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pituitary stalk interruption syndrome,PSIS)是指垂体柄缺如并垂体后叶异位,下丘脑分泌的激素不能通过垂体柄输送至正常垂体后叶所致的临床系列症候群[1],临床少见。本文回顾性总结分析8例PSIS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SBP)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线粒体自噬及PTEN诱导激酶蛋白1(PINK1)/细胞质E3-泛素连接酶(Park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建立DR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组)、模型组(DR组)、麝香保心丸低剂量组(SBP-L组)、麝香保心丸高剂量组(SBP-H组)、麝香保心丸高剂量+雷帕霉素组(SBP-H+RAP组)。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PG)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DR情况;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细胞线粒体形态;免疫组化检测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sequestosome-1(SQSTM1/P62)、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LC3-Ⅱ)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PINK1、Parkin蛋白表达。[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DR组视网膜结构破坏严重,细胞排列紊乱,水肿明显,细胞间隙变宽,线粒体损伤、肿胀明显,形态异常,FPG、TC、TG、LDL-C、VEGF、HMGB1、LC3-Ⅱ、PINK1、Parki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SQSTM1/P6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DR组比较,SBP-L组、SBP-H组视网膜细胞结构改善,细胞排列逐渐整齐,细胞水肿减轻,细胞、线粒体形态均趋于正常,线粒体肿胀减轻,FPG、TC、TG、LDL-C、VEGF、HMGB1、LC3-Ⅱ、PINK1、Parki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SQSTM1/P6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SBP-H组相比,SBP-H+RAP组视网膜细胞结构破坏加重,细胞排列紊乱,水肿明显,线粒体肿胀加重,形态异常,FPG、TC、TG、LDL-C、VEGF、HMGB1、LC3-Ⅱ、PINK1、Parki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SQSTM1/P6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通过抑制PINK1/Parkin信号通路抑制DR大鼠线粒体自噬。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并发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常见部位及病原学特点。方法对572例糖尿病合并感染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感染与血糖控制不佳、年龄、并发症、糖尿病病程明显相关;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感染多见,分别占56.65%、31.12%;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链球菌属及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37.82、12.95%、10.88%。结论对血糖控制不佳、老年、合并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病程长的糖尿病患者,应关注感染的发生,以尽早发现并选择有效的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与代谢综合征(MS)及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性。方法将男性鼾症者102例分为单纯性鼾症者(对照组)及OSAHS组,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OSAHS组进一步分为轻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较对照组和各亚组间MS的发病率及糖代谢情况。测量多导睡眠监测参数、外周循环中代谢参数和人体某些参数,分析各参数在对照组及各亚组之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结果OSAHS亚组中MS、糖耐量减退及糖尿病发病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单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HI为MS的危险因素;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HI和MS发病.独立相关。结论OSAHS是MS的独立危险因素,是糖代谢紊乱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卡格列净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在巩义市人民医院治疗的8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吡格列酮片,15~30 mg/次,1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卡格列净片,100 g/次,1次/d。两组连续用药治疗6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白细胞介素-6(IL-6)、γ干扰素(INF-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多饮、消瘦、多尿、乏力等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BG、2 h PBG、HbA1c、IL-6、INF-γ、TNF-α、CRP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卡格列净与吡格列酮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可明显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炎症反应,有效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口服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地特胰岛素或甘精胰岛素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80例口服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原有口服药的基础上,一组(治疗组)睡前注射地特胰岛素,另一组(对照组)睡前注射甘精胰岛素,观察12周。结果:FBG、2hPG和HbA1c下降,在血糖达标所需时间、每天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方面,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在控制2型糖尿病血糖方面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单纯性视网膜病30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在全部糖尿病患者中有DR者达50%以上,是致盲的重要眼病之一,在失明的糖尿病患者中85%左右是因DR引起.我们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治疗DR30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个性化心理指导联合微信健康教育干预对患者心理状态、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达标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11月入院的59例糖尿病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干预,2019年12月-2020年8月入院的59例糖尿病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心理指导联合微信健康教育干预,两组均为期干预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遵医行为、血糖控制达标情况及生活质量状况.结果:干预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t = 4.684,5.146;P<0.05),对照组遵医行为与观察组比较明显较差(Z = 4.138,P<0.05),对照组血糖达标率明显低于观察组(X2 =4.883,P<0.05),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t = 4.986,2.079,2.534;P<0.05),对照组生活质量量表(GQOLI-74)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t =-3.877,-2.845,-2.727,-2.950;P<0.05).结论:个性化心理指导联合微信健康教育能提升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糖,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缓解负性情绪,促进患者回归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9.
董瑞鸿 《当代医学》2010,16(25):30-30
目的检测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U)、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血脂、体重指数(BMI),分析初发T2DM患者MAU阳性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用比浊法测定80例初发T2DM患者MAU及HbA1c。结果 80例初发T2DM患者中39例MAU阳性,MAU阳性组HbA1c、血糖、血压、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均高于MAU阴性组(P〈0.01)。MAU阳性组治疗14天后复查MAU31例好转。结论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血糖、血压、血脂有关,积极干预病变可逆转。  相似文献   
10.
初发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瑞鸿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8):6856-6856
目的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初发2型糖尿病196例彩超观察颈动脉,分动脉硬化及非动脉硬化2组,测体重指数(BMI)、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初发2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41例,血糖、HbA1c、TG、LDL、血压影响颈动脉硬化发生。结论大血管病变在初发2型糖尿病中常见,血糖、血脂、血压达标,益于预防大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