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联合呋塞米片治疗慢性肾脏病(CKD)合并肾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该院收治的100例CKD合并肾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呋塞米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Scr和BUN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BP、SBP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联合呋塞米片治疗CKD合并肾性高血压患者可提高疗效,降低其24 h尿蛋白定量、Scr、BUN和血压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呋塞米片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RA-IL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11年5月我院住院及门诊病人93例RA-ILD及93例未合并ILD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特点及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抗核抗体(ANA)及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SSA/SSB抗体、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计数(PLT)进行比较。结果 RA-ILD组患者呼吸系统症状多数以咳嗽为首发症状。RA-ILD组患者年龄、RF滴度、吸烟构成比均显著高于无ILD的RA组,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A-ILD组病程、性别、ESR、CRP、ANA、抗SSA/SSB抗体,以及服用甲氨蝶呤与无ILD的R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过后退法建立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1.093,95%CI 1.053~1.136,P<0.05),年龄每增大1岁,危险性增加0.093倍。结论年龄增大是RA发生ILD的相关因素,高龄的RA患者应警惕ILD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艾小叶  刘健  李素华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9):2282-2285
目的 了解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合并高血压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3-7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CKD患者228例。根据合并高血压情况,将其分为非高血压组(n=92)和高血压组(n=136)。比较并分析两组一般资料和各项实验室检测指标,探讨CKD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 (1)228例CKD患者的高血压合并率为59.6%(136/228)。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病因、合并症中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病情分期、平均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尿酸及肾小球滤过率(GF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民族、文化程度、吸烟史、合并症中的呼吸系统疾病、平均病程、24 h尿蛋白定量、三酰甘油、胆固醇及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36例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治疗率为96.3%(131/136),血压控制率为45.6%(62/136)。不同病情分期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24 h尿蛋白定量及GFR对CKD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KD患者的高血压合并率较高,治疗率较高,但控制率较差;年龄、24 h尿蛋白定量及GFR是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郑小娟  段亚男  温鸿雁  李小峰 《医学研究杂志》2019,48(12):91-95,145, 145
目的 研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绝对数量及CD4+T细胞亚群绝对数量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表达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入组137例RA患者和50例健康人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CD4+T细胞亚群绝对计数,并收集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DAS28评分等;比较早期RA患者(病程≤2年)与非早期RA患者(病程>2年)淋巴细胞亚群及CD4+T细胞亚群绝对计数,评估不同病程RA患者的免疫功能;比较初治(初发患者)、复治患者(使用DMARDs≥6个月)与健康人CD4+T细胞亚群绝对计数,评估治疗与未治疗对RA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按DSA28评分分层,比较不同疾病活动组与健康对照组Th17、Treg细胞绝对计数及Th17/Treg比值的不同。结果 RA患者Th细胞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NK细胞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Th1、 Th2、 Treg、 Th1/Th2、 Th17/Treg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早期RA患者总T、Th17细胞明显低于早期RA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组、复治组与健康对照组CD4+T细胞亚群比较,Th1、Th2、Th1/Th2、Th17/Tre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RA不同疾病活动分层中,Treg细胞绝对数均低于健康对照组,Th17细胞绝对数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3.2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合并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影响因素.方法 71例RA患者与31例健康人,分别收集不同组的个人资料、实验室检查、骨密度等,并计算出RA患者的DAS28-ESR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A合并OP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RA患者与健康人相比较骨密度测量值整体偏低,更易发生骨质疏松.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RA合并OP的独立危险因素是高龄、长病程、高滴度亮氨酸氨基肽酶、升高的DAS28-ESR(OR=1.153、1.096、1.177、5.42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患者如存在高龄、长病程、高级别疾病活动度等危险因素时,尤其患者体内存在高滴度的亮氨酸氨基肽酶时,应警惕该患者是否合并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并发肺间质纤维化(IPF)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4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345例R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胸部高分辨率CT(HRCT)结果将RA患者分为并发IPF组(RA-IPF组)和不并发IPF组(单纯RA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吸烟史、既往用药史等。