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改良三点式小切口重睑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萍  刘毅  林娜  蔡黔  马丽梅 《中国美容医学》2009,18(12):1747-1748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的重睑手术方法。方法:在上睑设计3个小切口,由内到外标记出6点,A、B、C、D、E、F,切开皮肤达眼轮匝肌层,将切口下眼轮匝肌剪除,从A、C、E点穿入针线,穿透全层睑板从B、D、F点穿出,打结。缝合3个小切口,形成重睑。结果:本组126例,术后随访7天~74个月,除一例重睑线部分消失外,其余均效果良好。结论:本术式兼有小切口切开法与缝线法的优点,操作简便,效果满意,易被受术者接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W形皮肤-结膜贯穿连续埋线法重睑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日照市人民医院医疗美容科、日照壹美天成美容整形医院整形科行双W形皮肤-结膜贯穿连续埋线法重睑术的患者资料。术前设计重睑线并均匀标记5点, 从外向内依次为A、B、C、D、E点。术中用10 ml针头对重睑线上标记的5点破皮, 由最外侧的A点皮面斜向内侧进针, 翻转上睑, 睑板上缘结膜面出针;于结膜面原出针点进针, 斜向内由皮面B点出针;同法依次贯穿C、D、E点;再由内向外依次贯穿E、D、C、B、A点;将两线端穿过3/8弧圆针, 由A点进针, 向外上走行深部并高于重睑线至外眶缘穿出皮面, 调整松紧度打结。术后观察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并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行患者满意度评价, 包括重睑弧度、宽度、流畅度、对称性4项, 满分100分, 评分越高代表患者越满意。计量资料用±s表示, 同一例患者手术前后满意度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82例患者160只眼, 女性75例, 男性7例;年龄18~32岁, 平均25.4岁;双侧单睑78例, 单侧单睑4...  相似文献   

3.
根据黄金分割原理,以0.618为常数,定点设计“一针缝扎法”进行重睑术。1990年9月以来,共施行手术120例,效果满意。 术前病人坐位,自然微闭双目。准确标出内眦点(A)及外眦点(B)。此两点一定要在自然闭目时,睑裂折线的尽头处。将A、B点联线,在此线上标出C点,使BC=AB×0.618.通过C点作  相似文献   

4.
改良三点式重睑治疗上睑皮肤松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治疗上睑皮肤松弛的新方法。方法:159例重睑,其中A组96例采用传统重睑手术方式,B组63例患者采用改良三点式重睑术单纯切除上睑皮肤松弛部分,完全保留眼轮匝肌,于重睑线内中外三点处各切开眼轮匝肌约2mm。于肌肉切口下去除睑板前组织,该三点处连睑板缝合皮肤,其余皮肤间断缝合。结果:A组96例患者重睑形态满意,术后6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瘢痕增生及重睑形态不满意等并发症,再次修复后形态满意,术后恢复时间(3±0.3)月。B组63例患者重睑形态满意,2例患者术后2个月时出现重睑消失,再次修复后形态满意,术后恢复时间1±0.5月。结论:改良三点式重睑可有效改善上睑皮肤松弛,并且较传统手术方式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5.
三点小切口法重睑成形术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索一种适应证广,效果稳定持久,术后肿胀轻、恢复快的重睑成形术式。方法:在重睑线内、外眦及黄金点处三点微创切开,掏剪睑板前眼轮匝肌及部分筋膜并去除臃肿的眶隔脂肪。三点处微切口分别与睑板前组织缝合固定。结果:对68例(134只眼)施三,占、法重睑术,68例全部在半月内消肿,形成的重睑稳定,随访半年至一年重睑外形自然逼真,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本术式适应证广,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肿胀期短,效果稳定持久。  相似文献   

