组较缝合Ⅱ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血清FSH、术后6,12个月较术前升高,E2降低,电凝组在术后6个月时,上述改变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内异症囊肿剥除术后可能造成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应用囊内多点连续缝合止血法较电凝止血能更好地保护卵巢功能,较传统的间断缝合止血法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又有较好的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20.
匡贵榕  杨武  陈丽 《吉林医学》2014,(24):5396-5398
目的:对腹腔镜下单侧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创面采取电凝和缝扎止血,对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方法:纳入70例腹腔镜单侧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的临床资料,分为两组:电凝组术中创面采取电凝止血;对照组(缝合组)术中创面采取缝合止血,并比较两种方法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结果: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FSH与E2水平电凝组明显升高(P<0.01),而缝合组无明显改变(P>0.05);与术前的窦卵泡数比较电凝组明显减少(P<0.05),而缝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电凝组卵巢大小比缝合组明显减小(P<0.05)。结论:腹腔镜下单侧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中用电凝法进行创面止血时推荐术中采用缝合止血法进行卵巢残端的止血修复,尽可能保护卵巢储备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