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氨甲环酸片治疗面部黄褐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7月我院治疗的102例面部黄褐斑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用氨甲环酸片治疗,观察组51例采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氨甲环酸片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比较治疗前后色斑面积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6.27%)高于对照组(68.63%)(P 0.05);治疗后两组色斑面积较治疗前均减少,且观察组色斑面积较对照组小(P 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氨甲环酸片治疗面部黄褐斑,可减小色斑面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走罐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60例斑块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走罐+阿维A胶囊,观察组给予走罐+桃红四物汤加减,疗程均为21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和中医辨证斑块型银屑病(中医证候)评分;检测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炎性因子、血液黏度;比较两组患者有效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期间对照组脱落3例,观察组脱落1例。观察组患者有效率94.9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52%(P0.05);观察组DLQI、PASI、中医证候评分,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炎性因子、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有效患者6个月随访复发率3.85%(2/52)低于对照组的19.23%(5/26)(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79%(3/79),低于对照组的24.68%(19/77)(P0.05)。结论走罐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斑块型银屑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桃红四物汤治疗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 将6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用桃红四物汤加味,对照组30例用西药治疗。结果 疗效统计:治疗组有效率70.97%,对照组43.33%,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液流变学检测: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疗效较好,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黄褐斑5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采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黄褐斑58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8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最小22岁,最大45岁。病程最短1m,最长8yr;其中<12m 18例,1 ~3yr 16例,3 ~5yr 8例,5 ~8yr 6例。全部病例的诊断均符合《临床皮肤病学》诊断标准[1]。1.2治疗方法桃红四物汤组成: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辨证加减:肝郁气滞者加柴胡、香附;血瘀者加丹参、益母草;脾虚者加党参、白术、云苓;腹胀便溏者加炒山药、煨姜;纳差者加陈皮;四肢倦怠者加薏米仁、山药;心烦失眠者加酸枣仁、夜交藤;肾精不足者加枸杞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某医院在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7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桃红四物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睡眠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以及睡眠质量评分对比数据差异较小(P 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治疗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性较大(P 0.05)。结论 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治疗中应用桃红四物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对改善患者的后遗神经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都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酪氨酸酶活性与黑素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直接添加法和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待测物对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生成的影响;蘑菇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体外测定酪氨酸酶活性,氢氧化钠溶解法检测黑素生成量。结果:桃红四物汤加减水煎剂和药物血清均有明显激活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水煎剂呈现明显的促黑素生成活性。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在体内外均具有激活酪氨酸酶作用,且体外有促黑素生成活性。  相似文献   

7.
<正>银屑病又名"牛皮癣",是一种常见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1]。其损害为红色丘疹,斑块上附有多层银白色鳞屑。在我国发病率约为0.123%,男性高于女性[1]。发病原因目前认为与遗传、感染、代谢、内分泌、免疫等诸多因素有关。复发率高,反复发作。我科于2010年1月以来,利用凉血地黄汤加减,联合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92例患者均为皮肤科门诊病人,符  相似文献   

8.
<正>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confluentandreticulatepapillomatosis,CRP)又称Gougerot-Carteaud综合征,是临床上一种病因不明、不易诊断的少见皮肤病。其特征性皮损为密集分布的褐色或灰褐色苔藓样丘疹,可相互融合呈斑片状或网纹状外观,主要累及胸、背部[1]。临床上,本病易被误诊为花斑癣、黑棘皮病、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等皮肤病。笔者对2005年6月—  相似文献   

9.
<正>80例黄褐斑合并月经不调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黄褐斑面积的变化、月经不调的评分等。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  相似文献   

10.
连圈状秕糠疹又称远山连圈状秕糠疹、松浦正圆形秕糠疹,是一种少见的轻度角化性皮肤病.由Toyama在1906年首次报告[1].本病主要见于日本和中国,日本报道约占皮肤病的0.2%,我国自1959年以来也有少量病例报道.本病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因素、系统性疾病如结核、营养不良、妊娠或月经紊乱有关[2].好发于中年(25~45岁),无明显性别差异,国内仅见个案报道[3-6].连圈状秕糠疹临床上少见,易被误诊为花斑癣、鱼鳞病等,临床上有报道误诊为毛发红糠疹[5],误诊为玫瑰糠疹者尚未见报道.西医治疗上可予以免疫调节及维A酸类治疗,但疗效不肯定,部分患者可自愈,关于本病的中医治挝疗,尚未见相关报道.我科收治1例本病患者,初诊为玫瑰糠疹,经相应治疗无好转,后病理活检示为本病,给予中医中药治疗后患者病情改善.  相似文献   