结果 345例RA患者中,60例(17.39%)并发IPF。RA-IPF组患者中男性及吸烟者所占比例,年龄及发病年龄,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抗体(抗-CCP抗体)、C反应蛋白(CRP)水平,骨破坏发生率均高于单纯R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男性吸烟史、病程、红细胞沉降率(ESR)、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抗核抗体(ANA)阳性率、疾病活动指数(DAS28)、既往用药史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暴露因素的OR值比较结果显示,男性、吸烟史、发生骨破坏、高龄(≥60岁)、发病年龄较大(≥50岁)、病程长(≥5年)、高CRP(≥24 mg/L)、高滴度的RF(≥60 U/ml)和抗-CCP抗体(≥75 RU/ml)均为RA并发IP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PF是RA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尤其是男性、高龄、吸烟、高CRP、表达高滴度RF或抗-CCP抗体的RA患者易并发IPF。故应早期行HRCT检查,以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肾脏受累患者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8年RA合并肾脏病变(肾病组)患者35例及同期住院的未合并肾损害且无重要合并症的89例RA患者(非肾病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包括首发症状、病程中临床特点、化验室检查以及肾脏组织活检等情况。[结果](1)肾脏病变组首发症状以发热乏力者多于非肾脏病变组(P<0.05);在病程中肾脏病变组关节肿痛总数较非肾病组多见(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的ESR、CRP、WBC、IgG、IgM、IgA以及RF分别为(85±32)mm/h和(75±36)mm/h;(59±34)mg/L和(48±25)mg/L;(10.3±2.9)×109/L和(9.3±3.0)×109/L;(11.1±3.0)g/L和(10±2.1)g/L;(2.1±1.00)g/L和(1.6±0.98)g/L;(32±2.10)g/L和(29±0.98)g/L;(35±15)U/mL和(41±21)U/mL,两组中除ESR、WBC和IgG以及RF以外,IgM、IgA以及CRP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肾病组在停用疑似对肾脏有损害药物或使用肾毒性小的药物治疗2个月后分别有5例血尿8例蛋白尿患者转阴,与非肾脏病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肾病组24 h尿蛋白治疗前后分别为(2.54±0.56)g/24 h和(1.63±0.21)g/24 h,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肾病组ESR、CRP、WBC、IgM、IgA在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选取其中5例持续性肾损害患者肾组织活检发现,2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膜性肾病,1例新月体肾炎,1例膜增生性肾炎。[结论]合并肾脏病变的RA患者在首发症状和病程中的临床表现与未合并肾脏病变RA患者有所不同;肾脏病变者大多有用药史,临床肾脏损害以药物性和免疫炎症引起为主,排除药物因素后诊断不明者应尽早行肾穿刺明确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8.
赵雪宏 《当代医学》2021,27(26):66-68
目的 探究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脏病(CKD)1期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81例CKD1期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A组(n=40,缬沙坦治疗)和B组(n=41,苯磺酸氨氯地平+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水平.结果 B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5);治疗后,B组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CKD1期合并高血压,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检测在高血压急症(HE)伴肾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纳入2012年1月至2021年1月东部战区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收治的HE伴肾损伤患者,以卧立位RAAS水平进行分组,分析患者的靶器官损害(HMOD)特征、预后以及RAAS与HMOD相关性。结果 176例HE伴肾损伤患者纳入本研究,平均(33.51±8.59)岁,高血压病程11.0 (1.0, 48.0)个月,慢性肾病(CKD)病程1.0 (1.0, 3.0)个月。随访24个月后,63例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其中5例因心脑血管事件死亡。多因素COX回归发现HE时尿蛋白、血红蛋白(Hb)、血清肌酐(Scr)水平是患者ESR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与RAAS未激活患者相比,RAAS激活的HE伴肾损伤患者CKD病程短,以HN为主,较少合并原发性肾病,尿检轻,容量负荷轻,心肌肥厚重,但肾脏预后好(P<0.05)。结论 HE伴肾损伤的患者常见于青年男性。RAAS检测有助于早期识别不伴原发性肾病的HE患者,及时抑制RAAS,改善肾脏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国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患病情况并评估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调查RA患者冠心病相关的临床资料,包括冠心病的患病情况、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及体重指数(BMI)]及RA临床表现[关节肿胀、疼痛、畸形数目,皮下结节数目,动态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等]、关节功能状态评分及用药情况。对冠心病组及非冠心病组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用药情况等方面进行单因素比较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21家医院的960例RA患者,其中女性779人,男性181人,女∶男=4.3∶1,平均年龄(52.7±13.9)岁(11.0~86.0岁)。RA患者冠心病的患病率为3.5%(34/960),其中合并超重和肥胖者占35.1%(377/960)、吸烟者占12.3%(118/960)、高血压者占17.0%(163/960)、糖尿病者占7.7%(74/960)、高胆固醇血症者占0.4%(4/960)、脑血管病者占3.0%(29/960)。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相比,年龄高[(64.7±9.3)岁vs.(52.3±14.0)岁,P<0.001]、皮下结节数目多(14.7%vs.3.1%,P=0.005)、肺间质病变发生率高(17.6%vs.7.0%,P=0.034)、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HCQ)使用比例低(5.9%vs.22.6%,P=0.021)、糖尿病及高血压患病率高(29.4%vs.7.0%,P<0.001;38.2%vs.16.2%,P=0.001),而受检时关节畸形数目、RF水平及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及BMI与冠心病发生无关。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为RA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HCQ为RA合并冠心病的保护因素。结论:RA患者冠心病的患病率为3.5%。高龄、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为其独立危险因素,合并使用HCQ为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1.
