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结肠灌洗对造口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灌洗对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2例直肠癌Miles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2例)采用结肠造口灌洗法,对照组(30例)采用自然排便法,根据测试评分分为优、良、中、差。[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优占59.1%,对照组占2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结肠造口灌洗可明显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王永媛  魏青 《全科护理》2014,(20):1879-1880
[目的]探讨结肠灌洗对结肠造口术后病人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30例结肠造口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观察组采用结肠灌洗法,对照组采用自然排便法,采用造口自我效能量表评价两组病人的自我效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自我效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肠灌洗可以提高结肠造口术后病人的自我效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肠造口灌洗对提高行结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01年1月~2009年1月因低位直肠癌行M ile’s手术住院病人109例。行永久性降结肠或乙状结肠造口,并且大肠功能正常,排除合并有其他严重躯体性疾病、精神症状和精神病家族史者,符合上述要求的病人57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1例,采用结肠造口灌洗法;对照组26例,采用自然排便法。结果:观察组规律性排便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结肠造口灌洗可促进结肠造口病人有规律性排便,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肠造口灌洗对结肠造口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7例结肠造口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采用结肠造口灌洗法,对照组采用自然排便法.对两组术后2周、1个月、6个月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结肠造口灌洗可提高结肠造口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许燕莉  罗美宜  沈曼璇  袁知芳 《全科护理》2012,10(19):1765-1766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8例直肠癌行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护士、病人与家属共同参与的协同护理模式。病人出院4个月后,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JQOL-74)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病人J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采用护士、病人与家属共同参与的协同护理模式,可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直肠癌病人行永久性结肠造口的心理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实行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的病人8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给予自我效能干预护理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癌症病人生活质量问卷(QLQ-30)对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心理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病人SAS、SDS评分下降,且观察组SAS、SDS评分更低(P0.05);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病人QLQ-C30功能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造口相关自我效能问卷2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自我效能总分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的心理状况,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造口身体形态评估工具在结肠造口病人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5例结肠造口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83例。观察组指导病人使用造口身体形态评估工具根据自身腹部造口形态变化选择造口护理用品;对照组在医护人员常规指导下选择造口护理用品。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通过电话随访、伤口造口门诊随访,比较两组病人造口及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及造口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得分。[结果]观察组病人造口及周围皮肤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1%,低于对照组的30.1%(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造口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造口身体形态评估工具通过指导病人准确选择造口护理用品,可有效减少结肠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延续性健康教育对直肠癌结肠造瘘口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术后护理情况不同将67例直肠癌结肠造瘘口病人分为干预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分别实施延续性健康教育和给予常规出院康复教育指导,比较两组病人自我护理情况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病人自我护理依从率(94.3%)高于对照组(71.9%),第3个月、6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健康教育能够提高直肠癌结肠造瘘口病人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可塑型底盘在预防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60例结肠造口的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使用普通特软底盘,观察组使用可塑型特软底盘,观察两组病人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及对所用造口底盘的接受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结肠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43.33%)(P0.05),对底盘接受程度(90.00%)高于对照组(36.67%)(P0.05)。[结论]使用可塑型底盘能有效降低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10.
