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增视胶囊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1993年12月~1999年12月,我们采用自制增视胶囊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52例,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52例95只眼,其中43例为双眼发病,9例为单眼发病,全部为门诊病人,年龄最大78岁,最小35岁,平均57岁;男30例,女22例;糖尿病病程最长30年,最短5年,平均12.5年。糖尿病诊断参照WHO1980年糖尿病诊断标准[1],52例患者均为非胰岛素依赖型。DR分期标准参照第三届全国眼科学术会议所定标准[2],~期为单纯型,~期为增殖型。辨证:所有病例均以气阴两虚、痰瘀互结为主。1.2 治疗和观察方法 患者…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最重要的致盲眼病之一。目前对DR及其并发症的眼科治疗,国内外主导的治疗方法是激光治疗。国内治疗DR有效的药物很少,国外报道应用递法明治疗DR取得良好的疗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自2004年10月至2009年12月间,应用明目十一味丸治疗DR患者,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临床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李霞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19(12):667-66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 ,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我们对糖尿病 (DM)而眼底正常未发生 DR的 86例患者中的 4 6例进行适当护理干预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86例为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确诊为 DM的住院患者 ,眼底检查均未发现 DR。其中男 2 4例 ,女 6 2例 ;年龄 30~ 70岁 ,病程 3个月~ 5天。 DM诊断标准按 1985年 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DR诊断标准按 1984年全国眼科学术会议所通过的统一分期试行标准分为 6期。2 护理方法 心理护理 :讲清糖尿病慢性病程的特点 ,使病人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  相似文献   

4.
滋肾通窍饮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99年9月~2004年12月应用自拟滋肾通窍饮治疗23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报道如下。一般资料DR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对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修订标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按照国际通行分期法及1985年我国中华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修订标准[1]。本研究病例纳入标准:1符合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者;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型;3符合中医气阴亏虚、肝肾不足兼目络瘀滞者;4年龄在18~65岁。观察病例共23例(46眼);均为1999年9月~2004年12月我院糖尿病住院病人及到门诊复…  相似文献   

5.
路志敏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9):1305-130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对患者视力造成严重损害,晚期常可导致不可逆性失明。初期DR患者常可因脆弱的新生血管出血或微血管渗漏出血而影响视力。笔者2004年3月~2007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DR眼底出血16例,疗效较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络泰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莉  吴谊青  刘新玲 《中草药》2000,31(4):318-31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研究发现,DR的发生率在糖尿病发病5年时为25%,15年后可高达75%~80%[1]。DR的致盲率很高,在西方国家被列为四大致盲眼病之一。我国因DR致盲的患者也在日益增多,DR的治疗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对54例DR的患者应用络泰治疗,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我院内分泌科及眼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均符合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性26例,女性28例,病程为5~20年,平均年龄64岁。DR的诊断按照1985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通过的DR分级和分型标准[2]。其中单…  相似文献   

7.
程志平  寇宁 《山西中医》2010,26(7):51-5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为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2008年8月至2009年12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2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单纯性视网膜病30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在全部糖尿病患者中有DR者达50%以上,是致盲的重要眼病之一,在失明的糖尿病患者中85%左右是因DR引起.我们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治疗DR30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成人致盲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至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自2006年6月~2008年6月,我们采用中药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早期DR30例(60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萍  袁效涵  黄霞 《中医研究》2007,20(7):30-3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的严重并发症,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已有较多资料报道全身因素对DR发生、发展具有影响。2002-01-2005-04,我们科对激光光凝治疗后采用中药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0例52只眼进行临床观察,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亦为眼病致盲的主要因素。DR发病与糖尿病患者的病程长短、血糖控制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我们自2002年至2004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6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发病率随病程发展而增加。如何早期预防和控制DR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控制血糖虽然是治疗DR的基本原则,但单纯控制血糖不能有效阻止DR的发展。2003年9月-2005年8月,笔者对36例单纯型DR患者运用益气养阴活血法进行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纳入标准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DR为单纯型(即非增生型),临床分Ⅰ~Ⅲ期,分期标准参照我国现行DR分期标准[1]。1.2病例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合并有其他视…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与中医证候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多发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已成为主要致盲眼病.目前由于DR的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对视网膜微血管病变不断恶化的治疗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通过对DR分期与中医证候关系的研究,进一步阐明DR的证候规律,为中医防治DR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宋凤志 《中医杂志》2011,(Z1):156-15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笔者应用活血化瘀中成药脉平片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0例,取得良好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治疗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2.3±5.1)岁。糖尿病平均病程(7.2±2.5)年,糖尿  相似文献   

15.
于俊义 《河北中医》2010,32(4):576-57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 DR)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严重并发症之一,能导致双眼不可逆性失明,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DR可分为单纯型和增殖型,决定DR疗效与预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诊疗时机。2006—06-2009—05,我们运用补肾助阳活血利水方治疗单纯型DR30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眼底激光与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效果,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生活、生存质量。方法:本次实验研究选择的对象总计116例(140眼),均为我们在2010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DR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采取眼底激光与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治疗的实验组以及激光治疗的参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视力、眼底荧光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经统计学分析,χ2=8.7500,P=0.0030。结论:眼底激光与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治疗DR效果显著,具有推广实施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中青年糖尿病DR人群疾病进展和治疗顺从性的特点. 方法:对23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疾病进展情况和治疗情况调查. 结果:中青年DR组1、2型糖尿病患者DR进展无差异而与老年DR组比较则差异明显,中青年DR组进展高于老年DR组.中青年组治疗顺从性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明显,中青年组治疗顺从性较老年组差. 讨论:中青年DR患者治疗顺从性差可能是导致DR进展的重要因素.应当注意加强中青年糖尿病患者指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18.
张健英  张爱子 《河北中医》2008,30(4):413-414
2004—2006年,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35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35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70例均为我院眼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52只眼,男13例,女17例;年龄(65.0±10.1)岁;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01—2005-12,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35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35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70例均为本院眼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男17例,女18例;平均年龄(59.1±8.5)岁;糖尿病病史5~15  相似文献   

20.
《陕西中医》2015,(11):1477-1479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好转后,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否也会随之好转。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糖尿病肾病(DN)3~4期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Ⅰ~Ⅲ期的患者78例,给予黄芪颗粒15g,1d2次,以及氯沙坦片50~100mg/次,1d1次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视力和眼底荧光造影结果的变化。同时观察DN不同转归患者DR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患者空腹血糖(F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水平均较前好转;治疗前后视力变化无明显统计学差异;DN治疗有效组中DR治疗的有效率,相对DN治疗无效组为多,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糖尿病肾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后,大部分患者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得到了好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