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1病例介绍患者,女,61岁。自述3 d前做腹部按摩后感觉腹部不适,近两天腹部疼痛,持续性加重,于2004-09-28来我院就诊。查体:患者一般状态尚可,生命体征平稳。触诊:腹部压痛(+),未见明显反跳痛。既往15 a前曾做过子宫切除术。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未见异常。腹部彩色超声检查:肝、胆、胰、脾、双肾未见异常回声,于腹腔内可探及10 cm×8·3cm的类圆形无回声液性暗区,似膀胱样回声,其内部未探及彩色血流信号。超声提示:腹腔囊性占位。结合临床,建议做妇科检查。妇科彩超报告:子宫全切术后,双侧卵巢萎缩,盆腔内未探及明显异常回声。为了排除膀胱病变,…  相似文献   

2.
<正>患者男,39岁,发现上腹部包块20余年,质软,无压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缓慢增大。外院超声诊断为纤维瘤,CT诊断为脂肪瘤。我院超声检查:上腹部距剑突5 cm、距表皮0.55 cm处的脂肪层内探及低回声区,大小约3.6 cm×1.0 cm×1.8 cm,边界清晰,形态尚规则,低回声区与腹直肌相连,该处腹直肌前筋膜鞘回声中断,范围约0.58 cm×0.72 cm(图1),低回声区内未探及到明显血流信号。患者增加腹压及改变体位时,低回声区大小无明显变化。超声提示:腹直肌疝。后经上级医院CT检查,结果亦为腹直肌疝。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女,因发现结肠息肉1年余,拟行结肠息肉切除术入院,患者平时无腹痛、腹胀、黄疸、消化不良等症状。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术前行腹部常规超声检查:胰体回声不均匀,胰体部可见一大小为1.6 cm×1.1 cm的低回声,界限清,形态尚规则,内部回声均匀(图1);CDFI于其内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图2)。超声提示:胰体占位性病变。腹部CT和MRI检查:胰胃间隙异常信号结节,考虑:(1)胃窦部肿瘤并淋巴结转移;(2)胰腺原发肿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女,因发现结肠息肉1年余,拟行结肠息肉切除术入院,患者平时无腹痛、腹胀、黄疸、消化不良等症状。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术前行腹部常规超声检查:胰体回声不均匀,胰体部可见一大小为1.6 cm×1.1 cm的低回声,界限清,形态尚规则,内部回声均匀(图1);CDFI于其内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图2)。超声提示:胰体占位性病变。腹部CT和MRI检查:胰胃间隙异常信号结节,考虑:(1)胃窦部肿瘤并淋巴结转移;(2)胰腺原发肿  相似文献   

5.
患者 ,男性 ,5 4岁。因右上腹痛 10 + d就诊。查体 :心肺正常。腹平软 ,肝脾未触及 ,右侧中上腹扪及一肿块 ,边界清楚 ,表面光滑 ,质韧 ,活动度好。超声检查 :肝、胆、胰及脾均正常。于右侧中上腹部探及一 6.1cm× 6.5cm实质偏低回声团块 ,边界尚清 ,轮廓整齐 ,内部回声不均匀 ,其内可探及 2 .5cm×3 .0cm的无回声区 ,腹腔内未探及液体回声 (图 1)。超声诊断 :腹腔肿瘤。建议行钡灌肠检查。钡灌肠未见异常。行手术治疗 ,术后病理诊断 :腹膜间皮瘤 ,腹膜囊性间皮瘤。讨论 :间皮瘤是起源于间皮细胞或浆膜下结缔组织的肿瘤 ,多发生于胸膜 ,原发…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44岁,右上腹部隐痛不适半年;平素体键,无肝炎史.超声检查:肝左外、内叶及右后叶探及数个实性不均质略强回声团,形态欠规则,部分边界欠清,最大的4.0 cm×3.1 cm,左内叶探及5.2 cm×5.4 cm混合性包块,暗区为不规则片状;右侧腹部探及27.0 cm×11.1 cm×17.8 cm混合性包块,与肝右叶下缘无分界,随呼吸与肝同步移动,暗区为片状不规则,部分呈网络样;此包块占据右侧腹部,下达盆腔且压迫右输尿管致右肾轻度积水,余肝组织回声正常.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58岁.4年前发现左腹部约拳头大小肿块,无明显不适未就诊,现渐因腹部饱胀不适来诊.查体:一般情况好,左腹部可扪及大小约20 cm×20 cm的包块,边界不清,活动度差,无触痛,移动性浊音(一),肠鸣音正常.超声检查:左腹部探及大小约24.2cm×18.1 cm的混合性回声团,以实性为主,酷似重度脂肪肝回声,局部见范围约7.5 cm×5.6 cm的液性暗区,透声欠佳,边界不清,CDFI:血流信号不丰富.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 ,70岁。因 4年前偶然发现上腹部有一拇指大小样包块 ,未行治疗 ,近 4个月包块增大明显伴腹胀收入院。体格检查 :发育正常 ,营养中等。未触及肿大表浅淋巴结 ,心肺正常。上腹部隆起 ,可触及一约 3 8cm× 16cm包块 ,表面光滑 ,质软 ,边界清楚 ,活动度可 ,肝脾肋下未触及 ,腹部扣诊呈鼓音 ,无移动性浊音。B超检查所见 :上腹腔内探及一 3 8cm× 16cm ,混合回声包块 ,形态欠规则 ,边界清楚 ,有包膜 ,内部以迂曲的粗条状较强回声为主 ,还可探及多个不规则的低至无回声区 ,其活动度小(图 1)。 B超诊断 :腹膜后巨大肿瘤。术中见腹膜后巨大肿…  相似文献   

