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刊中刊     
刊中刊熊曼琪等人报道:“中医中药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必须研究胰岛素抵抗。”本文作者认为中医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最终目的就是使胰岛素抵抗逆转或减轻,寻找能使患Ⅱ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逆转的方药是当代医学的迫切需要。中医疗法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治疗原则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是一类因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作用低下或胰岛素抵抗引起的糖代谢紊乱,继发脂肪和蛋白质代谢障碍的疾病.研究其发病机制,在天然药物中寻找或筛选安全有效的降血糖及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几点问题进行简要研究。  相似文献   

3.
控制血糖使之达标或接近理想水平是预防或减少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首要基本措施,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实验(DDCT)和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证明,短期胰岛素注射治疗是目前认可的方法,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糖尿病气阴两虚型在临床初发型2型糖尿病中所占比重较大,笔者对我院初发2型糖尿病在胰岛素注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方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1.什么样的糖尿病人需要胰岛素治疗? 需要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包括:①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②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在发生下列情况时须用胰岛素治疗:a.伴有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酮症酸中毒或反复出现酮症。b.伴有严重感染、创伤、大手术、急性心肌梗塞及脑血管意外等应激状态。c.伴有严重的肝肾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及消耗性疾病(肺结核等)。d.伴有多种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疾病,由单纯性视网膜病变向增  相似文献   

5.
实脾散精对糖尿病治疗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脾散精对糖尿病治疗意义张亚明江苏省兴化市中医院(兴化225700)糖尿病是一种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而引起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中医古称“消瘅”,后世谓“消渴”。是以消水、消食、消浚、消瘦、尿糖及血糖增高为主要症状。祖国医学认为...  相似文献   

6.
王莉珍 《河北中医》1996,18(6):38-39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概况王莉珍(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200137)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糖代谢紊乱为主的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饮、多食、多原与肌体日益消瘦为主的三多一少症状,属于中医“消渴、水肿,消痹”等范围。现代对本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刘佳衡 《河北中医》2012,34(8):1162-1163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加之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表现为高血糖或伴多种并发症的代谢性疾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消渴病”的论述和治疗,随着现代中医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中药降血糖及预防治疗并发症的作用得到广泛重视[1],其中酸味中药在治疗糖尿病中的显著疗效渐受关注[2-3].现就酸味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及笔者的临床应用体会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是由于机体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血糖异常升高的疾病,但实际上,胰岛素不仅仅掌控着血糖的高低,而且还是我们身体另两大物质——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主要调控因素。所以,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血脂代谢紊乱,出现通常我们所说的“高血脂”。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动物模型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属中医学“消渴”范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疾病。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缺乏,或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增高,或胰岛素在靶细胞内不能发挥正常生理作用而引起葡萄糖、蛋白质及脂质代谢紊乱的综合征。  相似文献   

10.
一、概述 世界卫生组织把糖尿病列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四大疾病之一。糖尿病是由于胰腺的功能失调导致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临床分为胰岛素依赖型(Ⅰ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Ⅱ型糖尿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主要病因是遗传和环境因素、某些病毒感染,不良饮食习惯可使其患病率显著增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功能发生障碍,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在靶细胞内不能发挥正常生理作用,致使血糖升高的一种疾病。治疗糖尿病的关键是严格控制血糖于理想水平,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是目前糖尿病强化治疗的最佳手段。我院自2005年6月引进美国美敦力生产的快易达712智能胰岛素泵后,使用胰岛素泵进行强化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流传度:60000000+糖尿病患者早期是通过口服药物进行治疗的,一旦糖尿病进入晚期,医生则会通知患者注射“胰岛素”,替换口服药物进行治疗,所以,“胰岛素”等于来自地狱的“录取通知书”!大咖来辟谣上述内容纯属子虚乌有。糖尿病患者用不用胰岛素完全取决于患者的病情是否需要胰岛素,是否能够获得更好的长远效益。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胰岛素作用相对不足引起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综合征.隶属祖国医学“消渴”范畴。历代医家多以“阴虚燥热”、“气阴两虚”等立论,笔者在临床中发现肾虚血瘀型糖尿病也颇为常见,因此必须重视温阳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运用。故于2006-2008年间我们在西药降血糖的基础上采用温肾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3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致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它主要是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对胰岛素的需求增多,引起血糖升高、尿糖出现,发生糖类、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而影响正常生理活动的一种疾病。我国著名的糖尿病专家向红丁教授提出:“糖尿病的综合治疗包括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病情监测、教育与心理治疗五个方面。”其中,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最基本的方法。轻型糖尿病人往往只需饮食治疗,就能有效地控制血糖;应用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更应该合理地控制饮食,适当调整药物剂量;应用胰…  相似文献   