赵爽 《当代医学》2021,27(1):123-124
目的分析IgA肾病(IgAN)并发高血压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68例IgA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伴有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与正常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血清肌酐(Scr)水平、肾小球滤过率(eGFR)、肾血管病变等情况,对IgA肾病并发高血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8例IgAN患者中,经临床检查,伴有高血压30例,高血压发生率为44.12%;IgAN伴高血压组≥45岁占比、BMI、24 h尿蛋白定量、Scr水平、eGFR水平、肾血管病变占比均高于IgAN不伴有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BMI、24 h尿蛋白定量、Scr、eGFR、肾血管病变是影响IgA肾病并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高血压是IgAN患者常见并发症,其中年龄、BMI、24 h尿蛋白定量、Scr水平、eGFR水平、肾血管病变是IgA肾病并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需对IgAN患者及早进行干预治疗,降低高血压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李彩练 《当代医学》2013,(27):124-126
目的探讨自我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代谢指标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老年CK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予内科常规治疗和自我护理干预,对照组予内科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干预前后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及SF-36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对Scr和BUN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两组对24 h尿蛋白定量的改善相当(P>0.05);观察组对SF-36量表各项目评分(除SF外)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自我护理干预能改善老年CKD患者的代谢指标,并能提高老年CKD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治疗早期慢性肾脏病(CKD)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肾内科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9例早期CKD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2例,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4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肾康注射液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及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7%(46/47),高于对照组的83.33%(35/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24 h尿蛋白、BUN和Scr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24 h尿蛋白、BUN和Scr分别为(1.17±0.44)g、(9.14±0.78)mmol/L和(79.63±6.85)μmol/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Ig G、CD3+、CD4+/CD8+和NK分别为(16.04±0.63)g/L、(64.12±3.16)、(1.41±0.09)和(23.58±0.64),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对早期CKD患者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改善肾脏功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肌骨超声(MSUS)技术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病情活动度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对诊断RA及改善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方法选择120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欧洲风湿病防治联合会(EULAR)发布的DAS28评分,分为轻度活动组(DAS28≤3.2,53例)和中重度活动组(DAS28>3.2,67例)。收集所有受试者的临床指标: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和血小板(PLT)。分析各指标与MSUS半定量评分之间的相关性,以评估MSUS在RA活动性诊断中的价值。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SUS半定量评分、RF、ESR、CRP和PLT对RA疾病活动性的评价价值。结果两组MSUS半定量评分比较:中重度活动组滑膜增生、关节积液、骨侵蚀程度、滑膜内血流信号及总分均高于轻度活动组(P<0.05)。两组血清学指标比较:中重度活动组血清RF、ESR、CRP和PLT水平均高于轻度活动组(P<0.05)。MSUS半定量评分与患者血清RF、ESR、CRP、PLT水平呈正相关(r=0.540,r=0.320,r=0.200,r=0.610,P<0.05)。RF、PLT为RA患者MSUS半定量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SUS半定量评分、RF、ESR、CRP及PLT对RA疾病活动度的评估价值较理想。结论MSUS半定量评分能准确评估RA患者病情活动,对临床防治RA并发症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脉压与肾损害关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芳 《中华医护杂志》2006,3(2):125-12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脉压与肾损害的关系。方法老年高血压患者78例,按脉压(PP)水平分为〈50mmHg、50—59mmHg、60—69mmHg及≥70mmHg4组,分析PP与尿素氮、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及24h尿蛋白定量的关系。结果随着PP的增大,Ccr明显降低,Scr及24h尿蛋白定量明显增加,不同脉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0.01)。