6.
小切口微创重睑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龙  徐凯  孔生生 《中国美容医学》2010,19(12):1786-1788
目的:探索一种手术创伤小,术后肿胀轻、恢复快,效果稳定持久的重睑成形术。方法:在设计好的重睑线近内、外眦及瞳孔正上方三点作长约5mm小切口,掏剪睑板前眼轮匝肌及部分睑板前筋膜并去除臃肿的眶隔脂肪。三点小切口分别与睑板前筋膜缝合固定。结果:对146例患者施行三点小切口微创重睑术,术后7天拆线,随访半年至一年重睑稳定无消退,重睑外形自然逼真,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本术式创伤小,恢复快,重睑效果稳定持久,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重睑术后畸形修平术三例报告濮礼臣笔者对3例重睑术后形态不佳经2次以上修整手术仍存在明显畸形的患者,采用修平手术,恢复单睑形态,结果满意。临床资料本组3例中男1例,女2例,年龄23~45岁。3例患者就诊原因分别为:例1,双侧重脸形态不佳,重睑线到睑缘距...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求一种良好的重睑线画线设计方法。方法:于瞳孔上方、外眦角内侧约5mm、外眦隐裂上缘线的中点、内眦角外侧约3mm处定A、B、C、D四点,连接AB、BC、AD三段线构成重睑线,对双侧设计点、中段线、全重睑设计线进行分步比较调整,保证对称性。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行双侧切开法重睑成形术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本组共331例,662只眼,均于术后7d拆线,重睑线形态良好,眼睑闭合良好。随访3个月~半年以上,外形自然,无睑外翻,无眼睑闭合不全,未出现切口增生性瘢痕,298例达到满意效果(满意率为90.0%),33例为基本满意,无不满意者。结论:三段画线重睑线设计法结合合适的去皮设计是一种简单明确、准确率高、适应范围广、满意度较高的重睑线设计法。  相似文献   

9.
李欢诚 《中国美容医学》2007,16(11):1529-1530
目的:探讨间断埋线重睑探讨成形术的手术方法和术后效果。方法:通过改进皮肤入路间断埋线法的结膜出针点,使缝针穿透睑板和结膜,确保上睑皮肤与睑板牢固联结。结果:本组50例受术者(95侧重睑),经1~24个月随访,重睑线流畅自然,无线结外露或松脱现象。结论:该法术后重睑线牢固不易消失,操作简便可行,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一种简单、有效、持久,术后恢复快、形态自然、无痕的埋线新方法重睑成形术。方法:在重睑标记线上做内、中、外三点定位后,再各加三点补充弧度点,共六点。用10号针头沿重睑弧度线穿刺6点表皮,在皮下和其对应的睑板位,贯穿缝合。结果:本组26例,术后72h肿胀消退,形成的重睑皱褶自然、流畅,随访6个月~1年,无一例重睑消失、重睑线变浅,医患双方均满意。结论:此贯穿缝合埋线法重睑形成术结合传统的埋线法经过改进后,是一种效果稳定,结果满意的术式。  相似文献   