姜苹  巫娜 《护理研究》2014,(35):4417-4418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膀胱癌腹壁造口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16例膀胱癌腹壁造口病人,按病人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158例病人采用延续护理;对照组158例病人接受出院指导以及电话回访。6个月后应用造口知识调查问卷以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价两组病人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优良率为93.0%;对照组病人生活质量优良率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造口知识掌握知晓率为93.7%;对照组病人造口知识掌握知晓率为6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有效提升膀胱癌腹壁造口病人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赖俊莉  李莉  赵庆华 《护理研究》2005,19(7):598-600
[目的 ]探讨院外健康教育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 60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 3 0例从术后 1个月起针对生活质量问题进行院外健康教育 ,而对照组 3 0例未采取院外护理干预。均于术后 1个月和 6个月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资料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实验组术后半年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造口自理能力差、悲观与抑郁、影响日常生活、社会活动能力下降指标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术后早期有计划地进行院外健康教育 ,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梁继娟  诸蕊玉  张志兰 《护理研究》2006,20(14):1261-126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实施系统规范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随意自我锻炼。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监护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5 d的6 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和生存质量指标(SF-36)。[结果]康复组病人监护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15 d的6-MWT结果和生存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以促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病人的心脏康复,明显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膀胱癌造口病人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膀胱癌造口病人术后12个月内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36例膀胱癌腹壁造口病人作为造口组及同期膀胱癌行保留膀胱手术病人36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在术后1个月内、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WHOQOL-100)量表收集资料;选择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直肠癌特异量表(QLQ-CR38)对造口组病人进行上述4个时间段生存质量调查。[结果]造口组与对照组WHO-QOL-100得分术后1个月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个月有了明显改善;造口组病人QLQ-CR38中身体形象、泌尿道症状和与造口相关问题,术后3个月后有明显改善。[结论]膀胱癌造口病人术后1年内的生活质量是动态变化的,而且生存质量较未造口病人差,与造口相关的问题对造口病人的生存质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付丽珍  刘谦 《家庭护士》2009,7(18):1607-1608
[目的]利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电针治疗,解除脊椎骨折术后所致的腹部胀痛及大便困难,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将83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3例选用中药"血府逐瘀汤"经验方加减煎剂保留灌肠,同时配合穴位电针治疗;对照组40例,用西药果导片,效果不佳者加液状石蜡.[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7.67%,对照组总有效率7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验组在促进肠蠕动、解除脊椎骨折术后伴发的腹部胀痛及大便不畅、减轻病人痛苦方面优于对照组,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对结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对结肠癌、直肠癌行结肠造口病人家属实施健康教育给病人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方法]选择结肠癌、直肠癌行结肠造口病人82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单号为观察组(41例),双号为对照组(41例),两组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病人家属也进行健康教育.病人术后1个月,采用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分别对两组病人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总体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时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肠癌、直肠癌行结肠造口病人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家属的照料水平和配合程度,有利于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腰椎穿刺术后两种体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冯晓敏  黄敏  刘英  杨娥 《护理研究》2003,17(1):23-24
目的 :探讨腰椎穿刺术后两种不同体位的护理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将3 2 0例首次行腰椎穿刺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病人术后取去枕屈膝平卧位和抬平头侧卧 ,每2h交替更换 1次 ;对照组病人术后取传统的去枕平卧位 ,观察术后病人头痛、腰背痛及皮肤受压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人术后头痛、腰背痛及皮肤受压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观察组体位护理能显著减少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和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7.
蔡舒  陈燕华  谭翠莲 《护理研究》2005,19(3):214-215
[目的 ]探讨系统性康复护理对Miles手术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 5 0例行Miles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给予系统性康复护理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术后 3个月采用WHO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评价病人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 ]系统性康复护理有利于Miles手术病人建立规律排便行为 ,从而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的时机选择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刘庆芬  吴燕 《护理研究》2006,20(28):2570-2572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人根治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锻炼时机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从而选择最佳锻炼时机以利于病人康复。[方法]60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于常规乳腺癌根治术后第1天开始患侧上肢功能锻炼,实验组则于常规术后第7天开始进行,两组均采用渐进式功能锻炼。两组病人均在术前第1天和术后第14天测量患侧上肢功能,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第14天患侧上肢上举、后伸、外旋差距及生活自理能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d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66.7%)明显高于实验组(2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病人根治术后术后第7天开始进行患侧上肢功能锻炼对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无影响,而且有利于减少急性期并发症,提高病人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手术签字对胆囊切除病人术前焦虑和术后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小珍  何海萍 《护理研究》2004,18(3):228-230
目的 :探讨手术签字对胆囊切除病人术前焦虑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 68例拟行胆囊切除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由病人参加术前谈话并亲自签署手术同意书 (3 5例 ) ;对照组由家属参加术前谈话并签署手术同意书 (3 3例 )。测定手术知情同意签字前后病人的血压、心率、焦虑程度以及术后身体恢复有关指标。结果 :实验组签字后病人的血压、心率、焦虑程度和术后疼痛均高于对照组(P <0 .0 5 ) ,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延迟 (P <0 .0 1)。结论 :手术知情同意签字可使胆囊切除病人的焦虑程度增加 ,不利于术后身体的恢复。应重视知情同意签字对病人造成的心理压力 ,加强围手术期病人的心理干预和宣教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系统化、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住院癌症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个体化护理干预.在入院时及入院后第8周,采用癌症病人生存质量表(EROTCQOLQ-C30)对两组病人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干预后两组比较,干预组病人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比较,干预后病人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比干预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化、个体化护理干预明显提高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推动了专业护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