15.
“阶梯式疗法”一直主宰着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而新近国内的一项大型多中心研究数据表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比传统“阶梯式疗法”能显著提高血糖的达标率,1年后的血糖缓解率也显著高于后者。该结论又一次以科学数据证明了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益处,这对传统“阶梯式疗法”及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地位形成了冲击和挑战。就“阶梯式疗法”实施与普及面临的困难、传统“阶梯式疗法”是否可以完全抛弃、未来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优势及研究方向如何定位等问题做初步的分析和探讨,以期为2型糖尿病中医药防治及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或思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已经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慢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特征,改善胰岛素抵抗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关键问题。中医药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是辨证论治、全面综合调节,具有显著优势。益气养阴为治疗糖尿病的根本大法,瘀血同时也贯穿疾病的全程。现就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舌下络脉诊法是根据舌腹面络脉或细脉的变化来判别人体气血之瘀畅的诊病方法。该诊法与传统舌诊相辅相成,可为辨病辨证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灵枢·经脉》云:“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舌下络脉诊法观察的是浮露于舌底的中小血管的变化。目前认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在糖尿病早期,尽早改善胰岛素抵抗是预防、延缓糖尿病发展的关键。在胰岛素抵抗阶段,患者常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向心性肥胖、进行性的葡萄糖耐量异常和血脂紊乱、高血压、内皮功能障碍及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溶解、凝血等方面的障碍,即所谓的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或称代谢综合征。因而中医的治疗思路也由单纯的治疗“消渴”,转到对糖尿病的前期进行干预,改善胰岛素抵抗,阻断代谢综合征的核心环节,预防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糖尿病与血管病变关系密切,络脉与中小血管和微循环具有相关性[1],因而笔者认为,舌下络脉诊法对糖尿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全世界有糖尿病患者约1.8亿。我国糖尿病患者为3 500万人,占全世界20%左右,其中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为90%。西方医学认为糖尿病中不可能彻底痊愈,只能临床上的治愈,而糖尿病的发展最终会波及脑、肝、肾、膀胱、皮肤、下肢、眼睛和性器官等,在各种疾病中,死亡率占第5位。而2型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遗传疾病,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靶组织细胞发生胰岛素抵抗(IR)是主要致病原因[1]。因此,应该进一步提高对2型糖尿病控制水平,提出最大限度发挥降糖潜力的治疗策略。1一般治疗教育患者正确…  相似文献   

19.
“胰岛素抵抗”这个名词对糖尿病人来说应该并不陌生。因为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不足是糖尿病发病的两个主要原因。尤其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在整个发生、发展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胰岛素抵抗”这个名词显得更加“时髦”。对它的研究已不仅仅是糖尿病界的热门,而成为整个国际医坛最热门的研究前沿之一。因为医学家通过对糖尿病的研究而进一步认识了胰岛素抵抗。发现它不仅与糖尿病密切相关,而且还与许多现代疾病有关。并使人们对当今一些现代流行病的认识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那么,什么是胰岛素抵抗呢?所谓胰岛素抵…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老年糖尿病患者逐年上升,鉴于胰岛素在治疗和控制糖尿病中的显著作用,应用胰岛素注射方式治疗的病人也逐年增加。胰岛素笔具有疼痛轻、无需计算、注射剂量准确、操作简单、携带保管方便、视力不好也可使用等特点,受到糖尿病患者的欢迎。但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疾病本身和使用胰岛素笔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