11.
埋线重睑术的并发症及治疗   总被引:14,自引:11,他引:3  
目的:探讨埋线重睑术并发症的成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该中心8年间共行埋线重睑术的2022例受术者中出现并发症的297例(占埋线垂睑术的14%)患者,进行总结回顾,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讨论了方法,结果:297例患者产生的并发症主要有:垂睑线变浅或消失;线结外露;上睑肾缩及异物感;皮下异物性结节;表皮样囊肿;重睑线不对称;上睑下垂。经重新手术修整,效果满意。结论:埋线重睑术虽术式简单,操作容易,但仍有一定比例的并发症出现,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小切口切开法与埋线法联合重睑成形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切口切开法与埋线法联合较传统无切口埋线法的重睑成形术的优越性。方法将201例单睑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101例,采用小切口切开法与埋线法联合重睑成形术;B组100例,采用传统无切口埋线法重睑成形术;将其手术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随访157例,其中A组81例,含薄睑者45例和较厚睑者36例;B组76例,含薄睑者32例和较厚睑者44例。术后1个月,比较A、B两组薄睑者间的重睑形态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厚险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术后2.5~3.5年。比较A、B两组重睑维持良好率,薄睑者间及较厚睑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切开法与埋线法联合的重睑成形术术后,形态满意率及远期疗效均优于传统无切口埋线重睑成形术,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切口去脂联合连续埋线重睑的适应证。方法:设计重睑线,在重睑线上外侧1/3做3~5mm小切口,去除部分眼轮匝肌及外侧眶隔脂肪,起点位于外侧小切口内,连续埋线后打结后提起睑板前筋膜进行缝挂,再次打结于小切口内。结果:76例患者术后重睑线流畅,外观自然,上睑臃肿情况得到良好改善,2例变浅,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因打结引起的线结反应。结论:本术式结合埋线法与切开法的优点,操作简单,稳定性及可调性高,易于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切口去脂联合连续埋线重睑的适应证。方法:设计重睑线,在重睑线上外侧1/3做3~5mm小切口,去除部分眼轮匝肌及上睑外侧眶隔脂肪内,埋线起点位于小切口内,连续埋线后打结,提起板前筋膜进行缝挂,再次打结于小切口内。结果:76例患者术后重睑线流畅,外观自然,上睑臃肿情况得到良好改善,2例变浅,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因打结引起的线结反应。结论:本术式结合埋线法与切开法的优点,操作简单,稳定性及可调性高,易于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埋线重睑术的手术方法.方法:患者取站立位或坐位设计重睑宽度,一般6~8mm,设计内、中、外三点.外侧点位于外眦内侧约5mm,以外侧点为中心设计长约5mm,位于重睑线上的切口线.切开皮肤,去除眼轮匝肌,打开眶隔,去除眶隔脂肪,彻底止血后,按切开重睑的方法,用6-0美容线带提上睑肌腱膜将伤口缝合,内中二点行埋线重睑.结果:本组56例,术中取出适量眶隔脂肪,组织量类似切开重睑.上睑臃肿明显减轻,外侧小切口瘢痕不明显,效果满意.结论:上睑不松弛,但臃肿者,小切口埋线重睑是一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切口加埋线重睑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首先设计重睑线,局麻成功后,在瞳孔正上方处的重睑线做一长约8mm切口,掏剪重睑线下方的1~2条眼轮匝肌,去除适量眶脂,对切口两侧重睑线进行间断埋线,最后缝合切口。结果:采用该术式进行重睑术128例,124例术区无明显青紫、肿胀,恢复良好,2例各1侧术后出现重睑线皮下异物性结节,经2个月后吸收;2例双侧术区出现肿胀明显,予消炎、止血治疗后肿胀消退。术后随访6个月~1年,手术切口瘢痕不明显,全部重睑稳定,效果满意。结论:小切口加埋线重睑术创伤小,恢复快,重睑效果自然、持久,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埋没导引缝合法修复下睑皮肤软组织轻中度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埋没导引缝合法将下睑眼轮匝肌肌皮瓣及部分眶肌筋膜韧带悬吊固定于眶外上缘侧骨膜,修复下睑皮肤软组织缺损或矫正下睑外翻畸形。临床应用56例,其中睑袋整形术后并发下睑外翻42例,下睑血管瘤6例,色素痣8例。结果全部病例经切除病变、睑外翻复位后,分离眼轮匝肌肌皮瓣悬吊固定,创面直接缝合。伤口Ⅰ期愈合,无下睑外翻,已有外翻消失,随访3个月至3年,切口瘢痕不明显。结论埋没导引缝合法修复下睑皮肤软组织轻中度缺损,尤其矫正睑袋去除术后并发睑外翻畸形,安全有效、瘢痕细小,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对上睑内翻合并倒睫患者应用重睑切开缝合法联合灰线切开法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 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62例上睑内翻合并倒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1 例。A组采用重睑切开缝合法治疗,B组采用重睑切开缝合法联合灰线切开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治疗满意度、眼部症状评分、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A组的 70.97%(P <0.05);B组治疗满意度为87.10%,高于A组的61.29%(P <0.05);B组术后畏光、流泪、刺激 感、异物感评分均低于A组(P <0.05);B组术后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精神健康 评分均高于A组(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68%,低于A组的35.48%(P<0.05)。结论 重睑切开缝 合法联合灰线切开法治疗上睑内翻合并倒睫的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眼部症状及生活质量,有利于 提高治疗满意度,且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