9.
张淑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7):6702-6702
对肝脏巨大纤维肉瘤1例超声表现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63岁。发现上腹部肿物2.5a,进食后不适20d余入院。外科检查:上腹部明显隆起,剑突下及左肋弓下可触及约29cm×23cm大小肿物,质软,无压痛,活动度较差,未闻及杂音。超声检查:上腹部可见20cm×27cm×17cm大小囊实性回声团,边界尚清,形态不规则。肿块内可见多个大小不等无回声区,呈多房性。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肿块周边可探及短条状血流信号,内部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肿块与肝左叶分界不清,于肝左叶内可见一5.0cm×3.6cm大小不均质回声包  相似文献   

10.
朱玉云  孙娜 《中国急救医学》2006,26(11):808-808
1病例介绍患者,女,61岁。自述3 d前做腹部按摩后感觉腹部不适,近2d腹部疼痛,呈持续性加重,于2004-09-28来我院就诊。查体:患者一般状态尚可,生命体征平稳。触诊:腹部压痛(+),未见明显反跳痛。既往15 a前曾做过子宫切除术。血常规未见异常。腹部彩色超声检查:肝、胆、胰、脾、双肾未见异常回声,于腹腔内可探及10 cm×8.3 cm的类圆形无回声液性暗区,似膀胱样回声,其内部未探及彩色血流信  相似文献   

11.
超声诊断阑尾切除术后继发腹腔血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8岁。因远洋工作需要,行单纯阑尾切除术。术后10天,患者右下腹痛伴发热。查体:T:38.5℃,血常规:WBC 12.8×109/L,HGB 10.6 g/dl。右下腹切口上方可触及一鹅卵大包块。超声检查:阑尾切口右上方距皮肤4 cm深处可探及12.7 cm×7.2 cm壁较厚无回声区,其内可探及点状等回声,其后壁可探及4.9 cm×2.8 cm不规则形不均质较强回声(图1)。CDFI: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此肿物上极  相似文献   

12.
正患者女,35岁,因外伤致右胸背部肿痛不适5 d来我院外科就诊。体格检查:右侧背部皮下见一包块突起,无明显界线,按压痛。超声检查:右侧背部距皮下约0.6 cm处探及一低至无回声(图1),大小约3.2 cm×0.6 cm,边界欠清楚,形态不规则;其下方肋骨回声可见连续中断,分离,略错位(图2,3),间距约0.12 cm;CDFI:无回声内未探及血流信号。超声诊断:右侧背部皮下低至无回声(血肿可能),该处肋骨回声异常(考虑肋骨骨折)。  相似文献   