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脉压增大,可促进肾脏损害,提示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脉压也是预测肾脏损害有价值的指标,控制脉压可以减轻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与RA并发间质性肺病(ILD)的潜在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856例RA患者,其中RA继发干燥综合征(SS)患者152例,RA并发ILD患者177例。所有RA患者根据有无ILD进行分组,分析RA患者并发ILD的影响因素。定量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2)和类风湿因子(RF),定性检测anti-SSA/Ro52、anti-SSA/Ro60以及anti-SSB抗体,分析这些自身抗体与RA患者并发ILD的相关性。 结果 ILD在RA与RA继发SS两组间的发病率分别为19.89%、24.34%,组间ILD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11,P=0.219)。相较于无ILD的RA患者,伴有ILD的RA患者年龄更大、病程更长、anti-CCP2抗体水平以及RF滴度更高,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A患者是否继发SS、年龄、病程以及anti-CCP2抗体与ILD的发病相关(均P<0.05)。 结论 RA患者血清中anti-CCP2抗体阳性与并发ILD有关,RA继发SS患者血清中anti-SSA/Ro60、anti-SSA/Ro52和anti-SSB抗体与ILD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质疏松(OP)的发生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RA患者(观察组)及参与体检的健康者(对照组)进行调查,比较2组骨密度值(BMD)的检测情况;同时根据OP发生与否对RA患者进行分组,比较OP组与非OP组的临床资料,对RA患者OP的发生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对照组OP发生率为39.53%和20.9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RA患者OP发生的因素中年龄、病程、激素治疗为危险因素(P<0.05),25(OH)D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RA患者OP的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与高龄、病程长、激素治疗、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下降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1):25-32
目的探讨随机尿蛋白/肌酐比值(Up/Ucr)测定在基层医院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肾内科诊治的124例CKD 1~3期[eGFR≥30 mL/(min·1.73 m~2)]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纳入对照组,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及Up/Ucr,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KD 1期、CKD 2期及CKD 3期患者Up/Ucr及24 h U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 3期患者Up/Ucr、24 h Up及Scr水平均明显高于CKD 1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 1期、CKD 2期患者Sc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KD 1期、CKD 2期及CKD 3期患者其Up/Ucr与24 h Up均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随机尿蛋白/肌酐比值与慢性肾脏病1~3期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有利于基层医院CKD的早期筛查、诊断及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白介素-21(IL-21)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诊治的30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同期2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RA组、RA活动期组和RA非活动期组患者与对照组受检者间的IL-21及TGF-β水平的差异,并分析RA患者IL-21及TGF-β水平与DAS28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各组受检者间的IL-21、TGF-β水平及DSA28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A组、RA活动组及RA非活动组患者的IL-21及DSA28评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GF-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RA活动组IL-21及TGF-β水平改变较RA非活动组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F-IgM、RF-IgA、RF-IgG、抗CCP抗体阳性患者的IL-21水平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TGF-β水平明显低于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IL-21水平与DAS28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672,P<0.05),TGF-β水平与DAS28评分呈显著负相关性(r=-0.622,P<0.05).结论 RA患者体内IL-21显著升高,IGF-β显著降低,且其水平变化与患者病情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间质性肺炎(IP)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09年6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住院的244例RA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RA-IP组(22例)和单纯RA组(222例),再根据患者的生存情况,将RA-IP组再分为死亡亚组(3例)和生存亚组(19例).对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IP的发生率为9.0%(22/244).RA-IP组和单纯RA组的发病年龄、性别构成比、病程、疾病活动评分、部分关节外表现(类风湿结节、雷诺现象、肾脏病变、Felty综合征及继发性干燥综合征等)、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关节X线分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RA-IP组的雷诺现象发生率、抗核抗体(ANA)阳性率、吸烟构成比、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显著高于单纯RA组(P值均<0.05).RA-IP组中死亡亚组的年龄、CRP水平均显著高于生存亚组(P值均<0.05).结论 雷诺现象、ANA阳性、吸烟可能是RA并发IP的危险因素,并发IP的RA患者更易发生肺部感染,甚至死亡.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