11.
寻常型天疱疮(pemphigus vulgaris,PV)是以全身皮肤黏膜糜烂、松弛性水疱为临床表现的慢性易复发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1]。目前主要通过抑制免疫系统,减少相关性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来治疗PV患者,临床常用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硫唑嘌呤、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等治疗[2]。但是长期的免疫抑制会增加发生感染的风险和继发性肿瘤等严重的并发症[3]。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对在很多疾病发病中的生物活性物质作用的研究引起研究者们的注意。在皮肤病中组织胺作用的研究最多,影响组织胺代谢的药物被用于临床即为这些研究的结果。[5]-羟色胺在皮肤病发病中的作用研究得尚不充分。其实,[5]-羟色胺是对许多器官和系统有广谱作用的最重要的生物胺之一。1947年 Rapport 等从牛血清之丙酮浸提物中分离出结晶形的[5]-羟色胺。1949  相似文献   

13.
正玫瑰痤疮是一种主要发生于面部中央,以红斑、丘疹、脓疱和毛细血管扩张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本病发病机制未明,其病因可能与遗传、神经及精神因素等有关[1-2]。本病由于发病部位特殊,常对患者的心理和社交活动造成影响,从而导致患者抑郁、焦虑和自卑,严重者甚至产生自杀念头[3]。目前,对玫瑰痤疮患者抑郁的研究已成为皮肤病研究热点之一,玫瑰痤疮  相似文献   

14.
红皮病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红皮病又称剥脱性皮炎,临床表现为潮红、脱屑,累及全身或大部分皮肤表面.目前认为本病是对一些皮肤病或药物的反应状态,或可能并发于白血病、淋巴瘤或内脏恶性肿瘤.弓娟琴等[1]分析该病患者128例,71.1%继发于原有皮肤病,其中银屑病所致者占48.4%,12.5%为药物过敏,5.5%继发于恶性肿瘤,10.9%原因不明.本病的预后取决于致病原因、并发症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病毒性皮肤病,易遗留疱疹后遗神经痛,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尤其是老年人其发病率和后遗神经痛发生率都较高[1]。所以治疗时机及治疗方法的把握,对于本病的恢复及预后将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我科在治疗本病方面有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医治疗黄褐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褐斑 ,中医称“黧黑斑”。《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认为本病 :“原于忧思抑郁 ,血弱不华 ,火燥结滞而生于面上 ,妇女多有之。”此病多见于女性 ,影响容颜使患者精神上有一定压力 ,给工作生活带来一定影响。临床上多将本病辨证分为肝郁气滞型、肝脾不和型、劳伤脾土型和肾气不足型治疗[1] 。本人在临床中遇到2例肾阳虚衰型患者 ,运用妇科名中医刘奉五老先生的“四二五合方”[2 ] 辩证加减治疗 ,取得满意疗效 ,现介绍如下。1 方剂组成加减“四二五合方”由当归 10g,赤白芍各 10g,川芎 6g,生地 15g ,女贞子 2 0g,菟丝子 10g ,车前…  相似文献   

17.
刘爱民教授擅用经方治疗皮肤病,文中介绍其运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皮肤病验案四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8.
常见日光相关性皮肤病临床治疗极为棘手,尤其是面部皮疹,临床上尚无安全高效的治疗药物.本病是暴露在外界的皮肤受光线照射后所引起的急性或慢性损害,其损害反应程度因光照强度、时间、范围、环境和人体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我科自2008年3月以来,应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布特)治疗面部常见日光相关性皮肤病,效果满意.现将临床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青斑样血管炎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候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中医辨证水平。方法对12例确诊的青斑样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中医证候、中医治则、方药、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男3例,女9例,年龄15~45岁,平均年龄20.17岁,中医药治疗时间为14~70 d,平均时间为54.60 d。12例患者均为对称皮疹,均伴有疼痛;皮损特点均为红斑、水疱、紫癜、坏死、水肿、溃疡,呈现线状或放射状分布;皮损痊愈后见色素沉着斑或线状象牙白色萎缩性瘢痕。所有患者经过组织病理确诊。12例患者均符合寒凝血瘀证。坏死期选用活血化瘀法,应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溃疡期选用温阳生肌法,应用自拟方温阳生肌汤加减。局部使用黄连膏换药。12例患者经中医药治疗后皮损均完全消退,溃疡愈合,遗留色素沉着斑及象牙白色萎缩性瘢痕。停药后随访6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活血化瘀联合温阳生肌法为中医治疗青斑样血管炎提供了新的思路,并能明显降低复发率,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玫瑰痤疮是一种具有社会心理影响的面部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明确[1]。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面中部好发的阵发性潮红、持续性红斑、丘疹脓疱及毛细血管扩张,常伴有不适症状[2]。在玫瑰痤疮的不同表型中,丘疹脓疱性玫瑰痤疮典型的表现是圆顶状的红色丘疹,针头大的浅表脓疱,也可能会出现结节[2]。本病对患者容貌有较大影响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抗生素是丘疹脓疱性玫瑰痤疮的一线系统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