13.
<正>患者女,59岁,体格检查发现盆腔包块1个月。患者绝经1年,无腹痛,无阴道流血,大小便正常。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子宫大小正常,内膜厚0.2 cm,左卵巢正常,右卵巢未显示,于右附件区探及一大小约10 cm×7 cm异常回声区,边界欠清,形态欠规则,内部呈实性稍高回声,分布欠均匀。CDFI于异常回声周边及内部未见确切彩色血流信号(图1),超声诊断为右附件区包块,卵巢肿瘤可能。遂经腹部进行超声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64岁。十天前发现左腹部包块,有麻木和胀的感觉,站立时包块明显,躺下后消失。于6月26日来院就诊。 超声检查发现:取站立位,在左腋中线下和左髂脊上6cm“包块”处探及一肾脏图像,约108.O×59.86mm,实质回声均匀,集合系统未见分离。此站立位,左肾窝内未探及肾脏图像。右肾窝内探及右肾图像,实质内探及一约35.95×30.83mm的囊性无回声暗区。取俯卧位,左腹部“包块”(肾  相似文献   

15.
<正>患者男,20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睾丸疼痛,且持续性加重"入院就诊。超声所见:左侧睾丸大小3.8cm×2.7cm×2.6cm,呈近似球形,明显较右侧睾丸(4.0 cm×1.7 cm×2.4 cm)饱满、圆钝,内部回声均匀,较右侧回声增高(图1),CDFI:右侧睾丸、附睾血流信号正常,左侧睾丸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图2),左侧附睾呈团状,大小约1.6 cm×2.8 cm,CDFI: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1.6岁。发热7d伴阵发性哭闹4d来诊PE:T38.2℃,扁桃体度肿大,表面有脓性分泌物腹部查体不合作。血常规示:WBC21.2×109/L,LCR0.647,SCR0.353,RBC4.44×1012/L。行腹部彩超检查示:右侧腹腔内探及一混合回声团块,上缘近肝脏,下缘位于脐水平线下约3.0cm,与肝脏分界清(图1),活动度差。团块大小约4.4cm×4.0cm×4.cm,边界清,内部回声强弱不均,以低回声为主,并见部分无回声、细密光点回声及部分气体样回声(图2)。CDFI:混合回声团块周边探及少许血流信号。结论:右侧腹部混合性占位性病变。住院行手术探查,术后示:阑尾周围脓肿。讨论…  相似文献   

17.
正患者女,16岁。因发现颈前无痛性肿物半个月入院。专科检查:甲状腺左侧叶触及一大小约3cm×2cm×2cm肿块,质地中等,形态尚规整,未触及明显压痛。超声检查:甲状腺左侧叶中部探及一大小约3.4cm×2.3cm×2.0cm的实性低回声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无明显包膜,内部回声不均匀,未见钙化,后方回声增强(图1),彩色多普勒于结节内探及点条状血流信号(图2),脉冲多普勒探及动脉血流频谱,阻力指数0.62。双侧颈部未探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8岁,因上腹痛1 d就诊.既往体健.查体:腹平坦、软、无压痛,肠鸣音4次/min.腹部超声检查显示:左肾区未探及肾脏回声,右肾位置正常,大小为8.5 cm×4.8 cm×3.9 cm,包膜光整,呈均匀实质性回声,肾盂肾盏无扩张,在其下方又见另一肾脏回声,大小为8.1 cm×4.5 cm×3.7 cm,轮廓清晰,内部结构正常,与右肾有清晰界限(图1,2).嘱患者变换体位后探查该肾位置无明显变化.于膀胱三角区两侧上角处清晰可见周期出现的输尿管开口处呈强回声的喷尿射流束(图3).超声提示:左肾交叉异位.  相似文献   

19.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5岁.主因腹痛、进食后呕吐就诊.查体:右肋下压痛,无反跳痛,腹部平坦,未触及包块.彩超示:胆囊体大,最宽处内径约3.9 cm,可见数个褶皱(图1),透声性良好,胆总管位置可探及大小约6.6 cm×5.0 cm的囊性无回声区,其内可见0.6 cm×1.5 cm的团块状强回声,声影不明显,其位置随体位改变移动(图2).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24岁,停经3月余,自测HCG(+),近来恶心、呕吐明显,伴下腹部隐痛不适,无阴道流血.二维超声:胎头位于中腹部,双顶径2.74 cm,脑中线清晰,枕部颅骨可见强回声光环连续性中断,中断处宽约1.04 cm,可见一类圆形以无回声为主囊实性团块从中断处突入羊水(图1),约2.18 cm×1.52 cm,内部及周边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羊水中可见膜状强回声带缠绕于左上肢;胎盘位于后壁及左侧壁,厚度1.8 cm,胎盘成熟度0级;羊水暗区最大深度4.1 cm,内透声清;胎儿脐动脉多普勒阻力指数0.88,A/B 8.38;三维超声示脑膜脑膨出(图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